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3071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

从军

   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我们从刚学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知道:

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

行。

作者简介

理解“从军”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

现在,我们来学习——

   3、说说你对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

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

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

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

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4、教师范读,青——海长——云——暗雪——山——。

好,下面我不说了。

看看怎么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同学们刚才在王昌龄的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看见了哪些景物?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画图出示以上地方。

   6、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

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7、过渡语:

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8、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9、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

   10、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

   11、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12、“战地记者”采访戍边将士。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诗意表达情感

反馈展示

释疑解惑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们只读了几遍,那我们来聊聊吧。

    1、读了这首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指名说。

    3、同学们,这就是王昌龄给我们留下的边塞诗。

诗人又对他们付于怎样的感情呢?

就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诗,请你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特别的感情呢?

    4、从哪个字体会到了什么?

答疑解惑

拓展提升

发展能力

 相机穿插有关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介绍,帮助学生填补认识上的空白,深入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升

达标检测

查漏补缺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后反思

长春版小语一下学案

学习内容

从军行(第一课时)

姓名

学习目标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自主学习

(一)学习第一首诗

  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出韵律美。

  2、结合问题,体会意境。

  

(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读后你有哪些感受?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起到渲染作用,烘托出边塞环境恶劣,守边战士戍边之苦。

  教师过渡:

尽管环境这样恶劣,戍边将士的乡情又是这样深切,可是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含义是什么?

(战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了,体现战争之苦。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3)、战士的誓言是什么?

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体现战士爱国热情。

  (4)带着这种豪情,请大家再来背诵《从军行》

(一)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第二课时)

14-2

知识与能力:

能够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结合相关资料及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理解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理解“金陵驿路楚云西”并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课件

一、交流预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齐读题目)。

2.通过课前的预习,这首诗的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你呢?

(师边画边说:

根据你们的理解,送是送别,从这个字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判官是——人,之是——到,润州行营则是——此行的地点。

)3.好,按这样的断句我们再次齐读题目。

4.是谁在为李判官送行呢?

谁来介绍一下你课前搜集的关于刘长卿的资料。

有补充吗?

兴趣导入

共学、导学1.先请同学们看学习任务一,(课件出示)XX来读一下。

有不理解的吗?

都明确了就开始吧!

(1.同桌互批预学单中的第3题,并订正。

2.仔细观察书中的虚宫格正确书写“驿”和“蹄”,注意姿势。

3.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

)2.全班交流。

过渡:

谁能从头把学习任务汇报一下?

(1学生汇报)

(1)(说完第3题)他做的对吗?

关于组词有没有不同的?

(请学生组词)接着说。

(2)关于写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没有则过,有则让同学们按他说的再写一个。

)(3)现在来读一下这首诗,谁来评价一下?

(正确、流利)过渡:

看得出,他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谁能读得更好?

(4)(若有停顿则“听出来了吗?

他是按怎样的节奏读的?

”若没有则,“大家都试着读这首诗,看该如何断句?

”)注意断句,我们齐读这首诗。

任务一大家还有问题吗?

都完成了,来看任务二。

3.3.出示任务二。

(1.在小组内解决预学时遇到的疑难。

2.组长组织大家共同疏通诗意,并完善预学单中的第5题。

3.组长整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家一起读下任务,明确吗?

那就按任务一步步地

做吧!

4.4.全班交流过渡:

哪个小组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1)楚云西:

有谁能帮他们解答?

(若有则过,若无则“大家先看楚字书下注释有,齐读一下,是楚地,是李判官此行的目的地,金陵只是他要前往的临时驻扎的行营。

云西有人知道吗?

为了译文通顺,我们可以调换一下词语的位置。

”)你明白了吗?

你能不能试着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吗?

那驿路是什么呢?

(板书:

传递信息)大家浏览一下这段资料,相信你会对驿路有更深刻的了解。

(无人知道则让学生浏览94页,“然后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什么是驿路?

”)前两行诗大家还有疑问吗?

那XX来说一下你们对这两诗的理解。

他们组是这样理解的,你们呢?

(直接点名或用手势)理解了前两行,同学们都读一读,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李判官离家很远)从哪个词知道的?

(万里)那你能读出这种征途迢迢吗?

这可是万里之遥啊?

你来。

象他这样都来读一读,那么前两行诗主要是写什么的呢?

写事)交待了李判官此行的原因和所到之地。

我们接着看后两行,大家有什么疑惑吗?

(2)行客,马蹄有知道的吗?

(无则“根据我们的己有经验行指什么?

这里是谁要走?

所以行客就是指——”)若学生无疑问,则“行客和马蹄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代指李判官)哪个组来翻译一下后两行?

其他组有不同的吗?

你来说一说?

理解了意思自己再读读这两行诗,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预设:

A.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不舍,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吗?

不舍啊,同学们想一想,家人来送你,要离开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不愿意让他走)对啊这就是不舍,你再试试。

语调稍缓一些,再来。

这种不舍作者是通过什么写法表现的呢?

(拟人)自己再读一读这两行,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体会到了这种不舍,体会到了拟人的精妙,我们来齐读这两行诗。

(B.我感受到了作者的不情愿。

从哪感受到的?

(不肯)具体说一说,能读出作者的不情愿吗?

)过渡:

如果说前两行是写事,那么后两行诗是——抒情,抒的是——不舍之情,抒的是——凄凄的别离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读全诗,看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5.5.这画面留给我们的只有四个字——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小组合作交流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理解“金陵驿路楚云西”并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区别字组词驿()泽()蹄()啼(译()择()谛()缔(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第二课)

1.在小组内解决预学时遇到的疑难。

2.组长组织大家共同疏通诗意,并完善预学单中的第5题。

3.组长整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家一起读下任务,明确吗?

4.全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