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9063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Word格式.docx

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

国。

(3)统一:

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成文法典

内容: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

公民权

的自由民、无

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

制是其一大特

征。

(3)

意义:

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

古巴比伦

社会。

法典中的

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

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表明

人类社会的

法制传统

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

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

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

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建国:

1500年左右,

雅利安

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

家。

鼎盛:

孔雀

王朝统治时期

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华氏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为前

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

(3)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

创立。

教义:

反对

的特权。

提出“

众生平等

”,宣扬“忍耐顺

从”。

(3)发展: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经中亚传入中国

后传到朝鲜、日本、

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

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

等国。

单元总结

位置

统一

文明成果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金字塔、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

约公元前2400年

文字

印度河流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

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

发展。

(3)文明:

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兴起:

公元前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

是最大的城邦。

(5)

居民:

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成年男性

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

是公民的义务;

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

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

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表现:

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

全体公民

中抽签产生。

代表各地的

10

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

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

主席团主席也

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津贴

度。

局限: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

外邦人

、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

利。

3.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

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

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4)局限性: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和贸易往来;

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

(1)建国: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

元老院

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

官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

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两名保民官,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颁布了《

十二铜表

》。

扩张:

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

意大利

半岛;

随后战胜了

迦太基

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

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

霸主。

73年,斯巴达克

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

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

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31年,屋大维

屋大维

采取了

许多措施解决矛盾

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

原因: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日耳曼

人侵入

罗马帝国。

灭亡:

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

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和雕塑

(1)文学:

《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掷

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2.建筑艺术

希腊:

体现在

神庙

建筑,雅典的

帕特农神庙

是典型代表。

罗马:

特点是石拱门、

穹顶

等。

代表性建筑有

罗马大竞技场

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

万神庙

3.哲学和法学

(1)哲学:

德谟克里特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指出求得知识的亚里士多德创

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

十二铜表法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万民法、

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

凯撒

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

称“

儒略

历”。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4世纪,

罗马皇帝以

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出现

文明

古希腊

公元前8世纪,出现许多城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

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古罗马

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进入

帝国时期

元老院,人民大会,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罗马是其继承者

395年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

灭亡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控制

《荷马史诗》,宙斯雕像,《掷

铁饼者》,帕特农神庙,哲学

文化

家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关系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

尖碑和万神庙等;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儒略历”

两者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程标准】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

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基督教的兴起:

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

是“救世主”。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

播。

2.法兰克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

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

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

形成: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

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

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

兵役

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

封君

接受封地的人

成为封臣。

关系: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

在封君需要的时候

无偿

地为封君服兵

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

财产

安全;

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

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

等级

性,而且权利、义务

织。

影响:

以土地

的封赐为纽带

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

西欧普遍

在。

4.查理曼帝国

继位:

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

查理

继承王位,成为法兰

克国

王。

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

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

国西部的广大地区

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实行鼓励

基督教

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

”。

(4)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

“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

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课程标准】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

础。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形成:

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

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生产关系: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

地”和佃户的“份地”;

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

自由农

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

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庄园法庭

(1)权利:

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

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

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惩罚:

手段通常是处以

罚金

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

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审判:

依据

习惯法

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佃户

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

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作用:

起着维护庄园

公共秩序

的作用;

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也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程标准】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

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

学。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

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原因

城市一般坐落在

封建领主

的领地上,受领主控制

史实

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斗争

常用的手段是

金钱赎买

和武力斗争

城市

自治

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成为自由城市;

结果

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

城市法庭

斗争

影响

国王给城市颁发

特许状

既削弱了

割据势力

获得城市的拥护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

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

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

阿拉伯

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兴起: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

大学

的兴起被认为

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发展:

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

组成教师行会

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

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4)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

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

课程设

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

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

位。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帝国版图:

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法典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统称为《

罗马民法大全

编订

承认

奴隶

制;

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

内容

确规定

评价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

欧洲民法

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外来侵略:

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9世纪以后,面

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2)抗击侵略:

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帝国灭亡:

1453

年,

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

最终灭亡。

帝国影响: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为后来西欧的

文艺

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2.西欧社会概览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进行改革,确立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查理继承法兰克王国王位,扩张版图,加冕称帝;

843年分裂,形成政治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宗教在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创立基督教;

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国教

教权与王权的斗争,防止了神权政治或君主专制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其居民有领主和佃户,设有庄经济园法庭

西欧城市兴起并为自治权进行斗争;

形成市民阶级和早期资产阶级

12世纪,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

朵”;

拜占庭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课程标准】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6

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日本有

100

多个小国。

5世纪初,大和

政权统一了

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

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

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居民以“

”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

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概况: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

“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

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

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

土地

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不能

终生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

封建

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

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

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

廷的政治、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