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书签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81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脉书签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叶脉书签说课稿.doc

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的说课稿

云梦县清明河中学 叶霞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叶脉书签的制作》,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叶脉书签的制作》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叶片的结构等理论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实验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本节内容更能巩固学生对叶片结构的理解,从而更加明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加深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后衔接蒸腾作用、运输作用,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叶脉的结构和作用贯穿植物的五大生理作用,是初中阶段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同时,本节课探究实验的设计,强化了生物学研究和学习的核心。

2学情分析

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性情趋向活泼、热情、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对生物知识尤其是实验课,兴趣度很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学习过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叶脉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理论,但前期的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较为抽象的实质性知识的认知能力不足,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

二、教学策略

1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知道探究实验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对叶脉的制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品质,学会从生活中关注生物,学以致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叶片的结构。

(2)探究实验的原则

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了叶片的结构,才能理解本实验的原理,利用碱液水解叶肉组织,仅剩下网状叶脉。

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立以及保持单一变量原则,是进行探究实验必不可少的要求。

难点:

探究影响叶脉制作的因素

难点的依据:

探究实验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3教法和学法

通过展示教师的叶脉成品,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并动手实践,并指导示范,从教、学、做、说四面齐下,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自学温故知新

(1)读导语,明目标

学生自学书本79页《制作叶脉书签》总结出所需实验器材、方法步骤。

(2)温旧知,做准备

①通过展示新鲜叶片,回顾叶片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为叶脉制作埋下伏笔。

②展示教师的叶脉书签成品,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如何用新鲜叶片制作出精美的叶脉书签?

(3)齐讨论学知识

分享自学成果,师生共同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予以检测和补充,学生总结实验器材,教师介绍实验原理:

①工具材料:

叶片(桂花叶、玉兰叶等常绿木本植物的叶片,白菜叶)、氢氧化钠、污水碳酸钠、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毛质柔软的旧牙刷,白磁盘,托盘天平、玻璃棒、镊子。

②实验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够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等,以支持叶片。

选取具网状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部分,仅剩下网状叶脉,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2交流探索制定计划

提出问题: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制作叶脉书签?

师生讨论,初步制定并最终完善实验计划。

3分组实验,实施计划

将学生分成A1、A2,B1、B2,C1、C2六组,确定组长和组员,分别确定探究的因素。

A大组:

探究不同的叶片对叶脉书签的制作有影响吗?

B大组:

探究碱液浓度对叶脉书签的制作有影响吗?

C大组:

煮叶时间长短对叶脉书签的制作有影响吗?

A1

A2

B1

B2

C1

C2

叶片

桂花叶

白菜叶

桂花叶

桂花叶

桂花叶

桂花叶

碱液

碳酸钠

5g

5g

5g

5g

5g

5g

氢氧化钠

7g

7g

7g

0g

7g

7g

清水

200ml

200ml

200ml

200ml

200ml

200ml

煮叶时间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5min

(通过对比分析表格,可知A1、B1、C1三组实验要求一致,本着节约药品的原则,实验过程中制取一组。

方法步骤:

(1)选择叶片实验前采摘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选择无虫眼,无病斑,平整光洁的叶面,洗净待用。

(2)配制碱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g无水碳酸钠和7g氢氧化钠,溶解于盛有200ml清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将溶液煮沸。

(3)煮沸叶片将所选叶片全部浸没在溶液中,继续加热10分钟左右,并用玻璃棒轻轻翻动,直至叶片上出现黑色泡泡。

(4)刷净叶片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到白瓷盘里,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反复冲洗叶片,直到水里没有黑色药水为止。

将洗净残叶的叶片用牙刷轻轻刷去叶肉组织部分,刷时先刷正面,按从左到右,从叶柄向叶尖,从主脉向侧脉有序地刷,使叶片只剩下叶脉为止,并将叶脉夹在旧报纸中晾干。

4展示成果分组讨论

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叶脉成品,讨论各组的因素是否影响叶脉的制作。

同时,分享实验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原因。

5课堂小结习题巩固

四教学反思

1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刷叶脉的力度和注意刷的顺序。

力度要适中,不宜过大,并朝一个方向刷,否则容易使叶脉破损。

2应选择叶脉粗壮紧实的属网状叶脉的叶片。

3所用的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4本实验改进之处:

(1)为节约能源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选择热水配置碱液

(2)本实验利用探究实验法,在原实验的方法步骤上,设置对照组,探究不同因素,能否制作出叶脉书签。

比如:

碱液浓度,树叶品种,煮叶时间长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