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16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重点提问:

房子有几层?

每层有几块?

一共有几块?

  小结:

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

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准备好了吗?

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

每一层有几块?

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

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

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目前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大。

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

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

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设、点数的方法。

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

记录的对不对呢?

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因此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

“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重视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但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升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内容与要求:

  1.学习根据图片中人物的不同特征排列8的加减法式题,理解加减涵义。

  2.进一步了解雨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大图片一张(材料包②P17);

人手两套数字卡1-8

  过程:

  一.说说下雨

  1.出示图片:

图片中的人们遇到了什么天气?

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各用了什么雨具?

  2.说说打伞和穿雨衣的优点与缺点,哪些人适合穿雨衣?

哪些人适合打伞?

为什么?

  3.除了打伞和穿雨衣,人们还有哪些避雨的方法?

  二.探索8的加减法

  1.仔细观察图片:

图片中一共有几个人?

他们还有什么不同(雨具、交通工具、性别、包)?

  2.尝试根据人物的不同特征,列出8的加减式题。

  3.交流所列式题,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4.讨论:

5+3=8与3+5=8都是按撑伞与穿雨披的不同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三.看式题编应用题,理解减法涵义。

  1.出示式题8-1=7,用“共有X人,走了X人,还剩X人”的形式说说表示的图意。

  2.将8-2=?

8-3=?

8-4=?

算出得数,并讲讲所表示的图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7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7的加减运算。

  2.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推理列算式,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活动准备7以内的数字卡片、课件、幼儿用书第1册第47页、铅笔。

  活动过程

  1.复习7的组成,列出7的分合式。

  1)拍手对数:

教师拍手和幼儿拍手合起来是7下。

  2)填数活动。

给7的组成填上适合的数。

  2.新授7的加减法:

  1)教师演示课件出题,请幼儿列算式。

先列加法,再列减法。

  ①"

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6只小鸟,请问,现在书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

引导幼儿列出加法算式1+6=7."

如果是先飞来了6只小鸟,有飞来了1只小鸟呢?

怎么列算式?

6+1=7,让幼儿发现将加号两边的数互换位置以后,总数不变。

  ②引导幼儿根据推理的方法,列出7的第一组减法算式:

7-1=67-6=12)请幼儿根据7的分合式,自身探索将7的其它几组算式列出来,教师指导。

  3)利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反复练习7的加减法运算。

  3.组织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观察图意,填写正确的数字或算式,巩固7的加减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练习7的加减法,学习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字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3.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一.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

  里面住着很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2.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

  分别是:

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

  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4.教师:

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5.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

  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6.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二.游戏

  1.游戏一:

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

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身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2.游戏二:

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

(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3.游戏三: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进行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获奖教师的课堂展示活动了,作为四名教师的其中一个,本次我选择了我们大班现在进行的主题《黑夜秘语》中的一个数学活动《上月球》。

  虽然针对本次活动我已经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教案,还特别精心设计了自认为很满意的多媒体课件,可是经过昨天的试教,还是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

于是,就引发了我对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相比平时每逢要上公开展示活动我首先会选择语言活动,因为对于我个人而言,语言活动相对比较擅长一点,可是这次我考虑到其他三个老师都选择语言活动,如果自身再去选择,这样一个半天对于听课的老师好象有点太过单调,再则是我想挑战一下自身,让自身向其他课程领域也发展一下,还信心满满地自认为也许我在其他领域教学中也可能不错也不一定。

于是,考虑再三下了决定--大班数学活动,这个活动之前我们在订计划时把它定在科学领域,可是我觉得把它定在数学活动更精确与明朗一点。

  经过了昨天的试教,我满满的信心有一点受到打击了,课后我反复思考这堂课我应该改善的一些地方: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不够健全,对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

二.忽视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

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由于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时我考虑的只是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掌握程度,没有想到大四班是一个新大班,幼儿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没有考虑有些幼儿基础还不是很踏实,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

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适合的。

三.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关于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而我在其中一个环节讲述时的语言不严瑾,造成了幼儿操作时的不理解,还应该再进一步推敲。

  不过昨天的课也让我同时又增多了信心,因为幼儿对我的课件相当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虽然这是我设想到的,但我还是很高兴。

毕竟他们是一群只读了一个学期半的新大班幼儿,明天我要开课的对象是大班其他三个班中的,相对而言应该他们知识经验应该更丰富,思辨能力应该更强。

  于是,修改教案成了我现在最要抓紧做的事,刚才看到博友"

蓝天"

的博文,一句话很有感触"

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刻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期待明天的活动能成功!

  活动目标:

  1.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2.喜欢数数游戏,愿意感受并学习同伴的数数方法。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一.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经常听到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

和他一样多的举手。

老师说一个数字,接着往下数4个数。

  二.数数游戏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我知道你们能数较大的数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数正确,能数正确吗?

把桌子上的操作纸拿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

接下来会有一幅图片,让你们数一数房子有几幢?

树有几棵?

兔子有几只?

花儿有几朵?

把答案记在下面的空格里。

  2.现在开始对答案

  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

你在哪里找到了6只兔子?

前面的山里有六只兔子。

蘑菇房的后面有两只兔子,第七只兔子在哪里?

在蘑菇房的中间。

  你用什么办法将兔子找出来的?

从上往下。

  要把东西数正确,其实有方法的,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一定能把东西数好。

  看看花有几多?

这么多花这么能数的快呢?

三个三个数。

对了,三个正好是一簇一簇的。

  上面得花有几多?

6朵,下面的花有几多?

6多,六朵加六朵一共是十二朵。

  3.看看第二张纸上写了什么?

条是什么意思?

一条一条,对,数一数带鱼有几条。

第二个格子里写的什么?

数一数蛋有几只?

什么是种明白吗?

数数饼干有几种。

把你看到的答案记录在下面的空格里。

  4.告诉我带鱼是几条?

有不同答案吗?

还有第三种答案吗?

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数出是十一条的?

为什么你要数带鱼的头呢?

头比身体看的更清楚。

你们也都是数头的吗?

为什么要数眼睛?

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有的数带鱼的头,有的数带鱼的眼睛,有的数带鱼的身体,那个最明显?

眼睛,我们一起来数数带鱼的眼睛。

数一堆东西的时候,要数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

  迁移:

用这种方法我们来数数这些香蕉有几只?

你数了香蕉的哪里?

  5.蛋有几只?

有六有八?

你在哪里数到六只蛋的?

他把所有看得见的蛋都数出来了,还有两只蛋在哪里?

在纸的后面也可能有蛋。

你怎么知道后面有两只蛋呢?

他用了对应的方法,看到下面有多少蛋,来估算上面有多少蛋。

这一盒蛋在放的整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用估算推理的方法,看第一排有几个,算算推推后一排有几个。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是个既了解又神秘的世界。

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计登月球的游戏,将数的组成结合到游戏的各环节让孩子在虚拟的游戏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更让幼儿就懂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让数学活动更游戏化、趣味化,深受幼儿的欢迎。

  活动第一环节给星星打电话。

简单的引出部分很快就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顺利地开展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到月球上去,先要和星星打电话。

(出示五颗星星)每颗星星上面都有一个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是几号星星。

要求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其中一颗星星上的数字一样大,就算拨通这颗星星的电话。

这一环节中,我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目的在于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参与性是十分强烈的,也许是孩子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多数孩子都选择了拨通10号星星,不难发现他们对10的分合掌握的还是不错的,能把已获得的数学经验利用于虚拟的游戏中去。

第二环节解密上月球。

(出示登月球轨道图)要上月球需要经过一个轨道,要进入轨道必须先解开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10,而且密码不能重复。

幼儿在小图上的方框内写出10的各种组合数字。

由于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幼儿对于解密码的兴趣还是很强的,由于操作之前我让孩子已经找出10的分成的互补规律,因此大部分孩子都能按顺序顺利的写出10的九种分成方法,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个别幼儿也出现了遗漏和重复的情况。

第三环节领取“通行证”。

给操作正确的幼儿发放“通行证”,为了让每位幼儿都得到愉悦的体验,我邀请听课老师帮助发放,“通行证”的发放使得幼儿的操作结果被得到认可,虽然有个别孩子做错或者重复了,但老师给予的订正机会让他们从失落中走了出来重新焕发求知欲望,使每位孩子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是一堂教研组行为跟进研讨课,课后组内老师给我明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第一环节孩子们打通最多的是是10号星星,还有几个星星没人打,应该把没有拨打的星星以集体形式练习,如几和几打通的是几号星星。

2.幼儿在操作环节,我让先操作完的孩子找听课老师检查是否正确,而后又让听课老师帮助发放“通行证”,两次检查显得多余,其实只要发“通行证”这一次就够了。

3.最后环节应该创设一个登月球的情景让先领取通行证的孩子等候在起飞地点等待全体幼儿一起上月球。

我将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重新修改教案,进行第二次执教,我想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的。

  小百科: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其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利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明确提出问题:

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

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

首尾相连

  3.小结:

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1.明确提出测量的要求:

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

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

结果怎样?

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

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1.讨论:

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

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1.教具:

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各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教学具图片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

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身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

框子里有什么玩具?

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

(一共有几辆汽车?

  2.明确提出要求:

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

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

第四组:

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

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

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

你选用什么玩具?

怎么编题的?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设计意图:

  一次泥工活动,有的幼儿选的是没用过的圆柱体的新橡皮泥,有的幼儿用的是用过的被团成球体的橡皮泥。

很快孩子们之间就发生了争执,有的说圆柱体的橡皮泥大,有的说球体的大。

争执无果,孩子求助于我。

最后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把橡皮泥都团成了球体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原来大家的橡皮泥是一样大的。

虽然解决了争执,但由此我意识到,幼儿由于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差,对体积守恒的概念认识不够,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很多认识上的错误,因此我设计并组织了该活动。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物体体积的大小不会因位置、方向或形态的转变而变化。

  2.尝试用体积守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1.座位摆成半圆形。

  2.在科学活动区摆放积木、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水果、水果刀等以备操作。

  3.大苹果、香蕉各一个,水果刀一把。

  4.图片、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一.老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变变变”。

  在指定范围内大家边走边拍手说儿歌“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当念到最后一个“变”字时,幼儿根据想象做任意动作并保持不变。

如小兔、小狗等动物,大山、小花等自然物体,看书、做操等动态姿势等。

老师拍手,幼儿恢复立正姿势,重复游戏。

  二.每一遍游戏后请幼儿说说自身模仿的是什么

  并提问幼儿:

虽然大家变成了大山、小兔子、房子……但还原后你觉得自身有变化吗?

有没有长高、变矮?

有没有变胖、变瘦?

你有没有多个小脚丫?

有没有少个小耳朵呢?

(每次提问孩子们都会边哈哈大笑边说“没有”,还用动作证实)

原来不管我们做什么样的动作还原后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三.再次和幼儿玩游戏“变变变”,一起变成小猫轻轻走回自身的座位。

  四.讲故事《苹果变多了》(故事附后)。

  教师边讲故事边操作演示切苹果。

讲完后根据故事提问:

小熊的苹果真的变多了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把切开的苹果多次合起来再分开,以帮助幼儿判断分析。

  师幼一起讨论、小结:

虽然苹果被切成了四块,但合起来后还是原来那个苹果,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五.游戏“变了吗”。

  1.先从正面观察教室里钢琴、电视机、桌椅等,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后回到正面,看看他们有无变化。

  2.教师用五块大型积木先后搭设成房子、小桥、小汽车等,请幼儿判断积木虽然搭成了不同的造型,但积木的数量、大小、多少有无变化。

  3.幼儿任意玩橡皮泥,塑好一个造型后就还原,看橡皮泥是否有变化,有没有多或少。

  六.幼儿看图玩游戏(图示附后)。

  1.找相同。

看看三排美味食物中,哪两个食物一样大,在一样大的后面打√。

下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