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71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docx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版笔记

lsqt6854026

Ft冯特德国心理学家1987年莱比锡大学建立心里实验室,现代科学心理学开始。

Hs华生美国心理学家1913年行为革命刺激-反应心理学(S-R心理学)

Hemhc赫尔姆霍兹德国生理学家1850年电流传导原理测出神经传导原理。

Jms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1890年《心理学原理》功能主义代表人物。

Sl心理学三大势力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心理学

Tqn铁钦纳英国心理学家1898年《结构心理学的主张》标志结构(构造)主义宣布成立。

Wdhm韦德海默美国心理学家1912年完形心理学。

Msl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将心理学领域扩大到人类生活全部的人Kxx科学性心理学的“科学性”,不是指研究的主题,是指所采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否合适。

Ly莱茵美国杜克大学教授1934年《超感知觉》

Msm麦斯默奥地利精神医师1779年《动物磁力之发现》提出催眠术。

Bld布莱德英国医师1842年成功催眠以希腊睡神的名字为催眠术命名。

Bflf巴甫洛夫前苏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构建者。

Sdk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联结主义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

Sjn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构建者极端行为主义代表。

Kl科勒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完形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认知学习论的先驱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的功臣大猩猩的顿悟学习实验。

Tem托尔曼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学习论的先驱潜在学习理论的构建者白鼠在迷津中的方位实验代替性尝试错误。

Bdl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观察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创始人是综合联想学习与认知学习构建了更适合解释人类复杂行为的心理学家。

Alks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代表人物心理社会期发展论的创始人。

Pyj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构建者。

Kebg科尔伯格美国心理学家道德发展心理学系统理论的构建者。

Sye塞耶尔美国心理学家1976年提出一般适应症候群的理论。

Adl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Rg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苏黎世学派建立者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Hn霍妮美国心理学家基本焦虑症的创始人近代女性心理学家的先驱男女性别心理研究的启蒙者。

Slw沙利文美国精神病学家人格心理理论中人际关系论的创始人

Oebt奥尔伯特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特质论建构这最早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构建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

Kte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人格因素论的创始人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的编制人

Ask艾森克英国心理学家人格类型论创始人艾森克人格量表编制者行为治疗法创始人Ljs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治疗学派的宗师

心理学研究的分级目的:

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

一般性科学研究的三项准则:

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

心理学研究的三大类方法:

描述研究:

自然观察法个案法;相关研究:

调查法测验法;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实验控制。

神经元全有全无律:

刺激一旦达到某种程度神经冲动立刻达到最大强度,刺激强度改变不再影响冲动强度。

感觉:

是感受器官接触外部刺激收集讯息辨别刺激特征的以生理历程为基础的心理历程。

知觉:

是感觉器官对环境中刺激所收集到的讯息进行选择、组织并作出解释的纯心理历程。

感觉适应:

感觉器官因受到刺激久而暂时改变其敏感性的现象。

刺激久,敏感下降,刺激缺乏,敏感上升。

绝对阈限:

单一刺激强度引起感觉时所需要的最低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

辨别两刺激间的差异时所需要的两刺激最低差异量。

运动知觉:

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相对运动直觉

错觉:

知觉经验与感觉讯息不符合的心理现象,有横竖错觉月亮错觉缪勒-莱尔错觉。

超感知觉:

不以感觉器官为基础的直觉现象,包括心电感应超感视觉预知。

心电感应:

指两个人之间不经过任何沟通工具与交流管道就能彼此传达讯息的过程。

心灵致动:

指不使用手脚,不使用任何工具,单凭心理作用或意志就能够使物体移动的特异功能。

意识:

是一种觉醒状态,在意识状态时个体对其外在环境刺激及内在心理活动均有所觉知。

意识的三个特征:

1.意识是经由感觉知觉对外部环境刺激的了解而引起的。

2.意识的主要成分是认知。

3.意识除认知成分外还含有动机与情绪。

意识的两个作用:

1.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时的检选作用。

2.对内在心理活动具有支配与控制作用。

睡眠:

具有普遍性必要性身心功能。

人类睡眠的三个特征:

固定地点,私密行为;个体差异小;随年龄增加递减睡眠时间。

精神药物:

指服用后能改变精神(或意识)状态的药物。

精神药物的危害特征:

1.药物成瘾2.药物依赖

精神药物四大分类:

镇静剂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

催眠:

是在特殊情境下,经由催眠师的诱导使意识状态改变的人为现象。

催眠术:

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其所采用的诱导方法,两者合之即为催眠术。

催眠诱导:

运用暗示并伴以其他动作,诱导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暗示:

用语言告诉受试者他的意识已经发生改变。

催眠感受性:

指受试者在心理上及行为上自愿接受催眠师暗示的程度。

催眠感受性强的三个特征:

喜欢沉思幻想,善于专心不易分心,期望催眠。

学习:

有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自我管理:

目标行为记录初始值建立目标强化物(奖励)量化记录不成功无奖励自我管理得到强化

记忆:

是指学习情境中的刺激消失后,在心理上仍保留代表原刺激的讯息。

记忆的功能:

1.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2.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联结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记忆的分类:

内容:

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目的:

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时长: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操作记忆)长时记忆(永久记忆)

记忆的过程:

编码(识记)储存(保持)提取(回忆或者再认)

产生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

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于痕迹的影响,因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痕迹减弱衰退乃至消失。

干扰说:

主要原因是学习和回忆时收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排除干扰即可恢复记忆,前摄作用:

以前学得的记忆抑制了新学得的记忆;后摄作用:

新学得的记忆抑制了旧学得的记忆。

压抑说(动机性遗忘):

个体将一些痛苦的经历压抑到潜意识导致遗忘,是维护个体自我自信的动态过程,避免痛苦不安焦虑羞耻。

思维:

是内在心理认知历程,个体心理上所认知的事件,经操作过程予以抽象化,以便在心理上运作处理,从而对该事件的性质予以推理判断进而获得新的知识。

(内在活动认知事件抽象化)

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构成:

概念:

指对具有相关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概括认识。

意象:

是感觉经验的心理表象,是将外在世界中事物编码转化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意识图像。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呈现的方式2.心向(定势)3.功能固着4.情绪5.动机强度6.个性

问题解决中的合理思维障碍:

1.情绪障碍2.习惯(思维定势)3.知觉障碍4.文化障碍

创造思维:

面对问题情境时,个人在思维上能够摆脱传统、超越成规、突破习惯的认知思维历程。

创造能力检测四个心理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

发展研究的方法:

横断研究纵贯研究群体序列研究

关键期:

个体成长中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失去发展或学习机会,以后该行为将不易建立。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期发展论:

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1.连续渐进2.每阶段都有一个主要冲突(社会心理危机)3.顺序不变,冲突是生物成熟的表现4.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向,绝对发展方向不同。

发展阶段:

1信任0-1岁(信任对不信任)

2.独立1-3岁(独立自主对羞怯怀疑)

3.责任3-6岁(主动对愧疚)

4.态度6-20(勤奋对自卑)

5.角色20-30岁(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

6.亲密30-45岁(亲密对孤独)

7.爱心45-65岁(爱心关怀对颓废迟滞)

8.评价65以上(完美无瑕对悲观沮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认知发展:

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认知发展分期:

感觉运动期0-2岁感觉本能开始有物体恒存性概念

前运思期2-7岁(自我中心未能守恒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能运用语言符号但尚无逻辑具体运思期7-11岁(分类序列化)有经验解决问题思维可逆理解守恒

形式运思期11岁以上(假设演绎推理)抽象思维假设经验形式逻辑

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把认识论和心理学紧密结合,促进了科学认知论的发展。

2.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3.皮亚杰创造了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不足:

1.存在生物学化的倾向。

2.在理论中存在着一些论证不足,流于思辨的问题。

自我中心:

指学前儿童在面对别人在场的社会情境时,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问题,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的想法跟他一样。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道德期10岁以下:

1.避罚服从取向(盲目自保)2.相对功利取向(享乐主义)

习俗道德期10-20岁:

3.寻求认可取向(最求夸奖)4.遵守法规取向(坚持权威)

后习俗道德期20岁以上:

5.社会法治取向(遵守道德法律)6.普遍伦理取向(一个人良心为中心)

动机:

因某种内在状态,促使个体产生某种外在活动,并维持以产生之活动朝向目标继续进行的内在历程。

(内在状态隐而不显对因为促发维持起导向作用)

生理动机:

饥饿动机:

肥胖症-厌食症

性动机(已包含社会文化因素):

变性症同性恋

心理动机:

亲和动机:

个体与别人接近的内在动力。

成就动机:

个人在设定的目标之下追求学业或事业成就的内在动力。

(求成-避败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权力动机:

个人所怀的一种强烈的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个人化权力动机-社会化权力动机)

情绪智力(EI):

指个体能够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了解别人所表达情绪意义的能力。

一般适应症候群(GAS):

在长期承受压力(生理或心理)的情况下,个体在生理方面所产生的阶段性的病情变化。

人格:

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对事对己及对整个环境在适应过程中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

独特个性。

(动机兴趣态度自我理念)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三个基本理念:

精神决定论潜意识动机本能观

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发展: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器潜伏期两性期

自我防卫:

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转移反向作用补偿升华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反对:

1.以性冲动为主的欲力观念

2.反对潜意识主导一切行为的看法

观点:

1.人性自主侧重未来

2.追求卓越成就动机

3.自卑感自卑情结权力意志过度补偿

4.生活格调生活方式四五岁形成

荣格-分析心理学:

反对:

1.过分强调人格结构中的冲突

2.过分强调人格动力种本能的消极性和破坏性

3.过分强调人格动力中性为欲力的本源

4.过分强调意识对人格的支配性

5.过分重视个体童年生活及过去经验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

观点:

1.自我的功能独立性连续性综合性

2.两种潜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3.人格内动力欲力促动人格结构失衡表现内倾外倾

4.人格发展三十以后成年期两极相对达到两极融合

霍妮-基本焦虑论

基本焦虑个体生活体验-恐惧童年-社会文化环境

神经质需求行为反应依从性格攻击性格离群性格

理想化自我自我意象现实真实理想化

人格测验:

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

投射技术式人格测验:

美国心理学家默瑞主题统觉测验

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罗夏墨渍测验五大人格特质论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与卡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