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488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认识厘米和米Word文档格式.docx

1、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概有多长?

2、估计一下你的铅笔大概有多长。

出示三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

教师规范测量方法:

测量时要把尺子的:

“0”刻度对准铅笔的左端,再看铅笔的右端对着几,那么这枝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试着用尺子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5、问:

如果尺子的“0”刻度不清楚,怎样测量?

讨论后汇报。

1、填一填(看测量结果填数)

说明:

不是整厘米时可称作“约”

量一量课本的长、宽。

(不是整厘米时可称作“约”)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反复强调测量方法

学生说说应注意些什么?

作业

设计

用厘米量一量身边的物品的长度

板书

1.厘米cm

教学

反思

我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

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

在这一环节,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体,孩子在脑中有清晰地空间观念。

第2课时

厘米和米:

用厘米测量。

本课学习用直尺来测量物体,掌握测量方法记住要点:

1、从0刻度开始;

2、物体的边要和直尺重合。

掌握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物体长度。

1.掌握用直尺的物体的方法。

2.能够准确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3.养成准确测量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直尺

练习

直尺,铅笔

9.5

一、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复习

说说直尺上的刻度是多少?

找到1cm,5cm,8cm

怎样的长度是5cm?

今天我们就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出示主题图

观察:

三个小朋友哪个测量的对,哪个不对?

理由是什么?

学生观察谈论。

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

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直尺要和物品的边要和直尺重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1)填一填:

图上物品的长度是多少?

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学生动手填。

汇报答案。

2)量一量

自己动手;

量一量身边的课桌,椅子,字典的各边长度。

体会几十厘米是多少。

怎么测量的,遇到哪些困难了,怎么解决的?

教学反思:

本课在练习过程中能注意反馈孩子出现的问题,练习量有些少,还是应加强孩子的动手练习,相互之间的测量,室内测量,室外测量,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

第3课时

米的意义。

单位互化

本节课学习米的意义,通过测量让学生理解米的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

能够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

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建立几何直观。

米尺及各种尺子

米尺

9.6

一、揭示课题

问:

测量较短物体时用什么做单位?

板书:

厘米(cm),测量方法是什么?

请你举例说说。

2、有时还需测量较长的物体用什么做单位呢?

怎样测量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1、认识米

1)问:

看图、图上同学在测量什么?

使学生发现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物体很麻烦。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米字母:

m

量一量黑板,你怎么量引出米的概念

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

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学生自学

你哪里不明白,需要和同学交流的?

认识米的实际长度

1米多长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米尺,指一指、摸一摸

伸开双臂量一量大约有1米。

2、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在米尺上10厘米、10厘米的数一数1米里有多少个10厘米?

2)汇报总结:

1米=100厘米

3)填空练习

1米=()厘米100厘米=()米

2米=()厘米400厘米=()米

3米=()厘米500厘米=()米

3、学习测量方法

1)认识测量工具卷尺、盒尺

2)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

3)说一说怎样量,注意什么?

1、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床长2()

楼房高30()

花瓶高30()

大树高约50()

小方身高90()

比一比,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

跳绳长2()

集体订正:

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单位。

分析错误原因。

2、计算

7m+4m=()m

1m-80cm=()cm

13cm-6cm=()cm

25cm+75cm=()m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单位换算重要的过程要多说几遍

小结:

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较长的物体

用米尺量一量身边的物品

米m

1m=100cm

孩子们两天内一下子学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不够,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造用错单位的错误。

这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

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

(1)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两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

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比较感知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

(2)用学生用尺量一量;

数一数;

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3)实物测量,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课后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

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加深印象,培养孩子几何直观。

第4课时

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本课是安排学生学画线段。

通过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画定长的线段,注重启发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的知识。

1.通过给学生呈现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画定长的线段(限整厘米)。

3.注重启发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9.7

1、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厘米、米)

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cmm)

厘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m=100cm)

2、说说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

3、测量的时候什么时候用米,什么时候用厘米?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线段(板书)

一、认识线段

师沿画片的一边画线段,移开画片,

两点之间的一段就是一条线段。

线段有一定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还可以画一条线段。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的实际长度.

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家族的成员,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的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线段”。

(出示课题:

认识线段)

线段什么样?

、感受线段的“直”

(1)看:

(多媒体显示:

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问:

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

(2)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

(师作状后请学生猜)

(3)拉:

学生自己动手把线拉直。

(4)比:

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

(5)多媒体演示并指出: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同时板书。

线段是什么样的?

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导思:

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

(做动作)

(2)指出:

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

(板书:

两个端点)

(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3、出示线段示意图,说明线段可以用“ 

 

”表示。

(多媒体出示)

4、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渗透线段有粗细长短)

(1)实际生活中的线段还有很多,下面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课前准备好的一些东西,找出里面长得像线段的物体或指出哪样物体上有线段。

与同组的小朋友交流。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学生举例。

明确:

如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同时要求学生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每条边。

(4)小结:

是啊,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

尽管它们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两个端点,而且都是直直的。

能试着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三、

巩固练习

四、总结

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1、指导方法:

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2、练一练

1)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6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教师巡视指导。

3、用断尺怎样画线段?

4、怎样测量比尺子长的线段?

1.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厘米5厘米8厘米

说说画线段时注意什么?

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师边画边指导。

你发现画线段和测量线段时都要注意什么?

测量、画线段时应注意什么?

如果尺子断了,你有好办法测量或画线段吗?

画线段

线段

测量画

05

课上能紧紧抓住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反复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教室里的线段,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发挥想象、推理、讨论来理解线段,整节课自始自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问题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也很活跃。

第5课时

身上的“尺子”

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学生动手测量身体各部分是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的长度,并掌握测量方法。

掌握测量的方法。

正确测量身体各部分长度

1.掌握测量身体各部分长度是方法。

2.掌握身体各部分长度,便于以后估计长度,培养学生估计能力。

3.养成仔细测量的良好习惯。

1、经历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3、通过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应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

9.8

二、实践活动

出示米尺

你认识这个尺子吗?

上面的刻度是多少?

学生介绍米尺使用方法。

今天我们来用厘米来测量身体,看看我们身体上的尺子。

1.分组分别完成身高、和一庹的长度测量。

1)量身高。

并做好记录。

2)量一庹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2.谈论交流自己的身高和一庹的长度。

观察自己带来的尺子

第一制定计划

思考:

身体上有哪些小尺子?

要测量哪些部位?

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

怎样分工?

从而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测量身体的一些部位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说明方法

对比说明

3.一量一拃长,一拳长,一脚长。

学生看图学方法,自己动手量然后填在书上的表中。

a.长度的特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谈论。

b.脚长度和身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自己的身高是脚长的多少个?

发现每个同学都是这个关系吗?

c.用一拃量一量桌子有几拃,算算合多少厘米?

用一庹量量教室的长宽,看看有几庹,合多少米。

学生动手测量。

4.思考:

什么时候可以用身体的尺子来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怎么结果不一样呢?

要注意什么?

第三应用成果

运用自己身上的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估测问题。

第四总结提升

结合自己的测量过程交流活动感受,在交流中体验数学应用于实践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结合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补充一些人体有趣的尺寸资料:

脚底的长度正好是拳头一周的长度;

鼻尖到耳根的距离,等于眉毛到下巴的距离;

脖子的周长,等于两个手腕的周长;

两臂平伸的长度,等于身高;

七个脚底的长度,等于身高;

胸围长等于身长的一半;

心脏大小相当于自己拳头的大小。

用身体的尺子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身体的尺子

一庹:

120cm123cm

一拃:

14cm15cm

本课是一节实践课,不足之处是有的孩子学具没有带全,造成操作时有困难。

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长尺,卷尺!

在测量过程中鼓励孩子用不同方法测量!

例如:

身体的哪个部位,地上的方砖等等!

充分感知,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软尺。

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