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 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 曼延 总算
B.反应蔓延总算
C.反映蔓延终于
D.反应曼延终于
(1)反应:
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
②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
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此处应选用“反应”。
(2)曼延:
连绵不断。
蔓延: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扩展”的意思。
此处用于“火势”,应选用“蔓延”。
(3)总算:
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
终于: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依据句中“这几年虽然很艰难”,应选用“总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当前在中国周边出现的一些事态,有不少缘起于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制造麻烦“阻击”中国加速发展的原因。
B.通过人工增雨措施,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今年共增加降水近43亿立方米。
C.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决定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能否平安度过“广寒宫”低达零下180摄氏度的寒夜。
D.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的工作人员在彩涂板上涂上一层氟碳层,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同位素核源应用的成功与否”。
D项,“被”前缺主语,应加上“这种氟碳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 ,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
因其“通俗性与口语性”,所以“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因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大众喜爱;
“学习和掌握俗语”,与“丰富……”和“汲取……”相关;
“运用”带来的结果,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所以答案选B项。
二、诗文阅读鉴赏(39分)
(一)(2014·
山西原平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9分,每小题3分)
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
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以维系人的心态平衡,而且可以使人的感情沸腾、升华,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语)。
荀子早就提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烈情感特征。
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就像让·
保尔说的:
“因为有了你,幽闭的心儿呼应起来,因为有了你,在荒漠中遥遥相隔的声音连接了起来。
”同时,因为声波的谐振片能调节生物内部的平衡机制和促进新陈代谢,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慢乐章,它每分钟六十拍的节律,正好和人的正常心跳一致,因此,常作为“维生素M(music音乐)”来维系人的生理、心理的平衡与和谐。
美国在1934年成立了一家专门设计和制作各种场合所用的背景音乐和特种音乐的公司,叫“穆扎克”,它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十七个国家的几十万用户中去。
听了这些音乐,秘书的打字错误可以降低百分之四十,而用于超级市场的音乐可以挽留顾客在店内多留三分钟……
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特别是青年人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所以我们得用一只“招风耳朵”来听它。
有时,它以高度刺激(嘶裂的吼声、震耳欲聋的电声、重低音)与高度单调(单一强拍的重复)相结合的高度自由、高度宣泄的摇滚乐出现;
有时则沉醉于轻声唏嘘,低语回荡的“情调音乐”。
这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在这里找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本我。
现代音乐由于它的实验性与超前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属于未来的。
一方面,它表现了被异化了的现代人的孤独、无助的精神境界,同时反映了音源无限扩大后的光怪陆离、斑斓多彩的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
既然有如此“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就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受。
多元文化的“交叉感染”,“轻”“重”音乐之间的鸿沟已非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而是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的了。
“超级天才指挥”普列文一面身兼三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一面却在洛杉矶的夜总会里组织了一个爵士乐队。
他说:
“我唯一的原则是不论演员们做什么,只要他们不亵渎音乐就行。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将爵士乐融入交响乐之中,创作了轰动乐坛的《蓝色狂想曲》,使他成为“爵士阵营和正统音乐之间的一个纽带”。
法国作曲家米约的创作深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在他创作的芭蕾舞曲《世界的创造》中只用了一个十七件乐器的爵士乐队;
至于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干脆被称作“法国的——爵士的”,在他的《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维特勃斯克》和《交响颂歌》中,爵士乐几乎成了他的“母语”……
世界真奇妙,音乐有多好。
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来听音乐吧!
(摘自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恒久不衰,闪烁异彩。
B.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时而震耳欲聋,时而低语回荡,受到青年人的青睐。
C.现代音乐是属于未来的音乐,这种说法如从其实验性与超前性而言,是可以的,它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
D.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听音乐,就是要从古典、流行、现代音乐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音乐的美好。
原文第一段是说古典音乐的精粹闪烁异彩。
A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这一点,得到了让·
保尔很形象的解释。
B.“穆扎克”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中,用户听了这些音乐,都收到了预期效果。
C.摇滚乐与“情调音乐”风格迥异,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
D.现代音乐“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要求我们应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受。
“世界各地”“都收到了预期效果”表述不准确。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斯洛所谓古典音乐能使人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与荀子所谓音乐“入人也深”的特征相契合。
B.如果人的生理、心理失衡,最好是听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听听巴洛克时期的慢节奏音乐将大有益处。
C.爵士乐在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中,几乎成了“母语”,说明爵士乐是其最擅长的表现手段。
D.普列文、格什温、米约与科普兰等音乐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了不同音乐之间可以走向相互渗透与补充。
“早期作品”应为“《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维特勃斯克》《交响颂歌》”。
(二)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第9~10题。
(10分,每小题5分)
我是一条小河
冯 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9.诗中的“小河”和“大海”各象征什么?
要理解诗歌中形象的象征意义,首先要整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然后抓住形象特征加以分析。
“小河”象征多情的男子,“大海”象征封建的礼教及守旧势力。
10.诗的后四节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概括后四节诗的内容,结合整首诗的情感主旨,可以明显地看出采用了衬托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衬托。
诗的第二、三节正面写出主人公的柔情,柔波那“荡荡”“粼粼”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主人公的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净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
它和下面第四、五节写的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衬托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1~12题。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1.请说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与“咽”两字运用的妙处。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军时的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
“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激烈。
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军的机敏。
“碎”与“咽”两字,首先是以声衬静,巧妙地点出了红军行军一事;
其次是这些声音都压得很低,烘托出红军行军时军纪严明与动作敏捷;
最后还可看出当时环境的艰险与红军的小心翼翼。
12.请说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词中的作用。
这两句词是下片的开头,由上片的写景转为直抒胸臆。
分析其作用,要结合上下片的内容和情感的变化,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这两句写出了红军藐视困难,敢于和困难作斗争而且有信心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由上片的写景转入抒情,情感基调由阴沉抑郁变为凄厉悲壮,豪气突升。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14题。
一片槐树叶
纪 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13.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作简单分析(不超过80字)。
抓住“欣喜——伤感”的变化来回答。
诗人刚见到槐树叶,仿佛又回到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但他很快又回到现实,这种心情立刻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故国难回,伤心又无奈。
14.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
请写出你的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语句要通顺,简单解释。
“一册古老的诗集”可能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是指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渝的追求。
三、(18分)
(2014·
大纲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听 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
雨,大概是古典的。
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
听雨有三个条件:
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
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
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
第三是有雨。
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
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
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
“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
……”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
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
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
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
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
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
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
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
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
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
(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
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
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
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
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
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
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
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
(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
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
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
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
(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5.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
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分析开头语句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雨是古典的”在结构上与题目和总领下文有关,在内容上不仅写出了听雨的感受,还写出了古今的差别。
只要围绕着两点解答即可得出答案。
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
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意思答对即可)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此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1)要明确雨声是“好乐师”的具体含义,这里是说雨声的优美令人沉醉,与人听雨时的特定情感融为一体,也自然为人所喜欢,从而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欣赏,寄托情怀。
可综合以上分析作答。
(2)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这里“雨多”,二是自己心情不好,难得“晴朗的天”,从选文来看,应是父母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这些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可怕的影响所致,将这两项内容展开分析表述即可。
(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
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
(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
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17.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从括号的使用情况来看,括号里的内容与正文抒发的情感有所区别。
从结构上来看,文字更加简约,却能很好地表现自己对听雨的乐趣,并与进城后难得听雨形成对比,使文章的思想意蕴更为丰富。
解答时一定不要偏离了文本,否则就会失去依托,答案就成了无本之木。
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
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
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18.“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
(6分)
答题时需要把文章写到的听雨的内容整合起来,第一处位于第4段,在“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上听雨给童年的自己的感受较为深刻。
第二处位于第5段,自己被下放到川滇边界山区,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怎么能不给他留下苦涩的记忆呢?
第三处位于第6段,在干旱的陕北,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
而这里的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这是为了表现温馨的记忆。
可以将这几方面加以整合,就能得出答案,但不能离开原文阐发。
第一问:
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
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
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
第二问:
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四、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9.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也苦笑几声。
(杜运燮《井》)
(2)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穆旦《春》)
(3)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
(蔡其矫《川江号子》)
(4)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闻一多《也许——葬歌》)
(5)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
(何其芳《预言》)
(6)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
(1)微雨来的时候
(2)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3)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4)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5)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6)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五、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20.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
句式一致,字数大致相等,联想恰当。
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渴望远方的绿洲;
辽阔长天, ;
苍茫大海, 。
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
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的使用,还要注意标点的暗示作用;
③注意原句的修辞手法,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④注意原句的修辞特点;
⑤注意原句的感情基调。
示例:
雄鹰点点,因为飞翔的心渴望高端的云层 帆影幢幢,因为远航的心渴望彼岸的港口
21.下面是歌颂青春的几句名言,请把它们改造成一个连贯的排比句。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莎士比亚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④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
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⑤啊,青春!
青春!
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兼顾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为了符合题目对句式的要求,对所给“名言”要进行加工:
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亚的;
有的需要进行提取,如雨果的;
有的提取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如李大钊、马克思的;
有的则需要在理解之后做较深层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
内容上,要尽量将材料原意保留完整;
形式上,要符合连贯排比句的基本要求。
(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青春,是时代的精神;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青春,是创造一切的希望。
(2)青春是珍贵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转瞬即逝的春光;
青春是饱满的,她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展示着时代的性格,孕育着时代的希望。
(3)青春的价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宝,是稍纵即逝的瞬间;
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性格;
青春的奥秘在于它总是希望做出一切,总是不断奋勇直前。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怀旧热潮,许多网友争相晒自己的珠算记忆和“技艺”。
有人说:
“一看见这算盘,就会勾起儿时上学时的记忆。
”听说珠算列入“非遗”的消息后,张先生忍不住又把算盘拿出来玩了一会儿,口里还念着“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的口诀。
一网友感慨:
“读小学、初中那会儿,看着外公打理账本的时候用算盘,那精确度,那姿态、神态,至今记忆深刻。
如今‘申遗’成功,也算是对祖先和老一辈的尊敬吧。
”有网友认为,小学应恢复算盘课,当然,学打算盘不一定要考试。
一时间,人们热议的焦点又变成了“课堂上的算盘是否应该响起来”。
算盘该不该进课堂?
请你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两条理由。
观点:
理由:
(1)应该进课堂。
因为珠算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承下去;
打算盘可以手脑并用,既练手也练脑,对开发智力有好处。
(2)不应该进课堂。
因为珠算早已离开人们的生活,喜欢打算盘的人已不多,教与学都有很大困难;
如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打算盘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
六、作文(60分)
23.(2014·
辽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