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2084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范文word版 12页Word下载.docx

1、本节课稍显不足的是,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

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

篇二:

政史地组全体教师评课人:

政史地组全体教师主评人:

听了这节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

方面的一些想法。

2、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

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

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理解点拨到位,并有相应的

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符合教学规律。

提问具有思维含量和针对性,把“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使课堂达到“三动”:

用活教材、盘活课

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

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

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

展有用的地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

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

八年级地理评课稿

一、八年级(上)地理教案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中国的人口厚德中学陈红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及由此产生的人口问题;

2、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特点;

4、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通过让学生收集计划生育标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关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大事的意识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分布特点;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图表和动手制作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中国的疆域》一课中我们知道了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

第三。

那有谁知道我国的人口情况?

有多少人?

居世界第几位?

生:

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世界人口大国

师:

这位同学说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到底是不是呢?

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指导学生完

成课本11页活动题1:

根据表1-2,分别计算不同年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并绘制

成形象统计图。

(知识拓展):

同学们知道形象统计图有哪几种吗?

生:

主要有饼状图、条形图、折线图。

(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种

类,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学生亲手制作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制作的图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

东西。

结论:

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一直保持在1/5以上。

过渡:

知道了我国人口的比例,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五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

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请同学们根据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绘制“人口数折线统计

图”。

(老师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画图,对制作规范的进行展示,根据折线图得出结论。

)结论:

二、我国人口增长快。

我国自七十年代以来就开始了计划生育,为什么人口增长这么快,是不是计划生育没有

作用?

课件展示:

中国、叙利亚、阿曼三国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的对比图。

1、我

国人口增长原因:

人口基数大。

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讨论:

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对我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

3、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4、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5、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人口整体素质较低,结构性失业突出。

6、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

7、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也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

3、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实行计划生育

提高人口素质过渡:

人口的数量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那么人口的分布会不会对经济也产生影响呢?

三、人口分布

课件展示“中国分省区人口密度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例看图,思考问题:

1、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2、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有什么变化?

这是为什么?

3、你认为人口密度的这种分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略)

[教学点评]

我国的人口,是中国地理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同学们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

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学生比较了解

和熟悉的,执教老师让学生在统计、绘图等活动中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培养学生绘制图表

的能力。

特别是通过课件中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统计对比图的展示,得

出: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结论,可谓水到渠成,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本课的导入可采用视频材料,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有切身感受,注意选择与学

生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

(如:

了解家庭祖辈人口的变化,从小家延伸到国家,

体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出的意义。

)本课教材中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可让学生通过活

动进行认识(如:

众多人口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沉重负担),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要在活动中得

到落实。

从图中观察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得出: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多、

西部少这一结论。

)地势与地形评课稿

胡老师执教的初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课,属第二章第1节,教师由复习导入,引出

新课;

由观图册入手,导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

由教师板画,说明中国地形阶梯

状特点。

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条分缕析,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另一个特点就是讲练结合,胡老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反馈,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

养,如看图例,填图,填充图。

新授课前讲评上次作业,点评、简要讲解答案;

课中布置学

生在图册三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交界处的山脉名称;

新授课后思考活动课,指答并要求学

生予以记录答题要点,教学过程较为严谨。

略感不足的是:

课的最后,完成思考练习一环节,要有学生的互动交流就好,如让学生

猜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中国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

分阐述自己的意见(理由),不要全是“一言堂”。

另读图部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出示某

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看地色)练习说出不同的地形特点,再出

现国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读图能力,还学到了一点课外知识,可谓一举

多得。

篇三:

地理评课稿模式优秀的教师是一位优秀的课堂设计师和建造者。

在教学中,既能够轻松的驾驭教

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完整的运用于课堂实践中。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

这节课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三维目标进行把握。

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学习目标可控,易操作,便于检查评价。

同时对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来自:

:

七年级地理,美国评课)并且能够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这一学段、这一个单元的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总体来讲和新课程对地理学科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情况看:

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在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上能较快地进入重点内容的讲解。

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重点知识和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巩固和强化。

并且时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课堂提问到课堂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始终贯穿课堂。

二、从教材处理上分析内容的把握和传授都较为准确,能够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能从生活出发,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切实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同时不落窠臼对教材深挖做了适当的拓展延伸。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

这节课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两个方面的设计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都非常清晰。

课堂的导入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重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引学生想知而未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没有直接、简单的给出教学结论,而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分析、总结最终得出。

运用“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这一学科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同学之间非常好的对话交流合作共建和自主探究,尽情驰骋在地理生活乐园中。

王老师的课能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

课堂结构组织非常严谨、思路清晰、能够环环相扣,训练及时、回顾总结到位。

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各方面感官使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

这节课,王老师熟练并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图像化、小结纲要化、学生愉悦化,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出必要的知识内容。

3、讲授法叙述描述科学性口语化生动形象读图示意相结合。

讲解法条理逻辑科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比较分析综合读图指导法带问题主要次要知识附着演示法实物直观教具以小见大以虚见实地图图片模拟实验及时讲解创设情境法歌诗故事事件角色扮演讲议讲练自学辅导知识竞赛纲要学习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课件设计:

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2.教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

生动形象,准确有启发性。

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所有的教

学都是在不断完善中求发展,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此我们只能根据所讲授的知识和

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做到一次更比一次好所以谈完优点后我想指出这堂课的一些不足

之处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

2、小组合作不浓厚,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讨论和活动是否有明确性和建设性,3

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4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5缺乏深层次的理

解分析,6流程前松后紧7重点不突出,效率不高。

8教师缺乏激情,少抑扬顿挫。

评课优秀的教师是一位优秀的课堂设计师和建造者。

在教学中,既能够轻松的驾

御教材,又能将自己的设想完整的运用于课堂实践中。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

这节课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三

维目标进行把握。

知识量化要求,学习目标可控易操作,便于检查评价。

也有所要求,地理

学科的特点;

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这一学段、这一个单元的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

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对地理学科要求的教学

目的

2、目标达成来情况:

制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较快地进入重点内容的讲解。

重点内容时间保证。

重点知识和技能强

化。

学生的主体性,从课堂提问到课堂练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始终贯穿课堂。

二、从教材处理上分析内容的把握和传授都较为准确,能够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切实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

念。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

计教学思路。

课堂的导入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重点,

学习的兴趣,引学生想知而未知,求知欲好奇心。

学生很快融入也注重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结论,而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分析、总结最终得出。

运用“图示”教学法,加强直

观性的教学,学科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同学之间非常好的对话交流合作共建和自主探究,尽情驰骋在地理生

活乐园中。

课堂结构组织非常严谨、思路清晰、能够环环相扣,训练及时、

回顾总结到位。

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时间分

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

起到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各方面感官使学

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

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

这节课,王老师熟练并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知识图像化、小结纲要化、学生愉悦化,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

观的展示出必要的知识内容。

讲解法条理逻辑科学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比较分析综合读图指导法带问题主要次要知识附着演示法实物

直观教具以小见大以虚见实地图图片模拟实验及时讲解创设情境法歌诗故事事件角色扮

演讲议讲练自学辅导知识竞赛纲要学习

评课《美国独立战争》14.12.3

张老师您好,我对《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评价与建议如下:

1导入1部分,组织学生畅谈美国相关的事务,生活化导入美国,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2导入2出示美国国旗与自由女神、提问为什么美国人说英语的环节,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美国国旗的星代表什么,彩条代表什么,设置一个自由女神与说英语的思考题,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去回答,并且设置悬念,前后呼应。

总体来说,导入部分使用多种手段,尤其是使用了大量的关于美国的形象性资料,激发了学生兴趣,但如果设置为一课时,就显得用时有些长,可以减少一些,控制在2分钟左右。

3在导入与讲课内容的衔接环节,有些生硬,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英国殖民者如何来到北美大陆进行商贸活动,再提问“五月花”号的故事。

4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与直接读课文要区分开,如果学生的能力达到了可以阅读教材提炼答案的水平,可以给出2分钟读书,然后提炼精华答案,但如果学生的能力达不到这个水平,可以直接让学生读第几页第几段来介绍内容,当这名学生读完书后,再对这名学生进行提问,效果会更好一些。

此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下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最好给出一个学生可以操作的提纲进行提示:

如“历史事件的时间、目的、过程、准备帮助”。

5在介绍“北美早期13块殖民地”这一问题时,用时较少,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您所提供的地图、对比地图等资料,让学生上台指着屏幕进行介绍,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在讲授中您提出了“为什么在东海岸建立殖民地”这一问题,设计非常好,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

6在介绍北美的居民构成环节,可以让学生盘点总结,并且应该设置一个悬念,思考黑人的来源,最后通过图表的方式总结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7在讲述北美经济状况发展时,一定要再明确或细化问题,如提问“北美可以分为几种经济形态”、“谈谈对每一种经济形态的理解”,或者让学生在半数上书写“北、中、南经济的特点,”总之,昨天的课这一环节学生自读时间太长了,建议明确问题,走下去指导学生。

8在讲到英国对北美的高压统治这一问题时,建议学生可以阅读这六点禁令,进行引导性思考,再总结北美的殖民地特征,当然如果给学生一个殖民地的概念,让学生先理解定义,再去谈北美在英国眼中的地位效果会更好。

9关于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可以让学生根据刚才学的内容再次明确北美人民在各方面收到英国压迫进行反抗,再提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方式介绍过程,或教师自己以时间线的方式介绍,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

排序的方法,对于学生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一定要注重教师的引导。

10在《独立宣言》这一换届时,建议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1)为什么叫《独立宣言》

(2)材料中哪些文字表达了北美独立?

(3)《独立宣言》标志着什么?

11此时配以自由女神像非常的棒,但可以更深层次挖掘自由女神像的作用,如放大自由女神手中的《独立宣言》尤其是要明显地放大上面的时间,还有手铐、火炬、这些让学生结合刚刚学过的知识去猜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这就能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