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复习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
《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复习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复习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主要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中国人民抗争
林则徐坚守广州;
关天培、陈连升等壮烈捐躯;
三元里人民抗英等
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太平天国运动
平壤战役中,左宝贵英勇作战;
黄海之战中邓世昌等英勇战斗;
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及清军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1.近代后期中国的民主革命
民主主义分期
1919年至1949年
发展过程及主要事件
1919至192
4年
中共成立
及国共合作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教训:
1922~1923年京汉罢工高潮失败,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1919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
开始:
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高潮: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失败:
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27至1936年
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时期
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南昌起义:
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道路:
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后才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
西安事变: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逼蒋抗日,
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
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两个战场:
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相持阶段: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掀起反高潮;
共产党斗争中求团结维护统一战
线
抗战胜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近代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
1945至1949年
争取和平民主
解放战争时期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
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夏三路大军跃进大别山(中原)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
战争胜利: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大陆统治被推翻。
3.中国近代化(富强)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独立)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①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②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单元质量评估】
1.(2011·
天津模拟)据《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记述,天津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和保险理赔大权掌握在外商公证行。
这反映了当时天津的
A.半殖民地色彩B.国际化色彩C.对外贸易发达D.海关严把质量关
答案A
2.(2
011·
汕头二模)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A.不了解世界形势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3.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
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解析】:
选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笼统的划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无论是
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中国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4.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用干支纪年法记述1842年,
应属于
A、辛丑年B、壬寅年C、癸卯年D、甲辰年
选B。
1842前后没有什么关键性的纪年大事,但可以加上60年,1842与1902年是一样的纪年。
1901年是辛丑年,有《辛丑条约》。
根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辛丑的下一年是壬寅。
5.(2011·
天津二模)“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如下:
“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这些款项所要履行的履行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6.(2011·
徐州三模)“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剖台的强烈不满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7.(2011·
浙江模拟)史观不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相同。
(一)不同的史观有:
①文明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④社会史观。
(二)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甲说: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乙说: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丙说;
“辛亥革命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
”丁说:
“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B.②——乙C.③——丙D.④——丁
8.(2011·
郑州模拟)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
拥护
答案C
9.(2011·
江西百校模拟)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
“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
”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解析:
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抓住“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
”关键句,说正确选项为C。
ABD说法错误。
10.(2011·
东城二模)图5收录于1919年6月出版的《上海罢市实录》,图中的题词写道:
“你看他铁索郎当为的什么?
为的是救他的国。
”下列事件与材料所示内容相吻合的是()
A.护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答案B
11.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
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学科
时间
1921.7
1923.6
1927.4
1927.8
1934.9
1937.1
1945.4
1949.10
人数
57
432
5.7万
1万多
30万多
40万多
121万多
448万多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2.(2011·
石家庄二模)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兄弟三人,都以华为字,本无特殊寓义。
彭德怀给自己起的号叫“石穿”,鼓励自己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
后来他依据《论语》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说法,改名彭德怀,意为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办土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
“彭德怀”这一名字基于
A.宗法制B.传统习俗C.个人志向D.时代特色
13.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
“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慢慢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寨’,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
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A.联共抗日的曙光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学&
科&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D.国共第
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14.“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
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挡日军溯江西上。
”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事的战略部署
A.广州会战B.徐州会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通过材料中“大别山要隘”、“长江”和“阻挡日军溯江西上”来判断,只有武汉会战符合题目要求D
15.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制定的作战方针:
“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
国军主力集中于华东……巩固首都……”。
下列抗日战争中的会战能够体现上述作战方针的是Z_xx_k
A.太原会战、徐州会战B.淞沪会战、枣宜会战
C.太原会战、淞沪会战D.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37年,关键词是“确保山西”、“巩固首都”,而“徐州会战”和“枣宜会战”均发生在中国首都南京沦陷之后C
16.(2011·
东城二模)图6记录了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
这一事件意味着()
A.国共和谈的恢复
B.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17.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
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可见,西安事变标志着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选C。
西安事变是国共两党对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开始,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8.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这些日记涉及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可能包括
A北伐战争B淞沪会战C西安事变D辽沈战役
选A。
北伐战争:
1926-1927;
淞沪会战:
1937年;
1936年;
辽沈战役:
1947年。
19.2009年9月20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而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举行首场公演。
《复兴之路》,共分5个部分,你认为反映“解放战争”是在哪一个部分?
A、山河祭B、热血赋C、创业图D、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核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
20.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
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学§
科§
网Z§
X§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日出东方—建党,1921年;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于1927年;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
灯塔指引—抗战党中央指挥中心延安,全面抗战时期时间为1937年至1945年;
进京赶考—解放战争的即将胜利,1949年。
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2011·
锦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
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30%。
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
184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合信(BenjaminHobson)来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惠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
同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
18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ndrewPattonHapper)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
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
材料二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
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
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三中华民国成立之
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
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
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
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
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
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
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
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材料四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民主党
汤化龙
立宪派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
(4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9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分)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
(8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
势。
(1)出版书籍;
设立医院;
传播宗教;
开设学校。
(2)社会现象:
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社会时尚崇洋。
原因:
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及社会思想、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文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3)政治局面:
民国初年组建了很多政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出现了政党政治的活跃局面。
(3分)说明:
民主共和是大趋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旧官僚投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
局。
(4)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或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
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潮流,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
思想文化:
西方文化及习俗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民众接受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
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三“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分)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2分)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性质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
B
C
五四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
D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
(2分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
第一问中,从材料可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反侵略求独立、反专制求民主,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三问中,毛泽东式的革命道路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
第四问中,我们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启示之一就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其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才能领到人民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
(1)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
(2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A.太平天国B.孙中山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
(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或农村保卫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4)启示:
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