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057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志霞 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五、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

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4、组织学生扮演诗人,借助教师准备的课件或挂图,进行角色换位,体会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六、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

如:

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六、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拼音掌握不好,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分混乱,所以本课重点使强调读音,本诗虽然生字不多,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

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

另外,“落”字读“luò

”,不要读“là

o”、“là

”,“银河”的银读“yí

n”,不要读成“yí

ng”。

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

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

17、古诗两首总第43课时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一、回顾

1、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

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

3、指读诗句。

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

“翠”读“平舌音”,“泊”读“bo"

不要发成"

be"

的音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

“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四、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

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

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

“含”“东吴”

五、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

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

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孩子们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句子的停顿也能掌握,这根平时的训练相关,值得表扬。

但是句意的理解还是掌握不够好,很多孩子们甚至说不出句子的意思,语感不是很强。

最后我采用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这样孩子们才略知一二。

看来除了多多背诵,多读还真得多下点功夫在理解上。

18、雷雨总第44课时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感悟课文,能写观察日记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一)、导入

1、引发想像:

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

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

2、教师板题。

(二)、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

用动作记住:

“压”"

垂"

;

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

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

开火车读、摘果子等。

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

启发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

“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

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18、雷雨

雷雨前:

风云电雷树蝉

雷雨时:

倾盆大雨雷声大作电闪雷鸣

雷雨后:

雨过天晴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本文的两幅图画描绘了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学习课文时,可以先看图,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景象的句子。

本课“压”“挂”“垂”“坐”四个动词使用得特别好。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换词法,来感受词语使用得准确,同时,也学会正确使用动词。

  但教学本课时,还没到雷雨季节,学生切身感受不深,上课时,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库。

18雷雨总第45课时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

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二、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

思考:

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

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

教师相机点拨。

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

能把它去掉吗?

为什么?

“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

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等等。

三、 

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了,( )也( )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 

 

)( 

)( 

) 

五、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

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雷雨前:

压乱摆

雷雨中:

看不清

挂坐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

因此,在本课中,我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而后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小组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

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

19、最大的“书”总第46课时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1、依题激疑:

你们读过书吗?

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

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

“册”是平舌音;

“质”读第四声;

“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

而不是"

r"

“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厚”字上下都无点。

“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

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

展示优秀的作品。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19最大的书

岩册宝

刨痕质

雨痕岩石波痕

矿物最大的“书”

课堂上,出示课题《最大的“书”》,同学们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当让大家说一说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

有的说“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还有的说:

“最大的书到底有多大?

”有一个小朋友说:

“我知道书加上引号是因为它跟我们平时看的书不同。

”学生学会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解答问题,我禁不住鼓起掌来。

教师要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答案。

课题19、最大的“书”总第47课时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

(有字吗?

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

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

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

宝藏、刨根问底等。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说说你的根据。

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

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

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

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

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

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19最大的书

最大的“书“---------岩石

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比如说在教学“岩石书能说明什么”这一块内容时,我觉得自己在处理时缺乏机智,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整个地壳运动的过程,但是学生没有说出我预期的答案,还一个劲儿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第49课时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

怎样识别方向。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

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

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

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

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

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

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

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

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时间观察物辨别方法

白天太阳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北方

黑夜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

阴雨天大树枝叶稠——南稀——北

下雪天积累化得快——南化得慢——北

本节课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方式,有:

指名读、自由读、与师生合作读、范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小组合作读,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不断穿插不同形式的读,在无形中,让孩子对课文内容一次比一次熟悉,对后面的背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课文讲解完成后,我让孩子一小节一小节的背诵,让孩子们背起来更容易。

之后,我又利用表格进行补充填空式检测背诵情况,也让一部分同学在不熟的基础上,更加熟练。

课时教学计划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第50课时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件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怎样用它辨别方向?

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 

)方,树叶稀的一面是(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

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导: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出示句式,仿说。

(1)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写一写。

(4)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

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

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四、齐读全文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 

第一这首诗第二段中指出中午的太阳是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我在教学中“中午”太阳在南方,进行拓展,引导太阳在一天当中的位置都有哪些变化?

而一名学生回答出来,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