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485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毕业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目录

1.1研究背景4

1.2研究内容和意义5

1.2.1研究内容5

1.2.2研究意义5

1.2.2.1理论意义5

1.2.2.2现实意义6

1.3关键概念7

1.3.1报业集团7

1.3.2全媒体和全媒体转型7

1.3.3模式8

1.3.4转型模式8

1.4文献综述8

1.5研究路径与方法10

1.5.1研究路径10

本文研究路径11

1.5.2研究方法11

1.5.1.1文献研究法11

1.5.2案例研究法11

1.6本文主要工作12

2困境分析13

2.1新闻源变化和免费阅读趋势13

2.2内容同质化15

2.3人才缺失15

2.4盈利方式不明朗16

2.5协作机制尚未完善17

2.6理念和政策缺失17

3报业转型模式借鉴与建构18

3.1模式借鉴:

国内报业全媒体转型的模式18

3.2模式建构21

图3-1全媒体记者的复合技能27

3.3.3.2绩效考核27

报业转型运作研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28

4.1办报理念28

4.1.1扎根人民,专注生活服务29

4.1.2满足受众需求,实行分众传播30

4.1.3报纸生产与管理方式的转型31

4.2 

核心资源31

4.2.1传播载体的转型32

4.2.2立足优势资源,坚持内容和渠道为王32

4.2.3信息内容的转型33

4.2.4探求新的运营和盈利模式34

4.2.5开发新产品35

4.3人才因素35

4.3.1 

全媒体人才培养35

4.3.2 

绩效考核36

5结论37

5.1研究结论37

5.2研究的不足​38

5.3 

研究展望​38

第一、认识全媒体内涵,树立报业在全媒体中的主体地位39

第二、认清自己的现实基础,不盲目跟风39

第三、全媒体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40

参考文献:

42

1.1研究背景

六百年前,德国人约翰·

古登堡发明了西方活字印刷术,很快这一技术就在世界实现了普及。

以这项发明为开端,一个传媒革命悄然改变了世界。

1609年,德国人率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报纸。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意义的报纸实现了从诞生到普及,深刻的改变了传媒生态,大众传播的时代来临,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时期,报纸这种媒体形式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传播,它就是那个时代的新兴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特别是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信息量,有效地弥补了纸质媒体的缺憾。

广播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传播也兴起。

美国成为全球首个进行广播电视播出的国家,电视相对于以往的所有媒体,成为了集视听语言和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

电视行业发展得方兴未艾之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一次传媒行业的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方便快捷以及交互性更强的互联网等新媒体大有取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的趋势。

这其中,网络对传统报业为代表的纸质媒体的冲击最大。

网络的发展、受众的反客为主、信息碎片化传播等趋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纸媒行业面临着剧烈的冲击。

这种冲击从广播和电视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但是互联网将这一进程大大加快,甚至已经有业界人士和学者预言在不远的将来报纸即将消亡,而且现实也正在逐步印证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传统报业在新媒体的浪潮下苟延残喘,甚至连一些有百年影响力的大报纸也逃脱不了衰落的命运。

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传统报业的地盘上,因为其国家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传统报业的发展也进入寒冬,甚至有美国的新闻人已经提出了报纸消亡理论,认为在未来的无孔不入的新媒体的影响下,报纸也面临着寿终正寝,在不远的将来,报业可能会成为一件历史文物,纸媒的覆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013年,具有百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只保留少数工作人员进行对网络版的运营,这对欧美乃至全球的报业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动摇了报业人的发展信心。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重组、停刊,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被倒逼进行改革,甚至有的改革之后仍然经营不善,最后不得不破产。

可以说,报纸行业的寒冬真正到来了。

而在欧美出现的报业寒冬也已经蔓延到了中国。

由于我国相关政策和特殊国情的保护,这一趋势比较缓慢,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报业集团从业者们没有危机感。

网络新闻的无孔不入和免费的特性使得报纸逐渐成为网络新闻的廉价劳动力,传统媒体以自己的资源和努力壮大了新媒体,但却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报社面临着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挑战,这一挑战对全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综上所述,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中国纸质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研究关照。

作者本人在安徽报业集团工作,是资深的纸媒记者,亲历了安徽报业集团的报纸数字化转型实践。

本文以安徽报业集团报纸转型实践为例,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分析报纸转型的困境,然后根据安徽报业转型实践的核心问题:

转型模式和转型的实施运作问题展开探讨,以为其他报业集团转型提供研究关照。

1.2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研究内容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我国的各大报业集团在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依然能够保证运营,但是其企业的业绩连年都在下滑。

例如曾经是国内报业集团中盈利水平最高的南方报业集团,其旗下的纸媒在2014年发行量和总营业收入均呈下降趋势。

江苏的新华报业集团2014年度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为8.59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同期下降8%;

浙报传媒2014年度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为12.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

多家报业集团的营收利润都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纸媒这种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到了其瓶颈阶段,必须实现其在多种媒体全面发展时代的生存发展模式的新举措。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方式和实践,梳理我国的报业集团在全媒体化转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代表性报业集团转型的实践中借鉴经验,尝试构建全媒体转型的模式,并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进行分析,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困境的解决提供有益建议。

1.2.2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次的意义。

1.2.2.1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看,本文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研究有所贡献。

虽然近年来国内有关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很多报业集团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模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得到认可。

本文在总结国内代表性报业集团转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办报理念、核心资源、人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模式的研究有所帮助。

1.2.2.2现实意义

从现实层面上看,报纸在信息传播、盈利模式等方面有其固有缺陷,且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进行全媒体转型是报纸突破现有困境的重要路径。

只有实现全媒体转型,才能弥补报纸固有的缺陷。

核心受众流失是报纸这种传播媒介固有的缺陷,这种缺陷并不是在新媒体出现以后才有的,只是新媒体的出现令这一缺陷更加明显。

其中时效性是报纸和网络新媒体过招时的软肋。

传统报业即使是日报也不可能在时效性上挑战新媒体,网络在获得信息之后能够真正的即时发布,甚至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发布多条重要新闻,报纸是不可能做到的,报纸新闻的时效价值完全丧失。

只有实现全媒体转型,才能扩展信息量承载。

报纸作为具有实体的物质存在,它有版面的限制,必须在进行信息刊登的时候一再的精简,只能选择编辑认为比较重要或者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新闻进行刊登。

除此之外,在信息的排版上也有信息的优先级的选择,这样就使得报纸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传播效果是在不断的衰减。

但是对网络来说,就完全没有了版面和纸张的限制,能够完全的将所有信息都放到网上,虽然这样会导致噪音和信息冗杂的现象,但是在客观上网络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旦能够找到有效的信息排列方式,例如搜索等,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对信息量的要求和选择的要求。

只有实现全媒体转型,才能提高“读图时代”的信息传播有效性。

正如上一条中所言,报纸的排版对报纸最终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一个好的排版能够影响到报纸的发售。

当然这一问题在网络媒体中其实也是存在的,但是在报纸上尤为突出,因为报纸的直观可见性导致这一矛盾后果更加明显,因此这也是报纸行业的一个痛脚所在,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和扁平化信息图的普及,以全新的传播观念和美学观念进行信息设计和排版成为报纸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要想实现全媒体转型,就必须正面迎接市场的挑战,在报业集团内部实现改革和重组,特别是要在全媒体化的环境下实现改革和转型,依托信息技术和新媒介来对传统报业集团的运作和运营机制进行改善,用全新的全媒体思维去考虑问题,在媒介融合中实现传统纸媒的大跨步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梳理目前国内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所遇到的问题,从已有研究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对转型模式的建构进行探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本文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例,从以上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关键概念

1.3.1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作为以报纸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它经营的业务还包括了报纸和报纸外延而产生的实业,另外,它还可能会经营一些非报业的业务。

作为一个经济联合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报业集团的主体业务是影响力强、影响范围广的报纸业务;

第二、“报业集团应包括多家新闻出版媒体和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向外延伸发展起来的其他经营范畴。

”第三、报业集团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大。

只有具备了以上三方面的特征,才能够被称为报业集团。

1.3.2全媒体和全媒体转型

在西方传播学和新闻学界一般认为媒介融合和“融媒体”就是将各种属于相异类型的媒介进行结合,整合成为一种新的一体化媒体。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媒介融合概念提出以来,这一概念便在全球风靡开来。

及至这个概念传入中国,则产生了颇具有中国化色彩的“全媒体”的概念。

喻国明在《变革传媒》中认为,媒介融合以技术为基础,实现了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多位一体,使得多种信息传播形式趋于同质化,在这种情形中,信息的获得、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媒介的形态的融合造就了全媒体的“全”的概念,这其中包括了文字、图像和视听语言等多种传播内容形态的融合,而且通过多种终端和平台进行传播,使得纸质媒体能够突破以往单向度的传播模式,通过各种传播形态进行信息的传递。

在对全媒体的界定中还有一种基于报业集团的运营情况而来的业务模式的全媒体化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所谓全媒体不仅仅指的是媒介的融合,更多的是从整个报业集团的运作模式和运营策略上来说的,在全媒体化的运营中,将运用全部媒介手段和传播平台来进行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

从这一点上来说,全媒体更多的侧重于实现多点多角度的传播,是一种从点到面的突破。

对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化来说,不仅仅指的是信息报道方式的多角度、多渠道、多手法传播,更重要的是因为媒介介质的多元化带来的整个集团运营理念的改变。

在全媒体传播中,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网络都是信息发布的重点所在,在这些平台上,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空前加强,而且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在24小时的滚动播出。

这样就要求传媒集团需要建立一个更大规模、更多功能、更方便操作的信息集散中心,能够更好更新更全面的为受众进行信息传递。

1.3.3模式

模式,英文名pattern,主要指的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在这个标准样式中,能够实现对所面对的环境的核心问题的解决。

通过模式,可以无数次地使用已有的解决方案。

更广义上来说,模式是一种确定的思维定式,是从生产和生活经验中抽象和升华提炼出的核心知识体系,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高度归纳总结,也就是解决某种类问题的方法论。

模式对问题的解决是一种参照性指导,它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4转型模式

所谓转型模式指的是,不同的主题对于在转型过程中的状态和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这决定了主题的转型的方向和内容的多元化。

转型模式是在对旧机制的改造中实现主动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在转型中将对主题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

1.4文献综述

国内外行业和学界对纸媒的转型问题一直很关注。

国外的学者将其研究焦点放在了纸媒的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媒介有效融合上。

媒介融合的理念是由伊契尔·

索勒·

普尔提出的,在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中认为: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

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强调的是要将多个媒介的多种功能特性进行整合,保证新闻或者信息能够在多个平台实现立体化传播,而在立体化传播的过程中,多种媒介在运行机制上趋向于统一。

在客观现实中,媒介之间的融合更多的发生在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大众媒体或自媒体之间。

而实际上,这种媒介融合的“融媒体”也就是全媒体的雏形。

在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中,还涉及到新闻的收集融合和新闻的传播融合的实现渠道和方式,以及媒体工作者在媒介融合语境中的角色要求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等等。

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比较发达,其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也处于学科前沿。

美国的新闻学会认为所谓媒介融合简单的说就是各种媒介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这样的概念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新闻学上的理论学说假设,这种假设的关键在于在信息传播模式上,以技术手段为敲门砖,打破以往各种媒介之间的藩篱,将各种信息传播平台有效的整合在一起。

在国内,对全媒体的研究也颇为丰富。

不同于国外“融媒体”的提法,国内提出的是全媒体的概念,这个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画的色彩。

在中国知网学术资源数据库中以“报业全媒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到4316篇相关文章,其中包括2912篇期刊文章,675篇硕博论文,587篇报纸刊文,82篇会议纪要。

这些文章的发表日期大多时间比较新,说明现在对纸质媒体的全媒体化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袁志坚的《互联网化的媒体与营销复合经营:

报业全媒体转型的路径设计》、周跃敏的《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新华报业全媒体聚焦两会的践与思》,王雪珺和余婷的《报业全媒体研究的议题与反思》,何子君的《“南都”全媒体运营模式探究》,孟威的《实现全媒体到底有没有赢利模式?

报业全媒体转型的三个关节点》等多篇文章。

这些文章的研究时间比较新,选取的例子都是比较典型和新颖的案例,文章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文章中进行改革的报业集团在转型中的探索和发展,对其中的转型模式、转型优势、转型战略等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分析。

例如,黄宗治的硕士论文《广州报业全媒体转型研究》从具体案例出发,研究广州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策略;

韩丙祥的硕士论文《技术视阈下报业全媒体发展研究》和欧英男的论文《数字化背景下报业全媒体转型策略研究》从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探究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

武雪的论文《全媒体时代报业网站的视频应用研究》从视频技术应用的角度,对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中的网络建设进行研究。

雷颖俊的论文《报业记者全媒体转型探析》从记者的角度,探寻在全媒体转型中纸媒的记者应该如何应对,并且对一些报业集团在全媒体的大潮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纸媒进行转型过程中要找准定位,不能够随便乱改革,盲目追求新式新方法,对一些热点的追求应该使用媒体自身的情况,遵循媒介传播的客观规律,对在自身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冷静分析,理性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更好的改进和脱离困境。

在纸媒的全媒体化研究中,国内的主要著作也比较多。

麦尚文的《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中国报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在本书中对中国的纸媒报业集团现行的全媒体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客观的分析了当下纸媒在全媒体语境下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并尝试通过各种理论模式和工具对现阶段进行的纸媒的转型实践进行分析。

陈禹的《论新媒体》中对这一问题也有相关的研究,陈禹在书中认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必须充分了解全媒体的发展模式和各种特征,并将这种模式和特征内化于心,吸取经验和优点,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探索出适合纸质媒体的全媒体发展道路。

吕尚彬在《中国大陆报纸转型》对纸质媒体的属性、角色转型、受众群体的变化、传播模式的变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他认为媒介的转型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媒介依附于社会环境而存在,社会环境的变迁必然造成传播方式和相应媒介的改革。

彭兰在《网络多媒体新闻》中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指出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全媒体的覆盖下,人们能够通过多种平台、多种视角、多种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接受,而在这个信息接受体系之中,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媒体,其本身都只是一种信息传播工作,受众需求才是全媒体环境下应当更加受到注重的一个传播因素。

总结起来说,国外学界倡导媒介融合,强调用技术手段将多个媒介的功能特性进行整合,实现新闻立体化传播。

而国内学界则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并对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路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现有研究对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模式的建构尚显不足,这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1.5研究路径与方法

1.5.1研究路径

不同的报业集团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环境,所拥有的资源也相差颇多,故而其全媒体转型的模式有所不同。

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某一报业集团转型过程的记录和经验总结,而没有能够建构起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通用模式。

转型模式是对报业集团在转型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采用的路径的总结,对成功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要建构起适用于多数报业集团的模式,就必须首先梳理我国报业集团在全媒体化转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明确转型面临的困难;

随后,有针对性地从转型成功案例中寻找亮点,总结成功的要素,并建构通用模式。

因此,本文将首先从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困境出发,通过借鉴成功案例,建构转型模式,并从安徽报业集团的实际案例出发,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和关系入手,分析其转型原因和转型内容概况,庖丁解牛式的对安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实践进行解析。

最后,分析安徽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困境和出路,并提出对策。

本文研究路径

1.5.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1.5.1.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主要研读报业的全媒体的发展相关学术著作及期刊论文,搜集安徽报业集团的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为研究积累丰富的文献资料;

同时,通过对这些学术成果的研读,为更好的研究报业全媒体转型打下基础。

例如,张菁菁的硕士论文《报业全媒体化的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刘华娜的硕士论文《中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研究》和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论文《论报业全媒体发展》从中国的报业改革入手,探析中国的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的问题、现状和模式。

1.5.2案例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亦称个案研究,本文以安徽报业集团为个案展开研究,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在报业集团全媒体化转型中的一般规律,以期对我国报业的全媒体转型起到有益作用。

安徽报业集团是安徽地区区域内实力最强、而且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报业集团,也是安徽唯一的一家集团报业公司。

“安徽报业集团以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为核心,现拥有《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文摘周刊》、《安徽日报·

农村版》、《安徽法制报》、《江淮时报》、《世界报》、《双语学习报》、《新闻世界》、《数码娱乐DVD导刊》、《财经博览》杂志、“中安在线”网站等九报三刊一网”。

随着全媒体化浪潮的侵袭,安徽报业逐渐开始转型,从其旗下经营的业务从单一的纸质媒体,逐渐增加到集合了纸媒、移动手机报、互联网网站等多种媒介形态为一体的全媒体集团,并且在全国诸多纸媒中实现良好的转型效果。

本文就以安徽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化转型战略为基点,利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对安徽报业的全媒体化战略转型进行探析,特别对其转型中的转型重点、转型模式、转型实践进行解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作为对安徽报业集团全媒体战略转型的成败研究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探究安徽报业集团在转型中遇到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安徽报业集团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通过对安徽报业集团的个案分析,能够总结出中国的纸媒在进行全媒体化转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一些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传统报业集团的发展进行审视,使得纸质媒体在这个全媒体大战的时代,及时进行传播方式的改变,突破传播效果的瓶颈,利用全新的平台和渠道,真正实现多种媒介的融合,实现综合性整合,以此提升整个纸媒行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抵抗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更多的是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在全新的环境下使纸媒焕发出新的生机。

除了安徽报业集团,国内还有很多报业集团都在酝酿全媒体化转型,将进行转型的报业集团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总结报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更好发掘安徽报业集团的长处和短处。

1.6本文主要工作

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就研究命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释,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阐释相关理论;

在针对对中国国内的报业集团的全媒体的模式分析,主要从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内容、国内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的模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并且从安徽报业集团的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安徽报业集团在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