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773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doc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

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能训练方向)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一、现状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于2007年12月1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批准转型成为一所全日制的高等体育职业学院。

从2008年起向社会招收全日制高职生,现已达到1500名在校生的规模。

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521人,其中教练员170人,一线运动员746人,二线运动员100人。

学院共有梅陇、莘庄、东方绿舟、水电路四个校区,学院总部位于梅陇校区,下设六个运动训练中心,担负着代表上海参加全国19个运动大项目,184个运动小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

可用于教学用的场馆包括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篮球馆、手球馆、体操馆、身训房,为体能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详见表1。

表1学院目前已有的主要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

主要设备

主要功能

规模(m2)

教学资产(万元)

地点

田径场

田径实训装备

田径实训

17275

526

莘庄

室内田径场

田径实训装备

田径实训

7086

2409

莘庄

自行车场

自行车实训馆

场地车实训

15841.6

1272

莘庄

举重馆

举重实训装备

举重实训

1832

191

莘庄

身训馆

身体训练设备

身体训练

529

236

本部

篮球馆

篮球实训装备

篮球实训

29482

288

本部

手球馆

手球实训装备

手球实训

2627.26

446

本部

体操蹦床馆

体操实训装备

体操实训

5056.70

161

本部

武术训练馆

武术实训装备

武术实训

1804

166

本部

击剑馆

击剑实训装备

击剑实训

861.82

234

本部

游泳馆

游泳实训装备

游泳实训

21138

132

绿舟

羽毛球馆

羽毛实训装备

羽毛实训

3319

23

绿舟

乒乓球馆

乒乓实训装备

乒乓实训

7760

27

绿舟

排球馆

排球实训装备

排球实训

6638

31

绿舟

(二)师资队伍建设

2008年12月6日,由我院牵头,联合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星之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威康健身(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等共九家单位申请成立了上海市体能协会(英文名称:

ShanghaiStrenghtandConditioningAssociation,缩写:

SSCA),依托协会整合资源,致力于将美国体能协会NSCA先进的体能训练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为我院进行体能专业的特色学科建设培养和挖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目前,学院在体能专业方面的师资人员共有1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7人),全部为研究生以上学历。

在师资方面的优势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拥有丰富的竞技运动训练资源,大量优秀的一线教练员能为高职生的培养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培训。

第二,有大量深入到一线运动队中开展训练监控的科研人员,在提供保障与研究工作的同时,可为将来建立专业教材和特色课程积累大量的素材。

第三,依托体育医院和体科所的运动康复专家,以深化体能康复训练为抓手,建立以体能康复训练为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培养这方面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第四,利用体能协会的平台,最大程度的吸收和借鉴国外体能训练的发展和培训手段,将最新的体能训练知识引入我们培训课程之中。

(三)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一方面在考虑引进高级或有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更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专业学术力量。

为我院教师提供各种业务学习机会、加强研究指导、组成新老结合的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以促进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

同时我们还通过横向联合,发挥上海地区高校集中的地域优势,引进智力。

通过与本地体育院校进行人员交流、共同培养研究生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开拓研究视野,提高教学的本领。

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手段(如:

进修、科研人员互访、参加各种专业性学术会议、攻读高级学位等),积极改善教学和科研环境。

(四)技术服务

目前,我院体能训练专业下设体能教研组,教研组共有5名专职体能教练,其中有1名已经拿到美国体能协会CSCS教练员证书。

从2008年起,体能教研组开始为我院一线运动队提供身体训练服务,服务的运动队包括了击剑、游泳、排球、羽毛球、女篮等项目。

此外,我院还依托我院体育医院、教培中心以及体科所的资源,利用科研人员下队服务建立的运动员机能评定体系,积极安排高职学生参与运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的实践中,使运动训练的场馆和测试评估的实验室变成职业技能实操授课的主战场。

二、近两年建设目标与具体建设项目

根据我院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体能训练方向建设规划,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需求,根据市教委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该专业方向建设的目标是为该专业今后建设和发展,在教学基本实施设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为把体能训练方向建设成为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高专特色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包括:

1、重点建成仿真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结合的、产学一体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2、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中外兼有的专业教师队伍。

3、坚持并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4、建立起完善地中外合作办学体系。

5、努力将本专业打造成世界唯一、国内一流的、有影响的高职专业。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原则和运行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遵循“环境真实化,功能社会化,人员职业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进程和建设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的工作机制,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统筹、协调管理与建设。

建设真实或仿真实训环境。

在学院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真实或仿真的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各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与设备配备按照行业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标准执行,达到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求。

具体情况如下:

在校内成立“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体能实训室”、“体能训练测量专业实训室”与“体能训练专用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实训室为中心,将校内其它实验实习实训场所纳入其中,统筹安排、协调管理,建成一个立体化、综合性、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体育产业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实验实训、专业项运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等合理衔接,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3个层次,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关节中,做到实训目标具体化、实训过程规范化、实训项目系列化。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建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其中,实训室和专业场馆每周课余向学生开放30小时以上,网球场和篮球场则全天候开放,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建校内实训基地,优化实训环境,合理统筹安排,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保证实训教学的效果。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专业与上海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星之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威康健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5家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计划在此基础上新建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上海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上海田径运动中心、上海球类运动第一中心等。

同时,深化与各合作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订单式”培养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将杨涛、王爱斌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安排他们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学术交流、国外进修,要求他们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各发表1-2篇专业学术论文,主持完成市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以上,进一步扩大在本专业领域的影响;到2013年底,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1人,并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能站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

2.骨干教师培养

到2013年底,共培养骨干教师5名。

按照学院具体的选拔标准,从合格教师中选拔优秀者作为培养对象;为骨干教师指定导师,加强其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的培训;以课程建设带动骨干教师的培养。

根据本专业教师现状,拟将仇凯凯、黄霏霏等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对培养对象,要求在行业、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有技术兼职;能担任优质核心课程负责人;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2-3篇专业学术论文,参与完成市级以上应用技术研究课题1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较全面的把握。

此外,每年定期派遣骨干教师赴境外进修学习,使他们始终能掌握世界体能训练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最新的教科研成功和能力。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10余名具有体能训练专长的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现场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很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淘汰机制,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从聘任到管理都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使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33.3%;继续聘请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现场专家积极参与国家职业资格《体适能教练员》证书的研发工作,以及《体能训练测量学》、《体能训练管理学》、《体能训练计划制定概论》、《体能训练营养学》等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再聘请行业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内的专家以及国外专业加强对体能训练方向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专业教材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聘请国外本专业的专家、资深教练来院进行短期讲学、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合作科研等活动,保持本专业办学与世界体能训练行业发展始终同步发展和提高。

利用“外智”,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为本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创造在“家门口”学习提高的机会。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将职业资格与行业技术认证考试内容融入其中,保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2.项目建设内容

①不断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重点听取行业专家、体能训练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和教师调研意见的基础上,在美国体能协会的指导下对体能训练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形成论证报告,明确具体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发展动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系部、教务处、院学术委员会“三审”制度;优化不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态度、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的培养;以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组成模块化课程内容,实行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对将来的职业岗位非常熟悉,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②系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分为4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