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07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docx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

 

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

 

 

挡土墙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K46+740-K47+310.68段设计为加筋土挡墙,左右侧共计481.3m.加筋挡土墙面板采用混凝土预制件,其强度等级为C30,面板外行采用矩形槽板,矩形槽板筋带结点的水平间距Sx=0.5mm,垂直间距Sy=0.5m.筋带设计为CPE3020Ⅱ钢塑复合筋带,带宽≥30mm,带厚≥2mm,破断拉力≥7.5KN,容许拉应力[σ]=110MPa,伸长率<2%,加筋挡土墙填料与筋带的摩擦系数为0.35,采用砾石土填筑,即采用掺和含碎石量为30%的碎石土填筑。

  二、清理场地、基底处理

  施工前先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腐植土全部挖除。

加筋挡土墙基槽(坑)底整平夯实,在砌筑加筋土挡土墙前,对基础底面的地基土(岩)进行承载力检测,当达不到设计值时,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设计值,才可进行基础C30混凝土施工。

  三、施工依据

  

(1)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

  

(2)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版;

  (3)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4)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

  四、施工日期 6月1日-10月15日

  五、人员配置

  六、机械配置

  七、施工方法

  1、基础处理

  加筋挡土墙基坑采用换填石灰碎石土处理,对基础底面的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基础采用现浇C30混凝土50cm,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砌筑墙面板。

  2、面板安装

  面板安装时,基础用低强度砂浆砌筑找平,同层相临面板水平误差控制在8mm以内,轴线偏差为每20延米不超过10mm,面板缝宽10mm,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面板上安装上一层面板,砌筑时不能用坚硬石子及铁片支垫,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坏面板。

每一层安装时用垂球、挂线核对,每三层面板安装完毕及时测量标高和轴线,水平、垂直误差及时逐层调整,不得将误差积累后再进行调整。

  3、筋带铺设

  筋带从面板预留孔中穿过,折回另一端对齐,严禁筋带在孔上绕成死结,筋带成扇行辐射在压实整平的填料上,不能重叠不得卷曲或折曲,不得与硬质棱角直接接触,在拐角处和曲线处布筋方向与墙面基本垂直。

与构造物相接处布筋方向与墙面垂直有困难处,将不能垂直布设的筋带逐渐斜放。

筋带拉紧定位后,用少量填料从拉环处向筋带尾部覆盖,使之固定。

  4、填料施工

  砾石土填料在取土场按每70kg土掺30kg碎石的比例用挖掘机充分拌合后挖装,由自卸汽车运输至加筋挡土墙施工现场。

卸料时机具与面板距离不得小于1.5m,机具不能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并不得扰动下层筋带,填料粒径不得大于填料压实厚度的1/2,且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填料不得有冻块或含有锋利的碎砾石,严禁掺杂有机料及生活垃圾,填料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械距面板不应小于1.5m,机械运行方向应与筋带垂直,并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或停车;距面板1.5m范围内,用人工摊铺。

填料分层压实,压实顺序先从筋带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筋带尾部,再碾压靠近面板部位,压实机械与面板距离不得小于1.0米,在此范围内优先选用透水性良好的填料,用小型压路机轻压或用人工夯实,严禁使用大、中型压实机械。

  填料的压实度

  填料摊铺整平后,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夯实,碾压时先轻后重,严禁使用羊足碾,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调头和急刹车,距面板1.0m范围以外,槽底面以下0-80cm,压实大于95%以上;80cm以下,压实度大于90%以上,距面板1.0范围以内,整个墙高范围内压实度大于90%,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墙面封顶和护栏施工

  顶层墙面板安装后,所形成纵向高低不平,用砂浆找平,严格控制设计标高,找平砂浆养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现浇帽石,另按设计每隔10m设一泄水管,伸出墙外部分刷白色漆。

护栏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挡墙面板和护栏中间部分采用C25混凝土现浇,其高度由墙高确定,以利于调整纵坡标高,减少异形面板。

  八、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质量措施:

  

(1)施工中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粒径、材料质量、合理选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设备、采用最佳的组合方式、规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项目分解及目标管理,对加筋挡土墙施工设置QC攻关小组,科学指导施工。

  (3)严格落实测量双检,执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设置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及制度保证等三种保证制度。

  (4)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补充、不断总结,完善取得施工参数,及时收集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2、安全措施:

  

(1)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讲话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制,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

  

(2)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

  (3)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3、文明施工:

  

(1)创立美好环境,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清扫处理,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环境。

  

(2)挂牌施工,标明工程项目名称、范围、工地负责人,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堆放符合要求。

  (3)施工期间,经常对施工机械车辆、道路进行维修,施工便道确保晴雨畅通,并洒水防尘。

2.2.4拉筋带铺设

  1)拉筋带的选用。

拉筋带应采用CAT30020C钢塑复合拉筋带,筋带表面应有粗糙花纹,单根破断拉力不小于9KN,破断延伸率不大于2%,每吨长度约1m.产品应附有厂家的送检报告,其破断拉力和延伸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该产品应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其抗老化性能应经过国家法定的检测单位检测并有检测报告。

  拉筋带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2)拉筋带下料。

应根据包装规格及整个工点的各断面拉筋设计长度统筹提前安排,合理下料,避免边铺边下料,以免造成加筋材料的浪费或人为随意性造成尺寸误差。

  筋带的铺设采用一根筋带穿过穿筋孔分成等长两股的形式,因此每根筋带的下料长度应为该结点处筋带的设计长度乘2再加上300~500mm富余(作为拉筋穿过孔时所占长度)。

  3)拉筋带铺设。

筋带应按设计的长度和根数铺设在有3%横向侧坡的平整压实填土上(使筋带端比前端高5~10cm)。

筋带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扭结。

筋带应尽量垂直于墙面并呈扇型、辐射状均匀敞开,并尽量分布均匀,应有至少2/3的长度不重叠。

  加筋带铺设时,边铺边用填料固定其铺设位置。

先用填料在筋带的中后部成若干纵列压住加筋材料,填料的多少和疏密以足以能固定住筋带的位置为宜,再逐根检查,确保拉直、拉紧,然后按设计摊铺填料。

  每层筋带铺设后都要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筋带铺设的长度、根数、均匀程度、平整度、连接方式、与面板连接处的松紧情况等。

  2.2.5填料摊铺

  1)填料的采集。

加筋体填料应在土体各项性能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ф>35o)的采集场采集,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对准备采集的填料进行土工试验,以保证其内磨擦角、比重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填料应级配均匀,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且最大粒径块体的总含量不得大于15%.

  2)填料的摊铺。

填料可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

当采用机械摊铺筋料时,必须辅以人工作业。

人工作业就是用人工就近将填料搬运和摊铺在拉筋带上。

当用推土机摊铺填料时,拉筋带上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小于20cm.未压实的加筋体,一般不允许运输车辆在上面行驶;若需临时行驶,则填料厚度不得小于30cm,同时其车速不得大于5km/h,并不准急刹车,以免造成拉筋带的错位。

  填料的每层摊铺厚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压实机具等确定,并不得大于30cm.

  2.2.6碾压

  压路机应选用振动式压路机或光轮压路机,严禁用单足碾。

距面板1.0mm范围内及拐角处严禁用重型机械碾压,宜用5t以下压路机或振动夯等轻型机械压实。

  填料碾压时应先从筋带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开始,向筋带尾部碾压,然后再从二分之一处向墙边碾压。

碾压时压路机运行方向宜垂直于筋带,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与上一次碾压轮迹重叠的宽度应不小于轮进的1/3.第一遍宜慢慢轻压,以免拥土将筋带推起或错位,第二遍以后可稍快并重压。

每次应碾压整个横向碾压范围内,再进行下一遍碾压,碾压的遍数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压路机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急剧改变运行方向和急刹车。

  加筋体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查。

检测点数按每500m2或每50m长工程段不少于3个点为宜。

检测点应相互错开,随机选定,面板后1米范围内至少有1个检测点(每500m2或每50m长)。

压实度要求为:

距面板1.0米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0%,其余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5%.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拉筋带在运输、保管、加工中应尽量防止阳光照射,筋带铺设时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及时用填料覆盖,施工时暴露总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3.2基础和墙体及压顶应按10米左右分段,分段处缝宽20mm,用沥青木丝板嵌满缝。

每一分段基础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3面板排水缝处应挂贴滤水土工布(规格为300g/m2),在条形基础上应向墙内平铺至少50mm并随面板升高而逐渐向上挂贴,挂贴时一定要紧贴面板。

  3.4加筋体后的回填料与加筋体同步进行,压实度不低于95%.

  3.5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遇到降雨天气应采取适当措施将水迅速排走或将施工现场进行遮盖。

  3.6各道工序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施工的验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