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9536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所谓合乎比例的生产(这一点李嘉图等人早已提到过),如果只是指资本有按照正确比例来分配自己的趋势,那么,由于资本无限度地追求超额劳动、超额生产率、超额消费等等,它同样有超越这种比例的必然趋势。

(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地前进,前进!

……)

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

现有比例必然会由于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被扬弃。

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同一比例扩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

同时,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就会促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而且超出的比例又各不相同。

《政治经济学批判》[Ⅲ.]资本章[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8页。

或多或少地扩大信贷,一向是掩盖生产过剩的一种形式,但这一次,它却表现在开空头期票这种十分特殊的做法上。

通过开发由银行业者或从事“期票业务”的公司承兑的汇票来弄钱,而且根据情况在到期之前承兑这些汇票或者完全不承兑,这种办法在大陆各国和大陆国家在英国开设的公司里已成为一种常规。

这里所有的信托公司都是这样做的。

这种办法在汉堡极其普遍,在那里普通的银行期票有一亿多马克。

而且到处都有许许多多空头期票流通,济费金公司、西勒姆公司、卡尔—乔斯林公司、德莱柏一皮埃特罗尼公司,以及其他一些伦敦的公司,都因此倒闭。

(着重点为编者加)

《恩格斯致马克思》(1857年12月11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1972年版,第221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

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执行计算货币或价值尺度的职能。

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是充当物质变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媒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

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99)的那一时刻暴露得特别明显。

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当这一机构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

这时,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来代替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得毫无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在它自己的价值形式面前消失了。

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

只有商品才是货币。

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

象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

在危机时期,商品和它的价值形态(货币)之间的对立发展成绝对矛盾。

因此,货币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也是无关紧要的。

不管是用金支付,还是用银行券这样的信用货币支付,货币荒都是一样的。

《资本论》第1卷,第158—159页,

第1篇第3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99)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

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

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

(马克思在第3版上加的注)

《资本论》第1卷,第158页,注(99)

正如天体一经投入一定的运动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运动一样,社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的运动,也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运动。

而结果又会成为原因,于是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周期性的形式。

《资本论》第1卷,第694—695页,

第7篇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只是从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不断重复的周期,它们的各个相继的阶段都为时数年,而且它们总是以一场普遍危机的爆发而告终,这场危机既是一个周期的终点,也是一个新周期的起点。

《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第675页,

第7篇第25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

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

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资本论》第2卷,第207页,

第2篇第9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周转的周转》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

《资本论》第2卷,第350页,

第2篇第16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危机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不过是表现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失常。

《资本论》第2卷,第354页,

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总的说来,矛盾在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

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也就是使这个价值越来越迅速地增加)。

它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

它用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包含着:

降低利润率,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

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这个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阻碍利润率下降并通过新资本的形成来加速资本价值的积累的手段,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借以进行的现有关系,从而引起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

《资本论》第3卷,第278页,

第3篇第15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资本价值中仅仅表现为未来参与剩余价值即利润分配的凭证的那部分,实际上就是不同形式的对生产的债券,当它预计的收入减少时,将会立即贬值。

现有的一部分金银闲置下来,不再执行资本的职能。

市场上的一部分商品,只有通过它的价格的极大的下降,即通过它所代表的资本的贬值,才能完成它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

同样,固定资本的要素也会或多或少地贬值。

此外,一定的、预定的价格关系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所以,由于价格的普遍下降,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

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削弱货币的那种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并以这些预定的价格关系为基础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在许多地方破坏一定期限内的支付债务的锁链,而在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

《资本论》第3卷,第283页,

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它反而会在一定点上和这种发展发生冲突。

《资本论》第3卷,第293页,

在危机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的确,工厂主可以把产品卖给出口商人,出口商人可以再把它卖给他的外国主顾;

进口商人可以把他的原料卖给工厂主,工厂主可以把他的产品卖给批发商人,等等。

但是,在某一个看不见的点上,商品堆起来卖不出去了;

或者是一切生产者和中间商人的存货

逐渐变得过多了。

消费通常正好是在这个时候兴旺到了极点,这部分地是因为一个产业资本家推动了一系列其他的产业资本家,部分地是因为他们雇用的工人由于充分就业,能比平时多支出。

资本家的支出也会随着他们的收入增加而增加。

此外,正如我们以前已经说过的(第2卷第3篇),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间会发生不断的流通(甚至把加速的积累撇开不说也是这样)。

这种流通就它从来不会加入个人的消费来说,首先不以个人消费为转移,但是它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因为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

由于所期望的需求的刺激,这种生产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安稳地进行下去,因此,在这些部门,商人和产业家的营业非常活跃。

一旦那些把货物运销远处(或存货在国内堆积起来)的商人的资本回流如此缓慢,数量如此之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

这时,强制拍卖,为支付而进行的出售开始了。

于是崩溃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

《资本论》第3卷,第340—341页,

第4篇第18章《商人资本的周转。

价格》

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G—G'

,是生产更多货币的货币,是没有在两极间起中介作用的过程而自行增殖的价值。

《资本论》第3卷,第440页,

第5篇第24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我以前已经指出(第1卷第3章第3节b),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职能,从而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是怎样由简单商品流通而形成的。

随着商业和只是着眼于流通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信用制度的这个自然基础也在扩大、普遍化和发展。

大体说来,货币在这里只是充当支付手段,也就是说,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把这种支付凭据概括为汇票这个总的范畴。

这种汇票直到它们期满,支付日到来之前,本身又会作为支付手段来流通;

它们形成真正的商业货币。

就这种汇票由于债权和债务的平衡而最后互相抵销来说,它们是绝对地作为货币来执行职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已无须最后转化为货币了。

就象生产者和商人的这种互相预付形成信用的真正基础一样,这种预付所用的流通工具,汇票,也形成真正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等等的基础。

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

《资本论》第3卷,第450—451页,

第5篇第25章《信用和虚拟资本》

社会财产为少数人所占有;

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

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

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

它所以会被强化,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这种人办起事来和那种亲自执行职能、小心谨慎地权衡其私人资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

这不过表明:

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对立性质基础上的资本增殖,只容许现实的自由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限度,因而,它事实上为生产造成了一种内在的但不断被信用制度打破的束缚和限制。

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

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是:

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

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正是这种二重性质,使信用的主要宣扬者,从约翰·

罗到伊萨克·

贝列拉,都具有这样一种有趣的混合性质:

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

《资本论》第3卷,第497—499页,

第5篇第27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

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

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有了利息,然后得出产生这个货币收入的资本。

同样,有了生息资本,每个价值额只要不作为收入花掉,都会表现为资本,也就是都会表现为本金,而和它能够生出的可能的或现实的利息相对立。

事情是简单的:

假定平均利息率是一年5%。

如果500镑的金额转化为生息资本,一年就会生出25镑。

因此,每一笔固定的25镑的年收入,都可以看作500镑资本的利息。

但是,这总是一种纯粹幻想的观念,除非这25镑的源泉(不论它是单纯的所有权证书,即债权,还是象地产一样是现实的生产要素)可以直接转移,或采取一种可以转移的形式。

我们拿国债和工资为例来说。

国家对借入资本每年要付给自己的债权人以一定量的利息。

在这个场合,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书。

资本本身已经由国家花掉了,耗费了。

它已不再存在。

对于国家的债权人来说,1.他持有一张比如说100镑的国债券;

2.他靠这张国债券有权从国家的年收入即年税收中索取一定的金额,比如说5镑,或5%;

3.他可以随意把这张100镑的债券卖给别人。

如果利息率是5%,国家提供的保证又很可靠,那末所有者A通常就能按100镑把这张债券卖给B,因为对B来说,无论是把100镑按年息5%借给别人,还是通过支付100镑而从国家的年赋税中保证每年得到5镑,是完全一样的。

但在这一切场合,这种资本,即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

这不仅是说给国家的贷款已经不再存在。

这种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而只有通过作为资本投入,它才能转化为一个自行保存的价值。

对于原债权人A来说,他在年税收中所占有的部分代表着他的资本的利息,就象对高利贷者来说,他在浪费者的财产中所占有的部分代表着他的资本的利息一样,虽然在这两种情况下贷款都不是作为资本支出的。

国债券出售的可能性,对A来说,代表着本金流回的可能性。

对B来说,从他私人的观点看,他的资本是作为生息资本投入的。

但就事情本身来看,B只是代替了A,买进了A对国家的债权。

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

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

然而,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种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

《资本论》第3卷,第526—527页,

第5篇第29章《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

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例如,在年收入=100镑,利息率=5%时,100镑就是2000镑的年利息,这2000镑现在就看成是每年有权取得100镑的法律证书的资本价值。

对这个所有权证书的买者来说,这100镑年收入实际代表他所投资本的5%的利息。

因此,和资本现实增殖过程的一切联系就彻底消灭干净了。

资本是一个自行增殖的自动机的观念就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即使在债券——有价证券——不象国债那样代表纯粹幻想的资本的地方,这种证券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

我们上面已经讲过,信用制度怎样创造了一种联合的资本。

这种证券就是代表这种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铁路、采矿、轮船等公司的股票是代表现实资本,也就是代表在这些企业中投入的并执行职能的资本,或者说,代表股东预付的、以便在这些企业中作为资本来用的货币额。

这里决不排除股票也只是一种欺诈的东西。

但是,这个资本不能有双重存在:

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另一次是作为在这些企业中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

它只存在于后一种形式,股票只是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相应部分的所有权证书。

A可以把这个证书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

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

这时,A或B把他的证书转化为资本,而C把他的资本转化为一张单纯的对股份资本预期可得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证书。

这些所有权证书——不仅是国家证券,而且是股票——的价值的独立运动,加深了这种假象,好象除了它们可能有权索取的资本或权益之外,它们还构成现实资本。

这就是说,它们已经成为商品,而这些商品的价格有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

它们的市场价值,在现实资本的价值不发生变化(即使它的价值已增殖)时,会和它们的名义价值具有不同的决定方法。

一方面,它们的市场价值,会随着它们有权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发生变化。

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

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

如果企业的收益减少,情况则相反。

这种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因为它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

但是,假定现实资本的增殖不变,或者假定象国债那样,资本已不存在,年收益已经由法律规定,并且又有充分保证,那末,这种证券的价格的涨落就和利息率成反比。

如果利息率由5%涨到10%,保证可得5镑收益的有价证券,就只代表50镑的资本。

如果利息率降到21/2%,这同一张有价证券就代表200镑的资本。

它的价值始终只是资本化的收益,也就是一个幻想资本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得的收益。

因此,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跌落;

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为货币。

不管这种证券保证它的所有者取得的收益,象国家证券那样是不变的,也不管这种证券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增殖象在产业企业中那样会因再生产过程的扰乱而受到影响,在这两种场合,这种价格跌落的现象都是会发生的。

只是在后一种场合,除了上述贬值以外,还会进一步贬值。

一旦风暴过去,这种证券就会回升到它们以前的水平,除非它们代表的是一个破产的或欺诈性质的企业。

它们在危机中的贬值,会作为货币财产集中的一个有力的手段来发生作用。

只要这种证券的贬值或增值同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一国的财富在这种贬值或增值以后,和在此以前是一样的。

……

只要这种贬值不表示生产以及铁路和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已开始经营的企业的停闭,不表示资本在毫无价值的企业上的白白浪费,一个国家就决不会因为名义货币资本这种肥皂泡的破裂而减少分文。

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利证书,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象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

在一切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巨额的所谓生息资本或货币资本(moneyedcapital)都采取这种形式。

货币资本的积累,大部分不外是对生产的索取权的积累,是这种索取权的市场价格即幻想资本价值的积累。

《资本论》第3卷,第528—532页,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准备金,总是表示贮藏货币的平均量,而这种贮藏货币的一部分本身又是自身没有任何价值的证券,只是对金的支取凭证。

因此,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家证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

在这里,不要忘记,银行家保险箱内的这些证券,即使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例如国家证券),或者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例如股票),它们所代表的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

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那末,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

此外,还要加上这种情况:

这种虚拟的银行家资本,大部分并不是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不论有利息,或者没有利息)。

《资本论》第3卷,第532页,

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因为有各种方式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的人手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在最近几年,资本这种增加一倍和两倍的现象,例如,已由金融信托公司大大发展了。

这种金融信托公司,在伦敦的交易所报告内已占有特殊一栏。

这种公司是为了购买某种有息证券,例如外国的国家证券、英国的市政债券、美国的公债券、铁路股票等等而成立的。

资本,比如说200万镑,是通过认股的方法筹集的。

董事会买进了相应的有价证券,或在这上面多少主动地作一些投机,并且在扣去各项开支以后,把年利息收入作为股息分配给各个股东。

——其次,还有些股份公司习惯于把通常的股票分为两类:

优先股和普通股。

优先股的利息率是确定的,比如5%,当然,这以总利润许可这样付息为前提。

付息后如有剩余,就由普通股获得。

这样,优先股的“可靠”的投资,就或多或少和普通股的真正的投机分开了。

因为有些大企业不愿采用这个新办法,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公司,它们把一百万镑或几百万镑投在这些企业的股票上,然后按这种股票的名义价值发行新的股票,其中一半为优先股,一半为普通股。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股票增加了一倍,因为它们是发行新股票的基础。

——弗·

恩·

}】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

《资本论》第3卷,第533—534页,

关于资本在货币借贷上所起的作用,亚·

斯密曾说:

“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

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

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

例如,A借给W1000镑,W立即用来向B购买价值1000镑的商品。

B因为不需要用钱,所以又把这1000镑借给X,X又立即用来向C购买价值1000镑的商品。

C又用同一方法,由于同一理由,把这1000镑借给Y,Y再用来向D购买商品。

因此,同一些金币或纸币,在数日之内,就可以用来借贷三次和购买三次,而每一次在价值上都和这个货币总额相等。

A、B、C是三个有钱的人,W、X、Y是三个借钱的人,前者转给后者的是进行这种购买的权力。

这些借贷的价值和效用都是由这种权力构成的。

这三个有钱的人所贷出的资本,等于用这个资本所能够购买的商品的价值,所以等于购买时所使用的货币的价值的三倍。

但是,只要这些债务人购买的商品使用适当,能及时收回同等价值的金币或纸币,并取得利润,那末,这些借贷仍然可以具有十分可靠的保证。

就象同一些货币能够用来进行等于其价值三倍以至三十倍的借贷一样,它们也能够用来依次进行偿还。

”(第2篇第4章)

既然同一货币额根据它的流通速度可以完成许多次购买,它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