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一轮模块2 第9单元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历史一轮模块2 第9单元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一轮模块2 第9单元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废除实物分配制
(1)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①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②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等《世界通史(第三编)》
史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③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④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⑤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⑥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合理性?
(2)根据史料二,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
(1)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
①“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②“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是指其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
(2)史料二: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
③“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④“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
⑤“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⑥“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因此违背经济规律。
但它为极端困难条件下战胜敌人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因此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2)特点:
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
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局限:
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素养3—历史解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
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
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1)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素养4—唯物史观]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1.从阶级关系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
2.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
3.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讲:
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
4.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生产合作社
A [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
]
2.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
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 )
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B.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开展垦荒运动
B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正确;
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故C项错误;
开展垦荒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3.(2018·
江西上饶二模)到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以巩固。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税的全面推行B.允许工农自由贸易
C.农业走集体化道路D.提高了农民的地位
A [由材料中“苏联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的87%,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推知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提及的是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非自由贸易的作用,故B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是在1927年后,与1925年不符,故C项错误;
农民的地位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就得到提高,故D项错误。
4.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
(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B [由表格信息可知,在1921~1924年间,苏俄(联)农民的年平均税款呈逐年下降趋势,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可知是粮食税的实行,B项正确;
1921年余粮收集制已被废除,故排除A项;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与农民年平均税款的下降无必然联系,C项不符合题意;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考点2
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1922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3)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表现
(1)工业政策: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①目的:
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②过程: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③成就: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1927年开始实施;
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
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4.评价
(1)积极作用
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2)严重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农业:
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
给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探究1 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探索
史料 ①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②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③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④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
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摘编自吕卉《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根据史料,概括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的经济体制及影响。
该史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状况。
信息①点明了时间、事件: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由信息②可以看出农业集体化的特征。
由信息③可以得出农业集体化的直接目的:
保障工业化。
信息④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后果。
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苏联的农业产品的产量严重下降。
►探究2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
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但是,他毕竟②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史料二 ③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
时间(年)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1956—1960
8.7%
10.4%
1961—1965
6.1%
8.5%
1966—1970
7.7%
8.4%
1971—1975
5.7%
7.4%
1976—1980
3.7%
4.5%
1981—1985
3.2%
1986—1990
1.3%
2.5%
——据《苏联兴亡史》《苏联政治经济
体制七十年》有关资料编制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2)根据史料二,归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分析变化的根源。
(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
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
①处画线部分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
②处画线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
(2)史料二是一个表格,体现出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由③“时间”一栏,可判断正处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由“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的纵向比较来分析,其增长率基本上处于连年下降趋势。
说明社会主义改革没有明显成效。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
根源是斯大林经济模式失去活力,日益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形成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特点
(1)经济上: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政治上:
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
1.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2.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
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
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集体农庄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1929—1932年,工业增长了1倍多。
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A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俄(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在政府的推动下,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且于1928年实施五年计划,使苏联工业生产经历了由恢复到增长的变化,A项正确。
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这一时期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减少,C项错误。
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加入集体农庄的一批苏联农民驾驶着新拖拉机,进行农作的场景。
这说明了集体农庄在当时( )
A.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客观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
D.扩大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
B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苏联农民在集体农庄农作的场景,从图片中看不出其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
图片中农民使用拖拉机农作,说明苏联当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体现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故B项正确。
图片反映的是开展工业化对农村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农业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保障,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自主经营的内容,D项错误。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C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
4.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
当时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 )
A.政府强化了部门管理体制
B.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地方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
B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故A项错误;
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刺激生产,故B项正确;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强化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错误。
5.有人称勃列日涅夫时期是“停滞”的盛世。
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当时(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B.冲击了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特别是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D项符合题意。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勃列日涅夫改革未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排除B项;
勃列日涅夫未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C项。
(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
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全国卷Ⅰ
2014·
—
全国卷Ⅱ
2016·
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
2015·
斯大林模式
2017·
《赫鲁晓夫回忆录》史料价值
全国卷Ⅲ
2018·
从考情统计来看,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和赫鲁晓夫改革上,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其结论有时是教材所不具备的,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体现了高考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素养能力的考查。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引领、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更应该加以重视。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1.考查点:
苏联新经济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
(2014·
全国卷Ⅰ·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D [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
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
“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2.考查点:
美国人眼中的苏联工业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