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9080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6.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氧元素O2B.氯离子C1-C.碳酸钠NaCO3D.金AU

7.永春盛产佛手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化合物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14

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9.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但金属钠却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

2Na+2H2O="

2R"

+H2↑,而R是()。

A.NaB.Na2OC.Na2O2D.NaOH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4

1

32

反应后的质量(g)

30

m

16

22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容器中Z与Y质量比为16︰1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5︰8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11.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征程又迈出了一大步。

它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其结构主要包括外部壳体、实验舱、资源舱、燃料燃烧系统、对接机构和太阳能电板等,制作材料有铝、耐高温的石墨瓦、不锈钢、钛、镍和铜等等。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不锈钢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⑵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_____单质铝的金属活动性(填“大于”、“小于”、“等于”);

⑶验证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以用的试剂是(______)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硫酸铝溶液

(4)钛是一种密度小、熔点高、耐腐蚀的优良金属,有“未来金属”的美誉,工业上冶炼钛的原理是TiCl4+4Na

Ti+4NaCl;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物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12.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乐乐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净。

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在生活中我们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家中的铁锅长时间不用会生锈,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家中铁锅锈蚀的方法是__________(答合适的一种)。

(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可适当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铁容易引起________________。

(4)家庭使用的燃料,大多是罐装液化石油气,其主要成分有丙烷(化学式为C3H8)。

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两种常见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煮完饭后通常是把燃气灶开关关上来熄火,这样熄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13.从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溶液的形成

(1)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标号)。

A.食盐B.蔗糖C.花生油D.酒精

(二)溶液的配制

如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一处即可):

______________。

(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______g,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g。

(3)配制时应选择“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方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如图G所示。

(三)溶液的性质

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3)t2℃时,3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三、推断题

14.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D____。

(2)写出A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浅绿色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5.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图F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锰酸钾易溶于水)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D.漏斗

(4)请你参与探究,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的装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a)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b)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

(c)实验中应先点燃E装置的酒精喷灯还是G装置的酒精灯______。

(用E或G填空)

(d)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6.某同学用含锌65%的不纯锌粒1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稀硫酸不反应).(Zn+H2SO4=ZnSO4+H2↑)计算:

(1)10克锌粒中含有锌的质量_____;

(2)理论上可生成氢气多少克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A、唱南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舞龙灯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演木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

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选D。

3.B

【解析】

A、根据图可知信息:

镓元素符号是Ga,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可知信息: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1,故不符合题意;

4.D

试题分析:

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B、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错误,C、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故选D

考点:

基本实验操作

5.D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可以节约资源,同时可以防治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可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

选D

6.B

【解析】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氧元素的符号为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离子可表示为:

C1-,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

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两个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时,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金元素的符号为Au,故选项说法错误;

7.D

【解析】A、由化学式C7H14O3N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由茶氨酸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C、由化学式C7H14O3N2可知,1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故正确;

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7):

(1×

14)=84:

14,故错误;

D。

8.C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选项A正确;

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选项B正确;

C、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选项C错误;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暂时自我保护的目的,选项D正确。

故选C。

9.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不难推出R的化学式是NaOH,故选D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X质量增加了26克,是生成物;

Z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

W质量减少了10克,是反应物;

参加反应的Z和W等于生成的X质量,所以推断,Y质量应该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后容器中Z与Y质量比为16︰1;

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16:

10=8:

5,所以A、B、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C。

11.混合物小于A、B、C置换反应+4

(1)不锈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

(2)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单质铝的金属活动性;

(3)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单质铝的金属活动性,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为:

将洁净的铜丝放入装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无任何变化,故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小或将洁净的铝丝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故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小或将稀硫酸倒入分别盛有铝片、铜片的试管中,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判断两者的活动性;

(4)钠和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TiCl4

Ti+4NaCl;

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反应物Ti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所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2.硬水加热煮沸水洗净擦干贫血C3H8+5O2

3CO2+4H2O隔离可燃物

(1)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说明当地的水为硬水;

在生活中,我们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家中铁锅锈蚀的方法是:

洗净擦干;

(3)人体缺铁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3CO2+4H2O;

把燃气灶开关关上来熄火,这样熄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13.CA中瓶盖应该倒放(或者B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应该对调、D中读数时眼睛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F中应该把温度计换成玻璃棒等)2.547.5小于P点表示t1℃,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是饱和溶液

(一)

(1)食盐、酒精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二)

(1)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否则会沾上杂质污染试剂,该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称量氯化钠,用温度计搅拌;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

5%=2.5g;

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

(3)某同学在量取所需的水时,该同学仰视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时进行读数,会造成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三)

(1)据图可知,P点表示t1℃,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据图分析可知,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

(3)t2℃时,b的溶解度是5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5gb,故t2℃时,3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14.H2OFe+H2SO4===FeSO4+H2↑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和H+

(1)因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D为水,由图示可知C与氧气点燃生成氢气,所以我们可判断C为氢气.又因A与稀硫酸生成浅绿色溶液和氢气,所以A为铁,而B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亚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2)由

(1)可知,A为铁,C为氢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3)由

(1)可知,B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亚铁,含有的阳离子是:

Fe2+和H+。

15.集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略B迅速将导管移出水面,或迅速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取下BCDACCaCO3+2HCl==CaCl2+H2O+CO2↑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略氧化铁(Fe2O3)G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图F实验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发生装置选B;

当实验结束时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应迅速将导管移出水面或迅速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取下;

(3)①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4)(a)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b)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还原为黑的铁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氧化剂是氧化铁(Fe2O3);

(c)在点燃E装置的酒精喷灯前,已经通入了一氧化碳一段时间,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应点燃G装置的酒精灯;

(d)G装置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6.

(1)6.5克;

(2)0.2g

解:

(1)10克锌粒中含有锌的质量为:

10g×

65%=6.5g;

(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2

6.5gx

x=0.2g

答:

(1)10克锌粒中含有锌的质量为6.5g;

(2)理论上可生成氢气多少0.2g。

根据锌的纯度计算出锌的质量,而后利用方程式计算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