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1352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0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梅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它是理论兼实用的科学,一方面说明利用土地的许多原理,另一方面又提供利用土地的实际方法,以使人与地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得以改善。

周诚先生认为:

土地经济问题的内容,通常包括三大方面,即土地利用,土地制度和土地价值。

概括地说,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表述如下:

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和土地所有、使用、管理中的生产关系及其调节。

毕宝德也有同样的看法,认为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完整地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

(具体解释见参考书P11)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抽象思维法

2.系统分析方法

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构的方法

第二章土地的供给、需求及人地关系

第一节土地的供给、需求及其制约因素

一、土地的供给及其制约因素

(一)土地的供给

指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

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土地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二)土地的自然供给

亦称土地实质供给、土地的物理供给。

1.定义:

指土地以其固有的特性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土地的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个量既包括目前正在实现其效用的资源量(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又包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已知可供利用的资源量(后备土地资源)。

2.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适于人类生活及动、植物生长)

地形、地势条件:

(便于人们生活和生产作业)

生产资源条件:

(有可利用的生产资源)

交通条件:

(便于联络,使产品、劳务或生活资源可以相互交换)

(三)土地的经济供给

1.定义

指在土地自然供给与某些自然条件所许可的范围内,对某种用途的土地供给量,随着该种用途利益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土地的经济供给。

2.举例说明

例如一个地区,粮食与甘蔗争地,适于种粮、蔗的耕地面积共6000亩,如粮价高、糖价低,生产粮食的稻田势必增加,即蔗地面积下降,反之,亦然。

如:

每kg米价格

供作种粮食的稻田

蔗地面积

0.80

2000

4000

1.20

3500

2500

1.60

4200

1800

2.00

5500

500

3.00

6000

4.00

一直达到土地为自然条件所限制,能供作稻田的土地全部用光为止。

3.影响因素

①多类土地的自然供给量的多少。

它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和前提;

②人类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

随着利用的知识或技术的进步,则原来不能利用的土地变为可以利用,或原来利用成本太高的土地可以降低利用成本,而成为合于经济的利用,于是培养了土地的经济供给。

③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使原来不便利用的土地易于接近,且运费低廉,降低运输成本,因而增加了土地的经济供给。

④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依一般情形论,随着某种土地集约度愈加大,则该项利用的土地经济供给亦随之而增加。

⑤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社会需求的变化促进土地利用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各种土地经济供给的数量。

(如食欲变化,食米——食面粉)。

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化纤工业的发展,代替了部分棉花,因而影响棉田的经济供给。

⑦土地利用计划。

(四)土地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的联系与区别(P25)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3.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静态的,是毫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动态的,是有弹性的。

4.土地的经济供给在不同的土地上差异很大。

5.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五)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途径

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2.土地集约利用

3.土地的合理利用

4.调节消费结构

5.利用新技术,增加土地产品的代用品

6.保护土地资源

二、土地的需求及其制约因素

定义:

土地需求,就是指人类利用土地从事各种生产与消费活动,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因素(即人口密度)、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因素、土地质量因素、生活水平因素

第二节人口问题和人口经济原理

一、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

(一)马尔萨斯简介

马氏的全名是卓姆土·

罗贝·

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他于1766年生于英格兰,依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论,他和亚当·

斯密(AdamSmith,1723-1790)及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齐名,为后人公认的英国正统派经济学者初期三巨子,特别是在人口学上的建树,马氏实为近代社会学者与经济学家所一致推崇。

1798年,首先匿名发表“人口的原理及其对社会将来改进的影响”论文,这就是一般人所称为的马氏人口论第一版,但该文的发表,很意外的受人重视,同时亦受到不少人的攻击,他于是经过五年的苦心探讨,将原著修改并扩充篇幅,于1803年印出,成为巨著,而书名亦改为“人口原理,或论其过去与现在对人类幸福所发生的影响”,这次才是用他的真名发表,此著共二卷,每卷均分为两篇,共计55条,在马氏逝世以前,曾先后改版过6次,最后一次是1826年,但和第2版都没有多大的差异。

(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要点

1.人类和一切生物一样有两种最基本的欲望,一是性欲,因而有子女生育与人口繁殖,二是追求生活资源的欲望,尤其是食料的求得,因为有生活资源才可以生存,食料是一切生活资源中最不可少的,而这两种欲望是永不衰退的。

2.两个欲望并行发展的结果,就造成人口增殖与粮食增产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人口的潜在增殖能力远大于生活资源或粮食的可能增产力。

3.人种的繁殖力既然如此强大,势必要受到阻遏或抑制,否则世界虽大亦难以容纳,人种的增殖终必受到一种强大的抑制,才可以保持其与生活资源增加率的平衡。

4.限制人口的过度增殖,不外是人为的预防抑制和自然的积极抑制两种,前者为减低出生率以抑制人口,后者则为增大死亡率以阻遏人口的增加速度。

*对于两种抑制的发生,马氏曾很明显的比较过,他说:

“这些预防抑制与积极抑制的综合结果,乃造成对人口增殖的阻遏,这两种抑制常彼此成反比例的变化,凡发达的社会或国家,人民知识较高,预防抑制就容易盛行,同时因为生产发达,而医学卫生又进步,自然抑制势必较少;

反之,凡落后的社会,则自然抑制很困难,预防抑制就不多见了。

(三)对马氏人口论的批评

1.所谓人口增加速度依几何级数式进行,而粮食的增产速度则仅依算术级数式进行。

许多人拿出统计数字证明人口与粮食的增加速度并无如此规则的比例,他们认定人口的增殖率受到许多复杂的力量所左右,这些力量变化无常,故人口的增加实际上不能如几何级数那样整齐,或者偶然逢到这种现象,但非经常或普遍如是,若不致如此有规律、粮食的增产亦常因新陆地的发现和开辟而猛进,又随时随地因生产技术的改良而大增,其增加率亦不是规则的。

17世纪初

18世纪初

19世纪初

20世纪初

世界人口

4.5亿

6.0亿

9.0亿

16.0亿

增加

33%

50%

80%

而当今英美等国的生活资源的增加率已超过人口的增加率。

2.人口原理太偏于纯生物学的观点

用这样的观念来推断人口的发展,不免发生错误,因人类虽属生物的一种,但其智慧特高,非普通生物可比,故人口的生殖除受生物学一般原则所支配以外,还受着许多非生物的力量所影响,如各种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社会组织和职业分工等),宗教信仰,道德伦理观念,以及科学知识等,均与人口的增减发生密切关系。

*台·

张德粹教授认为,除了上述两种批评而外,还有其他反对马氏学说的人,他们争辩的理由多是出自某些政治党派或宗教上的理念,并没有多大学术上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口学说要点

1.人口是社会历史的范畴,人口包括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口现象的本质是社会现象,人口的规律是历史起作用的社会发展规律。

2.人类社会有两种再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一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3.人口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一定生产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方式;

4.人口的变动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都有重大影响,人口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社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5.人口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统一;

6.过剩的人口是相对于一定生产条件的过剩;

7.人口再生产过程受生产条件的制约;

8.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口发展才会自觉按照社会生存条件所控制,进行计划调节,把人口发展和工业分工进行合理分配。

(二)马寅初《新人口论》要点

1.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人口问题,尤其在中国,人口增加太快,资金积累太慢,拖住了经济建设的后腿,阻碍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

2.中国人多地少,可垦耕地有限,粮食商品率低,农民收入太少。

3.人口的数量增长还会带来剩余劳动力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生活水平低等矛盾。

4.解决这些问题,其根本途径就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多积累资金,加强技术装备,发展生产。

*据我国一些人口专家研究,我国农业资源的最佳负荷量是7亿人口。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1.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

2.发挥现有人口作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

第三节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人地关系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1.人口密度

“人口——土地”即单位面积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是衡量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

(人/km2,人/公顷)

2.人均占有耕地

“人口——粮食”即每人平均占有的耕地数量(公顷/人)

二、世界人口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一)Ⅱ战以前世界人口发展特点

1.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占绝对优势。

2.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3.人口密度低

(二)Ⅱ战以后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

1.人口增长出现了高速度

2.人口翻番的时间大大缩短,每年净增人口达到惊人数字。

(三)世界人口发展趋势

人口在高增长速度下出现放缓趋势。

*美国人口情报资料社预测,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0.82亿。

*联合国1973年预测方案,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4亿。

*联合国1978年将2000年世界人口预测压低到61.99亿。

*联系国1980年又将2000年世界人口预测压缩到61.19亿。

*人口增产速度,联合口预测:

1985-1990,1.45%;

1990-19951.34%;

1995-2000,1.2%。

*联合国预测,世界生育率与到更替水平的时刻,可能在21世纪,具体如下:

北美洲2000-2005年;

欧洲2005-2010年;

东亚2010-2015年;

大洋洲2020-2025年;

拉丁美洲2035-2040年;

南亚2060-2065年;

非洲2070-2075年。

三、人地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1.依赖大自然恩赐的渔猎阶段

2.利用大自然的初始阶段

3.较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的阶段

4.开发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相结合的阶段

四、人地关系发展趋势

1.人口密度不断增长

2.人均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要保持人类一定的生活水平和人口不断增长所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既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要靠扩大耕地面积。

而耕地面积的扩大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保持人类一定的生活水平,在一定条件下,必须保持一定的人地比例关系。

人地比例,说到底是人口耕地比例关系问题,因为人类物质生活的绝大部分主要来耕地,特别是各种食用物质加粮、棉、油、麻、肉、蛋、奶等等。

这些产品的多少占人口关系最为密切,反映最为敏感。

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

一、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规律

(一)土地肥力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土地肥力

土地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肥、气、热及其它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表现。

是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的客观属性,表现为土地生产力。

(也称经济肥力)

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主观上分开,客观上很难分开,两者的结合,即形成经济肥力,也即一般的土地肥力。

水、肥、气、热是四大肥力要素。

2.自然肥力

在自然成土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肥力。

它是漫长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3.人工肥力

通过对自然土壤实施多种人工措施而形成的肥力。

按对植物的作用不同,可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4.有效肥力

土壤肥力中植物可直接利用的肥力。

5.潜在肥力

土壤肥力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肥力。

通过人的生产劳动和土壤中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土壤的潜在肥力不断向有效肥力转化。

(二)土地肥力变化的一般规律

土地肥力也属于历史范畴,一方面取决于自然所提供,另一方面又和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

因此土地肥力变化的规律,既要遵循自然演化的一般规律,又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

从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岩石通过风化,形成土壤,土地肥力一般是逐步提高的(除开大的自然灾害)。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势必增加投入,一般也是逐步提高的(当然,除开非合理利用)。

所以,综上所述,土地肥力的变化一般是逐步提高的。

二、土地报酬及其递增递减规律

(一)土地报酬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报酬

广义:

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回报(补偿),称之报酬。

狭义:

生产中某项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经济学)

2.土地报酬

是指利用土地生产过程中某单项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比值)。

报酬有三种类型:

即总报酬、平均报酬、实际报酬。

3.总报酬(Y)

指一定面积上的产品总产量

4.平均报酬(A=Y/X)

总报酬/某可变生产要素(指除土地之外的其它,和高产量有区别)

5.边际报酬(M=ΔY/ΔX)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生产要素而产生的总产量的增量。

(二)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

1.表述

[台.张德粹]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因素互相配合以生产某物品时,倘其中有些因素的数量固定不变,而其它因素的数量不断递增单位,则起初每次增加变量因素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

然而某点之后,产量报酬又按次递减,即每次变量因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是小于它前一单位所得的报酬。

[自述]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一个可变生产要素同其它投入量不变的固定生产要素相互配合进行生产时,如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连续递增时,其边际产量的变化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

2.理解土地报酬规律注意的几个问题

(1)规律适用的注意前提条件:

a.技术不变(包括试验的基础条件不变)b.其它投入量不变(否则分析困难)

(2)规律的变化趋势先是递增,然后再是递减。

容易忽视递增阶段。

(3)规律的本质是某单项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只是借助于土地上来说明(实现)。

(4)规律仅限于农业土地利用。

(5)如要全面理解,应作报酬运动阶段的分析。

(6)注意土地肥力与土地报酬的理论混淆。

土地报酬是生产力组织的问题,而和社会制度以及生产关系已无关,只要投入合理,即是找到最佳投入点。

(7)报酬递增或递减是生产要素配合数量与产品数量的关系,而与因素的品质无关,只是因为因素间的配合数量有变动,而导致引起产量的递增或递减,并不是因为因素的品质有何变化。

(8)上述的数量关系是指实物数量而言,不是指价值上的数量。

例如:

一亩地上,施一斤种子,用一个人工,产10斤小麦;

施二斤种子,用二个人工,产30斤小麦。

报酬规律是表明生产因素与产品间的实物数量关系,最好不要用价值数量来解释这条定律,如果说:

一亩地上,施价值一元的种子,用价值2元的人工,产价值20元的小麦。

施价值2元的种子,用价值4元的人工,产价值50元的小麦。

这样的说法很容易引起错误,因为价值是多变的,各种价值的变化率并不一致,或者去年价值一元的种子,比今年价值2元的种子还多;

而去年20元的小麦就用于今年50元的小麦,这样就将报酬规律弄得混淆不清。

(9)通常叙述此定律时,常说在固定数量的因素上配合变动数量的因素,这不过是就实际数量或绝对数量而言,倘就比例数量或相对数量来说,则两种因素的数量都在变化之中。

种子对土地的比例数不断递增

同时,土地对种子的比例数就不断递减。

由此可知,土地与种子二者的配合比例都在不断变化中,配合比例的数量的变动,是产生报酬递减规律的基本原因。

(又称为变化定律)

三、土地肥力与土地报酬的联系和区别

土地生产力:

某单项可变生要素的生产率(借助土地来实现)

2.变化规律:

逐步提高的;

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

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土地肥力高,土地报酬就一定高?

土地肥力高是绝对概念,而土地报酬高是相对概念,反应和投入作比较。

吃10个馒头,挖20m

吃5个馒头,挖15m

四、几点启示P126

1.“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本身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

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也就提高了。

第二节土地报酬运动的阶段分析

一、土地报酬运动的三种形态

一、土地报酬的概念

1.固定报酬

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量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固定不变。

2.递增报酬

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量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以递增的比例不断提高。

3.递减报酬

当某一变量资源施用量不断增加时,每增用一单位变量资源引起产品总产量的增加额以是递减的。

二、土地报酬运动的三阶段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分析,投入产出关系来看,主要在于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的比例是否配合恰当,二者之间在配合比例上协调与否和协调程度的大小,决定着土地报酬和土地生产力,即土地利用和各项变量资源利用效果的大小,从而作为投入生产资源适合与否的尺度。

Y

x

y

A

m

Ep

1

7

2

20

10

13

1.3

3

29

9.7

9

0.9

4

36

0.8

5

40

8

0.5

6

39

6.5

-1

-0.3

35

-4

-0.8

(周诚书)

实践意义:

第I阶段,前半部报酬都处于增加阶段,表明投入很低,没有达到受容力,虽投入报酬较高,但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第I,后半部报酬以递减的幅度增加,潜力有所发挥,但还未达到充分发挥;

第II阶段,虽然报酬都在减小,但总报酬还在增加,相对来说,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本阶段为最佳区域;

第III阶段,投入过多,超过了土地受容力。

三个阶段与四个阶段问题

曲线变化——四个阶段

规律分析——三个阶段:

投入不足;

投入适度(即经济效益与之结合);

投入过度

理论与现实意义:

人多地少,集约利用。

1.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找出适合度;

2.从宏观上,调节投入布局(经济发展战略)

3.合理投入结构,(如水肥投入,劳力投入,一项项地分析)

4.改进技术(如良种耐肥)为什么会发生报到递减的现象呢?

因为受限制因子作用,(最小限制因子)

木桶理论

瓶颈理论

限制因子的改变往往是最困难的

(找朋友的限制因子,身高1.55)

施肥水平,如施肥达到一定水平,就没有作用;

水稻——硅肥,棉花——硼肥

研究土地报酬变化规律的意义:

确定土地利用集约经营的合理界限,提高土地投资的经济效果。

第三节土地集约利用(自学)

集约度: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集约边际:

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称为利用集约边际。

即指同一单位土地上纵向加深集约度的界限。

粗放边际:

集约度的最低限度称为利用的粗放边际,即指横向扩展耕作范围的界限。

土地受容力:

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它生产资源最佳配合比例所能受容其他变量资源的数量。

土地的生产效率:

指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配合至最佳(最有利)点时,所获报酬与所用成本的比例。

土地生产力决定于土地受容力和土地的生产效率。

同时,也要看土地资源本身的生产力,包括土地的质量、人地比例、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和利用土地所得的收益大小等。

集约经营也有一个合理的界限,为选出合理的资源利用集约度,首先要使土地资源与其他变量资源的投入有一个最佳的配合比例和最佳配合点。

第I阶段没有达到集约利用的粗放边际,是一种类似粗放经营或掠夺式经营的型式;

而第II阶段,则超过了资源利用的集约边际,是一种不合理的集约经营。

对土地利用应采用何种集约度才算合理?

第四章土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