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9389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性传染病知识要点疾病控制中级职称Word格式.docx

乙肝免疫计划从1991年开始。

4、菌痢:

甲乙类传染病之首。

危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和麦康凯平板生长良好。

有47个血清型,主要有痢疾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我国以福2a、宋内1为主。

以外毒素致病,外毒素有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剧烈呕吐、肚子痛。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3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

两次便检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在没有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

慢性痢疾者和带菌者粪便培养连续3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5、伤寒:

持续发热,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缓脉。

肥达实验,监测抗体。

首选药氟喹诺酮类。

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噻肟。

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

6、艾滋病:

对热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

男女比例从最初的8:

1缩小为2003年的1.8:

1.。

临床分四期:

Ⅰ为急性感染期。

Ⅱ期无症状感染。

Ⅲ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证。

Ⅳ艾滋病。

检测主要检测P24抗体和P120抗体。

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

流行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以泰国B亚型比例最大,吸毒人群中主要为C亚型,输血者以泰国B亚型为主。

易出现孢子虫肺炎、肉瘤。

1981年美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

7、脊髓灰质炎:

自然宿主是人和灵长类。

7~9月份发病最多。

以五岁以下儿童为主,引起中和反应最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在1蛋白上。

我国2000年宣布消灭了本土野病毒。

潜伏期3~35天,平均1~2周。

瘫痪型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脊灰瘫痪型主要是病毒感染了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

疫苗衍生脊灰病例是。

有三型,型间极少发生交叉免疫,冷冻干燥不能保存。

粪-口传播,1‰1%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双侧的)迟缓性麻痹。

病人至潜伏期末至发病后3——4周都有传染性。

疫苗相关病例()分为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和疫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

服用活疫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脊髓灰质炎,麻痹后未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在粪便中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与服用活疫苗的儿童在35天内发热,6——60天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脊髓灰质炎,麻痹后未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在粪便中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

8、麻疹:

流行季节冬春季,人是唯一宿主,以6个月至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全身斑丘疹。

潜伏期10~14天;

传染期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即出疹前后5天),检疫期21天。

9、白喉:

革兰阳性。

异染颗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咽白喉多见。

用20%亚碲酸钾溶液涂抹于病人假膜上,20分钟后假膜变为黑色或深灰色则为阳性。

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一周无效可用红霉素,阿莫西林和利福平。

早期使用抗毒素治疗,毒素(+)、毒力(+)是白喉,毒素(-)、毒力(+)带菌者,病人起病后隔离2周,或退热后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

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

10、百日咳:

潜伏期7~14天,病程可达6周。

典型百日咳可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治疗;

青霉素。

临床症状:

持续性阵发性咳嗽,带有吸气性尾气及呕吐,易合并肺炎及脑炎。

飞沫传播,以婴幼儿、学龄期儿童为主,初次分离是包-姜培养基,常发生光滑型至粗糙型的变异,即变异,称为相变异,使用百日咳Ι相菌制作疫苗,在干燥尘埃中可生存3天,对氯霉素、红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药有抵抗力。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对病人隔离自发病后40天,或至痉挛性咳嗽出现后30天,接触者观察21天。

11、流脑;

初次从人体分离需要5102气体环境。

氯霉素,内毒素(脂寡糖)。

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第二次患病的人较少,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快,突然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化脓性脑脊液。

脑脊液和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阳性是最可靠的诊断。

12、猩红热:

革兰阳性,几种致病因子都在噬菌体上。

潜伏期2~5天,并发症,心肾关节损害。

突起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出血,退疹后脱屑,杨梅舌,口周苍白圈。

主要致病因素:

致热性外毒素(红疹毒素)。

细菌分离培养在猩红热确诊中是最基本的方法。

13、流行性出血热:

姬鼠型冬季和夏季多发(6月-7月,11月-12月),家鼠型春季多发。

病程分期;

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发热期:

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

低血压期:

以积极补充血容量为主。

于4小时达到稳定。

少尿期:

尿量每日少于500或每小时少于30为少量。

多尿期:

每日尿量增至500~2000为少尿期向多尿期移行阶段,欠量补液。

补液量为尿量的2/3,补液以口服为主。

汉坦病毒是分节负链,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伤口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

第二次患病的人较少。

发热,出血,肾脏损伤。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个月内进入疫区或与鼠类分泌物相接触,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颈、上胸部)。

血液检查出现异性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14、狂犬病:

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潜伏期:

1~2个月,分为狂躁型(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分为前驱期、兴奋期、瘫痪期。

麻痹型(死于严重的呼吸肌麻痹和呼吸衰竭);

15、钩体病;

主要宿主为啮齿类。

北方洪水型和雨水型以波摩那群为主,其主要宿主为猪和犬,南方稻田型以黄疸出血型为主,主要宿主为野鼠。

全球有23个血清群,中国有18个。

潜伏期:

7~14天,平均10天,早期重感冒状是由于钩体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循环在体内大量繁殖和裂解并释放“内毒素样物质”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

三症状:

寒热(弛张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

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

治疗首选:

青霉素;

在使用首剂青霉素的同时辅以大剂量氢化可的松能有效预防赫氏反应。

从患者的尿液和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即可确诊。

16、布病:

革兰阴性,部分菌株初次分离培养需5102,北方羊为主要传染源,广西和广东猪为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1~3周,平均2周。

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多汗、关节游走性疼痛。

多西环素、利福平、和链霉素。

经皮肤直接接触感染、经消化道感染、经呼吸道感染。

在发病前6个月按疗程尽早治疗。

17、炭疽:

革兰阳性;

有繁殖体和芽生两种存在形式,毒素包括致死毒素和水肿毒素,由三个因子组成:

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炭疽毒素的单一成分不能发挥作用,水肿因子或致死因子必须与保护性抗原结合成水肿毒素或致死毒素才具有活性。

水肿因子是腺苷环化酶,致死因子是一中依赖锌离子的金属蛋白酶。

炭疽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潜伏期;

2~3天;

首选青霉素。

炭疽致死的原因是:

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肠炭疽以消化道为主,肺炭疽以呼吸道为主,皮肤炭疽以皮肤微小伤口为主,具体体征见书170页。

18、斑疹伤寒:

流行季节,冬春季,凝集效价大于等于160有诊断意义。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源是人,传播媒介是体虱,传播途径:

人-虱-人,地方性斑疹伤寒传染源是鼠,传播媒介是蚤,传播途径:

鼠——鼠蚤—人。

临床表现:

不明原因的高热、头痛、全身乏力、皮疹、肌肉酸痛。

外斐试验。

病原检测用豚鼠,治疗:

多西环素。

19、结核病:

我国结核疫情特点: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中老年结核病患病和死亡比例高。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杆菌生长缓慢,需8天——8周。

涂阳肺结核:

(1)直接痰涂片镜检2次痰菌阳性。

(2)或:

1次涂片阳性+1次培养阳性。

(3)或1次涂片阳性线胸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

涂阴肺结核:

3次痰抗酸杆菌涂片(—).食物是肺外结核的重要来源,而肺结核病要由呼吸道传播。

原发综合征累及肺门有附近的感染部位,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结核菌素试验:

0.1,皮内注射,大于5(+)。

结核菌素试验(+):

(1)、结核病病人

(2)、结核菌素感染但未患病(3)、卡介苗接种(4)非结核分枝杆菌交叉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1)、未受结核菌素感染

(2)、已受结核菌感染但处于变态反应前期(3)、免疫系统受干扰(4)、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等使免疫功能低下。

初治病人:

从未接受过抗结核病药物治疗,或接受过抗结核病药物治疗但不超过1个月的病人。

复治病人:

曾接受过抗结核病药物的治疗超过1个月的病人。

肺结核病人的治疗采取不住院方式为主,严格实施治疗管理。

结核药物一般采取顿服的方式,化疗方案分强化期、继续期两阶段用药,全疗程初治病人至少6个月,复治病人至少8个月。

初治涂阳方案:

2(S)/4,到第二个月末痰涂片检菌仍然为阳性,应延长强化治疗1个月,而继续期少1个月,到第5个月末痰涂片检菌仍然为阳性,应延长继续期2个月,到第8个月末仍为阳性,则用复治方案。

复治方案:

26。

异烟肼(H)肝毒性,末梢神经炎;

链霉素(S)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障碍,过敏反应;

利福平(R)肝毒性,胃肠反应,过敏反应;

吡嗪酰胺(Z)肝毒性,胃肠反应痛风样关节炎。

乙胺丁醇(E)视力障碍,视野缩小。

监测指标:

1、年感染率2、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3、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4、0-14岁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5、结核病死亡率。

对结核病防治措施的主要监测指标1、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病率2、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结果和转归队列分析3、1岁以内婴儿卡介苗接种率。

结核病控制策略()有5个要素;

1、政府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承诺2、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进行痰涂片发现结核病人3、对涂阳病人进行短程督导化疗4、建立正规的药物供应系统5、建立健全登记、报告系统

20、麻风病:

麻风分枝杆菌具有多形性,抗酸性和聚簇性。

典型胞内菌,传染源是病人,特别是未经过治疗的病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经飞沫传染,病情取决于病人的免疫力,主要分布在南纬30°

和北纬30°

期间,以印度为多,在我国以北纬38°

以南为多,男女比例1/3-1/2,潜伏期2~5年,周围神经损害是麻风病的特点。

是一种慢性消耗性肉芽肿,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

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天为国际麻风节。

我国基本消灭的含意:

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以活动性病人计算)控制在≤0.1/万及近5年平均年发现率控制在≤0.5/万.

21、破伤风:

成人主要由创伤引起以战伤最为多见,而新儿破伤风主要由脐部侵入.破伤风痉挛毒素,也称神经毒素.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素.和破伤风溶素.对小白鼠致死量是0.0000001纯毒素结晶。

潜伏期1~2天,最长可达2个月,平均7~15天,其主要症状为横纹肌痉挛。

早期、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幼儿散发性腹泻主要原因,通过粪口方式、人-人方式传播。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婴幼儿细菌性腹泻和旅游者腹泻主要病原,通过水和食物传播。

肠侵蚀性大肠杆菌()是志贺毒素,通过粪口方式、人-人方式传播。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发达国家发病较高,通过食品及人和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肠聚集性粘附性大肠杆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23、耶尔森菌病小肠结肠炎:

许多国家已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列入进出口检测。

其获得结果的时间不能早于7~10日,因此提前治疗。

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甚至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死亡,又称“冰箱病”。

24、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与格林巴痢有关,培养5102;

3102;

37~42℃是空肠弯曲菌的最适生长气体和温度。

传染源主要是动物。

潜伏期数小时到数天,平均2~5天。

金标准(52;

102;

852)所至细菌性心内膜炎首选庆大霉素,脑膜炎首选氯霉素。

25、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在36中生长迅速,产生耐热直接溶血素和不耐热溶血素,传染源受污染的海产品,粪便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确诊,有神奈川现象。

26、幽门螺旋菌病:

主要经口-口方式传播,表现为急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

诊断要点:

形态学,尿素试验。

幽门螺杆菌分解尿素。

27、军团菌:

水解马尿酸是嗜肺军团菌,在外环境中初步分离需要半胱氨酸。

特征。

1976年7月21~24日美国费城暴发;

1982我国首次发现。

需氧菌,肺炎型潜伏期2~10天,发热型潜伏期1~3天,治疗红霉素。

28、莱姆病:

第二艾滋病,与森林有关的人员,初发于四月末,六月上中旬达到高峰。

可经卵传至下一代,输血或皮下注射也有可能。

通常以游走性红斑为首发症状。

关节损害,最常见的颞颌关节疼痛,治疗:

多西环素或阿莫西林。

经硬蜱传播,

29、猪链球菌感染:

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革兰染色阳性。

1998~1999年在江苏和淅江部分省暴发(2型),2005年7~8月在四川暴发。

潜伏期2日以内。

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通往病舍的拉手中用含1%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等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并用0.2%过氧乙酸的棉球塞住口、鼻等处深埋(2m),坑底铺一层含氯石灰,最好集中消毒深埋,应远离饮用水源50m以上。

30、其他链球菌感染:

分为和血清群,感染性疾病:

咽峡炎、呼吸道感染。

严重侵袭性疾病:

坏死性筋膜炎、毒素休克综合症()。

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B群链球菌是新生儿围生期细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31、金黄色葡萄球菌:

黄色葡萄球菌是毒力最强的化脓菌。

主要存在于腹股沟、会阴部。

32、支气管肺炎首选红霉素。

33、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隔离2周

34、埃博拉出血热:

1976年在苏丹暴发。

潜伏期2~21天,平均7天。

为单股负链,传播途径:

病人的分泌物,在病程早期白细胞减少和血沉降低是主要的特征。

病毒分离在4级实验室中进行。

35、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黄病毒科,又称大脑炎,流行特点:

1、严格季节性,我国在7、8、9三个月,南方提前一个月。

2、高度散发性。

3、分布广。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猪是扩散宿主,大多出现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比例1:

1000。

初热期(发病开始3——4天)、急性脑炎期(病程4——10天)、恢复期.。

潜伏期5~15天,猪感染后产生3~4天的毒血症,其病毒高达3.5个对数.病毒在蚊体内经过14天的潜伏期。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性。

1个月内检测,恢复期中检测。

36、登革热:

1999和2004年因输入性病例导致福建省和淅江暴发。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有4种血清型登革热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

猿猴有可能作为人类登革热的传染源。

潜伏期2~15天。

黄病毒科,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传染性。

37、流行性感冒: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常引起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稳定。

流感为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

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直接接触。

潜伏期1-3天。

38、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主要表现为无力、食欲减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并伴有疼痛及发热,病程1-2周。

春冬季多发,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自然宿主,潜伏期为18天,常见并发症是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

隔离期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检疫为21周。

39、风疹:

风疹潜伏期10~21天,传染期:

出疹前一周至疹后3~5天,病人隔离至疹后14天,人是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40、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969年首先在西非加纳暴发,1971年在我国首次暴发,潜伏期8~48小时,流行季节:

夏秋季。

隔离至少7~10天。

新型肠道病毒70型、科萨奇病毒A24型,

41、牛海绵状脑病():

1986年英国首次发现。

潜伏期2~8年平均4~5年。

42、森林脑炎又称春夏季脑炎:

黄病毒科,鼠类是意义最大的动物宿主,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例,5月份病人显著增加,5月下旬到6月上旬达到高峰,8月份停止流行。

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

潜伏期10~15天。

43、手足口病:

1981年在上海有报告,1983年4月~9月天津流行,1997年以来71感染为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潜伏期3~6天。

新型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

44、水痘:

潜伏期12~21天,平均2周,疹前1~2天至疹后5~6天有传染性。

药物治疗无环鸟苷。

隔离至疹后6天。

45、尖锐湿疣():

平均潜伏期半个月至8个月。

好发年龄16~35岁。

最常见的是6、11型。

(人乳头瘤病毒)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46、非淋菌性尿道炎:

潜伏期1~3周,病原体:

沙眼衣原体40~50%;

解脲支原体20~30%;

白色念珠菌10~20%;

沙眼衣原体有15年血清型,L13引起淋巴性肉芽肿;

引起尖锐湿疣。

47、生殖器疱疹:

潜伏期2~10天。

2占90%。

人是单纯疱疹唯一的自然宿主。

48、性病性肉芽肿;

潜伏期5~21天,平均7~14天,

49、软下疳:

男女比例10:

1;

潜伏期3~7天。

杜克雷嗜血杆菌,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煮沸消毒法。

50、大肠杆菌感染:

01377大肠杆菌不发酵山梨醇。

志贺毒素—噬菌体;

溶血素—质粒;

毒力力岛—染色体;

脂多糖—染色体,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为发病高峰,儿童和老年易感,发病率80/10万——100/10万。

临床表现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潜伏期3-4天,治疗按照一般的对症治疗为主。

51、完全变态昆虫有蚊、蝇、蚤,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蚊:

疟疾:

微小按蚊(缓流型)、丝虫病: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坑洼型),登革热:

埃及伊蚊、白蚊伊蚊(容器型),乙型脑炎:

三带喙库蚊(田塘型)。

成蚊防治采用快速收效的空间喷洒,或223滞留喷洒。

蝇:

主要传播肠道传染病,环境治理是关键。

蚤:

鼠疫,常需灭鼠。

52、不完全变态昆虫有:

蟑螂、臭虫、虱。

有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防治蟑螂多以滞留喷洒为主。

防治臭虫:

应从控制和消除其滋生场所入手。

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虱的防治关键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勤换衣和洗晒被褥。

药物灭虱用有机磷类(倍硫磷)、氨基甲酸酯脂(西维)。

53、蜱不完全变态,发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的媒介,蜱的防治以保护人群为主。

革螨发育分为卵、幼虫、第1若虫、第2若虫,成虫5期,革螨防治可用药物喷洒、烟剂熏蒸。

与流行性出血热关系密切的主要是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

与钩端螺旋体病有关的是:

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

54、机械性传播疾病的病媒昆虫有:

蝇、蟑螂、臭虫。

生物性传播疾病的病媒昆虫有:

蚊、蚤、虱。

55、无特效解毒剂的灭鼠药有:

磷化锌、肉毒毒素C。

56、磷化锌:

作用于神经系统,破坏代谢,无特效解毒药。

可拒食。

57、肉毒毒素C;

麻痹神经。

对人、畜安全,怕光怕热。

58、敌鼠钠盐;

杀鼠灵:

破坏凝血,并使血管壁变脆,适合连续投药。

特效解毒药1。

59、毒鼠磷:

抑制胆碱酯酶,毒力强。

对鸡毒力小,解磷定解毒。

60、溴敌隆:

是第二代抗凝剂,急性毒力强,适口性好可仅投药三次,大隆、杀它仗与溴敌隆类似。

61、消毒:

用各种理化因子或某种生物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害化。

(杀灭病原微生物)。

灭菌:

用理化因子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胞芽胞在内。

(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消毒剂:

指用于消毒无生命物体的理化因子,他们可杀灭或减少各种细菌繁殖体的数量,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

灭菌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理化因子。

防腐和防腐剂:

杀灭或抑制或组织上的微生物,使他们死亡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繁殖因而不腐败。

(死亡或不能繁殖)。

D值:

某一理化因子杀死微生物群中90%微生物个体所需要的接触时间,常用D值表示某种条件上某种微生物对某一理化因子的强度(或浓度)的抵抗能力。

62、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杀菌因子的特性:

低效消毒剂杀菌作用浓度与抑菌作用浓度差异大,如苯扎溴胺杀菌浓度和抑菌浓度相差2000倍,而高效消毒剂差异小,如戊二醛仅5-10倍。

不同杀菌因子的杀菌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穿透力。

强穿透力的物理因子有:

电离辐射、钴60、微波,化学因子有环氧乙烷、戊二醛,弱穿透力的物理因子有:

紫外线(物体表面消毒)水的紫外线消毒厚度不超过2,饱和蒸汽可穿透一定厚度的织物,但不能穿透油性液体和固体,甲醛消毒物体必须充分暴露。

2、消毒灭菌对象的理化性征:

耐热物体可用干热或压力蒸汽消毒,不耐高温的物体可用低温蒸汽消毒。

3、物品上污染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对消毒因子的抵抗能力:

血尿等用穿透力强的消毒剂。

4、根据医院物品的危险程度:

灭菌、高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一般清洁处理。

63、热力消毒灭菌: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干热消毒灭菌:

废弃物用焚烧、食物消毒用微波。

湿热消毒灭菌:

灭菌效果可靠,快速、不留残毒。

64、化学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杀灭一切微生物):

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

中效消毒剂(杀灭结核):

碘伏、醇类酚类。

低效消毒剂(杀灭繁殖体):

氯已定(洗必泰)、苯扎溴铵(新洁而灭)。

65、甲醛: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对甲醛高度敏感,抗酸菌和亲水病毒中毒敏感,穿透力弱,被消毒物品不应包裹,最好悬挂,消毒应注意消毒空间密闭,消毒后充分通气,消毒后的物品应冲洗后方可使用。

戊二醛:

杀灭细菌繁殖体,亲水性病毒,真菌,细菌芽胞,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肝炎消毒剂。

被誉为化学消毒剂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的是戊二醛。

酸性大于碱性。

含氯消毒剂:

杀菌作用取决于次氯酸的浓度,酸性作用强。

漂白粉: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高度敏感,真菌和抗酸杆菌中度敏感,高浓度亲水性病毒,真菌,细菌芽胞敏感。

环氧乙烷:

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湿度、药物浓度、微生物状态(消毒浓度450,灭菌浓度800,温度55-60°

C)湿度(3380%),适用于热敏橡胶,合成材料制造的物品,电子元件。

过氧乙酸:

下有杀菌力,作用强弱:

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

温度越高对杀菌力越强。

臭氧破坏细菌的酶,停留1小时引起肺水肿,注意防爆防中毒。

碘伏:

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颜色深浅和杀菌作用呈正比,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敏感,常用皮肤消毒。

醇类:

对细胞芽胞没有作用,对蛋白质影响大。

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高度敏感,抗酸杆菌、亲脂病毒敏感,醇类浓度6090%间。

季胺盐类:

革兰阳性高度敏感,革兰阴性中度敏感,亲脂病毒敏感,抗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细菌芽胞有抗力,所以抗菌谱窄。

新洁而灭对革兰阳性作用大于革兰阴性。

氯已定(洗必泰)对革兰阳性作用大于革兰阴性,碱性活性佳。

66、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