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一二课时观摩示范公开课优质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五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一二课时观摩示范公开课优质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一二课时观摩示范公开课优质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
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
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
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小组交流讨论:
⑴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
表演哪些节目;
由哪些同学表演;
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⑵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
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活动的形式,最好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⑶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
⑷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三、展示交流,体验乡情
1、过渡:
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
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2、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以组为单位,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
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齐心协力来比拼,准备时间10分钟。
4、分组表演,评优激励:
⑴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他组认真观看,认真评选。
⑵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优秀设计小组等。
开展组际竞赛,并采用荣誉与行动捆绑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并设置多种奖项,多渠道、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收获,引向课外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继续去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我们的家乡的明天出一份力量。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诵读古诗,引发期待
1、诵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2、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
3、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
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
家乡,有了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
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以诗引路,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二、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4、想象回家的历程。
5、想象家乡的某处景观……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2、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交流积累,活化语言
1、交流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与家乡的好词好句佳段。
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引导学生适当地加以运用。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3、自行初改。
六、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讲评中注意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
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
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表达自己感情角度进行积极评价;
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3、分两种类型展示:
优秀习作展示;
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携手共进的目的。
回顾·
拓展二
《回顾·
拓展二》配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内容,结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在回顾与拓展中积累语言,学会表达方法,感悟锤炼语言之重要性。
要用联系的方法来教学“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联系已学课文,联系自己的习作,联系读过的诗文来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表达乡思的诗句。
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趣味语文”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作诗琢字炼句的故事,使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为了让学生读懂故事,可以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意境中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以帮助学生树立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意识,并养成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会推敲词句的好习惯。
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架起时空的桥,让学生浸润在古今思乡诗文中,读读相关的段落或句子,读读“趣味语文”,谈谈表达方法,体验浓浓的乡情。
让学生与文字对话,与同伴对话,在交流中沟通,在倾听中欣赏,在展示中学习,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2、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
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小结。
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2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
拓展二(板书课题:
拓展二)
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1、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
出示相关语句: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⑶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⑷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⑸“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
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
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
(诗人触景生情;
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
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这样做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
过渡:
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
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
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
1、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
2、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
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3、小组派代表发言:
⑴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⑵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4、小结:
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
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5、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整体回顾中进一步提炼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一个基础;
结合习作交流自己和同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背诵古诗词,激活积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
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1、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如“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2、课外拓展:
⑴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
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1、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3、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4、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相关链接
1、张九龄《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2、杜甫《梦李白》: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马戴《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4、卢纶《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5、贾岛原诗《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生,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趣味语文故事:
历代的诗话、笔记中,载有许多诗人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据《唐诗纪事》等记载,唐朝有位名叫齐已的诗僧,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这样的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因为“一枝开”与“早梅”的诗意更加贴切。
齐已深以为然,立即下拜,尊奉郑谷为“一字师”。
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刺,有两句诗常常被人们赞扬:
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后来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看法,便专程去拜访。
老人见诗人登门,便直率地说:
“前一句用‘闻’后一句用‘听’,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单调了吗?
”萨都刺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便请教说:
“依你看,怎么改好呢?
”老人说:
“唐朝人有‘林下老憎来看雨’的句子,把‘看’借来代替‘闻’字不好吗?
”萨都刺非常叹服,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自己的“一字师”。
这样的趣话古代有,当代也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写信给毛泽东对《长征》诗提出修改意见的那位“不相识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
《长征》的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是“金沙浪拍云崖暖”。
毛泽东根据那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将“浪”字改为“水”字,避免了重复使用“浪”字的毛病(诗的第三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