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06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docx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材料

湖北师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学号:

专业:

班级:

1204

时间:

2013年12月15日

七.OTL功率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图7-1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二、试验原理

 图7-1所示为OTL低频功率放大器。

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T2,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他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

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作功率输出级。

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c1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W2及二极管D,给T2.T3提供偏压。

调节RW2,可以使T2.T3得到适合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

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UA=1/2UCC,可以通过调节RW1来实现,又由于RW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脚.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i时,经T1放大.倒相后同时作用于T2.T3的基极,Ui的负半周使T2管导通(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RL,同时向电容C0充电,在Ui的正半周,T3导通(T2截止),则已充好的电容器C0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L放电,这样在RL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C2和R构成自举电路,用于提高输出电压正半周的幅度,以得到大的动态围.

OTL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

理想情况下,Pom=UCC2/8RL,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RL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来求得实际的POM=UO2/RL。

2.效率=POM/PE100%PE-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

理想情况下,功率Max=78.5%.在实验中,可测量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dc,从而求得PE=UCCIdc,负载上的交流功率已用上述方法求出,因而也就可以计算实际效率了。

3.频率响应

4.输入灵敏度

输入灵敏度是指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时,输入信号Ui之值。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5。

直流电压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6、直流毫安表

3.双踪示波器7、频率计

8.晶体三级管 3DG6×1(9100×1) 3DG12×1(9031×1)

       3CG12×1(9012×1) 晶体二极管2CP×1

 8欧喇叭×1,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仿真环境:

Multisim10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容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电路不应有自激现象。

1。

按图7-1连接实验电路,电源进入中串人直流毫安表,电位器RW2置为最小值,RW1置中间位置。

接通+5V电源,观察毫安表指示,同时要手触摸输出级管子,若电流过大,或管子温升显著,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原因(如RW2开路,电路自激,或管子性能不好等)。

如无异常现象,可开始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1)调节输出端中点电位UA

   调节电位器RW1,用直流电压表测量A点电位,使RA=1/2UCC。

   2)调整输出极静态电流用测试各级静态工作点

   调节RW2,使T2、T2管的IC2=IC3=5-10mA。

从减小义越失真角度而言,应适当加大输出极静态电流,但该电流过大,会使效率降低,所以一般以5-10mA左右为宜。

由于毫安表是串在电源进线中,因此测量得的是整个放大器的电流。

但一般T1的集电极电流IC1较小,从而可以把测得的总电流近似当作示末级的静态电流。

如要准确得到末级静态电流,则可以从总晾中减去IC1之值。

调整输出级静态电流的另一方法是动态调试法。

先使RW2=0,在输入端接入F=1KHZ的正弦信号Ui。

逐渐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值,此时,输出波形应出现较严重的交越失真(注意:

没有饱和和载止失真),然后缓慢增大RW2,当交越失真刚好消失时,停止调节RW2,恢复Ui=0,此时直流毫安表计数即为输出级静态电流。

一般数值也应在5-10mA左右,如过大,则要检查电路。

输出级电流调好以后,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7-1。

  表7-1 IC2=IC3=8mA UA=2.5V

T1

T2

T3

UB(v)

0.948

3.22

1.75

UC(v)

0.162

5.00

0

UE(v)

1.75

2.47

2.47

注意:

①在调整RW2时,一是要注意旋转方向,不要调得过大,更不能开路,以免损坏输出管。

   ②输出管静态电流调好,如无特殊情况,一得随意旋动RW2的位置。

2.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n的测试

1)测量POM

输入端接F=1KHZ的正弦信号Ui,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

电压UO波形。

逐渐增大Ui,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用交流毫伏表没出负载RL上的电压UOM,则

  POM=UOM2/RL

2)测量n

当输出电压为最大不失真输出时,读出直流毫安表中的电流值,此电流即为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ac(有一定误差),即此可近似求得PE=UCCICC,再根据上面没得的POM,即可求出n=POM/PE。

 

Idc

PE

Pom

效率n

52mA

0.26W

0.1058W

40.6%

3.输入灵敏度测试

根据输入灵敏度的定义,只要测出功率PO=POM时的输入电压值Ui即可。

Ui=30Ma

4.频率响应的测试

测试方法同实验二。

记入表7-2。

  

表7-2Ui=15mV

FLFOFH

F(Hz)

25

50

100

500

750

1000

10K

1M

15M

30M

UO(v)

0.087

0.178

0.326

0.625

0.651

0.659

0.652

0.601

0.560

0.559

AV

8

17

33

63

65

66

65

60

56

56

在测试时,为保证电路的安全,应在较低电压下进行,通常取输入信号为输入灵敏度的50%。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Ui为恒定值,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5.研究自举电路的作用

1)测量有自举电路,且PO=POMAX时的电压增益AV=UOM/Ui。

2)半C2开路,R短路(无自举),再测量PO=POMAX的AV。

用示波器观察1)、2)两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并将以上两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自举电路的作用。

分析:

自举电路也叫升压电路,利用自举升压二极管,自举升压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使电压升高.本实验中自举电路的作用是使两三极管有一定电压差,从而可以在两个半个周期中分别进入放大状态.

6.噪声电压的测试

测量时将输入端短路(Ui=0),观察输出噪声波形,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即为噪声电压UN,本电路若UN<15mV,即满足要求。

7.试听

输入信号改为录音机输出,输出端接试听音箱及示波器。

开机试听,并观察语言和音乐信号的输出波形。

(略)

五、实验小结

1.本实验中的电路是OTL低频功率放大电路,T1组成推动级,T2,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他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

T1在整个周期都是处于放大状态,T2、T3则分别只有半个周期处于放大状态。

2.电路工作原理是将直流功率转化为交流功率,来提高电源的效率。

3.本次试验并不成功,实验得出的效率与理论结果相隔偏大,原因可能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Rw1、Rw2的调节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