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066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大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从广义上讲,但凡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称之为教师。

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18.教师专业开展:

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开展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9.师生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20.课程:

广义上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开展的一切活动。

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主要表达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之中。

21.课程方案: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2.课程标准:

是国家对根底教育课程的根本标准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根底。

23.教科书:

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24.课程实施:

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把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到达预期课程效果的必要途径。

25.课程资源:

是课程设计、编制。

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开展过程中科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26.国家课程:

是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开展水平和承受教育之后所要到达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27.地方课程:

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根底,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开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28.校本课程:

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29.教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历的双边活动。

30.启发性原那么: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穿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开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

31.备课: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32.教学过程:

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统一的活动过程,亦即教师有目的、有方案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33.教学原那么: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3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35.讲授法:

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36.谈话法:

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37.讨论法:

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间接,从而进展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38.演示法:

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9.练习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稳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根本教学方法。

40.实验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展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历,进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41.德育:

广义指所有有目的、有方案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指学校德育,即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系统地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42.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开展上所要到达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到达的预期目的的质量标准。

43.德育内容:

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标准体系。

44.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展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开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标准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45.德育原那么: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46.德育的实施途径:

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47.德育方法:

是为到达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48.陶冶教育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展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9.班集体:

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标准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50.班主任:

是班集体的组织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安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51.班级管理: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着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展方案、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52.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53.定量研究:

是对事物进展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一般把被研究对象目标分解为多项因素,并将其数量化,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变换来判断诸因素的关联,最后用数值来表示分析研究的结果。

54.定性研究:

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55.教育改革:

是教育开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教育在改革中开展,在开展中改革,创新成为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

56.行动研究:

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良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心理学

57.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满意理活动〕发生、开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58.个性心理:

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拟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59.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60.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间歇的加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注意的起伏现象。

6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6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63.有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4.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5.知觉:

是在感觉的根底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6.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

67.感觉阀限:

是用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68.绝对感受阀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69.差异感受阀限:

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70.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7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和顺序性〕的反映。

72.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73.似动现象: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74.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

75.错觉: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76.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中发生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痕迹。

77.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顿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场阶段。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至1秒。

78.短时记忆:

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度阶段。

79.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必要时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任务的记忆方式。

80.有意识记:

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81.无意识记:

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任务,在不知不觉中进展,无须付出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识记。

82.机械识记:

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以屡次简单重复的方法进展的识记。

83.意义识记:

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根底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展的识记。

84.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历在人脑中的稳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85.遗忘: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86.再认:

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确认它的过程。

87.有意回忆:

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历的回忆。

88.无意回忆:

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历。

89.追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它同时具有有意回忆、间接回忆的特点,是需要意志努力和克制一定困难的回忆。

90.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91.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92.创造性思维:

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提醒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根底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

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93.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94.问题解决:

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95.言语:

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称为言语。

96.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展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7.情感:

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爱与恨的体验等。

98.情绪:

是指有机体在生活环境中受到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较剧烈的态度极其体验。

99.意志:

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制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00.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01.智力:

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概括力为核心。

102.创造力:

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信息,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103.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04.再造想象:

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05.人格:

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06.气质:

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107.性格:

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拟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08.心理开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09.关键期:

是指个体开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10.同化:

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构造中。

111.图式:

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主体的一种内部认知构造,是可重复而概括化了的动作模式或认知构造。

112.顺应:

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承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构造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13.学习: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拟持久的变化。

114.替代强化:

指观察者因看到典范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115.发现学习:

由教师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

116.有意义言语学习:

是指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概念、原理和事实信息的意义理解而获得知识。

117.智慧技能:

是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那么对外办事的能力。

分为五个亚类:

区分、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那么、高级规那么。

118.观察学习:

又称替代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

是指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凭对他人行为〔典范〕及其行为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到类似的行为。

119.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构造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20.知识:

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机组织。

121.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122.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到达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那么、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23.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24.动机: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125.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展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26.自我效能感:

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到达理想目标的主观判断。

127.角色:

亦称社会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128.教师角色:

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129.角色期待:

指团体中多数成员期望或要求其中某一成员做出的某些应有的行为方式;

即担任某一职位者被期待的行动或特质,其内涵包括信仰、期望、主观的可能性、权利和义务的行使等。

130.皮革马利翁效应:

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影响称为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

131.心理安康:

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到达的最正确功能状态。

132.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至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展分析。

133.附属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134.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

135.认知内驱力:

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

136.元认知:

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内容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137.组织策略:

是指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构造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138.复述策略:

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39.精加工策略:

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40.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那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141.教育法规:

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标准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标准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根底和根本依据。

142.教育法律标准: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那么。

143.教育法律关系:

是教育法律标准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44.教育法律适用:

简称教育司法,一般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

145.教育行政法规:

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它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标准性文件。

146.义务性标准:

指“行为准那么〞要素中规定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标准。

147.教育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标准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当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148.法律事实:

通常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称为法律事实。

149.行政法律责任:

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标准而应承当的法律后果,简称行政责任。

150.教育法律救济: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51.教师申诉制度:

是指在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52.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即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部门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153.教育立法:

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标准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1.产婆术

2.癸〔guǐ〕卯学制

3.壬戌学制

4.校长负责制

5.学生正式群体

6.学生非正式群体

7.活动课程论

8.要素课程论

9.构造课程论

10.范例教学

11.有效教学

12.根底研究:

又称根底理论研究或学术研究,是在教育实践的根底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地教育根底理论的研究。

13.人的全面开展:

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开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个性品质等多方面的充分开展。

14.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15.遗忘曲线

16.系列位置效应

17.教育预见能力:

教育活动开场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18.课外活动:

指教育机构在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9.教学评价:

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展的价值判断。

20.教学艺术: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21.教学风格:

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方式。

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达。

22.素质教育:

是从社会和手教育者长远开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23.社会化:

是指个体承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教育一方面随社会的演变而开展变化,另一方面教育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与先前时代的教育有历史继承关系,与同时代不同社会的教育有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关系;

二是指教育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不平衡性。

25.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人〔儿童〕在身心开展的一定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6.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开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开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根本政策的总概括。

27.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承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8.班级授课制:

也叫课堂教学。

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一样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教学模式:

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构造和程序。

30.教育机智:

是指教师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善于因势利导、当机立断的智慧和胆识。

31.教育的国家化:

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开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32.学校事故:

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防止而导致的师生人身伤害事故。

33.信度:

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效度:

也称测验的有效性,是指一项测验到达预先设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