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70279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改革是教师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

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功”的具体体现。

学习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改原则 

1、要无限地相信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向善”的本性,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愿望,相信学生能够自立,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够学会,相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2、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经验,否定自己的秘诀。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3、要与“讲”彻底决裂。

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自主中快乐学习。

四、改革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涵发展。

通过课堂质态的改善,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

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涵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五、教学模式

(一)初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篇

①“136”教学模式的确立

一个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个原则: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

六个环节:

学案引领自主先学;

组交流合作探究;

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②“136”教学模式的特征——以学定教

学:

让学生学习前,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激发学生追求目标;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并通过学案完成;

学生积极动脑,挖掘潜能,学生查找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教:

教师察言观色,了解学情,收集学生自学后暴露的疑难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反之教师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误原因及更正道理,指导学生归纳,然后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和收获,通过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强化所学知识 

③“136”教学模式体现的核心思想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了。

学生自己明白的事,就不需要老师再反复罗嗦了。

学生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需要老师再提示了。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需要再让老师帮助了。

不论学生怎样依靠老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教学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④“136”教学模式特色——“学案导学”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2、“136”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

第一环节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操作】

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阅读或教师讲解等形式使每个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容、方法、时间和自主学习后的要求。

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意义】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灌输,不再记忆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

而是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长期训练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这远比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学情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哪些问题学生需要相互讨论才能解决。

然后,教师在自己的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对原先的教学预设进行相应地补充、调整,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第二环节组交流合作探究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各组分析问题情境,讨论交流,解决探究问题。

②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成为了学习主人,“面向全体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二次学情调查,根据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收集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第一类是交叉问题,即各小组存在的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交叉分配让各个小组进行全班大展示。

第二类是共性问题,即几乎所有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对此,教师可以立即调整教学方案,通过铺垫、启发、提醒,使问题呈现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

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

第三环节组间展示能力提升

【目的】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巩固深化学习目标,共享学习成果。

【操作】

①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

展示课上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展示的主体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的。

②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发现问题完善拓展、激励拔高。

③师生共同对展示容进行质疑、评价。

非展示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质疑、补充,要学会欣赏、赞赏别人。

【意义】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有一个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而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感悟,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上台展示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分数,而基础越弱的学生得到的分数越高。

为了使小组得分最大化,大展示前,几乎所有的小组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拼命地辅导本组成绩最差的学生,直到把他教会,才放心地目送他上台展示。

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他们在突破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操作】通过自学、课堂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并构建出知识框架。

教师让之前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意义】这里的小结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每个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后将自己的收获写在导学案上,这既是对本次学习的回顾和梳理,又是学情最真实的反映。

第五环节: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目的】检测学生本节课三维学习目标达成度。

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①在学案中精选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综合度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进行训练。

及时发现错误和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并予以反馈纠正。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

如小组检查、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③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意义】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之一。

让学生及时地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其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查漏补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

同时,教师完成了第三次学情调查,并根据学生练习的正确率高低及错误集中点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补充训练,再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下次使用。

第六环节评价反馈形成激励

【操作】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每个小组的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并在下课前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

课后,课代表再将分数记录在“评价表”中。

【意义】传统的学业评价形式相当单一,基本都以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而现在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它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其坚持不懈,对其每点不足也能进行及时的校正和帮助,让其步入正轨。

其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136”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保障

(1)导学案

(2)小组合作

(3)过程评价

(二)小学教学模式

1、“1.333”主体教学模式

六、具体措施 

我乡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益。

1、抓组织,进一步强化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各科成立中心教研组。

组 

长:

廖大斌

副组长:

王德成文华

成 

员:

才春梅邦华聂有春礼学史成友

小学语文组组长:

路仕明

小学数学组组长:

梅亚男

中学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活动。

2、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从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等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我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有重点有选择的深入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

请房县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来讲示课,借鉴其成功经验,各科在校讲公开示课,让相应学科教师学习,再由相应学科教师上公开示课,逐步学习,逐步推广,最终在全乡推广。

3、抓研训,逐步掌握各教学模式操作技术。

(1)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

(2)坚持“自修+反思”式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各模式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围绕“五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

“一看”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二看”教学模式的突破;

“三看”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相长、快乐课堂;

“四看”教学效益的提高——做到“堂清日结”;

“五看”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各学校要以“五看”为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4、抓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

重新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六、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制定《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教师外出借鉴学习。

(二)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制度完善推进课改。

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对课改工作的制度要求。

制定《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考核方案》。

2、领导带头引领课改。

按照《沙河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引领课改。

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

校长会议和行政办公会将课改的落实推进作为会议的重点容,所有学校行政人员落实责任,蹲点班级,率先垂,为教师做出示。

3、借助活动深化课改。

积极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听课学习活动,可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可以召开各种会议如现场会、推进会、课改故事会、汇成果汇报会等来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阶段成果,可以设计各种开课活动来将教师的视线引向课堂。

(三)第三阶段:

总结交流推广阶段 

1、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乡全体教师将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集体备课、小组研讨、总结成果、经验交流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分享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引导广大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