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42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5.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6.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8)。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情景下的变化规律。

空间

图形

图形与位置

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图形的运动

1.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统计与概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综合与实践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三年级下册课程目标

数与

代数

1、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除法估算;

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掌握有关0的除法,会进行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感知估算策略的多样性,会把估算和精确计算结合应用。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四个方向,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统计

概率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两种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综合

应用

1、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等量代换。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课程目标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数与代数

1.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六单元:

面积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三单元: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

1.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使数的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基本概述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内容安排

单元主题

单元内容

知识链接

课时安排

位置

与方向

1、认识东西南北;

2、认识地图上的东西南北;

3、认识简单的路线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5

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3、除法估算;

4、笔算除法:

5、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

6、用乘法验算除法;

7、有关0的除法;

8、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

本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3

1、简单的数据分析,包括:

横向条形统计图;

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平均数,包括: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本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作好铺垫。

4

年、月、日

1、认识年月日;

2、知道平年闰年;

3、知道24时计时法;

4、计算简单的经过过程;

5、实践活动:

制作年历。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20

1、口算乘法,包括: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

1、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

公顷、平方千米。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

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7

1、认识小数,包括:

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包括:

一位小数的加法;

一位小数的减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3、实践活动:

设计校园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2、等量代换。

本单元是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这个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2

1、复习整册书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适当延伸,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做准备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相关的内容适当集中,一方面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程实施

项目

实施内容

实施方法

学法指导

实施策略

教学

实施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两名同学整理照片,请大家帮忙算一算要插多少页和要几本相册。

2、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分析、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彻底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和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样上,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必须比除数小等来突出重点。

4、提倡算法多样化。

把估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两种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概念课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③实践运用,拓展创新——④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计算课教学模式

①复习铺垫,情境激趣——②巧用迁移,自主探索——③引导归纳,明确方法——④练习深化,优化方法——⑤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乘法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

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

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

”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

布鲁姆说过:

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

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

如“现在想一想,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我想却能真实地反映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

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

“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图形与

几何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观察积累——②操作发现——③练习运用——④评价激励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本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多种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2、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所以本课教师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从纵向考虑了新旧知识及方法的沟通联系。

在统计方面,学习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

注重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我们可以先自学课本内容,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图制作的全过程。

①引发需求——②操作探究——③应用拓展——④总结延伸

综合与

实践

由于我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与抽象能力有所增强。

因此在制定活动计划时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既要注意内容新颖、有趣,形式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还要注意内容的知识性与思考性,使我们在饶有兴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发育智力和培养能力。

因为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学习活动可以采取室内学习和室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可先在课前为本课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室内学习时,可以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展示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大家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伙伴之间的互评,大家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活动结束之后,也可将自己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小组合作讨论法、发散思维法。

《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

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研究,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全情参与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发展能力。

应用题教学模式

①情境导入——②提出问题——⑧尝试探究——④巩固运用

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①课前准备——②课中探究——③课后延伸

课程

资源

课内资源

的实施

1、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

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件和现象都与数学有一定的联系。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如:

在教学面积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中去寻找制作长方形、正方形教具,并拿到课堂上来。

在寻找或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这些图形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这样,无形中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远比教师带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2.结合教材对学习内容做适当的延伸。

课外资源

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我们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班班通、展示台来拓宽学习的途径。

课程评价

1.与课程目标匹配,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2.课程评价方式包括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则要力求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1、关于数的认识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理解、掌握和应用如何。

2、关于计算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某一学习期是否能够达到这一学习期的速度要求。

3、关于常见的量的评价主要是:

能否清楚的认识这些量,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否应用于生活。

1、计算的评价方式可分为平时的练习评价和竞赛式的评价,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