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27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复习资料-.doc

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概要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⒈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⒉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直接影响生物)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

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

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探究的过程、要有结果。

3.科学探究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 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

②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两个组之间不能比较是因为变量不唯一。

③ 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

目的是减小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认识显微镜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机械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照明部分:

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3)光学部分:

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镜筒→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先目镜后物镜,先低倍后高倍。

(2)对光:

(三转)

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

A.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

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5、显微镜高倍和低倍下的区别:

视野亮度

细胞的大小

清晰度

细胞的多少

高倍镜

清晰

低倍镜

不清晰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相同点:

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不同点: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1.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

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2.生物有:

A、单细胞生物: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

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水稻、猫、人等)

3.组织:

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

3.器官: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营养器官:

根、茎、叶;⑵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4.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

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5.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

A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6.临时装片:

识图排序

植物:

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

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种皮(保护)

种子结构子叶(贮存营养)

胚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根

2.条件:

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

3.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4.过程:

先吸水膨胀,种皮变软

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主根

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结果:

种子的胚发育成幼苗

【练习】

⑴在图乙和图丙中,新植物体的幼体都是【6】,由【2】

【3】【4】【5】四部分组成。

⑵乙图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来,丙图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来。

乙图中遇碘变蓝的部分叫做,它和丙图中的[2]子叶都储存着

丰富的养料,这些养料中所储存的能量,都来自于_光合作用_作用。

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由丙图中[]发育而来,由丁图中的[]发育成的。

⑷用来作为“木材”的是由丁图中的[]发育而来的。

⑸丁图的[4]是,将来发育成。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该结构的生长常会受到顶芽的抑制,这种现象叫做。

⑹丁图中的[3]将来发育成,[2]是

5.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表皮:

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表皮属保护组织)

叶肉:

栅栏组织:

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海绵组织:

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排列疏松(叶肉属营养组织)

叶脉:

导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叶脉属输导组织)

筛管:

输导有机物

保卫细胞有一对气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6.描述芽(种子、芽、枝条)的发育和根(根尖、移栽)的生长过程。

根尖的四个区是:

根冠(保护);分生区(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区,能够少量吸收水和无机盐);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最主要的区,在其上部分化形成导管,判断的依据是有大量根毛)

移栽时要带土,目的是保护根毛和幼根

移栽最好在阴天,目的是蒸腾作用降低,减少水分的散失

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伸长区─→使根尖伸长

尖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7.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花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识图记忆、遗传相关)。

花的基本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

主要结构是花蕊:

雄蕊和雌蕊

雌蕊:

柱头、花柱、子房(内有一枚或数枚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

雄蕊:

花药(内有许多花粉)、花丝,花粉里有精子

植物在结果之前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传粉和受精

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

花被花萼—凋落或存留

花冠—凋落

雄蕊—凋落

柱头—凋落

花蕊花柱—凋落

雌蕊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种皮果实

胚珠受精极核胚乳种子

受精卵胚

8.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9.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10.果实:

小麦子粒、玉米子粒、葵花籽;

种子:

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有光才能进行)

2.呼吸作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线粒体(时时刻刻进行)

3.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主要的器官是叶,茎也可以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活细胞

产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固定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释放能量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

4.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

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5.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

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

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6.实验探究: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

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7.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

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阴茎:

排尿、排精

男性生殖系统

附属生殖器官

主要生殖器官——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精囊腺:

分泌部分精液

前列腺:

分泌部分精液

附睾:

贮存、输送精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