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99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斯大林Word文档格式.docx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3.农业集体化的目的:

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

(1)大规模、群众性的运动。

(2)抢时间、争速度。

(3)行政手段、强迫命令。

5.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

(1)到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户总数和耕地面积都占全国的90%以上。

(2)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3)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6.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

(1)地位问题:

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2)利益问题:

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自愿和逐步改造的原则,损害了千百万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1)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2)1930年,暂时整顿后又迅速发展。

(3)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4)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积极:

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

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

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或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计划、片面、包办)

①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它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计划就是法令”)。

②为了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

③这种模式存在明显弊端:

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方面(集权、破坏)

①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负责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

②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

③(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3)思想文化方面(崇拜、干预)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

②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③“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维,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的压制。

3.对斯大林模式的辩证评价或认识(浓缩自教参P275—276的评价)[来源:

高考资源网]

(1)积极: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特定历史条件产物;

战争取胜战后恢复;

落后国家现代启发。

(2)消极:

经济体制不合规律;

干部官僚脱离群众;

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阶级斗争政治高压;

教条主义思想僵化。

斯大林模式:

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

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

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斯大林:

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父亲经常酗酒打母亲(留阴影)。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分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评价

(1)经济上:

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上:

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文化上: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学案部分

第2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础导学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①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

②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③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2)方针、特点及过程

①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②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

③过程:

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

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

(3)影响:

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①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3)影响

①积极: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消极:

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内容

(1)经济方面

①特点: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②评价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

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②影响: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维系了政局;

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方面

个人崇拜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问题研讨

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

(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

(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

(1)重点: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手段:

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刘其云发布时间:

2010-7-1220:

02:

29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

2、解析: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至此形成。

"

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的缺点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

"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照搬斯大林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

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

(1)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生产效益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

(2)民主受到破坏;

(3)思想上专制、个人迷信盛行。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解析

(1)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比较弱,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可能不会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教学,采用讲解法、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结合学生互动参与,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课件及课文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学习农业集体化

学习斯大林模式

小结

学习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复习

导入

(二)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节内容,指出列宁曾进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尤其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实效。

当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之后,他又将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问题1、工业化方针提出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工业化有何特点?

1、原因:

1)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目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2、方针提出: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主要方针是:

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3、过程:

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1)1926—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

2)1928—193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3—193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4、特点:

即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了解一下)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

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国际因素)

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

(国内因素)

B.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

C.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①社会制度不同;

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

5、成就:

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①工业体系: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大跨越,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说明: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巨大的积极作用。

6、问题:

经济结构不合理。

(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问题2、苏联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7、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

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思路提示:

工业建设的成就是多种因素(方针和政策、投资、民心、国际形势、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等)作用的结果。

思路:

⑴方针和政策、投资:

1925年,联共(布)14大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1928年,开始实话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工业投资的3/4用于重工业。

⑵民心:

苏联人民不仅勒紧裤腰带而且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工业化建设。

⑶国际形势:

苏联利用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接近并赶上了西方的工业发展进程。

(4)各产业之间的关系:

通过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而且压缩农业和轻工业投资来保证重工业的投资,促进了重工业的飞速发展。

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农业国变成了世界工业强国。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1、2的设计,让学生理解苏联工业化的背景、特点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第一问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问由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特点的原因。

教师进一步强调。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问题3、结合教材归纳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有何影响?

(1)工业发展的需要;

(2)粮食供应的困难;

(3)斯大林的决策(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

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

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

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注意:

此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1928年结束)

1)1929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都在抢时间、争速度。

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

2)1930年3月,斯大林的《胜利冲昏头脑》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3)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影响:

1)积极性:

①到1932年底,富农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②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③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消极性:

①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

②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延伸:

中国通过什么方式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什么?

1)中国通过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逐步确立,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苏俄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逐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逐步确立。

培养学生概括问题以及全面分析农业集体化影响的能力、

教师提问,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第二问教师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它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1)外部:

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内部:

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了某种作用;

4、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

1)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①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②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③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

④经济成分单一:

单一的公有制。

——影响: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国家指令性计划,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政治体制:

高度集权。

(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①高度集权;

②个人专权;

在当时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

但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体制:

高度集中,行政干预。

①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以垄断、粗暴和高压的方式干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压制学术自由。

个人崇拜,虽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意志;

问题4、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5、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从功绩和弊端角度:

(1)功绩:

①这一模式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2)弊端:

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两方面。

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③后来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为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巨变的历史根源。

2)从模式角度: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它带来的明显弊端告诉我们:

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会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归纳,教师点拨。

补充:

1、苏联(俄)的主要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4)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

其中:

①农业政策主要有: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方针。

②工业政策有:

工业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进行经济核算;

提出工业化方针。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1)成就:

①生产力——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

③新宪法的颁布标志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2)存在问题: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使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

②片面强调了产值和产量,产品单调,质量低下;

③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3、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从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比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深刻的教训?

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要从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