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3296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东芝怀抱诞生笔记本25年历程回顾文档格式.docx

1986年:

全球首款带硬盘的笔记本诞生

笔记本不配硬盘?

这着实让人纠结不已。

小编上中学的时候,信息技术课用的电脑就是没硬盘的,号称“无盘工作站”。

它每次重启后都会恢复到初始的状态,一切操作、变更都化作了浮云……这样的痛苦,25年前的笔记本用户想必也感同身受。

于是,东芝做出了改变。

1986年,全球首款带硬盘的笔记本东芝J-3100GT正式问世。

东芝J-3100GT笔记本采用了主频为8MHz的英特尔80286微处理器,其内存容量为640KB,其硬盘大小则为20MB。

别看这20MB不多,在当时却是一块很重的硬盘,东芝J-3100GT的体重因此上升到了5.7千克。

这一年,IBM也推出了自行研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不过,它不叫ThinkPad,而叫IBMconvertible5140。

IBMconvertible5140采用主频4.77MHz的英特尔8080处理器,搭配256K内存,内置两个软驱,其重量达到了5.5千克。

跟东芝J-3100GT比起来,IBMconvertible5140在存储方面还是很落后的,毕竟两个软盘加起来也离那20MB的硬盘存储空间差了一大截。

1987年:

全球首款商务笔记本诞生

笔记本装上硬盘后,重量增加得有些让人背不动了。

怎么办,还是东芝解决了问题。

在1987年,东芝推出了首台商务笔记本:

东芝T1000。

在外观上,东芝T1000笔记本电脑和它的前辈T1100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配置上,东芝T1000的改进也不多:

东芝T1000搭载了主频为4.77MHz的80C86处理器,拥有512KB内存、20MB硬盘和9英寸显示屏,可外接软驱。

由于其重量仅为3.0千克左右,商务移动计算从此成为可能。

从那时候开始,笔记本不仅仅是少数天才专用的高科技工具了,逐渐开始在商务应用中普及,用来传递文件、管理和配置收银机/取款机/广播机/录像机。

1989年:

东芝推出全球首款轻薄笔记本

1989年,东芝推出了又一款具划时代意义的笔记本——DynaBookJ3100。

它搭载了主频为4.77MHz的80C86处理器,配备了1MB内存、3.5MB硬盘。

其配置并不惊人,但是这款笔记本不仅是东芝笔记本DynaBook系列的最初尝试,也是全球首款轻薄笔记本。

它的重量只有2.7千克。

20年过去了,现在的主流笔记本差不多也这么重,而在当时,这款本真的是轻薄得惊人了。

1989年,苹果发售了首款笔记本MacPortable。

它内置来自摩托罗拉的16MHz处理器、256K内存、40MB硬盘,重达7.2千克。

把这款苹果笔记本跟东芝DynaBookJ3100对比一下,现在您感觉到东芝DynaBookJ3100SS001是多么轻薄了么?

1990年:

东芝推出全球首款带电池的笔记本和首款彩屏笔记本

1990年,人类迈进了20世纪最后10年,但笔记本依然离大众生活很远很远。

经过五年的进化,笔记本配上了硬盘,也变得便于携带了。

不过,在这一年,最值得关注的笔记本新品却重达8.6千克。

为什么呢?

这款东芝T5200C是全球首款带电池的笔记本、全球首款彩屏笔记本、全球首款使用80386处理器的笔记本。

作为一款“386”电脑,东芝T5200C的处理器主频达到了20MHz,内存也升级到了2MB,硬盘则扩容到200MB。

东芝T5200C的显示屏为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其分辨率达到了640×

480。

1991年:

东芝推出全球首款TFT液晶屏笔记本

1991年,东芝再接再厉,首先将TFT液晶屏运用到笔记本设计里。

20年来,TFT液晶屏一直是笔记本的主流配备。

即便在LED屏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笔记本仍坚持配备TFT液晶屏。

全球首款TFT液晶屏笔记本是东芝T3200SXC,搭载20MHz的386处理器,配了1MB内存、120MB硬盘,其显示屏分辨率依然是640×

480,其重量则降到了7.9千克。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1年,第一台苹果PowerBook也问世了,其型号是PowerBook100。

1992年:

ThinkPad诞生

1992年最值得注意的笔记本动态是:

第一台ThinkPad上市,其型号为ThinkPad700C。

ThinkPad700C拥有黑色方盒外形、红色指点杆两大特色,这一直延续到今天。

1993年:

笔记本开始使用锂电池全球首款手写本问世

为什么笔记本又变重了呢?

电池沉重是主要因素。

东芝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在1993年成功解决了问题,设计出了今天还在使用的锂电池。

1993年,东芝推出了第一台采用锂电池技术的笔记本PortegeT3400,其搭配的电池可使用6小时。

东芝PortegeT3400配置4MB内存、120MB硬盘,且预装Windows3.1系统,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东芝PortegeT3400提供了黑白屏(2599美元)和彩色屏(3900美元)两个版本,鉴于Portege系列的成功,东芝将“Portege”系列产品一直沿用至今。

同一年,IBM也创造了一项新纪录,推出了全球首款具备手写功能的笔记本——IBMThinkPad750P,将手写输入方式引入了笔记本电脑领域,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操作笔记本。

此外,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手写输入的笔记本,ThinkPad750P可以说是平板电脑的始祖。

1994年:

东芝推出全球首款奔腾笔记本笔记本开始使用光驱

有了重量级的竞争对手,东芝似乎显得更加劲头十足了。

1994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移动奔腾处理器的笔记本东芝T4900CT。

这台笔记本配备了Intel移动奔腾75MHz处理器、8MB内存、772MB硬盘,提供了分辨率为640×

480的10.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其整机的重量为3.1公斤。

从此,笔记本从“幼儿期”进入了“青春期”。

同一年,IBM推出了ThinkPad755cd笔记本,它是世界上首台带有CD-ROM光驱的笔记本电脑。

现在笔记本可以干更多的事情了,它也一步步走近消费者的生活。

1995年:

首款多媒体笔记本、首款个性本和首款带摄像头本

1995年,是笔记本的十周岁生日。

这一年,笔记本市场精彩异常。

东芝推出了全球首款多媒体笔记本Tecra730XCDT。

东芝Tecra730XCDT搭载了150MHz主频的处理器、16MB内存、2.02GB硬盘、10XCD-ROM,配备了分辨率为640×

480的12.1英寸TFT显示屏。

东芝Tecra730XCDT算得上是以娱乐应用为卖点的家用笔记本的先祖。

IBMThinkPad701c笔记本也于1995年推出。

它被称为“蝴蝶机”,其键盘采用独特的可伸缩式设计,已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同年,IBM还发售了ThinkPad850,这是全球第一款内建了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

并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录制视频信号。

1996年:

扩展坞、三防本、迷你本出现

奔腾核心助力多媒体,笔记本在1996年开始全面个性化潮流。

东芝首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配备扩展坞、可以与台式机联动的笔记本东芝Tecra720CT。

东芝DynaBookTecra720CT内置英特尔奔腾133MHz处理器,配有32MB内存和1.2GB硬盘,采用12.1英寸TFT显示屏。

这一年,东芝还推出了全球首款迷你笔记本电脑Libretto。

东芝Libretto是今天UMPC、slatePC、MID等产品的祖先。

松下在1996年推出了Toughbook笔记本,引入“三防”概念,做到了抗灰尘、跌落和水气,适合各种户外恶劣环境使用。

1997年:

全球首台带DVD光驱的笔记本

随着多媒体文件体积的增大,CD已经刻录不下了,DVD成为更好的选择。

1997年9月8日,ThinkPad770成为全球首款带DVD光驱的笔记本。

它也是全球首款14英寸笔记本。

1998年:

全球首台16:

9宽屏笔记本

现在适合全屏无黑边播放电影的16:

9宽屏相当流行了,不过这并不是新发明。

早在1998年,东芝就推出了全球首台16:

9宽屏笔记本Portege300CT。

东芝Portege300CT搭载了133MHz处理器、32MB内存、1.5GB硬盘,配备分辨最高为1024×

600的10.4英寸TFT显示屏。

这款笔记本当时可以流畅运行“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还能播放视频和音乐,把笔记本带入了家用娱乐时代。

1999年:

Ultrabase部件互换助力商务

而在1999年,商务笔记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9年,应用于ThinkPad570的“Ultrabase”概念将笔记本“超级便携”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Ultrabase允许用户在保持整机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各种外围设备来提升或者扩展笔记本计算机的性能,包括软驱、光盘驱动器、第二颗硬盘、ZIP驱动器、第二块电池等。

2000年:

第一个与消费者发生纠纷被人肉的笔记本厂商

在20世纪结束前,中国大陆的笔记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最具成长性的区域。

许多品牌的笔记本已经在中国大陆上市,它们的质量固然是参差不齐,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也是各有差别。

在竞争当中,品牌越来越重要。

从1998年开始,消费者王先生建立维权网站对自己购买的恒升笔记本作负面评价。

后来,他与恒升的纠纷逐渐升级,牵涉到《微电脑世界》杂志社和《生活时报》社。

诸多网民情绪激动地“人肉”了恒升,而恒升更把王先生告上了法庭。

最终,此事因2000年的法院判决消费者侵权败诉而落下帷幕。

不过,恒升笔记本从此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这个结局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10年后,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因产品质量发生纠纷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

消费者日趋愤怒,厂家则精明起来不会再去犯众怒,踏踏实实更换维修其实也许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001年:

移动PC低价搅局推动家用普及化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厂商争相推出“2999元笔记本”、“1999元笔记本”来争取用户的青睐了。

不过,在2001年的时候,情况却大相径庭。

那时候中国大陆市场的笔记本售价基本超过了万元,购买笔记本基本是单位买单。

因为,笔记本要么是用来办公的,要么号称是用来办公的。

由于笔记本普遍价格太过昂贵、选购笔记本又基本能报销,买家往往忽略价格因素,而更多地关注品牌知名度。

其实,中国的笔记本消费者总是把名牌知名度与产品质量划等号。

虽然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吃了不少亏,但是这种认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1年底,国产品牌福日新推出了一种名叫“移动PC”的电脑。

移动PC其实也是笔记本,只是它更像1990年以前的笔记本。

移动PC没有内置电池,其机身内部空间更充裕,配备了廉价的台式机主板、处理器和内存。

这样一来,移动PC就能卖得相当便宜。

果不其然,8999元、7999元、6999元、5999元……移动PC的报价不断刷出新低记录。

移动PC的出现从根本上撼动了价位高高在上的笔记本市场。

因为从2001年末开始,笔记本也跟随着移动PC降到了万元以内。

首先沉不住气的是大陆的国产品牌,接下来是台湾省的国产品牌,再接下来连ThinkPad、苹果都绷不住了。

价位上变了,机型也在起变化。

开始有消费者自己花钱去采购数千元的笔记本了。

这一批消费者往往是喜欢尝新的年轻的大学生、上班族,他们更注重笔记本的娱乐性能。

当时推出了不少娱乐机型的东芝、联想、华硕等品牌也因此受益匪浅。

2001年可以说是中国笔记本市场的转折年。

笔记本普及化、主流笔记本家用化成为了趋势,并且这两点到2010年的今天仍然没有变化。

2002年:

首款可遥控笔记本、键盘可跟机身分离的笔记本诞生

2002年,高举笔记本家用化大旗的东芝推出了两款独具特色的笔记本,再次显示出东芝在笔记本研发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2002年7月,东芝推出了一款键盘可以跟机身分离的笔记本东芝DynaBookP5/S24PME。

它设计了可以和主机分离的键盘,不仅能让用户在远离笔记本的地方遥控输入,还可以改善笔记本电脑的机体散热性能。

东芝DynaBookP5/S24PME采用分辨率为1280×

1024的16英寸显示屏,带给人们震撼的视觉感受。

同年,东芝还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配备遥控器的笔记本电脑东芝Satellite5110。

东芝Satellite5110配备了优质音箱、高亮度显示屏、高性能独立显卡,还内置了遥控器接收端并预备了遥控器。

2003年:

代号carmel迅驰平台诞生

2003年,笔记本从“青春期”迈入了“成年期”。

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无线移动计算技术品牌:

迅驰。

这一全新品牌代表了英特尔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最佳技术,基于全新移动处理器微架构和无线连接功能,并在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和移动性能方面具有增强特性。

第一版迅驰代号为Carmel,其三大核心部件包括:

代号为Banias的移动奔腾处理器;

代号为Odem的i855PM芯片组或代号为Montara的i855GM芯片组;

代号为Calexico的英特尔Pro/Wireless2100无线网络芯片。

Banias奔腾M处理器采用0.13微米工艺制造,技术架构继承于P6核心,拥有1MB二级缓存,100MHz外频。

正常电压版的Banias奔腾M处理器包括1.3GHz、1.4GHz、1.5GHz、1.6GHz以及1.7GHz等几个版本。

i855系列芯片组支持400MHz前端系统总线,支持AGP2x/4x图形总线,支持英特尔节能模式,支持PC2100/PC2700DDR内存。

英特尔Pro/Wireless2100无线网络芯片仅支持802.11b无线网络协议。

东芝PortegeR100是当时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这款12英寸笔记本的机身极为小巧精致,最薄处仅有14.9毫米,重量仅有1.09千克。

东芝PortegeR100的续航时间达到了8.1小时。

东芝PortegeR100堪称当今超便携笔记本的先祖。

2004年:

全球首款重量不到1千克的笔记本

竞争是进步的源泉。

2004年初,索尼推出了X505,一举摘回了最轻薄笔记本的桂冠。

索尼X505的最薄处为9.7mm,最厚处为21mm。

这款10.4英寸笔记本的重量仅为835克,首次跌破1千克大关。

不过,轻薄王者之争并没有结束。

4年以后的2008年,东芝推出了PortegeR500。

东芝PortegeR500仍然为12英寸笔记本,但采用SSD硬盘、不带光驱的型号仅重779克。

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东芝PortegeR500甚至比7英寸的上网本还轻。

笔记本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配置越来越新,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这给只专注高价、商务笔记本市场的IBM带来了沉重打击。

2004年底,IBM把PC业务整体卖给了联想。

此项收购于2005年中完成,最后一款来自IBM的ThinkPadT43随之受到发烧友们热捧,激进的发烧友们害怕ThinkPad从此消失。

不过后来,在联想的怀抱里,ThinkPad和ThinkCentre都活得很好。

2005年:

sonoma升级支持SATA和54Mb无线应用

2005年3月,英特尔升级了迅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占有率。

第二版迅驰代号为Sonoma,其三大核心部件包括:

代号为Dothan的移动奔腾处理器;

代号为Alviso的i915M芯片组;

代号为Calexico2的英特尔Pro/Wireless2200bg无线网络芯片。

Sonoma平台的主要升级是提供PCIExpressx16总线、DDRII内存插槽、SATA硬盘接口和802.11g标准54Mb无线网卡。

东芝推出的Sonoma平台笔记本dynabookVX/470LS首次搭载了哈曼卡丹音箱,将专业的音质效果引入了笔记本。

2006年:

napa平台开启双核运算时代

2006年1月,英特尔再次更新了移动平台,开始提供移动版双核处理器。

从carmel到Sonoma用了两年,从Somoma到Napa只用了一年,而Napa仅问世半年就升级了。

第三版迅驰代号为Napa,其三大核心部件包括:

代号为Yonah的酷睿处理器;

代号为Calistoga的i945M芯片组;

代号为Golan的英特尔Pro/Wireless3945abg无线网络芯片。

Napa平台引入了双核处理器,其芯片组支持的内存从DDRII533升级为DDRII667,其无线网卡也增加了对802.11a标准的支持。

2006年8月,英特尔新发布了代号为Merom的酷睿2处理器,Napa更新为NapaRefresh。

这一年,东芝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完美转身,东芝Napa本SatelliteL100卖到了5000元出头。

东芝的家用影音笔记本奠定了其“娱乐性一流、价位平易近人”的特色。

此外,ThinkPad也推出了廉价的R60e笔记本。

购买一款来自大品牌的实惠笔记本不再是梦想。

2007年:

SantaRosa引入极速无线

2007年初,英特尔再度发力,推出了第四版迅驰平台SantaRosa。

SantaRosa平台首次内置了802.11n无线网卡,极速Wi-Fi无线使得笔记本、高清设备、家电完美互联,构建起现代化的家庭影音方案。

第四版迅驰代号为SantaRosa,其三大核心部件包括:

代号为Merom的酷睿2处理器;

代号为Crestline的i965M芯片组;

代号为Kedron的英特尔Pro/Wireless4965agn无线网络芯片。

SantaRosa平台支持了DDRII800内存,增加了对802.11n无线标准的支持,还可选配迅盘来提升系统效率。

同年底,英特尔发售了代号为Penryn的45nm酷睿2处理器,SantaRosa也更新为SantaRosaRefresh。

SantaRosa其实有些生不逢时,因为2007年正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开始。

2007年的“金九月、银十月”成为了中关村经销商们心里永恒的痛。

消费者普遍手头较紧,倾向于选择廉价、大牌的笔记本。

顾客稀少,竞争激烈,坚持不住的小经销商纷纷倒闭。

2008年:

迅驰2、PUMA与ATOM平台绽放

2008年,代号为“Montevina”的迅驰2平台正式发布。

经过了五年六次升级,迅驰平台正式落幕。

迅驰2代号为Montevina,其三大核心部件包括:

代号为Penryn的45nm酷睿2处理器;

代号为Cantiga的芯片组;

代号为EchoPeak的英特尔802.11n+Wimax无线网络芯片。

Montevina平台支持了DDRIII内存,可选配第二代迅盘。

不要认为,现在笔记本只能靠配置来征服消费者了。

迅驰2笔记本东芝QosmioG50就不是靠配置名扬天下的。

东芝QosmioG50是第一款支持手势操控的笔记本,其内置的“东芝智能手势识别系统”无需鼠标、遥控器等外接设备,只需扫描用户的手势来实现轻松远程控制。

AMD也在2008年推出了PUMA平台,同样由三大部分组成:

代号Griffin的处理器、RS780M+SB700芯片组和无线网卡。

不过,2008年最热门的笔记本平台不是迅驰2,也不是PUMA。

金融危机使得廉价、娇小的上网本一问世就顺风顺水。

很大一部分准备购买笔记本的朋友最后都选择了上网本。

这些上网本绝大多数采用了英特尔ATOM凌动平台。

2009年:

CULVVSYukon,低功耗长续航成主题

进入2009年,经济开始有回暖迹象。

上网本的平庸性能也开始变得众所周知。

消费者购买上网本主要是看重其便携、低热、长续航的优点,但希望自己购买到的本本能具备更强的性能。

那么,业界是否可以提供这样的产品呢?

2009年,AMD首先推出了代号为“Yukon”的超低功耗平台。

低功耗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平台让机器在性能和节能环保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

代号为“Yukon”的超低功耗平台采用了全新的AMDAthlonNeo处理器和AMDSempron低功耗处理器,可板载ATIRadeonX1250集成显卡或者外接ATIMobilityRadeonHD3410独立显卡。

“Yukon”完全支持1080P规格高清视频的播放,并在游戏等娱乐性能方面可以满足主流用户需求。

2009年底,“Yukon”的升级版“Congo”平台问世,再次完美将高性能、低功耗融为一体。

在这一年,AMD还将PUMA平台更新为Tigris平台,并推出了主要用来表示笔记本性能水平的VISION技术,全方位同英特尔正面竞争。

不久,英特尔推出了“CULV”消费级超低电压平台。

“CULV”平台同样由专用低功耗小封装处理器、芯片组所构成,并且其价格达到了“消费级”的水平。

其便携性、续航性能也相当值得肯定。

多个特色各异的笔记本平台同时热卖,这表明消费者们的选择更加理性化。

大家不再一味追求极致性能,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笔记本。

2010年:

i3/i5/i7PKDanube,新一轮升级展开

今年是2010年,笔记本已经走过了整整25个年头。

跟25年前相比,现在的笔记本在性能、重量、续航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而且这种进步从未停息。

英特尔的最新移动平台“Calpella”放弃了7年来闪耀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