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钻孔灌注桩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受平行地层走向的构造运动的挤压作用,场区岩层节理、劈理、裂隙发育。
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果显示:
勘察管线岩体主要发育有两组呈X形交错的劈理(产状分别为倾向284~308º
,倾角∠73º
~90º
及倾向97°
、倾角∠46~51°
,致使岩石破碎严重,呈镶嵌结构。
1.4场地地层分布特征
场地为海岸丘陵,后经人工挖山填方整平,自然地貌改变较大。
整个管线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和基岩组成,分述如下:
a、第四系
场地内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及海陆混和相沉积层。
分述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
杂色,黄灰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分布于外管廊沿线回填区域。
第②层海陆相沉积层:
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使该层土中含砾砂及角砾,有臭味,岩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
该层在场地原始冲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分布;
呈松散、很湿~饱和状态或软塑~可塑状态。
包括以下亚层:
第②-1层淤泥、淤泥质粘性土:
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呈软塑状态。
第②-2层淤泥质粉土:
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呈松散~稍密、湿~很湿状态。
第②-3层有机质粘性土:
黑色、灰黑色,有臭味,土性不均匀,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粉土,呈软塑~可塑状态。
第②-4层有机质粉土:
黑色、灰黑色,有臭味,土性不均匀,含粘粒,呈松散~稍密、湿状态。
第②-5层砂:
黑色、灰黑色,有臭味,土性不均匀,含粘粒,分选差,磨圆差,呈松散~稍密、很湿~饱和状态。
b、基岩
基岩主要由不同风化程度的互层状的泥岩、页岩和泥质砂岩、砂岩组成,节理、裂隙及纵向劈理发育。
泥岩、页岩与砂岩岩层呈韵律相间分布,岩层产状:
245~315º
∠63º
~89º
,在剖面上出现软硬相间状态。
岩性描述如下:
页岩、泥岩:
黄色~灰色~灰黑色~黑色,劈理较发育,其中页岩:
层理清晰,沿层理面分裂成薄片,片理面光滑、细腻,层厚0.5~2.0mm,局部为砂质页岩或炭质页岩。
泥岩:
泥状结构,块状构造,层理不清,风化后呈碎块状,局部为砂质泥岩;
岩层极易破碎,取芯率低;
各向异性明显,层厚小于50cm。
在钻探深度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三个带:
全风化页岩、泥岩(③-1);
强风化页岩、泥岩(④-1);
中风化页岩、泥岩(
-1)。
砂岩、泥质砂岩:
灰黄~黄灰,灰~深灰色,粉、细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及斜层理发育;
岩体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被浸染,局部被铁质氧化物及方解石脉充填,夹石英质岩脉。
岩体风化带岩石破碎严重,取芯率较低。
全风化砂岩、泥质砂岩(③-2);
强风化砂岩、泥质砂岩(④-2);
中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2)。
c、地层定义说明
由于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广泛发育,岩层倾角大,接近于直立,岩石地层并不是严格的按上下层序排列,多呈互层、夹层状态出现,很难从岩土工程角度,按照岩性为主定义原则来定义地层,由此采用以基岩风化带定义为主、岩性名称为辅的原则来划分地层。
因此将基岩风化带定义为主层,然后按照不同岩性划分亚层。
场地下伏基岩层理较薄,多呈互层、夹层状态出现,为便于对其力学性质分别进行评价,地层定义原则上按基岩的风化程度进行地层划分编号,按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三个带划分3大层(③层、④层、
层)。
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基岩全风化带(第③层):
由全风化页岩、泥岩夹薄层砂岩以及互层状泥岩、页岩(③-1)、全风化砂岩以及夹薄层泥岩、页岩(③-2)构成。
基岩强风化带(第④层):
由强风化页岩、泥岩夹薄层砂岩以及互层状泥岩、页岩(④-1)、强风化砂岩以及夹薄层泥岩、页岩(④-2)构成。
基岩中风化带(第
层):
由中风化页岩、泥岩夹薄层砂岩以及互层状泥岩、页岩(
-1)、中风化砂岩(
-2)构成。
d、厂外输油管线范围的地层特征
厂外输油管线地勘分4单元进行详勘,一单元即管廊C段(设计灌注桩),二单元即管廊D段(设计管桩);
三单元即管廊B段(设计灌注桩);
四单元即管廊A段(设计灌注桩)。
各单元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一单元即管廊C段(设计灌注桩)
灰黄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
土性不均匀,呈稍密~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块粒径差异大,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较大,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土工试验结果以粉质粘土为主。
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在填方区厚度较大,变化范围0.2~6.5m,在挖方区覆盖有厚度不大的整平填土。
分布在ZK65、ZK66、ZK67、ZK68、ZK69、ZK70、ZK71、ZK73、ZK74、ZK75、ZK76、ZK77、ZK78、ZK79、ZK81、ZK82、ZK83、ZK84、ZK85钻孔。
第②层海陆混合相沉积层:
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使该层土中含砾砂及角砾,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
该层在场地原始海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分布。
属高压缩性、低灵敏度土。
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黑色、灰黑色,有臭味,有机质含量小于10%,土性不均匀,韧性中等,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为粘土、粉土,呈软塑~可塑状态。
该层分布较少,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0.9~3.1m,平均1.67m,分布在ZK71、ZK76、ZK85钻孔。
第③层基岩全风化带:
该层分布不连续且分布较少,全风化砂岩相对泥岩、页岩为多。
属中等压缩性土。
第③-2亚层全风化砂岩:
黄灰~灰黄~灰色,结构构造基本破坏局部含较多石英颗粒;
已蚀变成砂土状,用手可捏碎;
用锹易挖掘。
该层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1.7~2.6m,平均2.17m,分布在ZK69、ZK69、ZK84、ZK85钻孔。
第④层基岩强风化带:
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亚层,亚层之间相变无规律。
强风化砂岩分布相对于泥岩、页岩为多。
属低压缩性土。
第④-1层强风化泥岩、页岩:
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黄灰色~灰色~灰黑色~黑色,紫红~暗红色,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体破碎,完整性极差,碎块干时用手易折断,遇水软化;
用锹可挖掘。
该层分布较少,局部为互层状,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砂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1.1~4.8m,平均2.67m,分布在ZK71、ZK75、ZK81钻孔。
第④-2层强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黄色~黄灰色,灰~深灰色,紫红~暗红,结构及构造大部分破坏,岩体破碎,完整性极差,碎块用手易折断,用锹可挖掘。
岩体破碎,松散,岩芯采取率低。
该层分布广泛,局部夹有泥岩、页岩,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泥岩、页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1.0~13.1m,平均6.61m,少部分钻孔缺失。
第⑤层基岩中风化带:
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亚层,亚层之间相变无规律,砂岩相对泥岩分布更广泛。
第
-1层中风化泥岩、页岩:
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黄灰色~灰色~灰黑色~黑色,紫红~暗红色,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
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
岩芯采取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差。
该层分布一般,局部为互层状,夹有强风化岩,局部地段相变为中风化砂岩。
-2层中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黄色~黄灰色,灰~深灰色,紫红~暗红,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
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
该层分布较广泛,局部夹有泥岩,局部地段相变为中风化泥岩,部分钻孔缺失。
三单元即管廊B段(设计灌注桩)
灰黄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属近期回填。
土性不均匀,呈~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块粒径差异大,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土工试验结果-1质粘土为主。
压缩模量为11.56MPa,压缩系数为0.15MPa,属于中等性土。
渗透系数×
。
Kv=5.7410cm/d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在填方区厚度较大,变化范围0.4~21.5m,在挖覆盖有厚度不大的整平填土。
分布在ZK108、ZK109、ZK110、ZK115、116、ZK117、ZK118、ZK119、ZK120、ZK138、ZK139、ZK142、ZK143、ZK144、ZK145、ZK146、ZK147、ZK152、ZK153、ZK154、ZK155、ZK156、ZK157、ZK160、ZK161、ZK166、ZK167、ZK168、ZK169、ZK170、ZK171、ZK172、ZK180、ZK181、ZK182、ZK183、ZK184钻孔。
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使该层土中含砾砂及角砾,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该层在场地原始海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层分布。
第②-1层淤泥质粘土:
黑色、灰黑色,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为淤泥以及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呈流塑~软塑状态。
该层分布一般,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0.8~1.45m,平均1.11m,分布于ZK156、ZK160、ZK161、ZK183、ZK184钻孔。
第②-3层有机质粘性土:
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黑色、灰黑色,有臭味,有机质含量小于10%,土性不均匀,韧性中等,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为粘土、粉土,呈软塑~可塑状态。
该层分布较少,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0.3~2.9m,平均0.97m,分布在ZK108、ZK119、ZK138、ZK139、ZK144、ZK145、ZK146、ZK147、ZK152、ZK171钻孔。
第②-4层有机质粉土:
灰黑色,有臭味,土性不均匀,有机质含量小于6%,局部夹有粘土薄层,摇振反应不明显,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密、湿~很湿。
该层仅在ZK170号钻孔出现。
第②-5层含粘性土粉细砂:
灰黑色,有臭味,有机质含量小于6%,粘性土含量40%左右,稍密、分选差、磨圆差、湿~很湿。
该层仅在ZK109号钻孔出现。
第③-1亚层全风化泥岩/页岩:
主要为泥岩,黄灰色~灰色~灰黑色~黑色,结构构造基本破坏,但层理、片理尚可辨认,局部含少量石英颗粒;
该层分布广泛,局部夹有泥岩、页岩,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泥岩、页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1.7~15.1m,平均8.75m,少部分钻孔缺失。
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亚层,亚层之间相变无规律,砂岩相对泥岩分布更广泛。
第⑤-1层中风化泥岩、页岩:
岩芯采取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极差,RQD=15左右。
第⑤-2层中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黄色~黄灰色,灰~深灰色,紫红~暗红,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
岩芯采取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极差,RQD=10左右。
四单元即管廊A段(设计灌注桩)
土性不均匀,呈~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块粒径差异大,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土工试验结果以粘土为主。
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在填方区厚度较大,变化范围0.9~7.1m,在挖方区覆盖有厚度不大的整平填土。
分布在ZK42'
、ZK86、ZK87、ZK88、、ZK94、ZK95、ZK102、ZK103、ZK104、ZK105、ZK106、ZK125、ZK126、ZK127、ZK128、ZK129、ZK130、ZK131、ZK132、ZK133钻孔。
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使该层土中含砾砂及角砾,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该层在场地原始海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分布。
本单元仅揭示②-3,②-4。
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黑色、灰黑色,有机质含量小于10%,土性为粘土、粉土,呈软塑~可塑状态。
不均匀,韧性中等,光滑,干强度中等,该层分布较少,呈薄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0.3~1.3m,平均0.92m,分布在ZK103、ZK105、ZK106、ZK125、ZK126钻孔。
灰黑色,有臭味,土性不均匀,有机质含量小于6%,局部夹有粘土薄层,摇振反应不明显,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密、湿~很湿。
该层仅在ZK88号钻孔出现。
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亚层,亚层之间相变无规律。
第④-1层强风化泥岩、页岩:
该层分布较少,局部为互层状,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砂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2.4~12.2m,平均6.29m,分布在
ZK100、ZK100、ZK101、ZK128、ZK130、ZK131、ZK131、ZK133钻孔。
第④-2层强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该层分布广泛,局部夹有泥岩、页岩,含中风化基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强风化泥岩、页岩,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5.0~17.4m,平均11.81m,少部分钻孔缺失。
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之间相变无规律,砂岩相对泥岩分布更广泛。
黄灰色~灰色~灰黑色~黑色,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
锤击可碎,用镐难,挖掘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极差,RQD=15左右。
该仅层分布ZK100、ZK131钻孔
第⑤-2层中风化砂岩、泥质砂岩:
黄色~黄灰色,灰~深灰色,结构、构造部分破坏,层理清晰,岩体裂隙发育;
锤击可碎;
2、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包括:
技术准备、现场准备、人、机、材准备及施工组织机构组建。
2.1技术准备
2.1.1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图纸会审、技术、质量与验收规范、工艺流程等相关程序的交底,施工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技术及安全培训;
测量控制网络建立。
2.1.2桩基工程施工顺序及桩位顺序的编制:
依据设计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并对桩位进行编号,便于施工顺序及质量控制。
2.1.3测量控制网络设置:
2.1.3.1区域(段)坐标、高程控制网点设置
2.1.3.2测量仪器及基准点要求
1)测量仪器要求,设置区域控制网的测量仪器,测距仪器要求精度:
角度误差±
3″、测距误差±
10mm,测高程仪器要求误差±
3mm。
2)测量依据,测量依据设计图和业主移交的基准点,其基准点必须是国家二级坐标、高程基准点或相当于国家二级坐标、高程基准点,且数量不少于三点并通视,并有明确标志。
3)测量,依据管廊桩基平面布置图及区域坐标、高程控制网络,用GTS-332N全站仪引测坐标,用DS32水准仪引测高程。
区域坐标控制网络采用附合导线进行测量,高程采用闭合导线进行测量;
坐标测量往返复核误差3mm内,高程测量路线的限差W=12
且闭合差在5mm内,否则应进行重新测量。
4)区域坐标、高程控制标桩设置,区域坐标、高程控制网标桩选用Φ20钢筋把顶端打磨平,在中心刻画十字丝或钻小孔;
标桩钢筋长度50cm,标桩用混凝土预制或用C20混凝土直埋;
埋深50*50*80cm。
5)区域控制网标桩在埋设20天后,进行复核复测,出测量成果报告,外管廊控制网分区段设置,坐标控制点距离不大于500m、高程控制点距离不大于200m。
测量结果应符合测量验收规范规定验收标准,并将测量成果报告上报监理、业主主管工程师审核批准。
6)区域控制网点数量不少于三点,网点一般按等边三角形设置,网点的夹角不小于30°
,控制网络等级应按三级设置。
2.2人、机、材准备
2.2.1施工机械、机具准备:
根据桩基工程与工期节点,安排5台成套旋挖成孔钻机施工C段桩基工程,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与报验。
施工机械机具详见表1—01。
表1—01施工机械机具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机具状况
备注
1
长螺旋钻机
SR200/220C
5台
良好
2
电焊机
BX1-315
8台
3
钢筋切断机
DYJ-32¢50内
1台
4
钢筋弯曲机
GW40A¢50内
5
钢筋调直机
GJ4-14¢50内
6
小型挖掘机
7
闪光对焊机
8
塌落度筒
2mm
2台
9
全站仪
GTS-332N
10
水准仪
DS32
11
钢卷尺
50m
1把
12
塔尺
5m
13
混凝土试模
〈1%
20套
14
混凝土泵车
2.2.2施工材料准备:
a、钢材:
根据项目要求本工程钢材全部采购业主指定范围内的厂家。
b、电焊条:
根据项目要求电焊条采购业主规定范围内焊条厂生产的E43、E506系列产品。
c、混凝土:
根据项目规定混凝土采用中油七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商品混凝土。
d、其它建筑材料:
冷底子油、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漆。
e、机械油料计划:
每台钻机每天耗油约550Kg,计划工期31天,5台旋挖成孔机共计耗油约:
550×
5×
31÷
1000=85.25t。
主要机械油料计划详见表1-02。
表1-02主要机械油料用量计划表
单位
数量
柴油
0#
t
85.25
汽油
90#
1.00
传动油
8#
Kg
100.00
齿轮油
85W/90(GL-5)
机油
CD-30
钢丝绳
φ32.5
M
500.00
φ21.5
300.00
氧气
瓶
5.00
乙炔气
3.00
电焊条
J422
150.00
J506
液压油
40#
200.00
黄油
棉纱
50.00
15
棕绳
φ18.5
m
2.2.3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配置
根据专项工程特点与施工工期节点要求,组建施工与管理团队,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与安全培训。
桩基工程配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约112人左右。
详见下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称
施工经理
2人
二级建造师
技术员
5人
助工或工程师
质检员
3人
工长
钻机手
10人
机械操作技工
挖掘机司机
测量工
6人
专业工程师
焊工
12人
特种作业工
电工
专业技工
钢筋工
35人
砼工
25人
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
2.2.4施工场地准备:
整个拟建厂外输油管线管廊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