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弼成《高等教育学》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Word下载.docx
《胡弼成《高等教育学》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弼成《高等教育学》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专门人才的
需求程度,即对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专门人才是否都能提供就业机会;
二是能否提
供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投资。
就第一方面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①以后,我国
经济上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形势,很快出现了专门人才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
这说
明过去并没有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教训之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和潜在能力缺乏认识,也没有很好地按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
社会经济发展总是
波浪式前进的,加快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就要调整。
但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发展
才是硬道理。
而教育有周期长的特点,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超前安排,这是高等
教育自身的规律。
如果在经济调整时高等教育也跟着强调稳定规模,到调整以后
经济要上新的台阶时才来强调高等教育要有较大的发展,那就必然跟不上经济发
展对专门人才的大量需要了。
这就不是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处
于被动状态。
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规模也要保持适度。
防止大起大落,一是要认
真作好人才需求预测;
二是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
和办学设施。
因此,既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又不能
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如为了增收学费)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
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办
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育质量,影响社会稳定。
(二)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
有自动化先进的大型企业,也有大量的半机械化、半自动化和用手工劳动的中小
型企业,生产力发展呈二元结构。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仅由国家投资高等教育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吸引社会力量来办学,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另外,除
正规高等教育外,要大力发展非正规高等教育。
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虽然全
日制普通高校仍为主体,但非全日制的高校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
高,作用日益显著。
有学者预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大高教系统将有可能融为
一体,成为终身教育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就科类结构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
虽经历了调整,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重理轻文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性改
变。
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导向,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
神塑造。
忽视或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导致整个社会
的庸俗化。
因此,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就
业结构等现状,决定了我国社会对各种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
而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能够培养出多层次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国家需要办少数高水平的重点大学,并把其中
的一些大学办成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
但是,对大多数一般院校来说,应以培养
本科生为主;
高等职业院校的任务,则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这
恰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量需求。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大量乡镇企业
中,大部分是生产定型产品的中小型企业,需要大量从事制造、工艺、检测、调
试、安装及维修等的中初级技术人才,需要大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但是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不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982年以后,专科招生人数有
所增加,但到1989年,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仍然还只是l:
0.58。
而且多数是师
范类、文科类专科。
工科、农科类的专科生很少。
其后几年,在升格风的影响
下,某些专科学校还盲目升格为本科院校,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
育本专科的合理比例,视学科专业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
约。
据有关资料,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本专科生之比为l:
0.88。
我国生产力
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所需要的专科毕业生数应该比发达国家更多一些。
随着中西
部地区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提高,重点需要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现代化的三资企业,
包括部分乡镇企业,加上一些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需要聘用毕业研
究生。
因此,高等学校同时也应该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数量。
(三)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日益综合化,当今世界没有哪一项重大
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不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
因此,大学的学科和课程结构
的综合化势在必行。
大学应以原有的学科为基础,发挥其优势,增设新的学科,
实行理、工、文、管理学科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有较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
能力,才能培养综合性的高层次人才。
在一所大学里设有理、工、文和管理学科
并不是就已经综合化了,还必须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提高学校
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以培养理论基础更好、知识面更宽、综合能力更
强,并且具有较好的思想文化素质的人才。
就全国大多数高校说,应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不能要求它们都向综合化发
展。
但是,一般院校也应尽可能开设相关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力求做到
课程结构综合化。
这不仅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文化素养,
全面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分注重功利
性,特别是工科,专业划分过细,强调专业对口,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一到
工作岗位就能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因而偏重技能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在课程
设置上基本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这就更使课程结构综合化成为提高教
育质量和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起初是从人类社会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处,合理地利用
自然资源引出的,是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
力的发展”来思考的一个命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个命题被广泛关注,并成为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念,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什么
可持续发展思想会如此广泛地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认同和引起共鸣,并成为高等
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念?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一方面,它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关键词即“持续”,是指
社会发展的持续不断,而不是一时一刻的;
是长远的,而不是短期的。
高等教育
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身便具有迟效性和长效性的特点。
而且,从高
等教育培养人的着眼点来说,也应当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来体现教育对人的终
极关怀这一教育的本质。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有着共
同的思想基础,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从可持续发展思想中汲取许多合
理的思想“源泉”。
另一方面,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核心,就是体现以
人为本的思想。
不论是关怀当代人的需求,还是泽被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人”贯穿于其全部思想体系之中。
20世纪功利主义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开
始大行其道,甚至支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人文主义价值观则退避三舍。
高
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I见物不见人”的趋势。
而且,80年代以后这一趋势在工
具主义和技术至上思潮的推波助澜下达到新的高峰。
由于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缺
失,给高等教育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系列人文问题。
这种状况引发了人
们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忧思,其背后实质上是对现代高等教育哲学的深刻
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观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再次成
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所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在很
大意义上唤起了高等教育的人文觉醒,回应了高等教育哲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的
复兴趋势。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理解为: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
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则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培育。
下面从高等院校的职
能和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考察。
高等院校的教学首先应当着眼于使学生具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必
需的有关知识以及培育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薄
弱和有关知识的贫乏,与高校长期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直接关
系。
为此,潘懋元教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能力、行为,应该作为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开设有关课程,如开设有关人口与优
生、资源与环境、生态伦理学等课程;
在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德育等课程,
以及有关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课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知识、能力作为
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参与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科研工
作,来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从高等院校的研究职能来说,高等院校应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挥科学技术的
“社会第一生产力”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专门的意义上来说,
高等院校应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为重要任务,即高等院校的科研应
有意识地服务或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高等院校一直是国家科学研究的重
要力量,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从科研体制、意
识等方面着手解决高校科研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应当是我们今天致力
于通过高校科研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批判功能,使社会处于不断革新之中,从而促进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创新、缺少变革的社会,是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的。
批判是
引起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缺乏批判精神的社会注定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同样
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高等院校是国家的“思想库”,社会的“良心”,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创新的思想,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对社会的批判功
能来体现其社会的“良心”。
从高等教育的文化发展功能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先进的现代文化,
如何使这先进的现代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共同文化,有赖于肩负人类
文化的传播使命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
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是否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即高等教育的
内、外部规律。
如果说,上面论述的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高
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遵循了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那么,决定高等教育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因素,则是高等教育能否遵循其内部规律。
如何才能保
证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呢?
“还原高等教育的本性,是促进高等教育自身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而且这一思想本身就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
理念,即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向高等教育的客观本性返璞归真的还原过程。
下
面从高等教育的本性的超前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做一分析。
1.高等教育的超前性
从根本上来说,(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为未来
培养人,即按照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培养和塑造人,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需求。
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便体现于此。
高等教育规划的超前性。
为了应对2l世纪的变化,越来越多国家的高等教
育开始采用战略规划这一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高等教育规划具有明确组织使
命、凝聚人心、面对未来与全球等特点,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首先,成立广泛参与的规划机构。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大学都成立了
规划处、规划办公室等。
但是,这类机构在现实中所起的作用与规划部门在高等
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应起的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其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缺
乏代表性。
高等教育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可成立由董事会成员、校长、教师、学
生、校友等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规划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更有效地调动各利
益相关者参与规划的热情。
其次,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高等教育
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是高等教育规划超前的基础。
再次,正确处理预见性与可
行性的关系、预见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高教发展的客观规律,确保
占有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并充分考虑主客观方面的条件,保持其适当的弹性。
高等教育目标的超前性。
它指的是所确立的高等教育目标应当真正体现出对
人和对社会的终身关怀。
也就是说,它必须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相联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普遍存在着狭隘功利化。
目标的狭隘功利化
与目标的超前性显然是不相容的。
所以,要确立一个面向未来发展需要的超前的
高等教育目标,首先必须克服目标的狭隘功利化倾向,而注意研究未来社会所需
的人才规格。
在此基础上确定面向未来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目标体系。
其次,超前的高等教育目标应根据现代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地对人才提出新的要
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再次,高等教育在发展目标
中,应将建立和完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作为一项整体的发展目标,统率高等教育
领域的各项改革。
从实现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现代高等教育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追求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对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及其机制提出的
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课程的超前性。
高等教育课程的超前性表现在:
它不仅要求课程及
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课程
强化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便为其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
知识基础;
对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课
程的弹性与灵活性,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变性及满足
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对职业和工作的选择与再选择的需要。
适宜、先进的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是课程超前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之,“课程不应该反映一个
正在消失的社会职业和生活的需要,而应当反映急剧变革的当代和未来社会生产
和生活的需要”①。
高等教育投入的超前性。
高等教育的迟效应决定了高等教育投入必然是超前
的。
这里的超前,主要是指把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置于优先的地位。
2.高等教育的整体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意味着高教系统中的人或事物
的各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彼此独立,各
具特殊效用,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高等教育功能的整合效
应。
根据系统论观点,整合功能应大于其各功能之和。
这便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
各功能重视的弹性处理,也就是说,重视的“权重”并不是在任何时期和任何
条件下对每一功能方面都是平均分配的。
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个功能完全有可能
显得更为突出一点,而其他功能则相对隐含一些,即所谓的“钟摆式”现象。
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性,从宏观意义上说,包括: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整体
性,即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合理配比;
高等教育类别结构的整体性,即普通高
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育形式结构的整体性,即正规高等教育、非正规高等教育、非正式高等教育的渗
透互补;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整体性,即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的梯度推进。
高等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主要从教育过程中诸育目标的整体性和教师与学生目
标的整体性来理解。
教学过程是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等共同协调,促使学生
品德、智力及体质、非智力因素等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
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与学过程的统一体。
只有当教师教的目标与学生学的目
标相互认同并耦合,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接受、理解并致力于实现的整合目标
——教学目标,教育活动才能更加有效。
3.高等教育的全面性
这里主要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即在人的培养问题上如何体现全面性的思
想理念,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促使人的和谐发展。
过去高等教育在致力
于使学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时,更多的是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层面,而对
人文、精神及心理素质等层面则相对忽视。
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取向是与现代高
等教育精神相背离的,是“当代教育最基本的缺失”。
在强调人文教育的同时,
并不意味着科学素质教育不重要。
科技、信息化时代,需要倡导的是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的整合。
另外,人的素质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即素质的各要素之
间互相依赖、相互制约。
根据未来社会对学生素质要求的特点及其教育现状,从
弥补不足的角度,当前应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
质、合作和交往素质、精神和心理素质等的教育与培养。
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
的合理的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机整合,
使之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合理素质结构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
要。
最后,高等教育的全面性并不否定对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视。
无论是从人的素
质的客观性质及特征,还是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考虑,都要求尊重人
的个性差异,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密切相连
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价值判断。
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达
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
20世纪中期,为了满足‘‘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适应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急剧增长和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浪
潮,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拓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较快地实现了高等教育
大众化。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匮乏、办学
条件不足、质量把关不严、结构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随之出现。
西
方高等教育过于乐观的增长,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
普遍担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并在
很大程度上成为高等学校与政府对话的一个主题。
.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存在争议、众说纷纭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
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质量受到普遍关注。
他们认为,高等教
育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质量看法是
不同的,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对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基本含
义应该是清晰的。
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被看作是国家的责任,并相继
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其所指向的对象是高等教育质量,正确理解高等
教育质量的内涵自然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前提。
西方各国目前对“高等教育质量”一词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
例如,瑞典
学者胡森(}tus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就是人们期望高等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不
仅仅局限在认识领域的变化;
美国学者塞姆尔(Seymour·
)认为,高等教育质量
的指标主要意味着“丰富的资源”,包括较多的专业、巨大的图书馆藏、一定数
量的知名学者等指标;
英国学者戈林(DianaGreen)认为,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
界定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
其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而特殊的产品及服务联系在
一起,隐含排他性的特点,如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育质量;
其二则把质量与预定
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使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
标准;
其三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
否符合标准;
其四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
以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
其五把质量定义为以
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
学者不再单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而是把它放到一个全面质量的背
景下来理解。
全面质量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含义,不再以最终
“产品”的标准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志,而把质量视为一个贯穿于整个产品生
产过程的术语。
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表述的变化来看,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在许多
学者的认识中如同高等教育概念本身一样是存在争议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
对高等教育质量没有一致的认识,主要是因为衡量质量的标准多样。
从学者
对高等教育质量认识的变化来看,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一般依据有如下几个标准:
以“卓越”或“一流”为标准。
伯纳德认为:
“卓越就是更确信地表达某些
院校可以保持‘顶尖级’的标准。
”在他看来,所谓“卓越”就是非常优秀的、
超出一般的标准,往往指那些各种可比性指标在同类高等学校中都名列前茅的院
校。
这种排名一般通过评估机构或新闻机构评出的“大学排行榜”的形式得以
确认。
如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榜、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
(英国大学基金会)的大学排行榜等。
这些大学排行榜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
认可度。
以合适的目标为标准。
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
方向和发展目标。
一所高等学校清晰的使命陈述是衡量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当
然,目标本身是独特的、动态的和发展的。
其二,高等学校的目标能否有效地达
成。
不同高等学校的目标应该随其类型和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人们不应该用
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要求教学型大学的质量,那样的话,后者无论如何也不能达
到“高质量”的目标。
以满足高等学校内外顾客的要求为标准。
这项指标规定了高等学校能够在多
大程度上满足顾客明确表达的和隐含的需要,评估高等学校的质量不仅要看产品
(服务)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即学校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