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6793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这些干警虽然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审判工作经验,但由于对法律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法学理论水平不高,整体业务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质量的提高。

(2)职级结构不合理。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院配备的庭长、副庭长的职级直接明确为正科级、副科级。

较好地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热情,全院呈现出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有力地促进了法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90年代后期以来,我院配备庭长、副庭长以同时任命审判员职务来确定具体行政职级。

XX年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时,将基层人民法院作为乡科级单位对待,内设机构及人民法庭按股级对待,低于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基层司法所的建制级别,我院班子成员中的副职虽然明确为正科职级干部,但同过去任命的庭长、副庭长一样,一律作为非领导职务对待。

目前基层人民法院的这种机构建制和干部职级状况,对法院干警的心理情绪和实际工作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

近三年间,全院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干警仅1名。

现有在岗49人中,副科以上20人,实职副科级以上仅8人(其中包括院长县副处级、副院长、政治处主任等7人实职副科级),另有12人只享受副科以上待遇。

科员以下人员26人,占总人数的59%。

县级机关的刑庭、民庭等4个庭和办公室、法警队长共4名干警中3人享受正科级待遇、2人享受副科级待遇、政治处副主任、刑庭副庭长、民一、二庭副庭长等5人只是科员的待遇,干警的行政职级低。

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是年龄在35-45岁的业务骨干,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提拔重用,职级待遇没能与职务挂钩,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人即将退休离岗,明知进步无望,干脆安于现状,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院队伍建设的发展。

2.招录工作的建议:

(1)以选贤任能为已任,坚定不移走“人才强院”之路。

江泽民同志指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是人。

”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民族地区法院在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的进程中,更要认清人才匮乏的严峻形势。

要有识才之智、容才之量、育才之心、用才之艺,高度重视人才,大胆选贤任能,努力走出一条“人才强院”的路子;

(2)畅通进人渠道,不断为基层法院补充新生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同时探索建立吸引优秀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机制;

(3)按照从优待警的原则,帮助干警解决待遇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干警的职级待遇。

  三、关于各级地方法院工作人员提前离岗、离职的相关问题:

截止XX年4月31日,我院依据是地方性政策提前离岗、离职人,属我院政法编制在编正科级审判人员,仍严格按照《法官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未从事律师、诉讼代理等业务。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任职的最低年龄是23岁,比一般公务员要晚5年。

而50岁左右的法官审判经验和社会阅历十分丰富,是办案骨干,与其他职业相比,从事审判工作既要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

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本身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司法的重要资源,让他们提前退休不仅是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基层法院人才短缺的困境。

我们希望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提前离岗、离职现象,在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审判工作特点和实际,根据《法官法》、《公务员法》等的有关规定,研究建立适合法官职业特点的法官退休制度,以保障和稳定审判力量,缓解基层人民法院面临的案多人少、法官来源不足的矛盾。

  四、关于基层人民法院法官职级待遇的相关问题:

1.人民法庭作为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其执法水平的高低,物质建设的优劣,外在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法院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近几年,随着人民法院工作的全面开展,人民法庭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人民法庭在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法庭人员配备不齐。

自1998年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提出人民法庭建设“三化”的要求后,各地人民法院对不符合要求的法庭进行了撤并,我院根据松委办(XX)126号《关于松潘县人民法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下设5个基层人民法庭,撤并后的人民法庭物质装备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审判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但还仍存在人员配备不齐等问题:

一是法官不足。

由于XX年法院机构改革,一大批有经验的老法官提前退休和离岗退养,实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后,法官门槛抬高,新的力量难以及时补充,种种因素导致一些基层法院审判力量严重不足,分配到人民法庭的法官更加少,相当部分人民法庭只有1名法官或2名法官,为了审理普通程序案件,人民法庭之间不得不相互“借”法官组成合议庭。

二是没有专职法警。

人民法庭特别是农村法庭,受理的案件一般具有矛盾纠纷大,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在法庭上干戈相见等特点,由于绝大部分人民法庭没有配备专职法警,扰乱法庭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既损害了人民法庭的威严,又危及人民法庭法官的安全。

三是执行力量不够。

根据最高院和省高院的规定,人民法庭可以办理一些执行案件,但由于人民法庭人员少,装备弱,执行工作难度相当大。

“一人庭”、“两人庭”仍然存在。

(2)建设资金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民法庭的物质装备建设,是人民法庭工作的基础。

当前,我院本着以改善办公条件促进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关心支持下,通过通过争取国家西部地区“两所一庭”资金援助的支持,院机关自身节约和自己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但由于资金短缺,一些配套资金不到位,尚有资金缺口,这成为了严重影响法院各项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资金予以解决。

五个下派人民法庭中,都存在人少案多、办案条件差、设备简漏的实际困难,需要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办公、办案条件。

(3)群众对法庭的作用认识不够。

有的群众认为法庭的法官业务素质、办案效率、公正意识比法院机关的法官要差,对人民法庭不信任,有的当事人认为人民法庭没有执行权,案子结了也是“空调白判”,不愿起诉到法庭,有些群众把法庭看作乡镇的一个职能机构,对法庭作出的法律文书效力持怀疑态度,还有些群众把人民法庭看作是一个比法院机关低一级的审级,以为对法庭作出的判决不服,要上诉到法庭所属的基层法院,与其到时上诉,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到法院机关起诉。

以上种种因素使两便”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问题阻碍了人民法庭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和削弱了法庭法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损害了法庭乃至法官的形象,降低了人民法院的威信和法律的尊严。

2.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对策:

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人民法庭建设的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司法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法院搞好基层基础的关键。

我们认为,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应当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坚持“三个面向”、“两个便于”的原则,科学组合各种要素,不断优化法庭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不断优化法庭布局。

(1)科学规划:

一方面要按照“便于人民群众诉讼,便于人民法院审理”、“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进行人民法庭的设置,另一方面,要按照“经济、效率”的原则,充分考虑辖地面积、辖地人口、年均受案数量等各种因素合理布局。

一是法庭设置布局合理;

二是必须有3名以上法官,一名书记员,有条件的可以配备法警;

三是有专门的审判和办公用房,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2)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法庭设置规模、人员配备等工作中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3)强化培训,加强法庭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

对法庭的法官,要安排定期培训学习计划,对上级法院组织的培训学习班,要优先考虑选派法庭法官参加学习,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法庭干警自学和参加学历教育。

设立专项培训基金,为法庭配备必要的、最新的业务书籍、录音、录像教材,为干警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采取庭审观摩、分类指导等方式,强化审判实践方面的培训。

二是合理配备法庭人员。

在职务上,至少要有3名法官、1名书记员,能组成一个合议庭,至少配备1名法警,在必要时能维持法庭秩序。

在知识结构上,要具有法律本科文凭的法官,至少1名5年以上审判工作经验的法官,形成新知识与老经验的结合;

在年龄结构上,多配备年轻人,以便案件的执行。

三是重视法庭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

在同等条件下,在法庭工作多年的干警要优先提拔,优先解决职级待遇,优先考虑评优评先,保证法庭办案经费的及时到位。

四是改善法庭工作和生活条件。

在加强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考虑法庭人员的生活需要,建设好配套的如食堂、浴室、图书室等生活设施。

时刻关注法庭人员的家庭状况,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领导重视、广泛宣传,着力提高人民法庭地位。

首先是争取领导重视,着力提高法庭的政治地位。

积极与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人民法庭的规格、法庭干警的职级待遇。

其次是广泛宣传,提升人民法庭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采取媒体报道、报刊宣传等多种形式,对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法律地位加以重点宣传,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人民法庭的作用,提高对人民法庭的信任度和亲和力,使人民法庭“两便”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建议上级法院和有关部门加大对基层法院法庭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法庭工作予以适当的倾斜,同时尽力为法庭建设酿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法庭工作能更加快速、全面的开展。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2】  在当前农发行面临重要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加大员工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加快业务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利用到烟台市分行任职的近3个月时间,通过与员工座谈、考察等方式对烟台市分行现有人员结构、员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本文以烟台市分行为例,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人员结构现状

  至XX年9月份,该行正式在岗员工共226人,其中

  市分行63人,支行163人。

从年龄结构看,全行员工平均年龄岁,50岁以上104人,占比%,41-50岁(含50岁)36人,占比%,30-40岁(含30岁)41人,占比%,30岁以下45人,占比%,年龄结构呈老龄化;

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4人,仅占比%,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43人,占比%,大学专科学历29人,占比%,专科以下150人,占比%,员工学历基本集中在大专以下,高学历人才较少;

从青年员工结构看,35岁以下员工65人,占在岗员工的%,其中30岁-35岁的25人,占比%;

25-29岁的31人,占比%;

25岁以下的9人,占比%;

具有经济类学习经历占64%,非经济类学习经历的占36%;

从岗位经历上看,主要从事会计岗位的38人,主要从事客户、信贷岗位的25人,从事办公室岗位的4人。

有12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年龄全部在30-35岁,学历全部为大学本科,从事过两个专业以上且工作年限均超过2年的中层干部占比不足三分之一,有过会计、客户2年工作经验的其他青年员工更是微乎其微,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复合型人才匮乏。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备不足。

一是队伍老化。

从员工年龄结构来看,全辖50岁以上员工104人,占在职员工的%,是员工中最大一个群体。

尤其是市分行机关在职人员50岁以上占到52%。

二是人员总量净增缓慢。

烟台市分行自1996年成立之初,共有在职员工206人,截止XX年8月末,共有在职员工226人,成立19年来人员净增20人,平均每年净增1人,后续人员补充不足。

三是面临员工退休高潮。

随着员工年龄结构的老化,临近退休年龄的员工群体人数不断扩大,未来三年将迎来集中退休高峰,全辖有35人将退休离岗。

其中市分行机关退休18人。

县级支行退休17人。

按近三年烟台市分行平均每年招收高校毕业生6人名额指标计算,今后三年人员将“入不敷出”,净减17人,急需补充缺口人员,改善员工队伍结构。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行能力不强。

部分员工只能承担简单的操作,缺乏学习、思考和成长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水平较差。

二是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一方面刚入行的年轻员工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有待提高,不能适应业务需要,工作效率低下;

一方面部分员工思想意识淡薄,人浮于事,主动干事创业、思考提升激情不高,对待工作消极应付。

三是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

因为岗位轮换机制不健全,大部分青年员工定岗后,岗位不再变动,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导致青年员工思维局限,战略眼光不高,统筹全局能力不足,不利于长远发展与进步,致使干部队伍“复合型”人才欠缺。

四是部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党性观念淡薄。

不能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面对艰巨工作和复杂矛盾畏缩后退,表率作用发挥不够。

  (三)人员存在流失风险。

一是人才流失加剧,尤其是业务骨干流失比重大。

有些年轻员工,因为薪酬、职业发展等原因,对农发行的地位、作用、理念和未来发展缺乏认同,纷纷辞职。

XX年以来,辞职和系统内调走人员达11人,且都是入行2年以上大学生,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二是潜在流失倾向加剧,一些员工对未来比较迷茫,不能安心工作,自身工作热情不高,还以消极思想影响其他员工,存在潜在流失风险。

  三、建议措施

  提高员工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从内生驱动着手,同时强化资源配置及内部管理机制,促进员工主动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新员工入行培训。

新员工入职后,明确一名跟踪培养人,负责对其学习与工作的辅导。

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基层工作环境,熟练掌握信贷、财会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尤其是抓好新员工1年见习期的跟踪培养。

通过一带一、一帮一的贴身辅导、积极示范,使其逐步掌握工作要领。

二是以条线管理为主,加强各专业的系统培训,全面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尝试引进专业的培训机构,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多方位的培训,开拓员工的知识范围,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是将各专业的培训课件挂到内部网站平台,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和查阅。

五是加强业务骨干培训力度。

坚持二级分行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分行专业处室跟班学习、县级支行选送人员到二级分行专业部门跟班学习的制度,通过岗位交流助力优秀人才成长。

六是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

针对当前农发行基层行管理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实际,要切实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

七是加强中层管理人员定期轮训,坚持年年安排,定期实施,整体推进,形成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二)强化选人导向,建立在职人员岗位交流机制,打

  造复合型人才

  一是以选人用人为导向,不断完善干部梯队建设。

把培养、选拔“复合型”青年干部摆在事关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干部提拔侧重复合型人才,凡35周岁以下的考察对象必须有丰富的会计、信贷基础,且在会计、信贷岗位上均工作过2年以上。

二是建立上下级纵向交流机制。

市分行机关部室正副职可到支行任职锻炼,支行的正副职亦可到机关部室任职交流。

三是完善横向交流机制。

积极推动跨部门、跨专业交流,部室之间,支行之间可制定规划,形成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横向交流,提升在职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全辖员工整体素质提高。

四是倡导“一人多岗”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基层行人员少的现状,要充分挖掘员工内在潜质,尤其是刚入行新员工潜力,力求达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与岗位互不约束的情况下,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

  (三)创新人力资源内部管理,深入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配置

  一是改变现有的招聘模式。

学习股份制银行的“拿来主义”,求贤若渴,善辩良莠,承揽社会精英,吸收高精尖人才,改善我行人员结构和知识层次,为打造现代化银行做好人才储备。

二是有计划做好异地工作员工回原籍工作的调配,调配中除了考虑员工家庭实际情况,尝试将员工工作表现和业绩作为优先调配的优惠条件,激励员工发奋工作。

三是在人员调配中综合考虑机构设置、业务发展等情况,进一步将人员配置与业务发展的情况量化挂钩,保障因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人员增长。

  (四)明晰员工成长通道,完善员工职业规划管理

  一是制定长期规划、中期和短期计划,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讲座,或提供书籍、资料等,使员工了解掌握职工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帮助员工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将农发行职业发展的机会、条件、程序建立路径图上墙。

职业路径图包括:

新员工转正定级、管理岗位、业务岗位晋升的资格条件、程序和要求,以及各层级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责任范围等,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是搭建平台,激励员工成长。

提供员工展露才华的工作机会,营造员工“被重视”氛围,激发他们的主任翁意识。

四是指导员工定期开展“回头看”,及时查找存在不足和完善的工作环节,使员工不断提高自我感知、自我纠偏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建立行长与员工谈话制度,通过定期与员工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充分肯定和鼓励员工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内生力。

  (五)加强管理,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解决人浮于事问题

  一是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道德教育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战斗堡垒及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全行员工素质提高。

二是加强业务岗位人员管理,将业务岗位人员纳入部室管理,安排其具体工作,并强化监督考核。

三是加强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员工考勤、专业条线考核,实现岗位与责任相对应,责任与报酬相对应的机制,引导员工恪尽职守,自觉践行行为规范。

四是加强团队管理。

尝试建立费用、经营指标、绩效奖金、人员配置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按照人员配置进行经营指标考核,按人员编制下达费用、绩效奖金,再与个人挂钩,有效解决“夹缝人”、“局外人”的问题,破除人浮于事的现象。

五是秉承“大道至简”的思想,把精细管理、规范管理和俭约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力戒繁琐和朝令夕改,使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遵章守纪成为全行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六)重视员工劳动成果,让工资报酬与劳动付出相匹配

  当前沿用了10年的事业单位的薪酬分配制度,将员工的薪酬分配系数固化,对员工活动岗位贡献在薪酬待遇分配上重视不够。

为此,建议建立新的薪酬分配体系,突出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适当考虑补助工资,完善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七)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以增强员工归属感为重点,突出文化建设。

一是树立“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培养留人”的人才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

二是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文氛围。

三是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帮助解决和化解新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营造“家”的氛围。

四是建立全员合理化建议制度,建立开放、真诚、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自由平等的沟通氛围。

四是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先进,激励员工。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对员工的正面引导工作。

市分行一个月最少编发一期简报,专门报道一些“好人好事”,对一些不良习气“点事不点人”,不断加强队伍的素质建设。

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读书及各种文艺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