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472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8

5.6

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B.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C.应在50~55℃之间缩小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酵母菌可用pH<7的培养基

B.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乳酸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

C.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D.涂布器的灭菌是将涂布器末端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浸泡后在酒精上引燃

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和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B

在生活中可以采用明矾来净水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NH4)2CO3沉淀会降低肥效

D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

海轮外壳的钢铁和锌与海水形成原电池,铁充当正极被保护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使溴水褪色

B.在蛋白质溶液中加CuSO4粉末后出现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C.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20%的稀硫酸,水解后,立即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证明有葡萄糖生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吸热反应都是不自发的

B.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则该反应的△H<

C.室温时,稀硫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D.1molS完全燃烧生成SO3(g)时,所放出的热量是S的燃烧热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中混入少量乙烯时,可用KMnO4酸性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B.在配制银氨溶液的过程中,将稀氨水逐滴滴入AgNO3溶液中直至生成沉淀刚好消失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实验结果偏低

D.用标准液HCl滴定待测液稀氨水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11.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①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②由乙烯制氯乙烷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由苯制取溴苯⑥由苯制取环己烷⑦由苯制取硝基苯

A.②③⑥B.①⑤⑦C.②⑥⑦D.③⑤⑦

12.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显弱酸性     

B.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NaOH

D.该物质可用来鉴别FeCl3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0的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到10倍后,溶液的pH=9

B.下列离子在由水电离出的c(H+)=1×

10-12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K+、Cl-、CO32-.NO3-

C.相同浓度的(NH4)2CO3与(NH4)2SO4溶液相对比,前者的PH较小

D.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则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Na+)>c(HSO3-)>c(H+)>c(SO32-)>c(OH-)

二、不定项选择题(14-18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21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

14.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定义式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F成正比,与I成反比

B.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方向与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C.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方向与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反

D.在某一磁场中,同一点的B是相同的,不同点的B一定不同

15.如图所示四个电路,能够实现升压的是

 

16.如图所示,矩形线框在磁场内做的各种运动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是

17.如图所示,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且恰好从正极板边沿飞出,现在使电子入射速度变为原来的

,而电子仍从原位置射人,且仍从正极板边沿飞出,则两极板的间距应变为原来的

A.3倍B.9倍C.

倍D.

18.如图所示,虚线1、2、3、4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零.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9eV和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时,它的动能应为

A.34eVB.68eVC.21eVD.13eV

19.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与电场线平行,ac与电场线垂直,则

A.a点的场强可能为零

B.b点的场强大小大于a点的场强大小

C.d、a间的电势差大于d、c间的电势差

D.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等于在c点的电势能

20.

如图所示为一速度选择器,两极板P、Q之间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束粒子流(重力不计)以速度v从a沿直线运动到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的带电性质不确定B.粒子一定带正电

C.粒子的速度一定等于

 D.粒子的速度一定等于

21.将阻值为10Ω的电阻接到电压波形如图所示的交流电源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的有效值为10VB.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C.通过电阻的电流有效值为

AD.电阻消耗电功率为5W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实验题(22题6分,23题8分)

22.(每空2分,共6分)某同学用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的表头,如图所示,通过S的闭合或断开实现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V、1A的多用电表。

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

回答下列问题:

(1)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 

(填“电流”、“电压”)。

(2)表笔A应为 

色(填“红”或“黑”)。

(3)定值电阻的阻值R2= 

Ω。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23.(每空2分,共8分)用图甲中所示的电路测定一种特殊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它的电动势E约为8V,内阻r约为3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40mA。

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定值电阻充当保护电阻,除待测电池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A(量程0.05A,内阻约为0.2Ω)

B.电压表V(量程6V,内阻20kΩ)

C.定值电阻R1(阻值100Ω,额定功率1W)

D.定值电阻R2(阻值200Ω,额定功率1W)

E.滑动变阻器R3(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4(阻值范围0~750Ω,额定电流1A)

G.导线和单刀单掷开关若干个

(1)为了电路安全及便于操作,定值电阻应该选 

;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均填写器材名称代号) 

(2)接入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后,闭合开关S,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 

V,内阻r为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计算题:

24.(12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金属板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出发,经电场加速后射出,并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求:

(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粒子从电场射出时速度v的大小;

(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25.(21分)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夹角均为θ=37°

,导轨间距为lm,电阻不计,导轨足够长。

两根金属棒ab和a'

b'

的质量都是0.2kg,电阻都是1Ω,与导轨垂直放置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两个导轨平面处均存在着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相同。

让a'

固定不动,将金属棒ab由静止释放,当ab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整个回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6W。

求:

(1)ab达到的最大速度多大;

(2)ab下落了60m高度时,其下滑速度已经达到稳定,则此过程中回路电流的发热量Q多大;

(3)如果将ab与a'

同时由静止释放,当ab下落了60m高度时,其下滑速度也已经达到稳定,则此过程中回路电流的发热量Q'

为多大.(g=10m/s2,sin37°

=0.6,cos37°

=0.8)

26.

(1)(5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B.“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可将纯油酸直接滴入浅盘的水面上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一定为零

E.物体温度降低时,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圆形汽缸内部底面横截面积为s=10cm2,内部高为l=0.8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有少量空隙),汽缸中用质量为m=2kg的光滑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柱长度为l1=0.4m。

现用力缓慢拉动活塞,整个过程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p0=1×

105Pa,g取10m/s2。

(i)活塞向上移动x=0.2m时,求拉力F的大小;

(ii)通过计算判断,活塞从汽缸中拉出时,汽缸是否离开地面.

27.

(1)赤水晒醋是我们遵义特产之一,其中含有一定量的CH3COOH。

写出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

在已达平衡的乙酸溶液中加入一定的CH3COONa,该溶液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燃料电池的燃料可以是氢气、甲醇等。

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甲醇—空气燃料电池。

这种稀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传导O2-。

¢

Ù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是 

负极反应是 

Ú

在稀土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中,O2-的移动方向是 

Û

甲醇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直接产生动力推动机动车运行,而科技工作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甲醇燃料汽车,主要原因是 

(3)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aq),在25¡

æ

时,Ksp(AgCl)=1.8×

10-10。

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

100mL蒸馏水中;

100mL0.2mol/LAgNO3溶液中;

100mL0.1mol/L氯化铝溶液中;

Ü

100mL0.1mol/L盐酸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

其中¢

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28.遵义市某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我校课题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

?

.课题小组研究发现,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1.25?

时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溶液。

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10-6

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试样的pH= 

.课题组就其酸性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O2(g)

2NO2(g),下列状态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NO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D.O2的消耗速率和NO2的消耗速率相等

(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反应原理为:

C(s)+2NO(g)

N2(g)+CO2(g),T?

时,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molNO和2.030mol活性炭(无杂质),平衡时活性炭物质的量是2.000mo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达平衡时,若再向容器中充入0.04molNO,0.03molN2和0.03molCO2,则平衡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研究

(1)CO或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来合成甲醇。

工业上常用CO和H2制备CH3OH的反应为:

CO(g)+2H2(g)

CH3OH(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5min,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2)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的相关反应如下:

C(s)+H2O(g)=CO(g)+H2(g)?

H=+131.0kJ/mol

CO(g)+H2O(g)=CO2(g)+H2(g)?

H=-43kJ/mol

CaO(s)+CO2(g)=CaCO3(S)?

H=-178.3kJ/mol

计算反应?

C(s)+2H2O(g)+CaO(s)

CaCO3(s)+2H2(g)的?

H=_______kJ/mol;

3.对硫的氧化物的研究

SO2可被Na2FeO4氧化而去除污染,工业上用Fe和石墨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

写出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29.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

cm-3

乙醇

-117.0

78.0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配制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

的混合溶液。

按右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

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3~5min。

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蒸馏。

最后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4)步骤¢

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爆沸,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玻璃的仪器有________;

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________(填¡

°

下口放¡

±

或¡

上口倒¡

)出。

(6)通过分离后饱和碳酸钠中有一定量的乙醇,拟用右图回收乙醇,回收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是;

找出右图中的错误。

30.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合成聚酯类功能高分子材料R及某药物合成原料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

已知D与乙醇属于同系物,E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

Ã

3

(1)Y的名称是 

R的官能团名称是 

E的分子式是 

(2)反应¢

ö

的反应类型是 

X最多有个原子共面。

(3)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Y的其余几种同分异构体 

(5)已知: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甲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苯甲酸乙酯,合成路线是:

31、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果汁生产过程中常添加果胶酶,是因为它能分解果胶——植物_______________(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可解决 

等问题。

(2)图乙装置中长而弯曲的排气管的作用是。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相关的反应式是:

(4)完成过程①后,实现果醋制作需要的条件是:

32、下面是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Na2HPO4

K2HPO4?

7H2O

MgSO4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蒸馏水

2.1g

1.4g

0.2g

10.g

1.0g

15.0g

定容至1000ml

(1)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来分,属于培养基;

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

(2)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可向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

若该细菌能分解尿素,则指示剂变色,所依据的原理是。

(3)如果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以采用法接种。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33、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数量不得低于1×

106个。

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

培养基的碳源为 

(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

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2)样品稀释:

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

然后进行系列梯度稀释操作,得到稀释105、106、107倍的样品。

(3)培养与统计:

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

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稀释度(倍)

105

106

107

平板

1

2

平板菌落数(个)

433

422

444

78

74

82

10

6

8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 

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每毫升样品中乳酸菌数量为 

个。

(4)在培养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原因是。

34、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某同学拟利用固定化酵母菌生产果酒。

具体操作如图所示:

(1)图中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的状态。

(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2点)

(4)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制成固定化酶,采用的方法是 

与传统酶的应用技术相比,此技术的优点是 

35、薄荷精油具有清咽润喉、消除体味、舒缓身心的功能。

如图为薄荷精油的提取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薄荷精油具有的特点,因此可采用图示装置进行提取。

该装置收集得到的并不是纯净的薄荷精油而是乳浊液,是因为:

(2)据图分析,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的目的是。

(3)向乳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薄荷油将分布于液体的 

(填¡

上层¡

下层¡

),然后用 

将这两层分开。

分离得到的薄荷油油层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可用 

吸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经过滤去除一些固体即可得到薄荷油。

(4)不能采用上述装置提取橘皮精油的原因是:

遵义市南白中学2018-2019-2高二第二次联考答案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序号

4

5

答案

2、非选择题(共54分)

31(除特殊标注为外,每空2分,10分)

(1)细胞壁和胞间层(1分) 

果肉出汁率低和果汁浑浊(答全给分)

(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1分)

(3)

CO2(1分)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4)接种醋酸菌,将温度升高为30-35℃,通入无菌空气(答出1点给1分,3分)

32(除特殊标注为外,每空1分,9分)

(1)固体该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繁殖(2分)

(2)酚红红在细菌分解尿素的过程中,细菌合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