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B、中等城市
C、小城镇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
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A)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1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B)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BDE)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
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E.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
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
(ABC)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4、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ABCD)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ABCD)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E、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C、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E、是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
8、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B)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增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坚持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E、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9、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E)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E、自由职业人员
10、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E)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国企改革D、防止西方和平演变E、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试卷八(主观题及答案)
三、辨析题(第一道题七分,第二道题八分,共15分)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
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2、请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A 2、B 3、B 4、B 5、A 6、D 7、C 8、D
9、A 10、D 11、A 12、C 13、A 14、B 15、B
二、多向选择题
1、ACDE 2、ABC 3、ABC 4、ABCD 5、BCDE
6、ABCD 7、ABC 8、AB 9、ABCDE 10、AE
三、辨析题
1、
(1)、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经济成果之一(2分);
(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分);
(3)、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代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分);
(4)、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并不代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1分)。
2、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约束和规范人民的经济行为(2分);
(3)、道德规范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对人民的行为也会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2分);
(4)、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人民的经济行为既要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要受到的规范的约束(2分)。
四、分析论述题
1、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分)。
2、
(1)、在经济上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2分)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
(2分)文化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资产阶级和封建剥削阶级思想及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存在(2分)。
(2)、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1分);
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1分);
是由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特点所决定的(1分);
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艰巨性所决定的(1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
答案: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分左右)
(2)基本内涵:
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等。
(8分左右)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
(1)核心内容:
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5分左右)
(2)措施: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等。
(5分左右)
3.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分左右)
(2)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如果不顾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就不能顺利前进,甚至会发生失误。
(3)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分左右)
(4)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
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3分左右)三: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
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结果。
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需要。
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化对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等任务。
3.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1)第一,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性质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政治错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错误(3分左右)
(2)第二,必须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
(3)第三,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虽然是严重的,但既不能掩盖更不能否定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贡献。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分左右)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分左右)
2,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分左右)三: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分左右)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
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
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4分左右)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
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级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
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