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0936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考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权威式标准成本;

参与式标准成本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一)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都有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其成本差异的计算可以通用模式,具体可以表示为:

(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两差异法

(1)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产能标准总工时-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

其中: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计产能标准总工时

2、三差异法

(1)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支付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实际耗用总工时-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

(3)生产能力利用差异=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标准产能总工时-实际耗用工时)

第八章成本形态分析

一、成本性态的涵义:

成本性态(CostBehavio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固有性质,因此成本性态又被称为“成本习性”。

·

“业务量(Volume)”:

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期内投入或完成的经营工作量的统称。

“成本总额”:

指一定时期内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一定条件”:

指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即相关范围。

二、成本形态各种分类

按照成本性态,可将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变动成本”(variablecost)、“固定成本”(fixedcost)和混合成本(mixedcost)。

(一)变动成本

1、概念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的成本。

例如: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燃料费、动力费等,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等。

2、变动成本有两个特点: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随业务量变动。

3、变动成本的各种分类

(1)技术型变动成本(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

(2)酌量性变动成本(主要受企业管理部门影响)

(二)固定成本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按平均年限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房屋设备的租金、保险费、广告费等。

2、特点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

(2)从单位业务量看,固定成本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随业务的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

3、固定成本法分类

根据固定成本的支出额是否受管理当局决策影响而在一定期间内改变,可将其进一步分为两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CommitmentFixedcost)(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

酌量性变动成本(discretionaryFixedcost)(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

(二)混合成本

1、种类:

·

半变动成本(在一定初始基数的基础上变动)

半固定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

曲线变动成本(递减曲线成本,递增曲线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稳定,超过按比例增长)

2、分解方法:

(1)数学分解法

高低点法

优点:

非常简单;

缺点:

只依据高低两点,结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散点图法

它所依据的是全部的成本数据,而不只是高低两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偶然性;

通过目测得到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回归直线法

避免了高低点法的偶然性和散点图法的主观性;

仍然具有一定的假定和估计的成分,仍然应剔除非正常值的影响。

(2)账户分析法

(3)合同确认法

(4)工程分析法

第九章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即假设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水平始终保持不变,即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均保持不变,并使总成本性态模型表现为线性方程(y=a+bx);

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也保持不变,使得销售收入函数也是一个直线方程式(y=px)。

此外,总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均以同一产销业务量为自变量。

这一假设排除了在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的情况下,各生产要素(原材料,工资等)价格,技术

条件,工作效率和生产率以及市场的条件变化的可能性。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最初假设企业只安排一种产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均能通过市场实现销售,并且自动实现产销平衡。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总产销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变。

这种假设可使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价,成本,以及业务量对利润的影响上。

二、CVP分析基本公式

P=px-(a+bx)四种变形:

P——利润

p——销售单价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x——销售量(不是产量)

三、本量利的用途

本量利分析原理可用于保本点预测、目标销售量或目标销售额的预测、利润预测及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不确定性分析、经营风险分析、全面预算编制、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等。

四、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是本量利分析中一个重要概念,也称“边际贡献”、“贡献边际”、“边际利润”、“创利额”等。

它是产品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单位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总额的计算:

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或:

cm=p-b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Tcm=px-bx=(p-b)x=cm·

x另外:

Tcm=a+P

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销售单价=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cmR=cm/p=Tcm/px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bR=b/p=bx/px

五、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

经济生活中,由于企业存在固定成本而出现的主要在销售上有较小幅度变动就会引起利润上有较大幅度变动(即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在管理会计中就被称为经营杠杆。

P——利润Tcm——贡献毛益总额

R——销售变动率a——固定成本

S——销售收入DOL——经营杠杆率

经营杠杆率的用途

1、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固定成本总额和销售量对经营杠杆率的影响)

经营杠杆率越大,利润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大。

2、有助于管理者进行预测分析(产量计划增减率与计划期利润之间相互预测)

3、有助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六、保本点

“保本点”(break-evenpoint,简称BEP)是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也就是“所得”等于“所费”,或“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亦可称为“盈亏临界点”、“损益平衡点”、“够本点”等。

两种表现形式:

(1)实物数量,称为保本销售量,“保本量”;

(2)货币金额,即保本销售额,“保本额”。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分析

1、本量利分析法

2、贡献毛益分析法Tcm=acm*x=a

3、图示法传统式保本图,贡献毛益式保本图,量利式保本图

多品种产品条件下的保本点分析

1、按主要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进行保本点分析

2、分算法

3、加权贡献毛益率法

七、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是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超过保本销售量(销售额)的差额。

该指标表示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距离保本点的差距,很显然,差距越大,即安全边际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也就越安全。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点、销售利润率、经营杠杆率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1、安全边际率与保本点的关系

保本销售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1-安全边际率)=Su·

(1-MSR)

保本销售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1-安全边际率)=Sd·

2、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关系

销售利润率=贡献毛益率×

安全边际率

3、安全边际率与经营杠杆率的关系

经营杠杆率(DOL)与安全边际率(MSR)存在着倒数关系。

八、利润预测:

利润预测是按照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通过对影响利润的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利润的变化趋势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

企业通过利润预测来确定未来的经营与发展方向,选择实现未来经营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预测目标利润

预计利润(P’)=(销售单价×

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px-(a+bx)

(二)应用贡献毛益的基本概念预测目标利润

根据贡献毛益的基本概念来预测目标利润,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1、预计利润(P’)=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单价×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px-bx-a

=Tcm-a

2、预计利润(P’)=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贡献毛益×

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cm·

x-a

3、预计利润(P’)=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单价×

销售量)×

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总额

=px·

cmR-a

4、预计利润(P’)=贡献毛益总额×

贡献毛益创利率

=贡献毛益总额×

(1-贡献毛益保本率)

(三)应用经营杠杆的基本概念预测目标利润

预计利润(P’)=基期利润×

(1+销售增长率×

经营杠杆率)

=P·

(1+R·

DOL)

(四)应用安全边际的基本概念预测目标利润

1、预计利润(P’)=安全边际量×

单位贡献毛益=MSU·

cm

2、预计利润(P’)=安全边际额×

贡献毛益率=MSd·

cmR

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

第10章PPT,都要看。

第十一章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背景

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假设制造费用的完全发生与数量相关联,并且间接制造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一一对应。

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两方面:

1,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间接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人工比例大大下降。

2.间接费用的构成内容越来越复杂,一些最重要的制造费用并不受生产数量或与之相关的指标的影响,甚至完全发生在制造费用之外。

改进:

1.直接成本追溯。

2.将间接费用划分为多个间接成本库。

二、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定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种类和它们的作业成本动因:

资源动因:

就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反映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库的标准。

作业动因(作业成本动因):

就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它反映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是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的标准。

分为结构性的和执行性的。

结构性成本动因:

大部分企业成本在其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展开之前就已被确定。

执行性成本动因:

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

三、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2.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并建立作业成本库,将各个资源库汇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个作业成本库中

3.将各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

四、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管理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分为作业分析和作业管理。

1、作业分析:

(一)划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

采购订单获取、产品加工、完工产品包装

非增值作业:

计划作业、移动作业、等待作业、检查作业、储存作业(JIT)

(二)分析重要性作业

(三)把企业的作业同其他企业类似的作业进行对比

(四)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2、作业管理

(一)作业管理方法

1、作业消除

2、作业选择

3、作业减低

4、作业分享

(二)作业管理实例

1.产品重新定价

2.产品代替

3.重新设计产品

4.改进生产经营过程

5.改进经营策略

6.技术投资

7.削减产品

第十二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1.相关成本

指不同备选方案之间存在差异的未来增量现金流量。

基本特征:

(1)与未来相联系与过去经营发生的成本不相关

(2)在备选方案之间存在差异

如果在各个备选方案之间不存在差异,则对决策不产生影响

(3)需要预测

相关成本信息面向未来,而未来事件尚未发生,该信息将依靠预测取得

相关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成本概念。

判断的基本步骤如下:

1)汇总与各个可供选择方案相联系的所有成本

2)排除沉落成本

3)剔除各个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之间没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4)经过上述分析,剩下的即为相关成本,管理人员可以据以进行决策

相关成本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差别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应负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可避免成本和可延缓成本等

2.非相关成本

非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无关的成本,可以表现为沉落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不可延缓成本等

二、差别成本与边际成本:

1.差别成本(差量成本)

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在进行方案的决策分析时,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

狭义的差别成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之间由于产量增减变化而形成的预期成本差异。

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变化导致的成本差异,往往是变动成本,但是,超过相关范围,差别成本就可能包含固定成本的内容。

2.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就是业务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

可以把边际成本看成是差别成本的一个特殊形式

在相关范围内,边际成本与变动成本取得一致

三、机会成本与应负成本

1.机会成本

决策过程中,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满意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次满意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就构成实施最满意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对决策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案,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应负成本

应负成本也称为假计成本(不是真正发生的),是使用某种经济资源的代价

应负成本实际上是机会成本和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在决策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可理解为资本成本。

四、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与付现成本:

1.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过去的成本支出。

广义地说,凡是过去已经发生,不是目前或将来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都是沉没成本。

狭义地说,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在一定情况下无法补偿的成本。

沉没成本的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差别成本,与决策不存在相关性,当前的决策不必考虑这个因素。

要注意区分和判别沉没成本,尤其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面。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也称为现行成本:

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功能与目前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相似的类似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

因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在有关的决策中,侧重考虑的是重置成本信息,而不是历史成本信息。

3.付现成本

指那些由于未来某项决策所引起的需要在目前或将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

五、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1.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是指通过企业管理当局的某项决策可以改变其发生数额的成本。

前述的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就属于可避免成本

2.不可避免成本

指通过企业管理当局的某项决策不能改变其发生数额的成本。

前述的约束性固定成本就属于不可避免成本。

六、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

(1)可延缓成本

在企业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条件下,对已经选定的某方案如果推迟执行,不至于对企业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与此方案相关的成本,就称为可延缓成本。

可延缓的广告费、奖金、会议费。

(2)不可延缓成本

企业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对于已经选定的某方案必须立即执行,否则将对企业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与此方案相关成本,就称为不可延缓成本。

不可延缓的广告费、奖金、会议费、环保不达标的罚金

第十四章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总体计划,用数量、金额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文件。

亦即全面预算就是企业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和数量化的说明。

当预算跨年度时,我们称之为长期预算,反之称为短期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

1经营预算

(1)销售预算;

(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

(4)直接人工预算;

(5)制造费用预算;

(6)产品成本预算;

(7)期末存货预算;

(8)销售和管理费用预算。

这些预算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收入与费用的构成情况。

2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各项预算。

包括:

(1)现金预算;

(2)预计损益表;

(3)预计资产负债表。

这些预算以价值量指标总括反映经营预算的结果。

3专门决策预算

主要涉及长期投资,故又称资本支出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的预算,如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建、更新等都必须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具体反映投资的时间、规模、收益以及资金的筹措方式等。

全面预算的流程:

预算编制方法(P313—P318)

1.固定预算

2.弹性预算

3.零售预算

4.滚动预算

5.概率预算

6.作业基础预算

7.项目预算

第十五章业绩评价和平衡计分卡

一、责任会计的概念:

根据经理人员管理责任中心所必须具备的有关信息来考核每个责任中心业绩的专门系统。

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制定业绩评价指标,建立跟踪记录系统,进行业绩评价,分配报酬。

二、业绩评价的概念:

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预算或标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业绩评价的目标:

1.提高目标一致性和协调性

2.上下沟通

3.激励部门经理

4.提供反馈

5.标杆比较

三、财务业绩指标的局限

1.财务指标更倾向于滞后指标,准确评估公司,应还需知道当前决策对未来的影响。

2.更倾向于侧重公司的短期效果,而不是长期业绩。

四、平衡记分卡四个层面

1、财务层次

2、客户层次

3、内部流程层次

4、学习与成长层次

五、投资报酬率、资本周转率、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

1、投资报酬率(ROI)

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总资产=利润率*资本周转率

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2、剩余收益(RI)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可接受利润

=营业利润-目标回报率*总资产

六、经济增加值(EVA)

剩余收益的一种特殊计算方式,解决了财务层面的问题。

经济增加值=税后营业利润-[(总资产-流动负债)×

WACC%]

七、财务业绩指标的局限

1、衡量问题

2、短期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