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屈原与《楚辞》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与《楚辞》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
4、《楚辞》与汉乐府的区别在于()
A.以写实为主
B.富有想象力
C.节奏与韵律
D.浪漫主义
B,C,D
5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一.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
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
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6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一.《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感恩阿谀之嫌。
二.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一篇精品。
A.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
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肃瑟,草木衰落、山空水瘦,天高气清的空阔凄疏之景等。
诗人的际遇悲伤之感,被肃杀凄凉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
B.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
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C.《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
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7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质量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
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的浓烈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
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
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特点。
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
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五.形式和语言特色。
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
《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
语言丰富多彩、双声迭韵比比皆是。
8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
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
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
9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10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
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
二.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宗教的歌舞,对楚辞有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1.《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2.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祗,载歌载舞,就像戏剧一样。
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
如《离骚》写恶咸降神。
3.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
如《九歌》中的神鬼,《离骚》中的天界
三.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
四.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天问》:
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屈宋:
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11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精密完美。
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判断题]
12、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对
13、屈原初得襄王信任,在内政与外交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后怀王即位,谄谀用事,屈原竟被放逐于江南。
错
14、渔夫出自于楚辞,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
15、《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16、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与当时的汉赋并无差别。
17、从内容上分,属于纯粹的祭歌的有()
A.《湘夫人》
B.《东皇太一》
C.《大司命》
D.《云中君》
18、下列曾给《楚辞》作过注的作家有()
A.司马迁
B.扬雄
C.朱熹
D.王逸
C,D
19、在以下作品中,哪些是模仿骚体的()
A.《垓下歌》
B.《大风歌》
C.《秋风辞》
D.《短歌行》
A,B,C
20、骚体文学包括()
A.楚歌
B.楚赋
C.楚服
D.楚食
A,B
21、《楚辞》的作者都包括下列的几位()
A.东方朔
B.淮山小南
C.葛洪
D.贾谊
A,B,D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在文学方面,《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下列体裁中,哪些出现过其身影()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戏剧
A,B,C,D
23、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不朽杰作《离骚》有如下哪些成就()
A.继承发展了《诗经》,神话的优良传统。
B.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以浪漫主义为特色,将二者完美的结合。
C.《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独立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D.《离骚》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革新,所谓“骚体”的创造。
24、下列关于楚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句式灵活自由
B.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C.采用楚国方言
D.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据所学可知,A、B、C三项均正确,故排除,再者,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不是诗。
故答案为D。
25、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产生于春秋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
D.楚辞专事铺陈辞藻、华丽文采,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
26、下列关于楚辞常识,正确的是()
A.《楚辞》编订者是东汉刘向
B.其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
C.楚辞是在汉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楚辞的语言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
B,D
27、下面对屈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楚辞的独创者
B.《招魂》是他其中一部作品
C.他代表作《离骚》运用的是叙事手法抒情
D.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个人创作的先河
A,D
28、下面对《离骚》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
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B.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
D.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
29、九歌共有多少篇()
A.11篇
B.9篇
C.8篇
D.7篇
A
30、“《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
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
()
A.植物油
B.动物油
C.矿物油
D.煤油
B
31、下列有关《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由于诗歌“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所以叫“楚辞”。
《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
B.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九歌》,袭用了古代乐歌的名称,共十一篇。
其中保存了关于云神、山神、湘水神等的神话故事,是研究上古民俗和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C.《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继《诗经》之后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D.《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的句式,形式活泼,适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32、“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在《九歌》中描写()的。
A.东皇太一
B.云中君
C.大司命
D.少司命
33、《楚辞》由西汉()最终辑录而成。
B.贾谊
C.刘向
D.周堪
C
34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
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
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35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
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
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
讲究谋篇布局。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6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
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37《悲愤诗》
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38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39建安七子
建安,系汉献帝的年号。
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均以诗文有名于当时,曹丕《典论•论文》将他们并列予以赞扬,故称。
40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41谈谈《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
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
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
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
其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喻体和本体水乳交融,创造出了优美、奇丽、新颖、灿烂的艺术境界,甚至出现了由一系列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组成的象征体系。
其三,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其四,大量运用了楚国的地名、物称、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其五,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韵调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以六言为主,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迭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幻想与现实交织,抒情与叙事结合,大气磅礴,完美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复杂地社会生活。
42简论“楚辞”的文化渊源。
《楚辞》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楚民族在殷商时代已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强大、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和列国间交往聘问之事的增多,它进一步吸收了中原文化,儒、法、墨、名、阴阳等思想及经典都传入楚国并产生影响。
屈原曾多次使齐,身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诗中“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思想和大量的比兴手法,就是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儒法思想与《诗经》的传统。
但对《楚辞》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楚文化。
首先是楚地民歌。
楚地民歌渊源甚古,相沿不断,其句子参差灵活,多用“兮”字来加强节奏、舒缓语气,有的还用了兴句和双关语,已开楚辞体格。
其次,巫风文化的熏陶。
楚国一直盛行着殷商时代一种迷信色彩浓厚的巫风文化,在郢都以南的沅、湘之间,老百姓有崇信鬼神的风俗,喜欢举行祭祀活动。
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
这种巫术风俗的熏陶,培养了人们丰富的幻想力,滋长着美丽的歌辞和舞蹈,给楚辞提供了养料。
其他如楚国的地理风物、方言声调等也给《楚辞》提供了直接营养。
43简述“楚辞”的特点。
“楚辞”具有鲜明的特点:
它采用楚国方言,运用楚地声调,记载的是楚国的地理,描写的是楚国的风物,富有楚国的地方特色。
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曼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有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44屈宋
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45《天问》
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46《九歌》
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
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
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
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
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
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47楚辞
“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
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