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8864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1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

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

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

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

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

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

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

调整次序,如:

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2、《姓氏歌》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

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等十二个生字和“弓、走、钅”三个偏旁,会写“姓、什”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百家姓,会介绍自己的姓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姓氏卡片、课件。

2.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三个字。

2、朗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会介绍姓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平时叫我什么老师啊?

(生:

李老师)为什么不是

陈老师、张老师呢?

因为你姓李)

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姓名是什么?

(抽多个学生回答。

发现我们的姓就是姓名中的前一个或两个字。

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

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

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我们来听一听。

(播放《百家姓》视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

(教师板书:

《姓氏歌》

(1)齐读课题。

识字:

“姓”。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

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

“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4)生描红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老师范读,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2、出示生字,学习生字。

去掉拼音“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比赛读。

4、整体感知:

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齐读、指名朗读前四句。

(1)学习姓氏宝宝:

李、张。

(2)发现前四句有什么特点?

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

木子李。

什么张?

弓长张。

(3)指名介绍、男女生比赛、组与组比赛读前四句。

2、出示: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区分:

“胡”和“吴”、“徐”和“许”。

(2)指名读这两句,并点评。

(3)运用上面一问一答的方法介绍这几个姓氏,师问生答。

(4)通过“双人徐”学习“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并能拓展练习(何、刘)

(5)出示练习题:

拼一拼()+()=胡...(6)齐读这两句。

(7)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并上台展示。

3、小结:

通过不同的方法认识并介绍了一些姓氏宝宝,带入课文再次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出示“什、么”。

写之前学生说一说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观察例字:

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5、同桌之间互相点评纠正。

《小青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航实验学校小学部董丽菡

【教学目标】

1.认识由“青”组成的形声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学习识字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4.写好“情”“请”“晴”“清”四个左右结构的汉字。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识字字形,理解字义。

2.规范、端正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语境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偏旁,汉字开花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青蛙》。

2.出示“青”字,适机正音:

后鼻韵母读好。

3.识字转盘认识本课“青”字族生字:

“清”、“晴”“请”“情”“睛”

(1)“青”还邀请来了一些偏旁朋友,也一起打声招呼。

(2)“青”与这些偏旁都能交朋友。

仔细看,“青”和谁交朋友了?

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读法识记“青”字族生字。

(3)大家看,这些都是汉字种子“青”开出的汉字花,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

直接挑出母体字“青”,在与偏旁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子体字“清”、“晴”“请”“情”“睛”。

初步感受字族文的特点。

】二、语境辨析,识记汉字

(一)教学“清、晴”

1.出示图,文:

河水()()天气()

你们读得真好,太阳公公都被吸引来了。

想想看,这句话里应该填哪些汉字花?

2.学习“清”字

(1)根据“氵”辨别字义,选择字形。

(2)(示图)看,这就是清清的河水,这个水看起来怎么样?

(3)拓展识词:

很干净、很透明的水,我们可以用“清澈”这个词来表示。

水这么清澈,就连河底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3.学习“晴”字

(1)根据“日”辨别字义,选择字形。

(2)结合生活识字用词:

北京这几天的天气怎么样?

你能用上“晴”这个字说一句话吗?

像这样的天气,就叫(晴天),也可以说天气非常(晴朗)。

像这么晴朗的天空,就叫(晴空)。

4.美好的天气,美丽的河水,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二)教学“睛”

1.这样的好天气把谁吸引来了?

出示:

小青蛙图2.大家看,小青蛙还长着一对大大的(生:

眼睛)。

(1)出示句子:

小小青蛙大眼()。

这里该用哪朵汉字花呢?

(2)“睛”是轻声,要读好。

谁来读出青蛙可爱的样子。

带上动作读就更可爱了。

3.拓展识词:

(1)你们也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仔细看:

这个人在干什么?

播放《画龙点睛》故事视频。

大家课后可以读一读这个故事。

(2)看这是谁?

(生:

孙悟空)他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火眼金睛)(3)孩子们,你们看得很认真,很专心,老师送你们一个词“目不转睛”。

(三)教学“情”

1.补充介绍知识:

一只成年的青蛙每天可以吃70多只害虫,一年能吃5000多只害虫呢。

为了保护禾苗,真是做了不少——好事情。

2.出示句子: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

这里该用哪朵汉字花?

是啊,只有用心,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3.谁来读好这个句子,夸夸小青蛙。

4.你还能说出和“情”有关的词语吗?

5.拓展识词: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亲情),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友情),疾病变化情况是(病情),电视剧的情节是(剧情)。

“情”是一个内容多么丰富的字呀。

6.孩子们,其实蜻蜓也是捉害虫的高手呢。

你们能不能猜猜蜻蜓的蜻字是什么偏旁?

(四)教学“请”

1.不管是蜻蜓,还是青蛙,都是庄稼的好卫士。

这首儿歌就是要告诉我们——出示句子:

()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你会认真地告诉你身边的同学——你会认真地告诉你的家人——你还要告诉仍然在捕捉青蛙的人——我们全班一起倡议——2.该用哪朵汉字花呢?

用上“请”这个字,语言就更真切更有礼貌啦!

一起再读读这个字。

3.生活情境中学习运用“请”字。

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你也会用到请字呢?

生:

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我对他们说:

“请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你是个好孩子。

)生:

我想跟同学借铅笔,我对他说:

“请把铅笔借我用一用行吗?

”(你真懂礼貌。

当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我会说:

“请坐。

”(你有一颗爱心。

)4.孩子们,请真是一个神奇的汉字,用上了请不仅自己变得有礼貌,它能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幸福,以后我们要把“请”常挂嘴边。

在语境中识记生字,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的联系;

环境识词、图片识词,扩大词语积累量。

】三、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1.另设语境,学习辨析“青”字族生字。

(1)出示顺口溜:

有水河水(),有日天气(),有目大眼(),

有言说声(),有心好交()。

(2)边回答,边拨动识字转盘,找出正确的汉字。

(3)齐读记住顺口溜。

2.仔细观察这五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呢?

它们都是后鼻韵ing,那是因为它们的右边都有个青,这个青表示字的读音,是声旁;

左边的偏旁表示意思,是形旁。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叫形声字。

见到形声字,我们就可以像今天这样,根据它的声旁猜猜它的读音,根据它的形旁猜猜它的意思,这是一种识字方法。

3.借由儿歌,识记形声字的基本构字特点。

“形声字,好识记,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设计意图:

多种方法帮助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四、当堂练习,巩固识记

1.完成课后思考题,在词语中识字。

2.在句子中识字。

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生字的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五、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

“情”“晴”“清”“请”,请大家认真看看这四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谁来提醒大家怎样写好它们?

一看高低,二看宽窄,三看关键笔画。

2.各字指导重点

(1)“情”

忄:

左点低,右点高,一竖靠右长又直。

“青”字:

横有长短间隔等,两横一竖再长横,月字宝宝撇变竖,稳稳站在右下边。

(2)“请”

认识“横折提”这个新笔画

讠:

一点高高待在上,横画上仰角对点,一竖短直向右提。

(3)“清”

氵:

一点正,二点斜,三提对准第一点。

(4)“晴”字

日:

作偏旁变得瘦长。

3.师范写。

4.生跟随大屏幕书空。

5.生练写。

6.书写展示与点评。

7.书写再修改。

“一看高低,二看宽窄,三看关键笔画”既是指导重点,又是评价要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与写字的习惯。

】六、鼓励识字,走向课外

1.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青”开出的汉字花,其实“青”还可以和其它的偏旁交朋友开出别的汉字花,有人知道吗?

2.其实,汉字王国里还有很多像“青”这样的汉字种子,它们也都能开出很多很多的汉字花,课后大家再走进汉字的王国去探索,一定能收获累累。

把识字引向生活,引向课外,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字族文,激发他们探索与识记的乐趣。

《猜字谜》教学设计

《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

读读,想想,猜猜,写写"

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教师)2.制作本课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导学:

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

谜面"

,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

(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

"

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谈话,教给学生猜字谜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字谜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多有趣呀!

你们想读吗?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

相、遇、喜、欢、怕"

,认识"

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

相遇喜欢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

相遇"

喜欢"

和"

最怕"

说话。

(3)学生用"

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导学:

谜语中说的是"

谁和谁相遇?

什么喜欢什么?

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

相、欢、怕、遇"

可以用"

加一加"

猜字谜"

等方法识记。

②"

喜"

扩词"

5.指导朗读。

(1)导学:

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6.指导猜谜。

(1)导学:

谁来猜猜谜底?

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揭底:

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

(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导学:

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

多有意思的字谜呀!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

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动、纯、净"

是左右结构的字,"

令"

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

言、互、万"

是独体字,可以用"

识记笔画"

3.指导朗读。

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谁能猜出谜底?

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三)阅读与拓展运用★拓展几则字谜

让学生增加识字量,猜字谜,边游戏边学习。

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字,再到游戏闯关巩固识字等,认字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子不学》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邸鸿媛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通过故事,小组讨论活动及图片展示,初步理解幼年学习知识和重视孝悌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子不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懂礼仪、孝父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熟读、理解《子不学》内容,读准“弟”的读音。

难点:

诵读课文,了解关于孝悌的两个历史典故,理解孝悌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积累数千年的瑰宝,从步入小学,我们已经学习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的第一课,《人之初》,相信,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国学。

今天,我们学习《三字经》中的第二课《子不学》。

【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学习国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

入学习情境。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诵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教师出示“宜、琢”等生字,学生认读,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去掉拼音读课文。

4、学生拍手读《子不学》。

5、学生用小乐器打节奏读《子不学》。

【设计多种的读的方式,意在让孩子掌握生字的读音外,增强诵读课

文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诵读课文的兴趣。

5、学生有节奏地读一读“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6、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说说对这四句话的理解。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孩子小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后没有作为。

7、了解神奇汉字“学”的来历。

教师播放“学”字的视频。

【学生了解“学”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加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三)、故事感悟

教师:

《三字经》里有故事,《三字经》中有道理。

故事一:

《孔融让梨》

1、教师播放视频《孔融让梨》的故事。

2、学生思考:

孔融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梨?

孔融把

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弟弟,这说明什么?

3、学生听完故事,汇报发言。

师总结:

孔融小小的年纪就懂得谦让,在好处面前不抢先,能谦让他人,他不仅受到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了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个小故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形象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才思潜能,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礼让他人。

4、学生讨论:

在我们生活中,你是怎样做到礼让的?

故事二:

《黄香温席》

5、同学们不但要学会礼让他人,还要学会孝敬父母呀!

6、学生讲一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7、学生讨论:

(1)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要向黄香学习什么好品质?

(2)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孝顺长辈的?

8、教师介绍班级中的石宝鑫同学孝顺妈妈的感人事迹。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懂得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