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706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剂学功用及主治文档格式.docx

血虚外感风寒证。

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有失血病史

泻下剂

一.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1〕阳明腑实证。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脉滑实

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2.大陷胸汤

泻热逐水

大结胸证。

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

3.大黄牡丹汤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下腹疼痛拒按,右足屈伸痛甚,时时发热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二.温下剂

1.大黄附子汤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里实证。

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

2.温脾汤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阳虚冷积证。

便秘腹痛,得温那么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3.三物备急丸

攻下寒积

寒实腹痛。

卒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

三.润下剂

1.麻子仁丸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脾约证。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或脘腹胀满,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五仁丸

润肠通便

津枯便秘。

大便秘结,口干渴饮,舌燥少津,脉细涩

3.济川煎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肾虚便秘。

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逐水剂

1.十枣汤

攻逐水饮

悬饮,水肿。

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2.禹功散

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阳气。

遍身浮肿,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五.攻补兼施剂

1.黄龙汤

泻下热结,益气养血

阳明腑实,气血缺乏证。

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痛,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

2.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阳明热结阴亏证。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

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剂

1.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妇人中风,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2.蒿芩清胆汤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痰浊证。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痛,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

3.截疟七宝饮

燥湿祛痰,理气截疟

痰湿疟疾。

寒热往来,舌苔白腻,脉弦滑浮大

二.调和肝脾剂

1.四逆散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肝脾气郁)。

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2.逍遥散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

3.痛泻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脾虚肝郁之痛泻。

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左关脉弦而右关脉缓

三.调和寒热剂

1.半夏泻心汤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寒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

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剂

1.白虎汤

清热生津

阳明气分热盛证。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2.竹叶石膏汤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

二.清营凉血剂

1.清营汤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

2.犀角地黄汤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热入血分证。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三.气血两清剂

清瘟败毒饮

四.清热解毒剂

1.黄连解毒汤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凉膈散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上中二焦炽热证。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3.普济消毒饮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大头瘟。

头面红肿焮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

4.仙方活命饮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痈疡肿毒初起。

局部红肿焮痛,甚那么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5.五味消毒饮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火毒结聚之疔疮。

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

6.四妙勇安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热毒炽盛之脱疽。

患肢暗红微肿灼热,疼痛剧烈,烦热口渴,舌红,脉数

五.清脏腑热剂

1.导赤散

清心利水养阴

心经炽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

2.龙胆泻肝汤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3.左金丸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肝火犯胃证。

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4.泻白散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肺热喘咳证。

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5.苇茎汤

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

6.清胃散

清胃凉血

胃火牙痛。

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7.玉女煎

清胃热,滋肾阴

胃热阴虚证。

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

8.芍药汤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湿热痢疾。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

9.白头翁汤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

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

六.清虚热剂

1.青蒿鳖甲汤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清骨散

清虚热,退骨蒸

肝肾阴虚,虚火扰证。

骨蒸潮热,行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3.当归六黄汤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阴虚火旺盗汗。

盗汗面赤,心烦溲赤,舌红,脉数

祛暑剂

一.祛暑解表剂

香薷散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二.祛暑利湿剂

1.六一散

清暑利湿

暑湿证。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

2.桂苓甘露散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三.祛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暑热气津两伤证。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脉虚数

温里剂

一.温中祛寒剂

1.理中丸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脾胃虚寒证。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2〕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晄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3〕中阳缺乏,阴寒上乘之胸痹;

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

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

2.小建中汤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弦细

3.吴茱萸汤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1〕胃寒呕吐证。

食后欲呕,或兼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

干呕吐涎沫,头痛,巅顶痛甚,舌淡,脉沉弦

〔3〕肾寒上逆证。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4.大建中汤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阳虚衰,阴寒盛之脘腹疼痛。

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呕吐剧烈,手足厥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二.回阳救逆剂

1.四逆汤

回阳救逆

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

2.回阳救急汤

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脉沉微或无脉

三.温经散寒剂

1.当归四逆汤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证。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

2.黄芪桂枝五物汤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1〕血痹。

肌肤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涩而紧

〔2〕亦治气虚血滞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

3.暖肝煎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肝肾缺乏,寒滞肝脉证。

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4.阳和汤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阴疽。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

表里双解剂

一.解表清里剂

1.根黄芩黄连汤

解表清里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苔黄,脉数

二.解表温里剂

1.五积散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外感风寒,伤生冷证。

身热无汗,胸腹胀满或疼痛,苔白腻,脉沉迟

三.解表攻里剂

1.大柴胡汤

和解少阳,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

2.防风通圣散

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苔黄,脉数

3.疏凿饮子

泻下逐水,疏风消肿

阳水。

遍身水肿,气喘口渴,二便不利,脉沉实

补益剂

一.补气剂

1.四君子汤

补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气短乏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2.参苓白术散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脾虚夹湿证。

气短乏力,肠鸣泄泻,舌淡苔腻,脉虚缓

3.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症见少气乏力,面色晄白,舌淡,脉虚软无力

〔1〕脾胃气虚证。

+饮食减少,大便稀薄

〔2〕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3〕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

4.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

5.生脉散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1〕温热、暑热伤气耗阴证。

气短乏力,咽干,舌干红,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二.补血剂

1.四物汤

补血和血

营血虚滞证。

头晕心悸,面色、唇爪无华,舌淡,脉细

2.当归补血汤

补气生血

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渴喜热饮,脉大而虚

3.归脾汤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1〕心脾气血两虚证。

心悸失眠,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

崩漏,月经超前,量多或淋漓不止,便血,皮下紫癜,舌淡,脉细

三.气血双补剂

1.八珍汤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证。

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

2.泰山磐石散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堕胎、滑胎。

体倦乏力,腰酸腹胀,胎动不安,脉滑而无力

四.补阴剂

1.六味地黄丸

填精滋阴补肾

肾阴精缺乏证。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

2.左归丸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真阴缺乏证。

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舌光少苔,脉细

3.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心烦易怒,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4.一贯煎

滋阴疏肝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

5.百合固金汤

滋润肺肾,止咳化痰

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6.益胃汤

养阴益胃

胃阴缺乏证。

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五.补阳剂

1.肾气丸

补肾助阳,化生肾气

肾阳气缺乏证。

腰膝酸软,腰以下冷,小便失常,舌淡而胖,脉沉无力

2.右归丸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肾阳缺乏,命门火衰证。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

六.阴阳并补剂

1.地黄饮子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喑痱。

舌强不语,足废不用

2.龟鹿二仙胶

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真元虚损,精血缺乏证。

腰膝酸软,两目昏花,阳痿遗精

3.七宝美髯丹

补益肝肾,乌发壮骨

肝肾缺乏证。

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

七.气血阴阳并补剂

1.炙甘草汤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1〕阴血缺乏,阳气虚弱证。

虚羸少气,心动悸,脉结代

〔2〕虚劳肺痿。

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2.补天大造丸

补五脏虚损

虚劳。

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腰膝酸软

固涩剂

一.固表止汗剂

1.牡蛎散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自汗、盗汗证。

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

二.敛肺止咳剂

1.九仙散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久咳伤肺,气阴两伤证。

久咳不已,甚那么喘而自汗,脉虚数

三.涩肠固脱剂

1.真人养脏汤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

2.四神丸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脾肾阳虚之五更泻。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3.桃花汤

涩肠止痢,温中散寒

虚寒痢。

久痢不愈,便脓血,色暗,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

四.涩精止遗剂

1.金锁固精丸

补肾涩精

肾虚不固之遗精。

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2.桑螵蛸散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心肾两虚证。

尿频或遗尿,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

3.缩泉丸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膀胱虚寒证。

尿频,遗尿,舌淡,脉沉弱

五.固崩止带

1.固冲汤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脾肾虚弱,冲脉不固证。

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2.易黄汤

补益脾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

脾肾虚弱,湿热带下。

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

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剂

1.朱砂安神丸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心火亢盛,阴血缺乏证。

心神烦乱,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

2.磁朱丸

重镇安神,交通心肾

心肾不交证。

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二.补养安神剂

1.天王补心丹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酸枣仁汤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肝血缺乏,虚热扰之虚烦不眠证。

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3.甘麦大枣汤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脏躁。

精神恍惚,悲伤欲哭

4.养心汤

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气血缺乏,心神不安证。

神思恍惚,惊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理气剂

一.行气剂

1.越鞠丸

行气解郁

六郁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

2.柴胡疏肝散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肝气郁滞证。

胁肋胀痛,脉弦

3.金铃子散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肝郁化火证。

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4.瓜蒌薤白白酒汤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胸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证。

胸中闷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

5.半夏厚朴汤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苔白腻,脉弦滑

6.枳实消痞丸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

7.厚朴温中汤

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脾胃气滞寒湿证。

脘腹胀满或疼痛,舌苔白腻,脉沉弦

8.天台乌药散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寒凝气滞证。

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

9.加味乌药汤

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肝郁气滞之痛经。

经前少腹胀痛,胀甚于痛

二.降气剂

1.子降气汤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

咳喘痰多,胸膈满闷,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2.定喘汤

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痰热蕴,风寒外束之哮喘。

咳喘气急,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

3.四磨汤

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肝气郁结证。

胸膈胀闷,上气喘急

4.旋覆代赭汤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胃虚痰气逆阻证。

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

5.橘皮竹茹汤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胃虚有热之呃逆。

呃逆或呕吐,舌红嫩

6.丁香柿蒂汤

降逆止呃,温中益气

胃气虚寒之呃逆。

呃逆,舌淡苔白,脉沉迟

理血剂

一.活血祛瘀剂

1.桃核承气汤

逐瘀泻热

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2.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3.补阳还五汤

补气活血通络

气虚血瘀之中风。

半身不遂,口眼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4.复元活血汤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跌打损伤,淤血阻滞证。

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5.温经汤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

6.生化汤

养血活血,温经止痛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7.桂枝茯苓丸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瘀阻胞宫证。

少腹宿有癥块,腹痛拒按,或下血色晦暗而夹有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8.失笑散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瘀血疼痛证。

心腹刺痛,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

9.大黄䗪虫丸

活血消癥,祛瘀生新

五劳虚极。

形体羸瘦,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舌有瘀点,脉涩

二.止血剂

1.十灰散

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2.咳血方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3.小蓟饮子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热结下焦之血淋。

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4.槐花散

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便血证。

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5.黄土汤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脾阳缺乏,脾不统血证。

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剂

1.川芎茶调散

疏风止痛

外感风邪头痛。

头痛,鼻塞,脉浮

2.大艽汤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猝然发病

3.消风散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风疹,湿疹。

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

4.牵正散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口眼斜

5.小活络丹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风寒湿痹。

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紫苔白

6.玉真散

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破伤风。

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角弓反

二.平息风剂

1.羚角钩藤汤

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肝热生风证。

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脉弦数

2.镇肝熄风汤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类中风。

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

3.天麻钩藤饮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4.大定风珠

滋阴息风

阴虚风动证。

神倦瘈瘲,舌绛苔少,脉虚弱

5.阿胶鸡子黄汤

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邪热久羁,阴血缺乏,虚风动证。

筋脉拘急,手足瘈瘲,舌绛苔少,脉细数

治燥剂

一.轻宣外燥剂

1.杏散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外感凉燥证。

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2.桑杏汤

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外感温燥证。

发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右脉数大

3.清燥救肺汤

清燥润肺,益气养阴

温燥伤肺证。

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二.滋润燥剂

1.麦门冬汤

滋养肺胃,降逆下气

1.虚热肺痿。

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缺乏证。

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2.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阴虚肺燥之白喉。

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3.琼玉膏

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肺肾阴亏之肺痨。

干咳咯血,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4.玉液汤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气阴两虚之消渴。

口渴尿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祛湿剂

一.化湿和胃剂

1.平胃散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

2.藿香正气散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伤湿滞证。

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

二.清热祛湿剂

1.茵蒿汤

清热利湿退黄

黄疸阳黄。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