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81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doc

功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功

1.功: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3.计算公式:

,功的单位:

,1焦耳物理意义是。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A.“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不劳无功”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垂直无功”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基础题

【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C.牛顿D.帕斯卡

【例2】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例3】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例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例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

系安全带可预防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前冲而撞伤

B.乙图中:

人用力向上搬大石块没有搬动,则重力对大石块做了功

C.丙图中:

在拉力作用下拉力器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D.丁图中:

抛出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例6】物体A在水平拉力F=20N的作用下,第一次加速运动了10m,第二次匀速运动了10m,第三次减速运动了10m,在三次不同的运动情况中比较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A.第一次最多B.第二次最多C.三次一样多D.第三次最多

【例7】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例8】如图所示,已知.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则力F所做的功()

A.A情况下F做功最多B.B情况下F做功最多

C.C情况下F做功最多D.三种情况下F做功相同

【例9】一名排球运动员,体重60kg,跳离地面0.9m,则他克服重力做功(取g=10N/kg)()A.54JB.540JC.9JD.600J

【例10】今年6月美国将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观景台搭建在大峡谷的西侧谷壁上,呈U字型,离谷底高,取名为“人行天桥”,如图所示.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为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下落过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为(取)()

A. B.C. D.

【例11】某商场扶梯的高度是,扶梯长,小明体重为.扶梯把小明从三楼送上四楼的过程中对小明做功.

中档题

【例12】足球运动员用500N的力踢球,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向前运动了50m,在此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J.

【例13】某人用的力将重为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后停下来,这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14】重为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J;小车的重力做的功为.

【例15】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的泥桶,动滑轮重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求:

(1)泥桶上升的高度;

(2)拉力做的功.

【例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AB=BC.设AB段是光滑的,拉力F做功为;BC段是粗糙的,拉力做功为,则和的关系是()

A.B.C.D.不能确定

【例17】一个滑块质量2千克,在光滑斜面上由A滑到B,如图所示.已知AB=40厘米,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是17牛,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_____焦,支持力做功_____.

【例1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使重的物体匀速移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做的功为()

A. B. C. D.

【例19】A、B两物体在相等水平外力作用之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B的质量是A的2倍,A所受的外力是B的3倍,A运动速度是B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外力对A、B两物体做功之比应是()

A.6:

1B.8:

1C.12:

1D.24:

1

【例20】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力把重的物体由图中处沿水平面和长、高的光滑斜面匀速推至斜面顶端,推力共做功,那么物体从被推到斜面顶端时,推力做多少功?

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摩擦力为多大?

水平面长多少?

【例21】如图所示,一个重的物体斜放在长、高的斜面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重的物体连起来.在的作用下,由斜面底端被匀速拉上顶端.求:

(1)绳对的拉力大小.

(2)所受的摩擦力大小.(3)拉力对做了多少功.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知识梳理:

(一、)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

叫有用功。

通常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例如,你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W有用=Gh;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W有用=fs。

2、额外功:

叫额外功,通常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

叫总功。

通常是人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

W总=Fs,既然是人做的功,那么这里的F就是人使用机械时所用的力,s是人的力所通过的距离。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定义:

机械效率是,表达式=        。

由表达式可知:

(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       l。

二、分类典型例题:

题型一:

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并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例1:

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例2:

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图1中三种做功情况(滑轮规格均相同,不计绳重),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图。

若钩码的质量为10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m,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J,通过分析可判断出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例3:

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

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

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图2

题型二:

会简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例1:

一台起重机将重5000N的货物提高2m,如果额外功是2500J,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J,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

例2:

工人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0.5m,工人对绳的拉力为600N,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

=__________J,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例3、重2540牛的货物。

如图1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1.7米。

若不考虑摩擦,也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物重,则:

(1)绳端拉力F是多少牛?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3)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6m,已知拉力的大小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动滑轮的重。

例5、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1m。

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将重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

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4)箱子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例6、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升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为30c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例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20c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如果对绳的拉力,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8、如图2所示,物体重15000牛顿,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物体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时绳的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

例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一物重为100N的物体,上升1m,机械效率为80%求1)拉力F是多少?

2)若物重再加5N,提升1m总功,拉力,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例10、如图3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kg的物体提升4m。

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取10N/kg)

图3

图4

题型三:

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认识不同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

例1:

小芳和小兰运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

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

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3:

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小芳和小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每次提升的高度相同,实验记录如下表。

(A)从表二数据中可以发现,小兰探究的猜想是第种猜想。

控制因素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

10

4

83.3

较大提升速度

10

4

83.3

探究结果

(B)请根据小兰(表二)和小芳(表三)的实验记录,在表中写出这次探究的结果。

控制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