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475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标准规程

标准规程是指导生产、设计、施工最重要的依据,为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十大优点

一.100年寿命的结构主体 

 

由于网架板特殊的三维受力钢筋结构和工厂标准化焊接生产,使得受力体更加坚固可靠,大大延长了建筑主体的寿命。

通常建筑主体寿命70年,结构体寿命可达100年。

结构体系中,保温系统隐藏于建筑结构夹层中,建筑结构和保温结构合二为一。

保温系统和建筑结构同寿命,达100年,而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需要维修。

三.耐火极限4小时 

比传统结构提高1小时 

国家标准规定,主体结构耐火极限一级为3小时,二级为2.5小时。

而结构主体,保温体系和主体结构系统一起,由国家实验室试验结果耐火极限为4小时。

让生命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

四.抗震等级提高3个烈度 

因体系是一种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70%以上的构建由工厂按标准流程焊接完成,加之其特殊的三维钢筋网架,大大提高了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其抗震性比砖混结构提高3个抗震等级,优于框架结构。

五.使用面积增加5-12%

结构墙体相对较薄、自重轻、和砖混结构相比可以增加套内实际使用面积5-12%,和普通剪力墙结构相比使用面积增加2%以上,同时又减少了地基及基础的负荷。

六.施工周期提前至少3个月

保温系统和建筑结构一次浇筑而成,和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省落了主体完工后的外墙保温工序(外墙砂灰找平、粘贴保温板、用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抗裂砂浆罩面等),该工序最少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

七.瓷砖粘贴墙面0处理

由于坚固而特殊的5cm厚外露混凝土结构,可以直接粘贴大理石或瓷砖,不需要对保温墙面做任何加固处理。

而传统保温,必须增加一层钢丝网、抗裂砂浆和锚固件,延长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材料和人工费,而且瓷砖寿命无保障。

八.造价低10-30元/平米

因结构施工速度快,节省开发期内大量的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

在节能达到65%标准的基础上,每平米比其它结构形式综合造价低10-30元。

九.100%供货保障L网架板大工业化生产,产量高,0养护,即产即用,确保大规模供应。

十.360°

绿色环保

总结;

不使用任何粘土制品,节约耕地和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该结构保温系统和建筑结构同等寿命,100年不需要维修和更换,减少因保温系统更换带来的二次、三次、四次污染(每次的维修和更换都会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100年内可减少建筑垃圾50%以上。

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应用范围

(1)热工适用范围 

由于复合剪力墙中保温板的材质及厚度可以任意变化,达到不同的节能标准,故可以应用到严寒、寒冷、夏热冬冷等所有热工分区的建筑。

(2)高度适用范围

建筑体系技术的建筑物高度适用范围建议按《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中关于剪力墙结构的相关规定执行,且同时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A级高度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具体可参见下表

结构类型

烈度

7

8(0.2g)

8(0.3g)

框架剪力墙

100

80

60

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30

筒中筒

130

注:

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板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3.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4.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用有效的加强措施。

(3)建筑物用途

作为一种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体系技术主要用于纵横墙较多的民用建筑,如住宅楼、办公楼等;

在多层及高层建筑施工时,目前主要采用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作为一种自承重隔墙板,复合墙体可以和框架架构及钢结构相结合,应用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大跨度建筑;

且由于两侧混凝土层均较薄,故建议采用两侧喷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喷抹混凝土施工工艺还可用于农村低层建筑及温室大棚、养殖场等设施农业建筑。

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简介

建筑体系(CompositeLight-weight英文“复合轻型”之缩写)是将一种永恒的节能技术措施融入墙体中,构成的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它将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组合成网架板作为墙体的骨架,两侧浇注混凝土后发挥受力和保温的双重作用。

实现了墙体改革、建筑节能和建筑工厂化的要求,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建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

其最大优势:

可使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不需对保温层进行维护、维修,解决了目前普遍采用外墙粘贴、外挂保温层技术易产生的裂缝、空鼓、渗漏、脱落、易发生火灾等隐患及寿命短造成后期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大量维修投资的问题。

并可直接进行结构外墙体的各类外墙面装饰工程。

关于建筑体系的说明 

技术特点

1.高达75%的保温隔热节能标准

2.极限承载力:

复合混凝土剪力墙=1.14倍的实体混凝土剪力墙

3.结构自重比砖混结构减轻50%

4.体系扩大住房使用面积8-10%,即建筑面积100㎡的住宅使用面积从83㎡提升至92㎡左右

5.体系在8度及8度以下设防的地震区足够可靠。

6.比砖混结构(30年)延长使用寿命30年以上 

建设条件、生产规模 

1.大型生产线项目=20亩工厂用地和5000平方米厂房+设备、技术——年产60万平方米网架板,满足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设的需求。

2.中型生产线项目=15亩工厂用地和2500平方米厂房+设备、技术——年产25万平方米网架板,满足4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设的需求。

3.小型生产线项目=10亩工厂用地和2000平方米厂房+设备、技术——年产15万平方米网架板,满足2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设的需求。

硬件技术构成 

1网架板平网自动焊接系统=计算机中心控制系统+各种规格CL网架板平网自动焊机

2建筑体系喷射混凝土设备

一结构构成

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现浇楼(屋)盖连接而成的整体现浇结构。

复合墙的墙体骨架即网架板,该网架是由将隔热的聚苯泡沫板夹在中间,两侧用钢丝网及斜插钢丝与聚苯泡沫板固定,形成空间受力桁架,施工现场在网架板两侧浇注自密实混凝土后发挥受力作用,是一种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技术特点

①结构体系自重小

②复合墙和异型柱框架协同作用

③结构破坏形式为弯剪型破坏

④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原理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似,

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三安装过程

①现场在网架板两侧预制混凝土垫块(或水平浇筑薄侧混凝土)

②基础或下层锚筋留设

③普通钢筋工程,柱钢筋场地外绑扎及安装就位

④网架板的吊运、安装

⑤锚筋的绑扎,将网架板用锚筋与周边边缘构件(梁、柱)绑扎连接

⑥模板工程,同普通剪力墙模板的支设

⑦混凝土工程复合墙体及其相连的柱采用塌落度在280㎜左右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⑧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河南省推行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实施方案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以下简称“一体化技术”)是集保温隔热与围护结构功能于一体,具有结构保温和结构防火性能,可有效实现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推行一体化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是深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

为加快新型节能保温结构技术在我省住房城乡建筑领域应用,逐步限制淘汰落后传统外墙保温技术,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为根本,以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为重点,紧紧抓住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机遇,按照《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纵深发展,大力推行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全面提升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努力实现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到“十二五”末,全省采用一体化技术的新建建筑,力争达到城镇建设工程总量的10%以上,2020年,力争达到40%以上。

郑州市2015年底保障住房、政府投资的公益性民用建筑项目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合村并镇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组团项目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

2.鼓励全省具备一体化技术推广条件的市、县(市),2014年主城区内新建工程大力推行一体化技术,其他市、县(市)2014年底前启动一体化技术试点示范。

3.支持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各类示范项目、政府投资及重点项目,率先采用一体化技术;

其它新建民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项目优先选用一体化技术。

引导绿色农房建设项目开展一体化技术试点示范。

4.“十二五”期间,建设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保温结构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10个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精、产品质量优的骨干企业。

三、工作重点

重点推广技术:

经充分研究论证,并经工程实践,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混凝土保温幕墙建筑体系、夹膜喷涂混凝土夹芯剪力墙建筑结构技术、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非承重自保温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体系、现浇泡沫混凝土结构体系等作为重点推广一体化技术。

重点推广领域:

一是政府投资及重点项目先行。

全省新建各类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凡适用一体化技术的项目应率先推行。

二是保障性住房项目先试。

全省新建保障性住房、凡适用一体化技术应用工程,要率先组织试点示范。

三是示范市县整体推行。

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及绿色生态城区的新建项目要建立整体推进方案,明确推进目标,结合示范项目整体推进一体化技术应用。

四是商业项目鼓励推行。

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推行一体化技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一体化技术示范小区;

支持绿色农房建设应用一体化技术。

鼓励农民在新建和改建农房时采用一体化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推广方案。

经过工程实践及试点示范,我省已经具备规模化推广一体化技术的基础条件。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设立或依托一体化推广应用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并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推广应用规划方案。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迅速推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

(二)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编制一体化技术系列标准,为一体化技术的全面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加大建设科技投入,提高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联合研发能力,研究制定不同技术定额及造价标准。

培育一体化技术服务机构。

研究开发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利废新型墙材,支持非烧结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科技创新,逐步淘汰各类落后技术和过渡性产品,为一体化技术的全面推广打好基础,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立技术认定制度。

对一体化技术实行认定制度,省厅将制定一体化技术认定实施细则,组织专家对一体化技术进行论证,符合要求的颁发认定证书,定期公布通过认定的一体化技术目录,通报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经济技术条件、建筑结构特点、产业发展情况等,合理确定适宜发展和推广的一体化主导技术。

(四)培育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合理布局、稳步推进,优化机制、创新发展”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生产企业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培育建设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依据各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建设生产基地,重点做大做强一批生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产品先进化的龙头企业。

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体化技术产品,确保一体化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

“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市县要建立能够满足辖区工程需求的一体化技术生产基地。

(五)强化过程监管。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一体化技术产品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是建设单位在不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一体化技术及产品,合理控制建筑节能工程增量成本。

二是设计单位应优先选用一体化技术,并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工程项目,兼顾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操作性与经济适用性;

设计文件中节能专篇应明确一体化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施工图应有节点构造详图。

三是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加强对建筑保温和结构之间构造措施的审查,确保建筑保温符合节能标准要求。

四是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要点,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五是监理单位应查验一体化技术体系相关组成材料性能认定证明文件以及相关组成材料的品种、型号、合格证、生产日期和型式检验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

六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一体化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和节能标准贯彻实施。

七是一体化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应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六)加强政策激励。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委(局)要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体化技术政策激励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现有激励政策,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一体化技术产品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

对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单位预缴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适当提高返还比例。

对采用一体化技术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星级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中州杯、鲁班奖等评优评奖项目。

鼓励各市县出台推广一体化技术激励政策,对经认定的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和技术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各部门要对项目实施单位实行全程服务,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为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创造宽松环境。

(七)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住房城乡建筑部门要加强横向合作,共同推进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

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一体化技术特点优势,为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要针对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等从业人员,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岗位培训、技术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提高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迅速推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我省的应用。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郑建文〔2015〕78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建筑保温

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工作的通知

各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建设局,各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施工图审查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工作的通知》(豫建〔2015〕8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实际,现就我市进一步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以下简称“一体化技术”)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工作开展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实现建筑保温功能与墙体围护功能于一体,具有较长的耐久性且有利于建筑防火要求的新技术。

该类技术具有保温与结构同寿命、施工方便等优点。

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通病和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对于提高我市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各开发区、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建筑保温全寿命周期的观念,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推广应用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广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郑州市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建委主任任组长,主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勘察设计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建筑节能与科技处。

各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各负其责抓好落实,保证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理顺管理部门的关系,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抓好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工作。

(二)认真落实工作目标。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包括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区和各县、市、区)新建保障性住房、政府主导或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拆迁安置房等执行绿色建筑的项目应率先采用,学校、幼儿园、医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一体化技术。

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应用一体化技术,引导新建和改建农房应用一体化技术,对防火安全性能或使用功能有特殊需要的建筑提倡采用一体化技术。

2016年7月1日起,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应全部采用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设计、建设。

(三)加强过程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积极推进“CL建筑体系”、“SW建筑体系”等一体化技术。

项目建设单位及建筑设计单位要在省住建厅认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采用适宜的一体化技术。

加强一体化技术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的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节能效果。

建设单位不得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采用一体化技术及产品,在省住建厅认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适宜的一体化技术。

设计单位应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体化技术等相关规程进行设计,设计文件中的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应明确一体化技术体系及建筑节能的各项性能指标,施工图中应有相关节点构造详图。

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加强对建筑保温与结构之间构造措施、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参数等审查,将一体化技术设计纳入建筑节能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内容,确保建筑保温与防火等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应采用而未采用一体化技术进行设计的项目,建筑节能方案审查及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

执行绿色建筑的项目未采用一体化技术进行设计的,绿色建筑审查也不予通过。

监理单位在材料进场时,应查验一体化技术体系的性能检验报告、产品规格、外观、尺寸、质量证明文件等是否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确保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规程,一体化技术相关要求强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一体化技术工程的巡查力度,按照建筑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项目(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施工实施过程监督管理,对于应采用而未采用一体化技术进行设计、施工的项目,不予通过建筑节能审查备案和专项验收。

(四) 扶持完善基地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成熟适用”的原则,鼓励支持一体化技术研发、产业化基地建设。

各产业化基地要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选产品生产辅助建材,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供应。

(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通过组织举办大型一体化相关技术规程培训班、技术观摩现场会、技术研讨会以及企业内部技术培训、新闻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培训并宣传一体化技术有关知识,使广大建筑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及监督管理机构等单位相关人员掌握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营造推进一体化技术的浓厚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一体化技术的认知度。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推广应用一体化技术专家组和技术支撑单位,研究解决推广中的技术难题,确保一体化推广应用顺利实施。

  2015年9月20日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9月22日印发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本公司主要生产供应:

1设备类,泡沫板设备,干混砂浆设备,钢丝网架泡沫板设备,装配式建筑设备,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设备,轻质隔墙设备,废泡沫造粒设备,废秸秆再利用做建材设备,防火聚苯板渗透设备,保温材料设备,岩棉板设备,泡沫线条切割机,抹灰机,塑料系列设备,节能减排

环保设备,便携式水切割设备。

2产品类,保温材料系列,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板材,装配式建筑产品系列,防火门,防火窗,防火玻璃,超薄防弹玻璃,防台风玻璃窗,轻质隔墙板,装配式装修板,除霾新风系统,消防强排风管道,排水板等建筑类产品。

3服务类,危爆产品的冷切割拆除,保温材料生产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服务,承接设备类,建筑类,化工类,工业类疑难杂症。

4施工类,外墙保温施工,涂料施工,防火门通风管道施工,轻质隔墙施工,不锈钢铁艺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技术推广、工程施工、产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节能减排服务企业,致力于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水刀的研发与推广。

自2007年成立以来把建筑保温节能泡沫板及砂浆系列设备和水切割设备作为主营业务,主产A级防火保温板设备,A级防火改性聚苯板渗透设备,泡沫聚苯板设备,挤塑板设备,装配式建筑设备,钢结构装配式房屋设备,碳质木质素气凝胶保温板设备,石墨聚苯板设备,钢丝网片织网机,钢丝网架织网焊接插丝机,保温板双面抹灰机,EPS保温空腔模块设备,免拆外膜板保温结构一体化生产线,砌筑砂浆生产线,灌浆料生产线;

自流平砂浆设备,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设备,阻燃B1B2级泡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