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84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同步练习2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Word下载.docx

C.①②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新中国“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①②表述的事件符合,③表述的事件发生在1958年,④表述的事件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故选C项。

【答案】C

3.(2011·

江苏盐城中学二模)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  )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解析】A、C两项的表述与1957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符合;

B项表述与1990年、2008年的情况吻合;

都应排除。

4.(2011·

河南息县)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011·

3月青岛质检)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考察深圳时强调:

“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温总理是在强调(  )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1·

西工大附中模拟)2008年6月10日新华网载文称,现在的广交会,已经从推销库存商品到应对世界贸易风暴,从以往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的变化折射出(  )

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

②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全面展开

③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解题时抓住从“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联系教材内容可知D项正确。

7.(2011·

烟台一模)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本题结合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对应的重大事件回答。

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11·

西工大附中模拟)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提出了对当前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主张,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400亿美元。

这些外交活动体现的是(  )

A.经济外交,表明中国要与世界共度危机

B.大国外交,在世界面前展示大国的风范

C.政治外交,表现出中国争霸世界的豪气

D.全面外交,确立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解析】解题时抓住“200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国际金融体系”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等关键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

9.(2011·

嘉兴一中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收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史料时,发现包含如下内容的一份文献:

“四、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这份文献最有可能是(  )

A.中共八大《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解析】解答题时抓住关键词“价值规律”、“计划体制”、“商品经济”,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

10.(2011·

厦门双十中学模拟)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

因为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浦东开放是在1990年,苏联解体于199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

故选B项。

【答案】B

11.(2011·

广东增城二模)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关键词“开放整个海岸”,教材中与此相符的是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2.(2011·

江苏南通模拟)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

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编制)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日贸易与中美关系无关,排除①。

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1·

广东省文综·

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

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解析】第

(1)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特别注意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从第一段材料看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肯定,第二段材料“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指的是外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内受工农武装割据的威胁。

(中共面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与“围剿”)

(2)问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要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内面临的任务和国际环境分析,其影响要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现实与长远角度分析。

第(3)问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与梳理,结合课本内容即可回答。

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实际上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总结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内忧外患。

(2)原因: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

底子薄。

影响:

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西方: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

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本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4.(2011·

潍坊模拟)民生问题历来备受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

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

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

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

(不能照抄原文)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否实现?

为什么?

材料二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较(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单位:

元/人)

最低收入

低收入

中等收入

高收入

最高收入

1985年

456

551

724

936

1163

2008年

4533

6195

10345

17888

26982

增长值(倍)

8.9

10.2

13.3

17.6

22.2

(2)归纳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认识:

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

办法:

通过政府行为来解决问题;

政府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通过社会福利调解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不能实现。

因为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

(2)现象:

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原因: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一个完善的过程;

分配方式多元化,分配制度不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