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73144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排球特色校本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排球比赛简介与排球运动特点(一~六年级4课时)

排球比赛的场地长18米,宽9米,中间球网隔开。

比赛规定的球网高度:

小学男子为2m,女子为1.80m;

初中男子为2.25m,女子为2.10m;

成年男子为2.43m,女子为2.24m。

比赛时双方各据一边,每队上场队员六人,分前后排站立。

比赛开始,由一方后排右边队员在罚球区内,用单手将球直接夫发过网,然后双方按照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内,如运用垫球、传球、扣球、拦网(见图1—图4)等技术动作,组织进攻和防守,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内。

排球运动同其他球类运动项目一样,通过教学训练可以发展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

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增进身体健康;

培养勇敢、顽强、机智、灵敏、吃苦。

1、广泛的群众性;

由于排球运动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体育馆进行比赛和训练,也可以在一般空地上练习;

运动量可大可小,因此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制、不同健康称和训练程度的人。

2、高度的技巧性:

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中,球不能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球也不能落地,没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每方击球不得超过三次,对时间、技巧要求很高,从而体现出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

3、技术全面性:

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要求位置进行轮换,每个队员集体配合中进行的,如果没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无法发挥个人技战术的作用。

不论是一传、二传、扣球、或是接扣球进攻中的拦网,防守、二传、扣球等都是一环扣一环串联的。

(图1)(图2)

(图3)(图4)

第三章排球技术

排球技术是指队员在派去比赛过程中,多采用的合理击球动作和为完场击球动作必不可缺少的其它配合动作的总称。

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为完整的击球技术。

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和到底动作为配合技术,或称无球技术。

合理的击球动作首先要符合规则要求,应符合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同事要结合个人的特点。

完成动作事要做到“切条、轻松、正确、有力”,并能充分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再在掌握技术过程中,必须遵循“全面、熟练、准确、使用”的原则。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一年级:

20课时)

技术要点:

身体保持向前倾,双目敏锐的注视着目标,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弯曲,两臂自然放松弯曲,双手置于腹前,身体适当放松,两腿始终保持微动(见图1)。

(两脚站立姿势)(图1)

准备姿势分为半蹲准备姿势(图1

)、稍蹲(图1

)和低蹲(图1

)。

移动的步伐主要有:

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和跑步

准备疑犯错误:

有意提脚跟、全脚掌着地、直腿弯腰、臀部后坐。

移动时启动慢,身体欺负大,重心过高制动不好,制动后不能保持准备姿势。

移动的教学顺序:

1、准备姿势中应以半蹲准备姿势为教学重点内容,稍蹲准备姿势为次。

在初步掌握传、垫和扣球技术后再结合后排防守学习地盾准备姿势。

2、动作顺序是:

两脚自然开立→双腿释放屈膝→上体前倾,重心前移→抬起手臂→两眼看球(将球举起)→全身保持待发状态。

二、发球(二年级:

48课时)

技术动作:

腹前低抛球,专题带摆臂,击球后下部,手腕包击推压球。

正面下手发球(如图)

平托抛球不拖腕,转体收腹摆臂,全掌击中球中下部,手腕击推压球。

正面上手发球

平托抛球不拖腕,转体收腹兼挥臂,全掌击球后中部,手腕包击推压球。

(如图)

正面上手发飘球

抛球稍前又稍低,挥臂力量穿球心,掌哏击球不屈腕,击球突停球易飘。

(见图)

发球易犯错误:

发飘球时抛球不稳,高低不当;

挥臂太慢,不呈直线;

抛击配合不协调。

发达力球时抛球不问不准、击球用不上全身力量、手掌未包满球。

发球教学顺序:

1、发球可按正面下手发球(女生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或勾手飘球顺序进行。

先学下手发球,是因为下手打球技术易掌握,初学者在打比赛过程中可使用,也可谓学习发球树立合适的对立面。

2、不同发球步骤基本相同:

(1)徒手初步体会动作。

(2)抛球,领会抛球位置及高度。

(3)击固定球,体会挥臂动作、击球和手型。

(4)面对墙壁或挡网发球,学习抛球和击球动作协调配合。

(5)按抛球以回避一季秋节奏练习击球动作。

(6)两人一球,在边线外对发,不求力量,练习重点主要是掌握正确动作。

(7)断线外对发,注意力应放在动作正确性上。

(8)发球区轮流发球,进行个别纠正。

三、传球(三年级:

44课时)

双手正面传球。

额前迎击球,触球手张开,蹬地伸臂送,指腕缓冲弹,想后上方送。

背传

上体稍直,额上迎击球,挺胸手后仰,触球手张开,指腕缓冲弹,想后上方送。

额(侧)前迎击球,触球手张开,侧向臂稍低,指腕缓冲弹,蹬地侧身伸臂送。

跳传

垂直向上跳,额前迎击球,出球手张开,伸臂快而大,指腕缓冲弹,(见图)

传球易犯错误:

手型不正确,不是半球状;

击球点过钱或过高;

用力不协调,过早或过晚出手;

手指弹力差或用不上手指力量。

传球教学顺序:

1、首先正面双手传球,再学习背传。

然后在移动条件下练习。

传球抛物线应从4米左右中距离,距网上2—3米高球开始,最后学习调整球及地球。

2、传球讲解:

(1)传球前准备姿势

(2)传球过程中手型及击球点位置

(3)传球用力方式及全身协调动作

(4)传球适合抛物线

(5)手指、手腕动作

(6)传球后保持再次准备击球要求

3、顺序为:

脚的站立方法→下肢肌肉→腰髋关节→上体肌肉→手臂动作→手臂位置→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

四、垫球(四年级:

正面双手垫球

迅速移动正对球,量比夹紧插球下,抬臀送体,手腕下压,蹬腿重心前移。

垫球易犯错误:

两臂与身体夹角太小;

击球部位不准;

不能协调用力;

两臂撩球;

两臂反射角不佳。

垫球顺序:

1、垫球技术种类多,运用广,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及动作结构、难度,先易后难安排教学。

首先原地正面双手垫球,再侧垫、跨步垫球及移动中垫球。

在动作熟练后,可进行接发球及接扣球等技术教学。

2、徒手模仿:

先从手型练习,教师一一检查、纠正,并按口令将两臂分开一一合拢。

在基本掌握手型之后,试做身体动作,并按照口令做完整徒手动作。

先由原地垫球徒手练习,逐步过渡至移动垫球徒手练习,并按照教师收拾,练习各个方向移动垫球。

3、徒手练习:

(1)集体练习。

学生站立成四列横队,面对站立,集体徒手模仿垫球练习。

要求:

按插、夹、抬动作技术要体会垫球全过程。

(2)两人练习

①两人一组,一人用一手垫球在另一人大臂下面,另一只手压在另一人小臂垫击面上,被压人做徒手垫击技术动作

两臂肘关节伸直,做完整垫球技术动作,体会击球瞬间用力时肌肉的感觉。

②两人一组,一人持球置于另一人小臂垫击球部位,后者做垫球动作。

体会正确击球部位及击球点。

五、扣球(五年级:

预判助跑向上跳,挺胸展腹反弓身,挥臂转体(收腹)鞭击球,屈膝缓冲脚掌落地。

扣球易犯错误:

①助跑时机不当;

②助跑起跳前冲;

③击球点保持不好;

④挥臂没有鞭打动作;

⑤击球时手包不满球,球不旋转。

扣球教学顺序:

1、首先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传球技术动作。

吊球技术应稍后学习。

2、扣球技术较复杂,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方法,依次将助跑、起跳和挥臂扣球技术分解讲授,在基本掌握后再做完整扣球练习。

3、扣球应先从4号位练习一般扣球开始练习,接着学习2号位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3号位扣半快球。

4、助跑练习

(1)练习原地起跳,要求手臂摆动与下肢肌肉群蹬地动作协调、连贯。

练习可在网边进行,但不可触碰到网。

(2)示范动作练习:

右脚跨一大步→左脚迅速跟上起跳,即完成一步助跑动作。

如跨右脚要求有腾空跨跳动作,并有制动动作。

左脚跟上起跳时,要求他在右脚左前方且有爆发力。

(3)用一步、二步助跑起跳摸吊球,一方面建立击球点的概念,一方面检查助跑起跳是否前冲过大。

5、原地扣球练习

(1)徒手模仿扣球练习;

做徒手扣球动作,并注意扣球节奏,手臂放松,作出鞭打动作。

(2)固定球练习:

同伴立于扣球者手臂外侧,将球持于扣球者击球点位置上,扣球者做挥臂动作练习,要求手臂甩动,手包满球。

(3)一抛一扣练习:

两人面对面站立,距离3—4米,一人抛球至另一人头上方,练习挥臂击球动作或体会甩腕动作。

抛球要稳,击球动作要求放松,不能太用力,注意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球。

(4)自抛自扣练习:

两人面对面,相距6—7米,自抛自扣对墙扣,火灾矮网(网高与扣球者眼部相齐)前扣球,练习时泡泡球要稳,高度在网上1米左右,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动作要协调配合,注意手包满球,手腕稍有推压动作,到处上旋球。

(5)扣抛球练习:

抛球者站立在扣着右侧1米左右,跑出接近垂直地面的球,另一人对墙扣,或在挡网扣。

二者距离由近到远,抛球的抛物线由低到高。

逐步有传球代替抛球。

六、拦网(六年级:

24课时)

单人拦网

拦网判断是关键,垂直起跳莫提前,提肩压腕张手捂,看清动作拦路线。

集体拦网

判断正确快移动,同时起跳保距离,一人为主他人辅,伸臂过网拦。

拦网易犯错误:

①起跳时机不当;

②起跳后身体接触到网;

③双手钱扑触网;

④手离网太远;

⑤盲目拦网,不看扣球者的动作。

拦网程序:

1、拦网技术应在基本掌握了解扣球技术后进行。

教学顺序为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集体拦网。

2、拦网教学应先学习拦网手型,再学习原地起跳及移动起跳,最后为完整拦网技术。

拦网激动步伐应先学习并步及滑步,再学习交叉步、跑步。

3、移动与起跳:

向左右移动一步、两步后起跳,要求动作连贯。

第四章规则介绍

一、发球

1、发球击球犯规

(1)发球次序错误:

莫对未按照计分表所登记的发球次序为发球次序错误。

(2)发球区外发球:

队员击球时或跳发球时,踏及场区或发球区外地面为发球区外发球错误。

(3)发球击球时球未抛起或持球手未撤离

(4)发球五秒:

第一裁判员鸣笛后5秒内,发球员未将球击出,为发球五秒犯规。

2、发球击球后犯规

(1)发出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未通过球网垂直面。

(2)界外球:

①发出球整个落点完全在场区界限以外地面上;

②发出球触及场地外物天花板或废比赛队员等;

③发出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杆以外部分。

(3)发球掩护:

任何一名发球队员,以挥臂、跳跃或左右晃动等动作妨碍对方接发球,而且发出球从对手上方飞过,则构成个人掩护。

二、击球时犯规

1、四次击球:

一个对连续四次(拦网一次除外)为四次击球犯规。

2、持球:

一名队员没有将球清晰击出,使球停止为持球犯规。

3、连击:

一名队员明显连续击球凉席或球连续触及身体不同部位(拦网一次除外)为连击犯规。

4、借助击球:

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击球为借助击球犯规。

三、队员在球网附近犯规

1、过网击球:

对方进行进攻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为过网击球犯规。

2、后排队员拦网:

后排队员靠近球网,讲授伸向高宇球网处阻拦对方来球并触及球,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3、拦发球:

拦对方发过来球为拦网发球犯规。

4、从标志杆外深入对方空间拦网并触球犯规。

四、进攻性犯规

1、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内,或塔基进攻线(或其延长线),击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水平面球,并使球整体由过网区通过网垂直面或触及对方拦网队员,则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2、在前场区对对方发过来、并整体高于球网进攻性球,进攻性击球(如发球、吊发球等)为犯规。

五、不良行为(分四类)

1、非道德行为:

争辩、恐吓等。

2、粗鲁行为:

违背道德原则和文明举止,有侮辱性表示。

3、冒犯行为:

诽谤、侮辱言语或手势。

4、侵犯行为:

人身侵犯或企图侵犯。

第五章排球裁判员手势

发球手势:

裁判挥手指示发球方向。

指示发球球队:

向发球一方伸臂。

交换场地:

屈肘,环身体两侧一前一后交替扭摆。

暂停:

一手平举于上,另一手竖放(呈丁字)。

换人:

双手前臂平置胸腹间,相互环绕。

不当行为警告:

出示黄牌或红牌

驱逐出场:

一手出示双牌判驱逐出场(该局).

取消资格:

双手分别出示双牌,判取消资格.

一局或一场比赛结束:

伸手交叉于胸前。

即行发球:

掌心向上,手臂向前伸直提起。

延误发球:

五指或3支向上伸张。

拦网犯规:

双臂垂直举,手掌向上。

位置或轮次错误:

以食指在腹前画圈

界内球:

伸臂,指向界内地面。

界外球:

前臂垂直向上,双掌向后张开。

持球:

缓举前臂,掌向上。

连击:

手指示意“2”

四次击球:

四指分开向上。

触网:

以犯规方的手指向网,并指出犯规队员的号码。

过网击球:

一手置于网上,掌向下。

争球:

双手翘起大拇指。

打手出界:

以掌划过另一手。

后排队员过线扣球:

手张开,以前臂做一下屈动作。

侵入对方场区或球由网下穿过:

手指向中线。

延误警告:

持黄牌或红牌指向手腕。

附图

排球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