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省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
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
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5.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6.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物、文献最适合入选该馆的是
①北纬38°
线标志牌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③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④《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7.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
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A.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
C.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9.“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10.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
虞。
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11.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②世界银行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关贸总协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
”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D.欧洲联盟
13.1949年春夏,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的时候说:
“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
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
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刘少奇说这番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B.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建立
C.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要同步D.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4.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
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
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
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15.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16.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
“(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
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
”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B.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C.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D.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17.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18.2014年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剧本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
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的台词的是()
A.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B.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C.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
19.马克思指出: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21.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D.楚辞与文人画
2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23.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24.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25.清初某思想家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26.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
“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27.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
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
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8.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2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文
化领域的成就的是:
①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③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武器
④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从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
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31题17分;
32题12分;
33题11分,总分40分)
31.(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汉武帝时代,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
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材料二史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
……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儒学统一时代》
(2)归纳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不同观点。
(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康梁看待儒学的本质目的。
(2分)
材料三史观(梁漱溟)假使中国的东西仅只同西方化一样便算可贵,则仍不及人家,毫无可贵!
中国文化如有可贵,必在其特别之点,必须有特别之点才能见长!
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
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
(张岱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3)材料三中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是运用什么史学方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梁漱溟的观点。
(4分)据材料三中张岱年的观点。
谈谈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历史上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地位。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南北朝后期,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制度上进行了变革。
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
唐代科举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瞬岳、明字、明算等多种。
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
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主持考试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员外郎;
以后归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
——摘编自杜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选官制度的改革和隋唐繁荣之间的关系。
(8分)
33.阅读的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
(1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
(1分)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
(1分)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1——5DBCAC6——10BDDCB11——15CAABC
16——20BBADC21——25CCCBD26——30DAACD
(1)举措:
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学,政治上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认为王者受命于天,倡导“君权神授”;
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顺从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使儒家的学说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
影响:
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观点:
康有为认为孔子儒学核心是“仁”,具有平等、进化的思想,孔子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家;
梁启超认为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是民主的障碍。
目的:
19世纪末的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梁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儒学,其本质目的是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思想,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6分)据材料三中张岱年的观点。
(3分)
方法:
梁漱溟运用比较全面(或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评价:
梁漱溟先生从历史事实出发,注重从文化本身特质上强调中国当代文化需要有自身特点或特长,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名教束缚人性发展的缺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过分强调自身文明的特色而在向现代文明迈进过程中趋于保守与停滞,没有注意看待思想要结合文明发展的时代性。
如何看待:
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辩证、全面地看待孔子儒学思想的合理和不合理性;
与时俱进,取其精华,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孔子儒学思想,注意思想文明的时代性。
背景:
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大族垄断了选官的权力,士族阶层的腐朽;
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阶层力量增长,社会矛盾加剧;
面临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特点:
政府统一组织,分科考试,定期举行,公开选拔,择优录取,打破考试人员的身份地位限制;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诗赋和时务策。
关系:
中央掌握了官吏的选拔任用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开放选官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激发了社会活力,缓和了社会矛盾;
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新经济政策”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罗斯福;
国家干预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
启示: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相互结合;
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