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303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线的认识》说课稿教案Word下载.docx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

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认一认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互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来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各自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到生活中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获新知;

通过分组训练、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获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联系、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是:

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另外,教学中我还采用了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愉快教学等方法。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活动,获取新知——实践活动,归纳特征——闯关练习,巩固新知——拓展创新,感知提升”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图案,边展示边介绍:

斑马线,探照灯的光线,笔直的铁轨。

  提问:

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而导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火车铁轨图和公路人行横道线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它们的不同处。

  体会火车铁轨看不到两端,而人行横道线可以看到两端。

  

(2)摸、看数学书封面一边,找到两端,估计它的长度,测量它的长度。

  体会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教师总结出什么是线段。

  (3)画一画(引导学生画线段)

  (4)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出线段有什么特征。

  (5)读一读

  提醒学生为了便于表示,通常在线段的两端加上字母ab,引导学生试读。

  (6)找生活中的线段。

  2.认识射线

  

(1)课件出示射灯发出的光线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光线有什么特点?

  

(2)演示、观察电筒发出的光线。

  让学生体会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3)学生自己概括射线的特征。

  (4)学生总结射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

  提醒学生注意读射线要从端点读起。

然后让学生思考:

读射线有几种读法?

  (5)找生活中的射线

  引导学生说出:

激光、探照灯、红外线、太阳、灯泡等。

  师提醒同学们恩泽地球上万物生灵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3.认识直线

  

(1)建立直线的数学模型

  课件演示金箍棒的变长功能。

  师提问:

孙悟空手中的静止不动的金箍棒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什么线?

当金箍棒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呢?

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线——直线。

  

(2)画、读直线

  让学生思考:

直线有什么特点?

怎么画?

怎么读呢?

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个四人小组到黑板上板演。

  (3)想象铁路的伸展,体会直线的延伸。

  让学生用两只手表示直线的延伸吗,然后闭上眼睛,一边用动作表示它的延伸,一边想象它向两端无限延伸后的情形。

  (4)找直线

  教师指出:

实际上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直线,比如当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眼望不到头向两端直直的无限延伸时才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直线。

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三)实践活动,归纳特征

  课件出示线段、射线、直线,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课件演示: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

在直线上截取1条线段;

一条线段去掉1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线段、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闯关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闯关练习:

  第一关:

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

  第二关:

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

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

  2、小红说:

我画的射线长1米。

  3、小丽说:

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

  第三关:

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1)学生动手操作:

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

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

  体会:

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操作体会:

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

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

  第四关:

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

(小结:

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五)拓展创新,感知提升

  出示学具:

(图片)

(1)看一看,量一量,感知线段是否一样长。

(2)趣味观察,感受数学的美。

  (六)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

  五.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情境设置和环节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从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又将数学概念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认知规律。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充分而有效,同桌和小组活动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中我不断更新活动让学生充满挑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