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238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破四旧”运动B.“大跃进”运动C.“四人帮”覆灭D.“四五”运动

14.“两弹一星”指的是(D)

A.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B.氢弹、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D.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第三课

15.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下列哪次会议决定的(A)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16.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D.民主集中制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B)

A.实现祖国统一B.经济建设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8.下列不属于1980年首批经济特区的是(C)

A.汕头B.深圳C.海南岛D.珠海

19.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D)

A.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B.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D)

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B)

A.新中国成立后B.改革开放后C.香港回归后D.澳门回归后

22.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D)

A.上海世博会B.博鳌亚洲论坛C.上海APEC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A)

A.1997年、1999年B.1998年、1999年C.1997年、1998年D.1999年、2000年

24.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是(B)

A.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B.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

C.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

D.1982年中英两国围绕香港前途开始正式谈判

 第四课

25.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东扩。

在“冷战”后第一次东扩中加入北约的国家不包括(A)

A罗马尼亚B.波兰C.捷克D.匈牙利

26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应该包括(B)

经济发达

(2)民主健全(3)消费高档(4)文化繁荣(5)社会和谐

A.

(1)

(2)(3)(4)(5)B.

(1)

(2)(4)(5)

C.

(1)

(2)(3)(4)D

(1)

(2)(3)(5)

27.缩小“南北”差距关键在于(C)

A.减少外债        B.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8..下列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在现存国际秩序下,有了和平,第三世界就会飞速发展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贫困是国际形势动荡的原因

D.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

29.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说:

“从现在开始,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

请回答:

材料一中“小康水平”的目标达到了吗?

(2分)

目前的“小康”处于什么水平?

(3分)

材料二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5分)

(答案:

(1)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已经达到了。

(2分)  (2)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分)  (3)与目前的小康社会相比,材料二中的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二单元

   第一课

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B)

A.先进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欧美国家  D.发达国家

2.下列关于地球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多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A.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太多了,不能再增长了

C.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还很大,地球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远没有达到极限

D.目前人口的数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C)

A.资源短缺    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   D.经济发展停止

4.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目的是为了遏制(C)

A.沙漠化趋势    B.噪声污染   C.气候变暖   D.气候变冷

非选择题

5.《中国环境报告》有一篇题为“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的报道。

报道中介绍了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算了一笔细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

“口下留情救树林”。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这些不良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又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这种受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同时又减轻环境污染。

(3)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做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至少两例)

(1)会破坏生态环境;

污染空气;

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以下环境问题:

燃木烧碳要消耗大量木材,破坏林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鸟类丧失家园,使局部地区气候变得干燥等。

 (2)如:

用电烤或其他热源烤制 (3)如:

烧吃珍稀野生动物;

排弃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使用一次性物品等等。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课

6.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

因此21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B)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7.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是(A)

(1)废气污染  (2)废水污染  (3)沙化严重   (4)固体废气物污染

A.(1)(2)(4)  B.(1)(3)(4)  C.(1)(4) D.(2)(3) 

8.2004年6月11日,深圳第一个“无车日”,近十万市民暂别爱车,选择步行等方式上下班。

因为汽车数量的过度增长带来环境问题,主要是(C)

A.交通堵塞   B交通事故      C.废气和噪声污染 D.生态破坏

问答题:

9阅读下列图示:

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使推理成立,并运用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有人称这一循环为“PRED”怪圈,你认为这一怪圈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生活和生产中怎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短缺、恶化。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派放的废气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将导致日益贫困。

   (2)人口  (3)生活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的自觉性;

生产中: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任写出两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10.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不包括(D)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增长过快,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1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B)

A.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不生   B.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两胎  D.夫妇双方都是高学历的,可以生育两胎

12.中国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这主要靠(B)

A.强大的经济实力       B.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C.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D.动用国家强制力

13.中国的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50%,比国外平均低10%——30%,70%的矿山综合利用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C)

A资源分布不平衡      B.资源结构性短缺

C.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严重  D.资源的重复利用还不科学

14.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情,应当贯彻的方针是(B)

A.先污染,后治理           B.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C.以治为主,防治结合         D.以治为主,以防为辅

15.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资源节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因为我国(D)

A.各种资源严重短缺     B资源结构性短缺 

C.资源分布不平衡      D.资源浪费损失严重

16.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是(C)

A“人定胜天”  B.“天定胜人”  C.“天人合一”  D“天命主宰”

问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且这辆人口列车随着巨大惯性还在汹涌向前;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需花费的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

据专家介绍,中国要想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必须依次实现三个“零增长”的目标,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逼近零、资源和能源消耗率的零增长及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哪些严峻形势?

面对严峻形势,你认为要要实现三个“零增长”,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资源的有效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

  

第三单元

第一课人权的历程

6.关于“天赋人权”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它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思想   B.在美国的《人权宣言》中首次提出

C.西方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提出   D.在法国的《人权宣言》中首次提出

7.“天赋人权”思想说明人权具有(C)

A.具体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有条件性

12..到了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人权宣言”诞生的地方的人权状况是(C)

A.与诞生前一模一样B.比诞生前还要糟糕

C.真正实现人权还是一个梦D.已真正完全地实现了人权

14.劳动权属于公民的(C)

A.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社会经济权  D.文化教育权

18..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为纪念哪国工人为了争取哪一具体人权而设立的(B)

A、美国,实行十小时工作制   B、美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C、英国,实行十小时工作制    D、英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22..对人权负有尊重、保护和促进的责任和义务的是(C)

A、民族B、单位C、国家D、个人

24..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具体内容的国际性文件是(A)

A、《世界人权宣言》B、《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人权与公民权宣言》D、《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28..以下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人权的是(C)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健康权③就业权④社会保障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已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

它们是(A)

①从贫困到温饱②从温饱到小康③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④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取和实现人权的历史。

请列举古今中外为争取人权的言或行。

(至少三个)

(.在古罗马奴隶制社会,奴隶起义的领袖们曾喊出过“不自由,毋宁死”的豪言壮语。

在古代中国,农民领袖们曾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大胆诘问。

17~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大力宣扬“天赋人权”。

美国的《独立宣言》第一次提出“天赋人权”。

17.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曾说:

“最近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权状况最好的时期。

”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中国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都得到了维护,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这是世界人权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18.1998年,虽然我国长江等流域发生了大面积的水灾,受灾人口众多,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充分调动人力物力,使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请你谈谈98年抗洪胜利对我国人权事业的意义。

(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生存权真正有了保障。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是中国人民享有人权的根本保障。

在抗洪过程中形成的抗洪精神对于保障人权提供了思想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

“克林德碑”碑文:

“德国使臣男爵克林德,驻华以来,办理交涉,朕甚倚任。

乃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

特于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并表朕旌善恶恶之意。

凡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无忘朕命。

”碑文由光绪帝亲写,此被国人视为国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男爵克林德”是何人?

为什么此碑被国人视为国耻?

⑵此碑后来作了怎样的改名?

此碑从设立到后来改名的过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⑴“克林德”是从德国来的侵略者,德国驻华公使。

1901年他在京城东单街头开枪寻衅,被一名叫恩海的清军士兵击毙。

击毙侵略者的中国人本来应该成为民族英雄,但清政府迫于列强的压力,将恩海处死,而侵略中国的侵略者,清政府却为其立碑。

这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是国家的耻辱。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将它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将此改为“保卫和平”坊。

此碑从设立到后来改名的过程,告诉我们“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这一道理。

4.我国宪法规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D)

A.民主监督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D)

A.人民代表大会    B.党中央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C0

A.批评权    B.建议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立法权

12.在我国,一般把国家机关的总和称为政府。

政府的权力是谁赋予的?

(C)

A、宪法   B、国家    C、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

13.公民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应去(C)

A、派出所   B、税务部门    C、民政部门   D、工商部门

18.民主制度中最大的权威是(C)

A.国王    B.政府    C.法律    D.亲情

19.在我国法律是谁的意志的体现 (B)

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23.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是(D)

A.政治协商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在我国各种民主参与的形式中,最为广泛、最为普遍、影响最大的民主参与活动是(B)

A、开会B、选举C、上访D、监督

28..在我国,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是(D)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务院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①   B、③    C、②③   D、①④ 

3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各种民主形式,包括(D)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暑假里,小明发现不少网吧仅管门口挂着“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志,但仍偷偷允许未成年人上网。

小明想检举揭发,但又有点犹豫不决。

请问:

小明有检举揭发的权利吗?

如果有,你认为他可以采用哪些途径?

(有。

途径:

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转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可以通过新闻媒介予以曝光;

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或打电话反映;

可以打12345市长热线电话反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这条规定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民主选举权利的什么特点?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是不是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当人民代表?

(1)享有选举权的广泛性。

   (2)不享有。

因为根据宪法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

而初中生一般都未满18周岁。

 (3)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健康状况良好,议政能力强的人更适合当人民代表。

因为只有选举这样的人当代表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

第三课在法治的国家里

2.民主制度中最大的权威是(A)

A、法律   B、道德  C、政治制度     D、政府 

4.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B)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6.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而言最重要的人权是(A)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受教育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健康权

11.“有法可依”中的“法”指的是(D)

A、民法与刑法   B、宪法与民法    C、法律和法规   D、宪法与法律

12.比任何荣誉称号更有价值的“称号”是(B)

A、人民  B、公民   C、臣民    D、人大代表

17.“人治”的对立面就是“法治”。

依法治国是(A)

①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②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③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④我国特有的治理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以下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理解,正确的是(A)

①关键是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②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③仍需坚持党的领导④极少数人在特殊时候可以超越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全国不少地方在法规起草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广大公众的意见。

这种做法(B)

①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②使法律更好地反映公民的意志和利益③有利于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④使法律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2.人们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快捷、迅速和方便的同时,必须履行政府规定的相关义务。

这体现了(C)

A权利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B.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统一的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政府规定的

24.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但无任怎样变化,始终是人们最基本的、共同的角色是(B)

A.人民   B.公民    C.法人    D.平民

27.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C)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A.经济    B.文化    C.文明    D.现代化

28.宪法第5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这说明在我国(A)

A.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权利和义务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C.权利要受限制,因而是不广泛、不真实的  D.权利与义务都不得放弃

33.下列情况不属于法治的表现的是(A)

A.以权代法     B.办任何事都要有法律依据

C.任何权力都来自法律   D.法律既要管民,更要管官

17.我国对弱势群体有特殊的法律保护,如针对歧视妇女的一些行为,专门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

请你再列举两部类似的法律,并说说这样做的意义?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平等权;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