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215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docx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调研报告

  XX年6月,省禁毒办和省禁毒基金会在全省创新开展“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工作。

为配合搞好这项工作,省关工委主动会同**市禁毒办、关工委到**市调研,选定了该市汶村镇**村为省关工委和**市禁毒办的联系点。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该示范点的工作成效显著,被帮教人员基本解除毒瘾,呈现了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禁毒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选点,以务实精神抓成效

  按照省禁毒办和禁毒基金会的要求,确定为省“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需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当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二是吸毒人员较多;三是工作基础、群众基础比较好;四是帮教力量、组织领导工作能落实。

为选好选准示范点,省禁毒委委员、省禁毒基金会副理事长、省关工委副主任欧辉成,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朱策,多次到**市调查摸底,将过去毒情比较严重、吸毒人员较多的汶村镇**村定为“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示范点,通过发动基层和社会力量要将它办成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爱心工程”、“民心工程”、“造福工程”和“德政工程”。

  **村地处**市西南沿海,全村近5千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115人,占村民总数的2.35%,是全市毒品重灾区之一,且复吸率高,有的因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有的为筹集毒资,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村中吸毒人员离婚多,盗窃多,给社会安定和谐造成极大的威胁,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对毒品危害早就有切齿之痛,强烈要求根治毒害,共建平安和谐社区。

**、**两地禁毒办和当地基层组织的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并以科学的态度,分析了在**村办示范点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找准了办好**村“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来久,市禁毒办主任赵天乐,副主任朱锦汉,**市委政法委主管禁毒工作的副书记李民瑞,市禁毒办主任罗洪顺,多次到该示范点指导工作。

**市和**市禁毒办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与干部群众促膝谈心,组织学习李容根副省长关于全面实施“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的讲话精神,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禁吸戒毒工作的认识。

工作一启动,就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拥护和支持。

汶村镇委、镇政府即召开班子会议,落实了三件事:

(1)成立示范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副书记梅泽麟同志任组长,其办事机构由镇禁毒职能部门和关工委派员组成;

(2)制订示范点三年《实施计划》和有关帮教工作的规章制度;(3)筹建示范点宣传教育活动场所。

从而保证了示范点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开展。

  2.落实帮教对象,建立帮教小组。

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进行全面排摸,并将每个人的基本情况逐项造册登记,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最后确定帮教对象35名,他们都是戒毒出所后有可能复吸的人员。

为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帮教队伍,省关工委两位老领导对制定《实施计划》和组成帮教组的事宜提出了很好意见。

在省、市禁毒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支强有力的帮教队伍组建起来,对戒毒人员开展了“二帮一”、“三帮一”活动。

这支帮教队伍共有35个帮教小组70名帮教人员组成,其中有4名是镇委副书记,副镇长和镇人大副主席领导,有16名是镇属部门的领导,l9名是村委会及村小组干部,有27人是镇村关工委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共党员67名,占帮教人数的98%,他们在帮教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社会禁毒氛围。

汶村镇及时召开创办示范点动员大会,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掀起声势浩大的禁毒宣传教育高潮,使毒品的严重危害和实施“千人戒毒帮教工程”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

接着,开好了“三个会”,发出了“三封信”。

三个会:

一是开好帮教人员座谈会,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二是开好帮教对象座谈会,鼓励他们戒断毒瘾,重新做人;三是开好帮教对象家属座谈会,同心协力做好跟踪帮教工作。

三封信:

一是对吸毒人员发出劝戒信,告诫他们要主动戒除毒瘾;二是对已解戒人员发出表扬信,鼓励他们动员他人一齐戒断毒瘾;三是给在戒人员的家属和亲朋的亲情信,希望不要歧视他们,而要用亲情鼓励他们戒除毒瘾。

由于该“示范点”的启动工作上下一致,组织周密,措施得力,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以诚相待开展帮教,真心实意挽救失足亲人

  戒毒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对社会和亲人有失落感,整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复吸率高。

他们缺乏亲情、友情和健康人常有的感情。

在**村35名帮教对象中,就有8名是妻子带着儿女出走或改嫁的人。

帮教工程一开始,一些帮教对象因深受帮教之益,愿意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但也有人害怕这会乘“帮教"之机抓去“劳教"而摆出一副“冷面孔”;有的家长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将帮教人员拒之门外。

省、市帮教小组多次到**村与帮教领导小组集体研究,指导大家以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挽救吸毒失足者回归社会:

  1.以情感动戒毒人员。

帮教人员首先认识到:

吸毒者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更是特殊病人,因而要在人格上尊重,在精神上鼓励,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针对其存有惧怕帮教的心理,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以诚以情以理感化戒毒人员。

在帮教工作中,采取了集体家访或个别谈心的方法反复进行。

同时,通过“互签帮教责任书”,保证帮教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

由于以诚以情开展帮教活动,很快就拉近了“帮”与“被帮”两者之间的距离。

汶村镇副镇长陈邓家约帮教对象张松现出来饮茶,被张的妻子怀疑是设“圈套"抓他去劳教,再三劝其丈夫不要去。

陈副镇长以真情感动对方,使张真正感到“镇长是真心来帮我的,不是来抓我的”。

一年多来,帮教人员坚持开展“五心”帮教(即对帮教对象要有爱心,帮教工作要热心、细心、耐心,对他们戒断毒瘾要有信心)活动,使帮教对象越来越容易接受。

干部群众说,过去的帮教是号召的多,落实得少,是“粗放型”的,而这次帮教工程,以人为本,因人施教,一帮到底,是“精细型”的。

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但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者回归社会,还可以为全市的禁吸戒毒工作探索有效的途径。

  2.认真落实帮教责任制。

帮教组成员主要从“一包、二帮、三知”做起。

“一包”是签定《帮教责任书》,对帮教对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二帮”是帮助戒毒人员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知”是知道帮教对象的行踪,知道其交往和知道他的工作状况。

对临时外出务工的帮教对象,跟踪帮教出现了难度,帮教组即采用了新的方法进行:

一是用电话联系开展帮教;二是与用工单位的领导立下契约并经常保持联系,加强对帮教对象的教育与监督;三是利用传统节假日或帮教对象休息回家的时候进行帮教。

并将帮教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再将情况综合向市禁毒办和省禁毒办汇报。

使该“工程”的实施始终能保持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顺利开展。

  3.充分利用退休党员干部和家属、亲属做好帮教工作。

党员、退休干部在农村和基层德高望重,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村民和年青一代具有深远的影响。

该示范点充分发挥帮教队伍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退休干部的余热,做好帮教工作。

镇关工委主任甄优浓,在做好帮教对象苏牙转化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动全镇退休干部参加帮教队伍,利用2个月的时间与35名对象都进行过一次至二次谈心,并为部分人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退休干部何长寿,顾不得自己已是80高龄,不辞劳苦,每天步行2公里上门对戒毒人员冯振文帮教,一起饮茶做思想教育工作。

去年何长寿摆80大寿酒,特意邀请冯振文一齐饮酒助兴;为鼓励冯振文勤劳致富,何长寿与村委会协商将本村后山果场优惠转给冯承包,冯振文夫妻种果务工致富,决心戒除毒瘾,夫妻俩恭恭敬敬地把何长寿当成自己的亲人。

  吸毒者的行踪和思想状况其家属、亲属最清楚,他们在帮教工作中所发挥的亲情和影响力,是其他人员不可替代的。

帮教对象谭兆旋斩指断戒的事例,在全镇上下引起反响;现年34岁的他因吸毒被送强戒和劳教共7年之久。

清贫如洗,其妻提出离婚。

谭苦苦挽留,帮教小组的同志也上门做调解工作,为保证不复吸,谭兆旋即用菜刀斩断自己两个指头,以表断瘾决心。

其行动得到了妻子的谅解,目前夫妻二人在一家工厂务工。

据该妻反映,其丈夫从来没有现在表现好。

一个因吸毒将分离的家庭,也因决心戒断毒瘾而重归于好。

  四、以安置就业为核心解决帮教困难

  这是**村示范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经验之一。

  1.领导率先垂范,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难题。

省关工委副主任欧辉成、朱策同志与**市禁毒办的同志每次到**村示范点,都带来了李容根副省长、省关工委方苞主任的指示和意见:

开展以就业为核心的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曾多次到对戒毒人员安置就业做得最好的汶村镇国强五金厂,调查了解安置就业的情况,鼓励厂方继续做好安置工作;与帮教对象促膝谈心,鼓励他们自食其力,走向新生。

为保证禁毒和各项帮教措施落实到位。

去年12月,朱策同志进村入户,一连4天在**村亲自与在家的帮教对象一个个谈心,调查了解帮教工作的实际情况。

镇委副书记梅泽麟带着镇禁毒办主任甄沃棠和派出所的领导,走遍镇内的企业和厂场,发动企业主帮助解决戒毒人员安置就业的问题,并与接收单位签订《保证书》,承诺当帮教对象改好的担保人。

在镇委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35名帮教对象中,已有30名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其中安置进厂场和建筑行业务工的有12人,自营职业和运输业的3人,村委会以优惠承包条件安排或自行耕山、种地的5人,开饮食店、理发店或其他工种的8人,在酒楼学烹调准备出国的2人。

戒毒人员最近已有3人结婚,家庭幸福。

只有5人(其中2人因初次尿检呈阳性正在送强制戒毒)尚在多方设法帮助他、解决就业。

戒毒人员的改好影响了一大片,全镇的治安、刑事案件明显减少。

  2.从解决实际困难入手,帮助一家,教育一村。

按照李容根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村示范点除了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外,还注意把帮助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因而戒毒改好的典型接二连三,苏文胜因吸毒使两个儿子辍学,“千人戒毒帮教工程”帮助父戒毒,子复学的感人事例,目前已成为佳话。

苏文胜是四次进出戒毒所、劳教所的“瘾君子”,他除了把家里的积蓄花光,还欠债几万元,XX年5月,他长子苏家凤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及小儿子读初中因无钱缴交学费而辍学。

今年3月,帮教领导小组及时将此事向市禁毒办、关工委及省关工委挂点的领导汇报,即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欧辉成、朱策同志到肇庆联系恢复苏家凤学籍的事宜;**市关工委想尽办法,资助了5000元,**市禁毒办发动某公司赞助了3000元,**市关工委主任李国亮捐助800元共8800元,帮助苏家凤解决复学的问题。

“自古以来哪有省级机关的官员为吸毒仔解决困难的呀?

”看到儿子的学业失而复得,苏文胜不禁热泪盈眶,他决心戒断毒瘾,走向新生。

如今他除了耕好责任田外,还做建筑工挣钱供孩子上学。

  镇领导集体做好帮教的事迹也十分感人。

现年49岁的苏惠照因吸毒曾6次进出戒毒所和劳教场,前后两任妻子也因此带着儿女离他而去。

最近一次解教回家,后任妻子知他有悔改之意,带着儿子从海南回来,但一家人既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夫妇无法就业,儿子无法读书。

“千人戒毒帮教工程”启动后,苏被列入了帮教对象,镇委副书记梅泽麟和镇禁毒办、派出所的领导多次往返市公安局及三水劳教所,帮助他解决了家庭户口、夫妇身份证及小孩上学等问题,还介绍他到一间外资企业务工,苏感激不尽,并与帮教人员交上了朋友,同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批贩毒案件和查获了一批吸毒人员。

由于苏在厂勤奋肯干,于去年1O月被提升为“领班”,月薪从700元升到1300多元。

苏惠照还通过“现身说法”,帮助和教育其他人员戒毒瘾,走向新生。

  3.做好培训工作,巩固戒毒效果。

苏远志、陈景悦等8位帮教对象,通过镇政府组织技能培训后,被介绍进厂、进建筑场所务工,个个都得到厂方的赏识,其中陈景悦被提升为机械维修师傅。

他们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