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5篇文档格式.docx
《K12学习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5篇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看课文的小精灵给我们提问:
你明白1吨到底有多重吗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
1吨=1000千克
如: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继续看图,你从故事中还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汇报:
熊重400千克
马重300千克
牛重500千克
鹿重100千克
解决问题
它们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将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比较.
400+300+500+100=1300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所以不能同时过桥.
他们能够怎样过桥
小组汇报:
方案1:
能够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
方案2:
能够分两次过,每次过两个.
方案3:
熊,马,鹿同时过.
方案4:
马,牛,鹿同时过.
方案5:
熊,牛,鹿同时过.
在同学们的帮忙下,它们最后安全地过了小桥.
3.生活中的数学
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同桌互相背一背,说一说自己的体重,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
三,拓展延伸
⑴媒体出示例7:
3吨=
3,数学日记
4,拓展思维:
游园会哪几只动物能够一齐过桥
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教科书第90页的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明白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明白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潜力、估计重量的潜力和推理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潜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
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之后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忙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还能够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在丰富的情景中帮忙学生用心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并运用自己的潜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忙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帮忙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透过让学生计算每个同学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是几吨?
透过推算,帮忙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推理过程相同。
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
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潜力。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资料之前,学生已接触过这些数量关系,只是没有概括总结出有关的术语,如果创设一种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完全有可能透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
,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
,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很好!
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口答题。
口答: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同学们回答的十分好!
教师叙述:
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适宜,你们能帮忙他找一个适宜的重量单位吗?
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
。
什么样的物体能够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
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适宜。
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课件展示:
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适宜。
提问:
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
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学生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吨
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请同学们观察:
有这样的几袋大米?
提问:
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
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师引导:
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
1吨=1000千克。
师补充板书:
1吨=1000千克
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
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
,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
你是怎样想的?
填空练习:
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3吨=千克8000千克=吨
9000千克=吨9千克=克
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3、在里添上适宜的单位。
4、想一想:
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5、扩展题: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限坐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如果老师要带他们去乘坐电梯,一次能够坐多少人呢?
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明白了些什么?
那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忙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适宜的重量单位吗?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期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一、教学资料: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小学三年数学第一单元测量第三部分吨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就应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
是不是在教学量的好处时都就应透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
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
哪些资料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
哪些资料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
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能够让学生透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1.亲历体验较缺乏。
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
2.教学难点不突出。
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资料。
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料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先透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之后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透过推算体重帮忙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多透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潜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明白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明白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
你们明白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师:
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这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能够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
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透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你们看谁来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
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
“那里有桥,咱们一齐过吧。
”小熊说:
“等等,那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谁明白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够说出:
1吨=1000千克。
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
因为学生明白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
之后教师还能够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它们能够怎样过桥?
启发学生思考:
它们能够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
也能够一次过两个,还能够……透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
”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能够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
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
每次呈现4袋大米,学生一边看一边数:
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
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
哇!
1吨有这么重呀!
再次感受1吨。
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能够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能够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
”也能够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
”还能够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更就应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
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
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设计意图:
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
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资料对学生来说不难,能够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群众说理、说方法。
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
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透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
能够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群众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
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能够。
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能够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
这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齐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
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
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课堂小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够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透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潜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吨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吨的有关信息,并摘录下来;
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取
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的教学资料,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然而“吨”这个十分大的质量单位,远远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此刻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以上认识,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明白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及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透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中汇报、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索“吨”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潜力。
教学策略选取
本节课我力图让学生透过互动交流、自主体验的方法,逐步建立1吨的观念。
为此,我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是现实的、有好处的、富有挑战性的。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距离。
透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中的体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生活与吨的密切联系。
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根据课改精神,此刻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打算让学生透过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吨。
之后我又让学生透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的方式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最后透过理一理、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各环节中,我将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让他们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3、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台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汇报收集到的信息
1、学生汇报;
2、教师补充:
800瓶大可乐重1吨
一只大象重7吨
一艘大货轮能够运货4800吨
火车车皮载重量是60吨
3、刚才我们汇报的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揭示: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能够用吨作单位】
吨在国际上,我们用“t”来表示,比如,问:
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吨吗?
如果这辆卡车加上货物一共重13吨,能开过去吗?
关于吨,你还想明白什么?
二、展开
试探学生的已有基础
1吨到底有多重呢?
提一提
1、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2、完毕后,问:
“你们觉得这桶水怎样样?
”“再给你加一桶,怎样样?
”“如果再加10桶呢?
”“50桶呢?
3、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
算一算
1、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
那也就是说这50桶水重1吨。
2、构成关系式1吨=1000千克
读关系式;
那也就是说:
1000千克=1吨
估一估:
1、师:
下面请大家放松一下,我们一齐做个游戏,这个游戏要小组合作,要求:
问问你的同桌有多重;
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估计一下几个同桌合起来大约重1吨?
①学生活动;
②汇报;
昨日同学们回去之后,都称了体重,老师算了一下,你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几个同学合起来大约是1吨?
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再加几个同学大约重1吨?
举一举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合起来大约是1吨呢?
假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出示下述材料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进行计算。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2、一头黄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头黄牛的重量是1吨。
3、2袋食盐重1千克,袋食盐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
小组里交流,并校对。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回顾:
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吨?
理一理
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此刻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
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必须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千克和克呢?
透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
最轻的是____。
填一填
1、填上适宜的质量单位
卡车载重4。
小明体重35。
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码头停泊的货轮能载货10。
单位换算
3吨=千克
1吨-600千克=千克
6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
三、巩固
8吨=千克6000千克=吨
3吨500千克=千克1吨-100千克=千克
4500千克-4吨=千克
将上课伊始中汇报的材料全部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比较一下两次的数据,你想说什么?
改错题。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吨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
在路上,一辆大卡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驶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听了这则日记,你们为什么笑了?
看了日记的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应用
有5台机器的重量分别是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800千克、400千克,如果要用一辆载重量是2吨的卡车来运,能够怎样装货?
机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