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91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册经典题目汇总.docx

1.下列现象中, 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 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 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C.放在盘子里的水, 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

2.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4.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

5.2.唐诗《浪淘沙》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6.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千克/米3 B.克/厘米3 C.千克/分米3D.吨/米3

2.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

()

A.0.5g60mg B.5g60g C.50g60kg D.500g60t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A

屏幕上的手影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图1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5.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

6.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体积相等 D.以上都不对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图1

7.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8.3.如图1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9.A.靠近透镜 B.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0.C.远离透镜 D.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11.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12.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13.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上多种草、多植树

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

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9.可以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光学器材是:

()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平面镜

10.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

A.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B.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D.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

物质的性质

物质名称

凝固点/℃

0

水银

-39

酒精

-117

11.学习了物态变化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oC一定沸腾

D.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制成的

14.

图2

15.5.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2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16.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厘米刻度尺, 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6.7   B.6.70 厘米 C.0.67分米 D.66.8毫米

3.某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用电器当闭合开关后全部不工作,经检查发现,保险丝没有烧断,用试电笔测试室内各接线点时,试电笔的氖管均发光,由此判定鼓掌原因是()

A.室内电路断路 B.进实验室的零线断路

C.进实验室的火线断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5.一定质量的水全部结成冰, 它的体积和原来相比()

 A.增大   B.减小   C.增大   D.减小 

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图2

7.如图2,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

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8.关于物态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气体, 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 都可以发生液化

B.冰的温度达到0℃, 就一定熔化

C.水可以在80℃时沸腾

D.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

图6图7

9.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

 A.同一种物质, 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 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 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种物质, 质量一定, 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图3

7小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

图3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

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C.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

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图4

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

用放大镜鉴赏古董

看到地上不发光的物体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A

B

C

D

10.图4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1.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在距离凸透镜焦点5cm处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正立的 D.实像

图5

12.请根据图5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

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二.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吗?

(共23分,每空1分)

10.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后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

1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它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决定的。

图3

12.如图3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钟声音变化的情况是_。

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中传播。

16.图6所示的是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

1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7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移.

18.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图6

图7

图8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量.

19.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_m.

13.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物质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的大小是__30°__。

当入射光线逐渐靠向法线时,折射光线将___。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的。

小刘在游泳时,他潜入水中看到岸边小李的身高将______。

14.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是通过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__骨__来听声音,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听自己的演奏声。

24.夏天小潇同学从游泳池出来后,冷的直哆嗦,如图9这是因为水,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是因为吐出舌头和快速喘着粗气,这样可以增大,并且加快了,从而加快了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