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3152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ep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Word格式.docx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五个转化”

1、由传统的旧师生关系向现代师生关系转化。

2、由重视教案向既重视教案又重视学案转化。

3、由重视教法向既重视教法又重视学法转化。

4、由重视教师单动向重视师生互动转化。

5、由单纯评教、评结果、评智力,向既评教又评学,既评结果又评过程,既评智力因素又评非智力因素转化。

——吴甸起(吉林教育学院教授)

二、平等对话

什么是对话?

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

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

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

——李镇西(四川省成都市教科所)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对话类型及其组织引导方法:

1、相容性对话和碰撞性对话

2、中心式对话和板块式对话

3、示范性对话和操练性对话

4、小组对话和全班对话

5、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

——任运昌(重庆教育学院)

对话形式:

微观的对话方式(问答、讨论、争鸣、写作、朗读)

宏观的对话关系(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共同参与、共同分享)

平等对话——尊严和权利的平等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时的平等权利,即师生双方都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以及与他人(包括学生与老师)展开观点争鸣的权利——思想的权利。

平等对话的前提条件

“平等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首先昭示着民主、平等。

案例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执教:

于永正)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师:

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你现在是在批改你的学生的作文,你会写下什么样的批语?

生1:

……

生2:

生3:

……

生4:

“这句话可写可不写,能不能删去?

“简洁是一种美,具体生动同样也是一种美。

案例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平等对话是需要氛围的。

2、平等对话是需要机智的。

3、平等对话更需要的是尊重。

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只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

教学案例一

习作交流活动:

第一小组代表推出《喜欢与不喜欢》、第二小组隆重推出《对称》、第三小组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文章是《真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教学过程。

它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

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

它意味着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教学相长”情景中的技艺切磋,相互信赖氛围中的心智启迪;

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

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

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教学案例二

《数星星的孩子》的“对话”平台:

1、与心灵对话的平台

2、与他人对话的平台

3、与社会生活、自然、历史、未来对话的平台

启示:

阅读教学中构建“对话”平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的价值追求:

关注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触动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实现“对话”的阅读教学之中,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语文的新天地。

对话实质:

通过对话,实现引导;

通过对话,走进心灵;

通过对话,彼此接纳;

通过对话,相互造就。

三、人文渗透

享受精神自由,重要的是用灵魂参与文本对话。

它意味着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的灵魂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这漫游之旅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思想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人文性的核心(苏武德)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有关人文性的表述: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意味着:

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

1、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

2、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

3、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王帅(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新课程小学语文第二册《小伙伴》的人文性解读

预设目标:

1、联系生活,学会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2、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的体验,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有乐于帮助别人的愿望,并真诚地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要学生通过朗读切身体会困难学生的难过,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心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满怀着热情去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

人文渗透的途径:

1、形象真实的情境

2、引发思索的问题

3、不同观点的讨论

4、文本主旨的拓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燕子专列》

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

1、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2、感悟政府决策的伟大

3、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4、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找准人文性的“渗透点”

1、冲突之处引导体会《登山》

2、关键之处换位体验《从现在开始》

3、反复之处细细品味《狐狸和乌鸦》

4、对话之处艺术补白《草船借箭》

5、插图之处想象描绘《凡卡》

6、情深之处情境渲染《卖火柴的小女孩》

E-环境下小学语文资料之二

课程标准的新方式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摘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时代意义

从传承性社会转向学习化社会。

从教学论转向课程论。

从学习方法的训练转向学习方式的指导。

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

从本质上说,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放系统。

学习方式的现代特征

参与的主动性。

过程的独立性。

理解的独特性。

个体的体验性。

内容的问题性。

学习方式的类型划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精神

自我设计学习方案。

自我选择学习策略。

自我体验学习活动。

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的特点

主体能动

独立生成。

异步发展。

观点界说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智欲和进取精神。

案例反思《两只小狮子》

链接"

前期经验"

,打好自主识字的基础。

激发阅读兴趣,打好主动阅读的基础。

引导自由阅读,打好自主阅读的基础。

加强朗读诵读,打好良好语感的基础。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

合作学习的再认识

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既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也是课程实施的新资源。

合作学习既需要合作的物理环境,也需要合作的心理环境。

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

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

合作学习不仅主张合作,而且也不排斥竞争。

合作学习的要素

合作意愿。

相互依存。

个人责任。

合作技能。

混合编组。

合作学习的模式

由上至下"

模式。

由下至上"

由A至B"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任务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举例:

《田忌赛马》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界说

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载体。

探究学习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探究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过程意识。

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的。

探究学习的步骤:

形成问题意识。

形成假说

收集和处理资料。

获得结论并交流。

观点界说

小学语文倡导的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E—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资料之三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浙江教育学院小教系汪潮

1996年7月1日,第一次课程改革会议

2001年7月颁布《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新体系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时代使然

1912年启用“课程标准”

1952年采用“教学大纲”

1992年在理论上倾向于使用“课程标准”

1.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1)指导思想的变化

(2)教学目标的变化

(3)教学内容的变化

(4)教学要求的变化

(5)教学评价的变化

2.从“最高要求”走向“基本要求”

(1)绝大多数学生必须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2)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达到这个要求。

A.人文素养;

B.科学素养;

C.创新精神;

D.合作意识;

E.开放的视野;

F.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G.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从“学科课程”走向“整合课程”

(1)生成的课程观。

(2)活动的课程观。

(3)整合的课程观。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

1.“前言”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

(1)总体设计

(2)分段设计:

4个学段。

(3)分类设计:

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建议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3)教学建议

(4)评价建议

4.附录

(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3)关于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三)《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1.理性维度

(1)战略眼光。

(2)理论领先。

(3)集优思想。

(4)关注发展。

2.操作维度

(1)整体设计。

(2)分段设计。

(3)三维设计。

(4)弹性设计。

二、《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

使用“理念”一词,其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一种理性规范,引发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理念界说。

(1)“致力于”不同于以往的“培养”。

(2)“语文”不同于以往的“语言文字”。

(3)“语文素养”不同于“语言能力”。

语文素养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

(4)“形成与发展”表达了语文课程的过程意识。

2.“语文素养”的说明

(1)语文素养是一种语文教学结果的表现形态。

(2)语文素养呈现语文水平的生成性的动态结构。

(3)语文素养生成的基本途径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等。

(4)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当前和今后语文教学的观念和策略。

3.“语文素养”的内容

(1)热爱祖国语文。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3)丰富的语文知识

(4)语文能力。

(5)语感。

(6)思维水平。

(7)良好的个性。

(8)健全的人格。

4.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1)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

(2)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4)增进现代的人文素养。

(5)形成完美的精神世界。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2.学生认识的多元性。

3.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语言文字的独特性。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质是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这是一个较完整、有层次的体系。

3.学习方式和讲授方式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开放性语文课程的特征

(1)时代性。

(2)社会性。

(3)全程性。

(4)实效性。

2.开放性语文课程的表现

(1)课程目标。

(2)课程类型。

(3)课程时空。

(4)课程实施。

(5)课程开发。

关于课程新理念,提出4个问题进一步思考:

A.新理念的名称与本质的问题。

B.新理念的国际性和本土化问题。

C.新理念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D.新理念的形成和落实问题。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策略

(一)学生主体

1.学生主体的新认识

(1)学生是关系中的人。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2)学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现实社会的制约。

(3)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关注并适应世界潮流,与世界对接、交流和融合,提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4)学生是文化中的人。

文化意识、文化精神、文化性格。

2.学生主体的教学新观念

(1)教学价值观。

(2)学生观

(3)师生观。

(4)教学过程观。

(5)教学质量观。

3.学生主体的操作策略

(1)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

(2)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

(3)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

(4)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

(5)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

(6)学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

(7)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解答。

(8)检查尽可能让学生反思。

(9)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

(二)平等对话

1.师生一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

“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天平

2.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

(1)倾听。

(2)表达。

(3)应对。

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

(1)吸收。

(2)宽容。

(3)思考。

(4)提升。

4.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

心灵上的交流。

5.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引导者。

(三)情感体验

1.情感体验的基本特征

(1)外显性。

表情:

由面部肌肉变化、声调变化、身体姿态变化三部分构成。

(2)兴趣性。

(3)情境性。

触景生情

(4)感染性。

共鸣、移情

(5)突变性。

2.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思路

(1)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EQ)。

(2)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3)发挥教师的情感诱导作用。

(4)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

(5)展开课堂情感交流过程。

(四)人文渗透

1.语文课程的“人性”特点

(1)教学双方的人性。

(2)教学内容的人性。

(2)教学过程的人性。

2.语文课程的人文内容

(1)掌握人文知识。

(2)弘扬人文精神。

精神关怀、人生价值、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多元文化等。

(3)树立人文观念。

完善自己、善待他人、关心人类。

3.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指导

(1)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

“物”、“事”、“人”、“理”。

(2)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

A.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意识。

B.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理念。

C.在语言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

(3)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

(五)开放心态

1.语文课程的开放体系

(1)语文课程向现代社会实际开放。

(2)语文课程向学生生活开放。

(3)语文课程向其它课程开放。

(4)现代语文课程向传统、国外语文课程开放。

2.语文课程开放的内容

(1)语文课程观念的开放。

A.语文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都分。

B.语文是学生必备的素养。

C.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2)语文课程目标的开放。

A.多元性教学目标。

B.实践性教学目标。

C.个体性教学目标。

D.内隐性教学目标。

(3)语文课程内容的开放。

A.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B.适当拓展课程内容。

C.适当开放课程内容。

(4)语文课程时空的开放。

A.教学时间的开放。

B.教学空间的开放。

C.思维空间的开放。

(5)语文课程评价的开放。

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体系。

四、课程标准的新方式

新课程改革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理念的规定性,而且具有学习方式的规定性。

(一)学习方式的时代意义

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策略:

学习的一系列步骤。

其中某一特定的步骤称之为学习方法。

学习倾向:

学习的态度、动机、情感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认知方法的取向。

方式的特征:

A、工具性。

它是一种中性的客观存在。

B、独特性。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C、稳定性。

反映学习的基本的、稳定的思路。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授方式、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理念基础上的,是学习理念的外化形式,两者是“神”与“形”的关系。

要“形神兼备”。

1.从传承性社会转向学习化社会。

“十六大”:

小康社会---学习化社会---学习方式

学校:

学习方式—教授方式—评价方式

学生:

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2.从教学论转向课程论。

课程论大于教学论

3.从学习方法的训练转向学习方式的指导。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概念,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3.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现代的学习方式---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的学习观念: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二)学习方式的时代特征

1.参与的主动性。

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兴趣。

二是学习责任。

学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生命、生长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习新理念:

要把学习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责任。

2.学习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显能

潜能

3.理解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并把它视为急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独特感受。

4.个体的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体验使学习涉及更为宽泛的视野,甚至进入生命领域。

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精神发展的过程。

“0”的实验:

小学生答案多多;

大学生答案唯一。

5.内容的问题性。

产生学习意识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的学习必然是表层的和形式的。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思路是:

一是通过问题引导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主线;

二是通过学习生成新的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