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72576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铸矿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82年,中国矿业学院结束了在三汇坝办学的历史,校本部集中到徐州新校址办学,顺利实现了办学重心的转移;

1988年4月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同年5月11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矿业大学题写了校名……中国矿大又一次步上了中兴之路。

在此期间,1985年至1986年,学校共开展科研项目300多项,60多个项目通过鉴定。

获国家级奖励项目有3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项目有21项。

在1985年6月召开的首届煤炭工业科技交易会上,学校科技成果引人注目,同全国各地客户签订合同和意向书117项,总成交额达1218.83万元。

其中“人造大理石浮印法”、“快硬膨胀水泥锚杆药卷”两项成果交易额即达到1036.84万元。

学校北京研究生部承担的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煤浆制备技术”研制成功,于1986年1月通过鉴定,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86年,学校获得了首项专利权,建筑系副教授华安增设计的《多铰摩擦可缩U型钢支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1990年中国管理科学院“高等学校比较研究”课题组对我国重点高校的科研工作排序,中国矿业学院在52所工科重点院校中名列第21位;

1994年10月,据国家专利局统计资料表明,在1993年的学校专利申请中,学校专利申请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第三,列清华、浙大之后;

成为全国高校中通过“211工程”专家预审的第六所高校、江苏省通过专家预审的第一所高校;

1994年年底,中国矿大“211工程”正式启动;

1996年1月19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吴邦国副总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及煤炭工业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范维唐等到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视察了学校水煤浆科研项目,对学校参与研制的水煤浆制备与燃烧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6年机器人化自动钻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煤矿机器人的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以上不完全的史料是中国矿大另一个辉煌时期的缩影,权且称之为世纪末的闪光。

(1)发展受阻(至此以下略看)

正当人们以为中国矿大将平稳走进新的世纪时,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矿大又发生了几件大事。

其一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的成立。

它标志着经过近20年的调整、充实,北京研究生部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成为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并重的办学实体,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历史上形成的两地办学格局获得了国家的正式确认,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站稳了脚跟,并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二是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北京校区,成为北京校区东校区;

其三是2001年,煤炭工业部撤销,中国矿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

以上三件大事使矿大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对矿大在新世纪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矿大北京校区(后来又成为矿大北京)的成立,是国家对两地办学模式的肯定,大大促进了原北京研究生部的发展,也为日后的两地“分家”写下了伏笔;

直属教育部,使得中国矿大在资金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20世纪末金融危机对煤炭企业的巨大冲击,也间接对我校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矿业工程等艰苦行业普遍受到冷落;

矿难的频频发生,以及各种媒体对其进行的大量报道,更是对大大影响了中国矿大的发展。

在这期间,原煤炭系统的矿业类院校纷纷改名,如山东矿院更名山东科技大学、中南矿冶学院合并后更名为中南大学(更名后招生情况大为改观)1等(点击参看部分矿业类院校更名情况),到现在,仅剩下中国矿大仍坚持高举矿业大旗。

于是,中国矿大这所历经波折的名校,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国家重视不够(没有任何相关的政策支持,连学费上的优惠也在近几年逐渐取消了)、自身品牌建设乏力、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如徐州方面信电学院院长、文法学院院长的离开等)以及社会观念的排斥,加上两地办学导致的教育资源分散等众多原因,直接导致了中国矿大的发展受阻,局部甚至出现了倒退。

因种种因素限制,我仅从以下7个方面来分析:

1.生源质量问题

2.学校排名问题

3.学校品牌问题

4.学生精神状态问题

5.科研成果及学科建设问题

6.徐州、北京两方面关系以及原东校区问题

7.学校资金问题

(一)生源质量问题:

先让我们来看看近两年的录取情况(北京方面资料不全,但从已经了解的部分情况看,比徐州方面情况稍好)

中国矿业大学 

2004年录取新生高考成绩统计表(本科)

序号

省市名称

录取人数理工文史

重点线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1北京市56616 

491526.93572 

474 

491.08 

 

491/474

2河北省221644601609.71616593600.59 

590/582

3山西省265629571584.58601585591.66 

571/574

4内蒙古自治区102620564578.18561542550.27 

564/535

5辽宁省89610562573.85 

558

6吉林省60554492517.05527509515.50 

492/501

7黑龙江省 

58593527545.78545517528.00 

527/517

8江苏省1420652575584.71 

575

9浙江省106640574590.81610576587.00 

574/576

10安徽省289664565585.28596568579.24 

565/564

11福建省74607536555.84569553559.83 

535/551

12江西省82630596605.42606583588.08 

596/589

13山东省566641610619.23629602610.12 

606/600

14河南省304650589605.30630599610.85 

589/599

15湖北省114610561578.61570537543.60 

561/536

16湖南省113568544552.27584570574.38 

531/568

17广东省64696626644.38 

626

18海南省49670609621.65678633651.67 

588/626

19重庆市135638518546.52580537553.76 

518/537

20四川省214603538554.06584541550.16 

538/541

21贵州省131594484521.10593532562.80 

484/531

22云南省49565465487.26521520520.50 

465/515

23陕西省193653562585.36612576590.79 

562/576

24甘肃省 

86643539572.65620581596.13 

568/578

25青海省58512438457.76517478494.75 

438/478

26宁夏回族自治区56615526541.93541534537.50 

526/532

2003年录取新生高考成绩统计表(理科)

新生来源新生类别平均分数最高分数最低分数

安徽理科504.5550484

北京理科472.1539455

福建理科510.9544494

甘肃理科476.5511460

广东理科648.0697633

贵州理科459.1503437

海南理科610658589

河北理科527.2562515

河南理科587.9625575

黑龙江理科492.5515476

湖北理科523.4553506

湖南理科514.6569502

吉林理科479.1510462

江苏理科513.8590501

江西理科521.0550512

辽宁理科539.6570523

内蒙古理科470.5502455

宁夏理科439.7482426

青海理科351.9385339

山东理科531.6560524

山西理科505.2546487

陕西理科492.9585467

陕西外语512.7543495

四川理科504.4541488

云南理科433.4482407

浙江理科518.9538512

重庆理科479.0554463

2003年录取新生高考成绩统计表(文科)

安徽文史科520.5547508

北京文史科483.3510471

福建文史科541.5548534

甘肃文史科520.8528514

贵州文史科523.6552507

海南文史科635.1657620

河北文史科541.8576532

黑龙江文史科513.4523505

湖北文史科524.3546517

湖南文史科562.9594557

吉林文史科487.5498477

江西文史科543.5552535

内蒙古文史科496512489

宁夏文史科494.1507492

青海文史科433.7455426

山东文史科563.0594552

山西文史科524.9554518

陕西文史科534.9554517

四川文史科529.6543522

云南文史科487488486

浙江文史科557.7583541

重庆文史科536556513

(以上资料摘自中国矿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并综合参考相关的考试站点)

首先,从以上资料中不难看出,中国矿业大学的生源质量并不理想,甚至低于一些实力平平的地方高校(如浙江工商大学等)。

在相当多的省市,矿大文理科招生的平均分数分别只高出该地重点线不到20分和30分(暂不考虑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调入带来的分数上的提高),在某些省市几乎是压着重点线,只高了5分甚至更少。

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这是极不正常的。

分数线长期走低,除去学术科研上的影响外,还将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1)带来持续性的分数走低。

现在的报考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是以历年分数作为自己填报参考的。

矿大长期的低录取分,将吸引部分低分考生填报,同时高分考生因不肯“低就”,放弃填报矿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中国矿大生源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2)影响中国矿大的品牌及形象。

我仍清楚地记得,中国矿大在我省(浙江)有一项不太光彩的“记录”:

几乎年年都有补报志愿。

毫无疑问,这将使考生及家长产生不良的印象,而且大大增加了非第一志愿填报矿大的比例。

由于大部分考生及家长不会很深入地研究各个大学的学科特色、科研力量等因素,他们更多地是很直观地从学校的知名度、分数、地域等方面考虑,这样一来,产生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有人不知道矿大有研究生院,不知道矿大是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等等,反映出中国矿大的社会知名度相当有限,令人遗憾。

(3)增加非第一志愿新生的数量。

非第一志愿的新生,有的缺乏高昂的情绪,同时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我将在之后的调查分析中具体阐述),影响学校的稳定和氛围。

其次,中国矿大的生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来自发达地区(文化大省、强省)的学生不多。

矿大的生源主要来自东北、西北、西南和中部部分省份(以及江苏),而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学生则相对要少了很多。

在此,我并没有任何地域的歧视,但是由于生源结构的问题,导致一些较先进的思想、思维方式在矿大的传播并不顺利。

比如,学生会的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更多是计划式地指令,并且有浓重的“官本位”意识,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不强(我曾在校会待过,对此深有体会)。

同时,使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变得几乎不太可能,很多来自南方的学生因为在文化冲突、生活习惯等问题中处于绝对的劣势而感到相当地压抑(我本人亦对此做过相应的了解,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和一些思维方式上——比如说南北方的同学相互看不起对方等),这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利于学校的团结。

第三,非第一志愿考生比例过高。

根据校报的报道(2005年9月刊),矿大(北京)2005年研究生入学的调剂率已经接近50%,而2002年只有20%多一些。

相比第一志愿填报矿大的学生,这些非第一志愿的学生中有很多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影响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

对策:

(1):

调整招生计划分布。

将有限的招生计划集中于某些省市,并定期轮换。

举个例子,矿大(北京)每年在浙江招生20人左右(文4理16或文6理14),一个专业2人。

试想,某文科考生想报考矿大,但是考虑到招生人数太少,感到非常冒险,于是就放弃了报考矿大。

在这一点上,学校可以参考华中科技大学(点击这里参看相关资料)的招生策略。

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近些年的发展和它成功的招生策略是分不开的。

华科招生有如下特点:

Ⅰ.招生数量巨大Ⅱ.招生名额集中Ⅲ.生源质量处于中上水平,高分不多,但平均分较高。

(2)加大学校宣传力度。

这个问题我将在后面具体阐述。

(3)改变学校的传统形象,以高科技、新能源、综合性等作为宣传重点。

矿大一向给人艰苦的感觉(事实也是如此),在社会价值观如此变形的今天,很难得到青睐。

这个问题我将在后面的品牌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4)加大补助力度,或者降低学杂费,吸引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的高分考生(在此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阐述一个现实情况)。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矿大学生家庭条件好的相对不多,家境好的家庭往往不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来从事“艰苦行业”。

所以,矿大可以目光瞄准那些家境一般的家庭,通过对较低的学费、较高的补助、便捷的助学贷款的宣传来吸引这部分考生。

在这点上,可以参考上海交通大学。

据我的统计,上交大是上海所有国家重点或者名气较大的院校中学费最低的,只有一学年5000-6000元左右,而复旦、上外等大学都是10000元以上的。

对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而言,这问题不大,但对于一些家境相对不好的家庭,他们就有可能选择同类、同等学校中学费较低的。

现在虽然有高于重点线40分一志愿报考矿大给予新生奖学金的措施,但力度不够,宣传得也不够,而且文理科40分的概念又是截然不同的,实际操作上遇到一点尴尬。

(5)明确招生策略。

是立足于多招第一志愿考生还是多招高分非第一志愿考生,需要学校领导用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魄力去明确。

我从多方面知道矿大有相当多报考北大、清华、北航等学校落榜调剂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是否应该继续走这种道路,直得商榷。

(6)注重细节问题。

百说不如一例,请看图1-1,这是矿大2005年的招生简章,其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圆圈所标地区)。

出现这种低级失误是绝对不允许的!

招生简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学校的风采,出现这样的问题,完全暴露了学校有关方面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存在的巨大的漏洞。

总之,一个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的发展。

长期的生源质量不高,对矿大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学校排名问题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种种形式的大学排名,较有影响的有如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搜狐)等。

且不论其科学性如何,单就对考生及家长(我就是一个例子)的影响来看,不可不重视。

中国矿业大学的排名自2002年以来,以每年若干名的速度飞快地下滑,已从2002年的24位下降到2006年的41位(武书连版),幅度不可说不大。

这就给人这样一种印象:

中国矿大正在不断地衰落。

就大学排行本身而言,它有如下作用:

(1)考生、家长认识、了解学校的途径。

由于条件限制,很多人并不能去真正地了解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现状,而只能从所谓的大学排名上来直观地认识。

同时,很多原本名声不大的学校可以借助这个媒介为人们所了解(比如我原来就不知道有矿大,看了书才知道的),即间接地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且不论其正面还是负面)。

(2)部分展现学校的特色。

比如说在各类排行中,矿大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学科都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第一,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消防工程等学科则在某些排行中亦名列第一,测绘工程排名也较为靠前,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校特色的(农大的农学第一、协和医科的医学第一等)。

但由于排行参考因素等原因,其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校的特色和实力。

(3)影响在校生对自己学校的认同感。

很多同学还是比较看重这个排行的,尤其是一些名气不是很大或者从事艰苦行业教学科研的学校的学生(如地大、矿大等)。

当别人问起学校如何时,很多人会拿出这个排行,各个学校之间也有类似的比较。

一个鲜活的例子,每当北语的同学用鄙视或不屑的态度对待矿大同学时,不少矿大的同学会说:

我们学校在全国排33,你们排第几?

老师有时也会这么开导我们,足见这个所谓的排行在师生心中的重要地位。

本人曾就此问题做过口头调查,共询问44人(矿大34,农大5,北科5),比较看重的这个排行的有23人,无所谓的有15人,认为那是骗人的6人。

同时,文科院校的同学比较不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文科院校排名普遍比较靠后),而理工科院校的同学则比较在乎。

看到学校排名上升,就热血沸腾;

看到学校排名下滑,就心有不甘,可以看到对在校生培养对学校认同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对此做过书面的调查,将在后面提到)。

努力提高学校的实力和知名度(没什么具体的办法)。

(三)学校品牌问题

学校的品牌就是学校的面子,然而,我们学校的品牌却有那么一点苍凉的感觉。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校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以北京方面为主):

(1)学校的网站建设相当糟糕。

我用这个非正规的词来表述,足以表明我的愤怒而不仅仅是失望(我曾在入学前就写过一篇《关于改进学校网站建设的若干建议》3(点击这里参看全文)的电子版文章,但未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网站是学校的脸面,是展示学校形象的主阵地之一。

但是,我校不但没能利用好这个阵地,反而让它造成了很多的麻烦。

首先看学校主页(点击链接),色彩搭配做得相当失败,天蓝+土黄的搭配是外观设计中的大忌,校徽也没有做成彩色的,而是非常的土气的土黄色。

而且,其对北京、徐州方面关系的处理还是不够明确的。

但是,徐州方面的网站相比北京方面,还是较为完善的。

北京方面的学校简介中还有基础科学学院(现已经分为文法学院和理学院)、博导只有63名(足见资料之陈旧);

甚至出现了“2001年,99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一次通过率达90.3%(全国平均通过率73.2%)”这种低级的失误(我校首届英语专业本科生2002年才入学);

北京方面的网站是分学院制作的,每个学院的网站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不能链接回主页(之前只有力建、机电学院的网站能链回主页,现在文法等学院网站改版后得到改观)。

其中,原文法学院的网站质量最为低劣(现已改版,但仍然不令人满意),内容及其匮乏,而且常年不更新,几乎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对于学院的形象是一种极大的的杀伤。

再看研究生院的网站,一进去就是“欢迎调剂到我校”的大字,没有一点应有的气度。

还有,比如友校的网站可以查询考试分数,而我们却不能(我校教务处上新闻还是2004年的,可见明显没人维护)。

这些问题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困难,学校只要重视,,就能解决。

但是结果很让我心痛。

我将设专题探讨此问题的对策。

(2)校报质量不高。

校报也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也是在校师生了解学校的途径之一。

参看其他大学的校报,我们的校报显得极为寒碜。

我校的校报《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存在以下问题:

1.版面太少。

作为一个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的校报,只有小小的4个版面,每三周或者一月一期,而且全是黑白的。

2.内容不充实,没有活力。

校报中作为一个类似“机关报”的媒介,缺少活力,稿件大多是×

×

大会等套路化的,不能充分反映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而且还存在部分报喜不报忧的情况。

3.不受学生欢迎(点击参看本人书面调查报告)。

除去以上的原因外,缺少学生参与、没有供学生参与的空间,导致校报在学生中没有影响,不受欢迎。

4.没有利用中缝。

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利用中缝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