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word版Word下载.docx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word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及答案word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一次考试上的失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失败。
③那只是生活对我们的一次磨炼,淬火后的精钢将会更加坚强。
④有朝一日,我们会发现,曲折的人生更值得回味。
A.①句后B.②句后C.③句后D④句后
5.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4分)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
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隽永的温馨。
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
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下面是选自《骆驼样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间题。
“先生!
”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先生另找人吧!
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
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
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
(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事件)(2分)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2分)
7.综合性学习(11分)
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诵读我宣传】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3分)
【节目我主持】
(2)活动现杨,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通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通朱自清的《背影》。
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
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4分)
【活动策划】
(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
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愁云修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收《赤壁》)
(5)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
(文天样《过零丁洋》)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
(周敦《爱莲说》)
(7)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家迈气概。
(8)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解难,老师们称赞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名之者谁()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觥筹交错()
(4)树林阴翳()
10.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
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三、现代文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1分)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
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
“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
”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
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
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
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
“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
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
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
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
“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9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3,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
14.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15.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16.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分)
17.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8-21题。
(18分)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要的原因。
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
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憶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
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
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
用心作画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
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
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检测法:
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
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
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
“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
”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
习題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
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
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
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
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
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
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
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題的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用何种方法来解决。
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
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2019,09A,有删改)
【链接材料1】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
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结起来。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6:
40---7:
00
起床
7:
00---7:
10
背诵一篇英文短文
10---7:
30
早餐
30---7:
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50---12:
上课
12:
10---12:
20
学习英语语法
20---12:
40
午餐
40---12:
背诵一首古诗
50---14:
午休
14:
00---14:
阅读名著片段
18.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的“理解”需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19.“链接材料1”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
请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20.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
21,老师要求背通《桃花源记》,小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
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要阐述。
(6分)
四、作文(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
(1)深邃的你,痴迷的我;
严格的你,叛逆的我;
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提示:
“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题目:
_______的你,_______的我
(2)下面几则有关反省的经典言论,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任选一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里仁》。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虽有嘉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C(坷kě绰chuò
2.(3分)D.(惰——堕B.瞻—赡C.蔫——焉苍一疮)
3.(3分)C(豁然开朗:
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
4.(3分)A
5.(4分)要求:
内容紧扣温馨(1分);
句式整齐(1分);
示倒:
6.(4分)
(1)(2分)曹先生样子拉车捧伤了曹先生
(2)(2分)曹先生帮他出好主意(或答成“让样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生活);
帮他重燃生括的信心。
(答对1点即可)
7.(11分)
(1)(3分)要求:
内容紧扣诵读名家进校园的活动(1分),句式对称(1分),有感召力(1分);
超过20字扣1分。
示例:
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
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
跟随名家读经典启迪智慧悟人生
(2)(4分)要求:
总结上一个节目(1分);
引出下一个节目(1分),衔接自然(1分);
有感染力(1分)。
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
同样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为我幻诠释了深沉含蓄的父子之情。
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
(3)(4分)要求内容紧扣诵读(1分),语言简洁(1分)(每个活动(2分)。
课文诵读大比拼诵读技巧分享会诵读好处大家谈古典诗词朗诵会
(一)(10分)
8.
(1)窈窕淑女
(2)乱花渐欲迷人服(3)瀚海阑干百丈冰(4)折戟沉沙铁未销(5)留取丹心照汗青(6)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4分)
(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1分),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
(或。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术枝繁叶茂,一片浓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或“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可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所乐的事情”)
11.(3分)B(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4分)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2分);
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2分)。
(一)(21分)
13.(4分)婆媳争吵,妥协寄居捐建学校,抬荒依旧(各2分,句式不合要求扣1分)
14.(4分)内容要点:
无权占为已有(1分),批评儿子儿媳(1分),回报社会或修建教学楼(2分)。
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绐你们买房子;
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
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15.(4分)示例一:
动作描写(1分)。
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答成“运用动词咬、撕、揭”也可),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爱(2分,答到两点即可)。
示例二:
细节描写(1分)。
对存钱位置的描述(1分),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1分)和对钱的珍视(1分)。
(也可答“动作细节”,1分“咬牙”“颤抖”,1分;
表现王婆婆的决心和不舍2分,每点1分)。
示例三:
比喻(1分)。
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1分),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2分)。
16.(4分)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婴捡拾齐婴的过程(1分),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1分),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1分)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1分)。
17.(5分)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
“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二)(18分)
18.(3分)D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
19.(4分)心理意象法(1分)。
相同点:
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分)。
不同点。
心理意象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1分);
而罗马房间记忆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1分)。
20.①分散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1分),②交叉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1分),③习题检测法(1分),挑战数学错题(1分)。
(意合即可,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21.(6分)①详尽发问法(1分)。
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2分)。
②心理意向法(1分)。
想象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2分)。
③分散学习法(1分)。
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2分)。
(意合即可,每点3分,只需答2点)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