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例三Word下载.docx
《论文课例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课例三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
学生操作中,师巡视指导。
课堂上热热闹闹,小组分工不太明确,有的学生忙于动手摆、拼、测量、记录,有的学生在旁观,另外有的小组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操作目的不是很清楚,在盲目拼摆,也不知道做记录,还有的小组学生因操作时间长,失去兴趣,不想拼了,历时23分钟,很多小组没有完成操作任务,但时间关系,只能结束。
3、集体交流,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各小组同学坐好了,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发现第三根小棒是几厘米的时候,可以拼成三角形呢?
生1:
2、3、4、5、6、7、8、9厘米都可以拼。
生2:
1厘米也可以拼成三角形。
生3:
老师,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
老师,9厘米也不能拼。
(老师找了2名学生说原因,但都没说明白,师课件动画演示证明不能)
2厘米能拼成吗?
不能
能
(由于吸管有误差,确有学生拼成了,所以有不同意见,师课件动画演示拼的过程,并告诉学生因两根小棒和小于第三根,所以不能)
同学们,再看8厘米也能拼成吗?
(学生又有争论,师课件动画演示并告诉学生两根和等于第三根,重合了,所以不能。
3厘米为什么行呢?
4厘米呢?
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比第三根根小棒怎么样?
生:
大
(组织小结)那么三根小棒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
其中两根小棒和大于另一根情况下能够围成三角形。
教师马上肯定了学生的说法。
然后在老师的牵引和讲解下说出了“任意”,最终总结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一次课后研讨交流:
课后,观看老师进行了议课交流。
老师自己也不满意:
我觉得是自己对学生放的太开,结果收不回来,学生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操作有难度并且学具不太精确、没及时做到有效引导……以至于动手操作拖延的时间过长,后边集体交流老师自己说话的过多,并且延迟了下课时间,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他教师也直言:
老师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改编教材的例题顺序,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她这种敢于放手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很值得学习。
从课堂的环节设计上足以看出,执教教师非常重视“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探究。
但是仅操作历时23分,超过半节,为什么最终的结论还是老师告知学生,原因出在哪里?
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探究,还是缺乏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或者是教师的引导没有到位?
还是问题设置有难度?
思考之后,老师们认为:
主要是教师对这一主题的认识有所偏颇,片面认为,充分放手操作,即是亲历探究过程。
而实际上动手操作只是亲历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学生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后的反思交流,全班汇报时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等都属于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况且动手操作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领。
当然,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也经历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但事实上这一过程学生问题不明,目的不清;
操作量大,难而失趣;
学具不准,引发误解;
缺乏引导,操作混乱;
课堂热闹,有效性差。
导致集体汇报时学生思路不清,回答混乱,老师只能以讲解为主,感觉劳累。
实质上,这一过程老师应当分层设置,逐步探究;
放要适当,收要适时;
分工明确,有效合作;
智慧引领,及时反思。
这样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在活动中自然构建与生成。
针对该环节,老师们建议如下操作:
一、出示课本主题图,提出问题:
走哪条路最近?
(初步感悟)二、抽象出三角形,提出问题:
是不是任意取三条线段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呢?
(提出猜想)三、选取小棒,让学生拼摆。
(动手操作)四、哪些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哪些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汇报)五、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动画演示、得出结论)。
把以上每一个环节做实,做足,做透,让引导、体验、内化、愉悦伴随活动的全过程,这即是真正的“亲历”。
总之,数学课上的动手操作不等同于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不能为操作而操作,如果没有操作后的反思和交流,收效甚微;
如果小组合作目的不明,分工不清,只是形式上的“合坐”;
如果“放”得太开,且不“扶”、不“收”,仅是表面的热闹;
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往往也是苍白无力的。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该用心进行教学设计,并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如何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多下功夫,科学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收”与“放”,不但有利于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第二次授课—教师指令下的自主探究是“伪”探究
课堂中的“放”与“收”很难把握,弄不好就会出现偏颇。
为了解决上节课放得太开的问题,主题还是“如何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形成过程”,课题依然是《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老师们的交流和反思,达成共识后的又一次研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片断如下:
(一)、初步感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出示课本82页主题图
图中小明到学校一共有几条路?
哪一条路到学校最近呢?
走拐弯的路远,直路近。
两条路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学生初步感知了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二)合作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活动一:
分组动手操作,探究能否围成三角形
1、猜想、验证(历时5分)
同学们,既然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那么任意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下面我们来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各组组长打开学具袋,将红、黄、蓝颜色的小棒分发给组内的三个同学,分别将同种颜色的三根小棒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组长把围的结果(能或者不能)填在记录纸上。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把三根红色小棒围一围,看“能”或“不能”围成三角形?
并记录下来。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拼摆后把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小组合作把三根黄色小棒围一围,看“能”或“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合作把三根蓝色小棒围一围,看“能”或“不能”围成三角形?
合作的每一步要求都很详细,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听老师说操作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多时,学生操作完毕。
2.集体汇报:
请各组小组长汇报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
红色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黄色小棒和蓝色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任意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看来三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就来深入研究。
活动二:
继续分组操作,深入探究三边关系(历时7分)
1、师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组长将红色的三根小棒任意发给组内同学每人一根,分别记做红色小棒1、2、3号,简称红1、红2、红3,三个学生合作拼摆;
(2)先将红1和红2拼在一起和红3相比较;
(3)接着将红1和红3拼在一起和红2相比较;
(4)然后将红2和红3拼在一起和红1相比较。
(5)最后组长依次将比较结果用(大于、小于、等于)记在记录纸上。
(6)同样方法,按此顺序再依次比较三根黄色和蓝色小棒。
将比较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记录单上设计很详细,学生只需按步骤操作然后填写即可)
2、学生按课件要求拼摆
老师边巡视边重复操作要求,学生按要求一步步有序地合作操作,并填写记录单:
如:
红1+红2○红3
红1+红3○红2
红2+红3○红1
蓝1+蓝2○蓝3
蓝1+蓝3○蓝2
蓝2+蓝3○红1
黄1+黄2○黄3
黄1+黄3○黄2
黄2+黄3○黄1
3、分组交流:
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各组由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进行讨论,看看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
4.集体交流总结三边关系(历时5分)
(找小组长汇报)
组1:
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板书)
组2:
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组3:
师提问的三个小组都很流利地说出了同样的结论,师小结并课件出示其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5、师课件动画演示,验证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形。
第二次课后研讨交流:
课后议课中老师们认为: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探究,老师放的太开,不好收的教训,进行了认真、周密、严谨的设计,先是利用课本例3的情境导入,学生直观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接下来是设计了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的活动,老师对操作学具进行了认真准备,操作要求在课件中进行了详细的大篇说明,操作步骤和结果每组都有记录单,在老师的的安排下分组按步骤用红、黄、蓝三组小棒摆三角形,根据记录单的要求,观察并写出其中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与第三根小棒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地通过比较就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课堂秩序井然,操作有序,得出结论顺畅,效果良好。
师的课堂镇定、从容、投入、和谐,声情并茂、身心并用,逐层探究、及时引导,再加上他幽默、风趣且有磁性的语言,课堂气氛分外好,教学也按照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在动手围三角形的过程中,操作、观察并发现了规律,很快得出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结论,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突出了课例研究的主题,许多老师认为已经是很成功的一节课了。
但是,还有老师又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仔细审视这一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
数学的探究味在哪儿?
学生的自主性在哪儿?
这样的探究学习,有些相对集中统一,老师设计精密,但是学生是在老师的一步步指令下的被动参与,探究不够自主开放,缺乏学生的思考,学生的体验不太深,活动经验经历不足,不是真探究。
因为对于为什么要用老师给定的这三根小棒摆三角形?
为什么要比较指定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学生心中肯定有疑问。
而教材的目的不只是得到结论,而是在亲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自己选择,进行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我们又比较了两次老师的设计,一个是放的太开,一个是收的太紧,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真正的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都提出了许多建议,最后,我们认为可以把这节课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究活动设计为:
每组发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的四根小棒,四人小组,每人一根,任意用其中三根小棒围三角形,看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并合作探究出能围成或不能围成的两种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看那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哪三根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这样学生思维得到解放,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也会很有兴趣的参与探究活动。
总之,通过这节课,又让我们深思:
到底怎么让学生亲历有效的探究学习呢?
有效的探究学习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探究活动情境中,学生不但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而且是在自主开放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学科知识,或者感悟到学科的思想、方法、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第三次授课——教师智慧引领下的合作探究是真探究
为了真正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解决课堂中“扶”得太多的问题,老师们认为有必要再进行第三次研讨,因此“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片断如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例3情境图上半部分:
小明去上学,他从家到学校可以怎么走?
哪条路最近?
走下面这条路最近
为什么?
走的路直
从路线图中可以看出,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围成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三角形
直走的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经过邮局再到学校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的和。
猜想一下,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不一定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让我们动手验证一下吧!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每个小组都有4根小棒,长度分别为6厘米、10厘米、14厘米和20厘米。
活动要求:
(1)4个人每人拿一根小棒,记住自己的小棒有多长?
(2)轮流做记录,其他3人合作用三根小棒来拼三角形。
注意:
三根小棒要首尾相连。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后,周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引导学生说一说下面要操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并找一小组为例说明分工要求、操作方法,然后才开始活动。
学生有目的的合作拼摆、轮流记录、观察交流,老师巡视指导,记录单如下:
三根小棒的长度
(单位:
cm)
写出“能”或“不能”围成三角形
6
10
20
14
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每两根小棒的和与第三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3、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根据刚才的操作,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师板书:
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长度(cm)
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长度(cm)
6、10
、
20
6、10、14
6、14、20
10、14、20
为什么左边的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大多学生沉默,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拼摆)
同学们再次把左边两组小棒摆一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又一次操作中……
在拼三角形中,比一比这两组小棒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和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有针对性的引导)
因为其中两根小棒太短了,接不住头
是吗?
你真会观察
还有一组两根小棒和第三根小棒相等,重合了
你不但会观察,还会想办法比较,你真会学习。
两根小棒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你说得真完整,老师很佩服你的总结能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接着老师又用自制教具在黑板上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发现、理解了其不能围成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
6+10﹤20
6+14=20
不能围成
我们再来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数据,动手再摆一摆,你又有什么发现?
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所以就能围成三角形。
你是个善于发现规律的学生,真会联想
(根据不能围成的探究方法,学生自然迁移,水到渠成地发现能围成的规律)
同时指着左边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板书反问又问学生:
6+20>10,为什么这三条线段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强调“任意”。
谁能把你的发现完整的说说?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板书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第三次课后研讨交流:
课后,我们进行了议课,交流中老师们认为,这节课能够收放自如,引导到位,效果良好。
首先,老师在这节课中能够智慧引领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周老师循循善诱,声音柔和,态度温和,从容镇静,体态语言运用自如,不断有针对性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思考,充分展示,进行学习方法引领,并为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的思路离开教学主题时,周老师能巧妙而及时地用不同方法把学生的思路拉回课堂。
当学生启而不发时,老师没有急切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不慌不忙地一步一步地引导,直到学生思考出正确答案,虽然这样要浪费几分钟时间,但这个思考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深刻,理解透彻,老师在课堂上也真正起到了有效的引领作用。
这些都令我们值得借鉴。
其次,在让学生亲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中,老师吸取前两节课的教训,能够收放自如,有效提问,分工合作,逐层探究。
特别是精心安排的小组合作,是在学生真正明白合作要求之后才放手让操作的,并且操作内容自主、开放,学生轮流做记录,合作拼摆,思路清,目的明,探究很有实效性。
其间体验到了平等与互助,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体现了探究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的合作氛围中,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遗憾的是学生合作后的交流不充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节课都会留下一些遗憾,我们也正是在这些遗憾中不断反思和进步。
这节课也不例外,尽管有一点微小的不足,但是老师们认为周老师的课仍不失为一节优秀的课例研究成果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身体的残缺让人遗憾,但她已经向人们展示了她最完美的一面,为初次参与课例研究的老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课例研究的大门。
我们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的课例研究活动结束了,但我们课例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停息,它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们在一次次的困惑、交流、分享中成长,学生在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努力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促进了学生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经历探究,概括规律,应用数学,体验成功,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真味。
最后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动词。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因此,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该探究时要组织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