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91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政策概论与社会工作行政期末复习重点xpqWord文档格式.docx

它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它能够很好适应利益多元化为前提的市场经济体制。

17、西方国家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经费是庞大的,占财政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高。

18、科层制倡导理性主义,反对个人专断、主观武断和感情用事;

主张技术专长,而非意识的聪明才智。

19、在罗德尔提出综合决策模型的同时,A.埃兹奥尼(A.Etzioni)提出了综视决策模型。

这一模型同样试图综合理性模式与渐进决策模式各自的优点。

20、行政效率不仅体现在时效、速度、理想的产出投入比率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

21、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了国家社会福利财务行政的三大职能。

(社会工作行政机构财务管理的一大职能就是根据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通过自身的财政支出和收入等财政手段全面干预资源流向,从而满足社会成员在经济、精神、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需求。

22、品味分类的着眼点是人的官阶、等级,而不是职位的业务性质和难易程度。

23、当代各国的福利性服务政策行动主要是基于商业化服务的不足而设立的。

24、任何一种领域的管理都离不开人们对未来的筹划和管理,这就是计划。

二、名词解释(10题,共三十分)

1、政策:

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2、社会政策:

政府或其它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3、社会问题: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社会问题是众多的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社会状况,而社会政策就是试图用集体的行动去改变这种状况。

4、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是指社会政策的主体(政府)为了满足全体或某些社会成员的需要,或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的相应的社会政策的全过程。

5、社会政策的实施,是将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的方案辅助具体行动的过程。

从一般意义上看,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执行政策的过程,即社会政策的执行机构按照已经确定的制度规范和行动方案去具体行动的过程。

6、社会政策评估的含义:

所谓“评估”,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及技术标准对一个行动方案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做出判断。

从广义上看,对社会政策各个环节的评估工作贯穿于社会政策的全过程。

7、社会保障政策:

是政府通过公共行动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体系,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使社会成员在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能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8、住房政策:

是社会政策的一个分支,是政府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而制定的政策。

从广义上看,政府的住房政策设计与住房有关的所有的行动,包括调节住房供给与住房价格、公共住房的建设与分配以及与住房有关的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等。

但从狭义上看,作为社会政策的住房政策重点是指政府为解决贫困者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制定的各种政策。

9、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分支,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教育政策是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从实质看,它是教育机会和利益的分配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在公平、效率、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等价值和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公共选择。

10、就业社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11、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工作行政》

12、社会工作行政:

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其中心含义是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13、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泛指一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社团协会、民间非营利性组织)。

14、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架构模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置、目标的选择、职权的划分、行为运作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的设计等等。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

15、社会工作行政领导:

就是领导者依法行使社会工作行政权力,全面履行策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人员配备等主要管理功能,并能积极有效地激励其下属员工实现机构所定目标的过程。

16、社会工作行政决策:

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制作社会政策及其执行方案时,为了达到预定的服务目标,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住处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

17、社会工作行政计划:

对未来的筹划和管理,就是计划。

计划是人们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程序的有目的、有意识的预先编制。

社会工作行政计划:

就是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达成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筹划活动所制定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18、社会工作行政实施:

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所进行的全部行政活动及整个过程。

19、社会工作行政效率:

是指在保证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20、社会行政绩效评估: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去对社会工作行政效率进行评价和测量、检查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目标方面的程度,从而确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系统的好坏优劣,并以此为依据,对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系统加以改革。

21、财务行政:

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级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还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它表示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其职能,对行政金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节、监督等管理活动,这是一种预算计划指导下的资金运作过程的管理。

22、人事行政:

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23、职位分类:

将机构中常任的人员的职位,按照其工作各类和业务性质的不同纵向划分为之门、职组和职系,再对各职系的职位按照其职权的范围、责任的轻重等进行横向的等级区分,划分为若干高低不等的职级,进而对每一职级作出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定出职级规范,以此作为机构工作人员管理的依据。

凡同一职级的所有职位可以在考试、任用、考核、晋升、报酬等方面适用相同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这就叫做职位分类。

按照职位分类的原则管理机构人员的制度就是职位分类制度。

24、激励机制:

就是激发行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行政人员产生内在动力,使他们朝机构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机制。

25、社会工作行政立法:

就是指特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有法律效力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6、社会工作行政监督:

是指国家主管社会工作的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一切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所作的监督,包括国家各级主管社会工作的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工作行政系统内部特设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如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及会计系统实施的监督,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27、督导制:

是指在社会服务机构内设立的一种由有经验资深的机构高层次要员对其他较低级员工在工作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

28、惩戒制度:

是对机构员工违法违纪行为,工作绩效不良行为进行处理的制度。

29、社会工作行政立法:

30、社会工作行政改革:

从狭义的角度看,是指社会工作机构的改革。

从广义上看,是指各级各类社会工作机构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与社会工作行政活动有关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调整和变革。

3、简答题(四题,共二十分)

1、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公共住房政策、公共教育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政策、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例如国家对越轨行为的矫正等)。

社会政策还包括其他一些政策行动领域,如有的国家将越轨行为者的“行为矫治”也化入社会政策领域,另外有些研究者将家庭政策、社区发展政策等都纳入社会政策的范围。

2、我国社会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其他政策文件。

政府用“白皮书”等形式发布社会政策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国共产党的政策文件也经常具有很强的国家政策性质。

政府还有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

3、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

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

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政策的试点;

社会政策的审批和文本发布。

4、当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老年社会保障、失业社会保障、疾病和职业伤残社会保障、反贫困社会保障、针对各类群体的专门社会保障

5、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镇住房政策及其问题:

(1)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住房政策的特点:

低租金、福利制、实物分配制。

(2)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住房政策中的问题:

住房投资不能回收,无法再生产和扩大生产;

房租不及维修费用,失修失养,危房增多;

住房供给渠道狭窄;

住房建设与实际需求脱节;

住房被排斥在个人消费支出之外,扭曲了消费结构;

助长了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分配严重不合理;

刺激人品对住房的过高需求;

为割地断了住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不利于各个环节的良性循环;

导致住宅业、房地产业得不到正常发展;

不利于调动广大居民自己解决住房问题的积极性

6、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如下原则:

社会工作价值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专业责任的原则;

法制原则,即依法管理的原则;

协调的原则;

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政府统揽而缺乏团体中介;

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行到加强,但专业水平较低;

福利资源短缺;

行政作用突出而法制配套不完善

8、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1)形成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社会工作管理部门——中介组织——服务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层次。

(2)转变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观念。

(3)调整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职能与范围。

(4)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

(5)规范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为。

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行政具有政府单一推动、依靠行政体系来开展和整合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系正在经历制度创新,并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9、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类型:

(1)依据主体地位,分为:

组织决策、业务决策和管理决策;

(2)按重复程度,可分为:

常规型(或程序化)决策和非常规型(或非程序化)决策;

(3)依据条件和结果,可分为:

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两种;

(4)按照方法的先进程度,可以分为;

经验决策科学决策;

(5)依据时间的长短,决策可分为:

长期性决策短期性决策年度决策三种

10、社会行政计划的特点:

任何行政计划工作都是具有目标性、普遍性和超前性的三大基本特点。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还有可能性、具体性、适应性、整体性、连续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11、提高我国行政效率的途径:

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效率的观念;

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队伍;

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12、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应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构成:

计划目标、计划主体、地理区域、详细程度、达成计划的手段、计划期限、权利与责任分布、成本和收益

四、论述题(两题,共二十分)(前两题为《社会政策概论》中的,后两题为《社会工作行政》中的)

1、试述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政策:

1、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

2、1957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3、政治目标:

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1、初期(就业“三结合”、住房资金保障与出售试点、养老社会统筹机制);

2、深化改革阶段;

3、形成新的框架阶段:

a在社会保险方面形成了新的制度体系(养老、医疗、失业保险);

b在社会救助方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c医疗体系方面的制度化改革;

d加快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

e城市住房制度商品化住房供应体系的根本性转型。

3、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的最新发展:

1、新趋势:

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基础,以满足民众基本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并重为政策制定的原则;

②更强调社会公平和基本权利的保护;

③更强调向弱势群体倾斜,残疾人、农民工、长期贫困者、儿童等群体得到更多关注;

④中央政府责任增大,中央财政在社会行动中的投入增大,地区之间再分配水平提高;

⑤福利水平方面总体提升,政府社会开支占GDP比例明显提高。

2、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的主要行动:

①为了解决上一阶段城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2001年起,陆续在东北三省进行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行动;

②为进一步发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反贫困体系中的作用,自2002年起通过中央政府的直接投入而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低保制度,并着力建设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③进一步重视劳动者权利保护;

④进一步重视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

⑤快速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教育公平和教育保障;

⑥大力推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酝酿医疗卫生体制的新改革;

⑦开始重视农村社会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⑧开始重视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政策议题;

⑨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福利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护和救助;

⑩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体制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2、试述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1、含义: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基础,以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政府引导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服务基础平台、和谐社区重要保障,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意义)社区服务体系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

2、发展:

街道-居委会体制——社区服务。

3、城市社区建设:

a城市“社区建设”: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b基本目标:

一是通过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

二是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

①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了社区组织体系;

②加强了社区组织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服务条件的建设以及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

③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社区服务活动。

4、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各个城市通过社区组织建设而大力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

各个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已经包含了相当广泛的服务项目,其中主要包括服务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社区环境和绿化服务等等。

5、城市社区服务的运行模式及存在问题:

成绩:

a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

b社区服务队伍不断扩大;

c对象和内容得到扩展;

d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初步建立(一站式服务等)。

问题:

a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些群众基本利益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b服务体系难以为社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需完善多方参与机制,社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

c缺乏投入机制,投资主体不明确,资金总量不足,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d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和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机遇和挑战: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b社区服务的压力(退休、失业)不断加大,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已成为满足社区居民社区服务需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6、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

重点任务:

①以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业;

②以社区服务站为重点,构建社区、街道、区(市)分工协作的社区服务网络;

③以信息服务网络整合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

④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体系。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

3、试述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与作用

内容:

(1)政府职能的转变。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维护的职能,保卫的职能,扶助的职能,管制的职能,服务的职能,发展的职能。

(2)政府机构的改革,具体措施有:

裁减、撤并专业行政管理部门,改组为经济实体;

充实加强政府综合协调部门;

建立、健全宏观行政调节、监督部门等。

即一方面放松对各经济实体的政府行政管制,另一方面却在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

(3)政府行政权力的调整:

明智的做法是:

一方面将属于地方管理权限的权力归还地方,另一方面将宏观调控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

一是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二是在重新确定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划分事权的前提下,赋予地方社会经济管理自主权。

三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关系,避免权力划分的随意性。

四是在中央统一立法的前提下,加大地方社会经济立法权。

(4)人事制度的改革。

必须深化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进能出的,能上能下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5)行政行为的规范。

必须完善社会工作行政运行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工作行政立法,建立、健全、规范社会工作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完善社会工作行政运行的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制度等,规范社会工作行政程序,克服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人员行为的随意性,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依法行政的目标。

作用:

(1)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提高政府提供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一方面社会公众有机会参与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增强了自我管理与服务,提升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另一方面政府也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政府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关系得以建立,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极为深远。

(3)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4、论述西方社会工作行政的改革措施与发展趋势

措施:

(1)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革,以收缩政府社会职能,来达到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功能的最终目的。

如1979年撒切尔夫人提出的社会福利新的政策理念,里根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一系列改革。

(2)社会福利服务公私并举,政府与市场两种制度优势与功能互补。

如西方许多国家推行的政府社会福利管理的市场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3)革新行政管理制度,建立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4)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行合理分权。

趋势:

(1)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

通过改革,强化对社会福利的管理,扩大管理范围,增强管理效能,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给公众带来实际的利益。

(2)福利服务的市场化.具体表现为:

政府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与社会福利服务的具体执行分开;

在社会福利的具体供给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竞争主体多元并存);

把管理权从中央分散到地方,从地方分散到社会;

允许私人经营部门平行或替代社会福利部门参与社会福利管理活动,消费者具有选择的权力与选择的机会。

(3)社会工作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4)管理手段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五、案例分析(两题,20分)

案例一:

美国的社区管理体制

美国人的住宅几乎所有的房子围墙总是很干净、鲜艳,房子外墙每年都要统一刷漆。

甚至连屋内灭蟑螂、灭老鼠之类的事也在不打扰户主的情况下统一进行,让居民感觉非常方便。

美国的社区管理者不是政府机构,房地产开发商不仅要负责住户的规划、修建,还要提供配套服务,比如治安、环境卫生和美化等。

开发商与居民的关系是你服务办事我给钱,我给了你钱你就要为我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美国伊利诺斯州菲利波特县宁纳镇有2600多户居民,但镇政府只有一间办公室,白天只有一位女秘书值班,其余工作人员全是当地普通居民工余为大家尽义务办事。

社区管理者和普通居民相互依存,相互约束,形成一种自治机制。

美国的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